寒冬臘月,陣地卻驚現大量反季節小昆蟲,志願軍首長:要徹查原因

2020-12-20 騰訊網

1950年10月,志願軍隱蔽入朝參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起初美軍並沒有把中國人民志願軍放在眼裡,因為他們認為中國軍隊武器裝備極度落後,根本無力同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相抗衡。然而戰局並沒有同美軍先前所預想的那樣發展,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藉著旺盛的鬥志和絕妙的戰略戰術,令美軍在戰場上一時無所適從,在武器裝備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被志願軍打得節節敗退,令美軍在世界上丟盡了臉面。

隨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越戰越強,不斷取得勝利,美國人終於在1951年11月23日的和談中做出讓步,被迫接受中朝方面提出的停戰原則,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李奇微再也不提那個「一萬兩千平方公裡的海空軍補償面積了」因為美軍能守住現有戰線就謝天謝地了!

然而美國人在和平談判中並沒有多少誠意,戰場上敵人殘酷的空中絞殺戰仍然在繼續,談判進程一拖再拖。1952年1月27日,中方談判代表柴成文稱:「理屈詞窮的對方有些胡攪蠻纏了。」當日的談判不歡而散。美國人想盡辦法想要在談判桌上迫使中朝方面作出讓步。這時美軍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在暗中醞釀。

1952年1月28日,幾架美國飛機飛到朝鮮伊州東南上空悄悄轉了幾圈,然而令人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這次並沒有投下炸彈,第二天人們才發現了異常。伊州的居民在地上發現了許多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中不該出現的昆蟲——蒼蠅。緊接著,在志願軍的許多前線陣地也發現了大量反季節昆蟲,如蜘蛛、螞蟻、蒼蠅、蟋蟀、蝨子等小昆蟲。這也太反常了,在寒冬臘月的天氣裡是不可能出現這些東西的,很快這一異常情況就被上報給了志願軍首長,這引起了志願軍首長的高度重視,於是下令志願軍醫務部門一定要徹查原因。這時候每個人心裡都隱隱約約感到情況不妙,因為這和當年侵華日軍發起的細菌戰太像了。

志願軍醫務部門迅速展開行動,立即取樣進行化驗,得出的初步結果驗證了人們的猜想,美軍飛機撒下的這些小蟲子上面帶有大量可怕的鼠疫、霍亂等細菌,美國人真的喪心病狂地發起細菌戰了。後來中朝醫學科學部門經過深入調查,美軍投下的這些昆蟲等動物中帶有鼠疫桿菌、霍亂細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腦炎濾過性病毒共十多種。

隨著這些病毒的大量投放,在朝鮮歷史上早已絕跡的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又開始流行起來,到了3月份,志願軍中患有鼠疫的有13人,腦膜炎患者44人,患有其他急性病的有43人,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很差,導致其中36人死亡。

美國人在朝鮮進行的細菌戰並非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蓄謀已久。1951年5月18日,一位具有強烈正義感的美聯社記者從朝鮮巨濟島發回報導稱:「一艘編號為1091的登陸艇上的實驗室從巨濟島上的戰俘營取得口與腸胃的病菌培養物,每天進行3000次實驗,島上的12萬五千多北朝鮮俘虜中,有1400人病得很厲害,其他的百分之八十的人也染有各種疾病。」

更讓中國人民憤怒的是,有三名日本細菌專家應美國軍隊之邀攜帶著進行細菌戰的一切必要裝備,離開東京抵達朝鮮,準備以中朝被俘人員作為細菌實驗對象,並且提出了在冬天進行細菌戰計劃的報告。而這三名日本細菌戰專家中,為首的就是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前日本陸軍軍醫中將石井四郎,他也是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隊的創始人兼司令,另外兩人則是獸醫少將若松次郎和北野正藏,他們都是中國人民恨之入骨的死敵,是在中國進行了無數次細菌戰的重大戰犯,就連蘇聯人也對其恨之入骨。沒想到本該千刀萬剮的這三人竟然被美軍奉為上賓,不顧國際社會輿論的譴責,違背一切國際公法與世界公認的人道主義原則,同這樣已經不配稱為人類的醜惡禽獸搞在了一起,悍然發起無恥惡毒的細菌戰。

最終紙是包不住火的,美軍的這一反人類行徑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大量曝光,美軍及美國政府雖竭力進行否認,但在鐵的事實面前顯得是如此的蒼白無力。因為執行細菌戰而被俘的美軍25名飛行員在志願軍寬待俘虜政策的感召下,供認了參與細菌戰的詳細經過,這令本來就很被動的美國政府更加狼狽不堪,在世界上丟盡了臉面。

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警告李奇微:「我正要告訴敵人,你們企圖以你們認為意義重大的細菌戰來嚇倒中朝人民的堅強意志,這條路是行不通的,你們的如意算盤在全世界人民正義聲討下,一定會得到不如意的結果。」最終,懾於強大的國際壓力,美國人悄悄地停止了細菌戰計劃。

美軍的細菌戰雖然已經停止,但是先前所遺留下來的爛攤子還需要中朝人民自己來收拾,因為細菌病毒已經開始蔓延,大規模防疫滅菌行動必須馬上進行,否則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性後果。中央軍委連續兩次作出指示:「各級領導幹部和機關,必須把防疫當作目前部隊和工作中的首要任務,不管有無病員發生,都必須迅速而堅決地進行防疫工作,不容有任何的猶豫和動搖。」名將鄧華親任「總防疫委員會」主任,全軍上下一起進行反細菌戰,與此同時中國國內也開展了衛生清潔運動,中國老百姓也開始滅蠅、滅蚊、滅蝨等工作。經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美軍的細菌戰終於被徹底粉碎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歷時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經過浴血奮戰,給予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重創,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後最終取得了偉大勝利,令不可一世的美國低下了他們那高昂的頭顱,其發動的大規模細菌戰行為也被永遠地刻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志願軍老兵回憶上甘嶺:在陣地上築起一座「坑道城」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誰丟了五聖山,誰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  上甘嶺,是位於朝鮮五聖山下的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如果從空中鳥瞰,這個小村子在五聖山伸出去的兩個山腿間,在軍事上,這兩個山腿被稱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
  •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與軍號的傳奇故事
    部隊首長覺得他年小體弱,將他分到團部擔任衛生員和理髮員,鄭起卻執意要去號兵班。  「那時,部隊通信手段簡單,軍號是主要的通信聯絡工具,也是部隊的特殊武器。」鄭老回憶說,每到衝鋒時,號兵總是第一時間躍出戰壕,吹響號角。  部隊首長看他態度堅決,批准了他當司號員的申請。當時,每個連都有「司號員」,營都編有「號目」,師團級單位有「號長」。「號長」是幹部,負責培訓「號目」 和「司號員」。
  • 美軍曾在日軍戰犯幫助下,在朝鮮違反國際法對志願軍實施細菌戰
    第二天大清早,42軍375團戰士李廣福首先在駐地金谷裡山坡上發現了大量蒼蠅、跳蚤和蜘蛛等昆蟲,散布在約200米長、100米寬的雪地上。志願軍防疫人員在搜集昆蟲隨後,志願軍又在內山洞、龍水洞、龍沼洞、伏慕裡等地區的陣地、河岸及居民區的積雪地面上,發現大昆蟲,形似蝨子、黑蠅或蜘蛛,但又不完全相似,散布面積約6公裡。
  • 志願軍奇兵過關斬將突襲敵後,準時炸毀大橋斷敵退路
    德川之戰前夕,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偵察副科長張魁印受軍部命令,由他組建一支先遣隊作為奇兵,執行深入敵後偵察敵情、破壞橋梁阻敵南逃的任務,他找到了113師偵查科長周文禮,在向他傳達了軍首長的意圖後,從113師抽調了兩個偵察連和兩個工兵排組成了這支先遣隊。
  • 你知道志願軍有幾任司令員,都是誰嗎
    因為戰爭已從大規模的運動戰轉向兩軍相持的陣地防禦戰,志願軍能不能在陣地戰中頂住火力上佔有絕對優勢的聯合國軍的進攻,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入朝後,陳賡在深入前沿陣地指揮時,接受並總結了下級提出的作戰中坑道作業戰術,認為在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中開始出現的坑道工事,在敵強我弱的陣地戰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志願軍老戰士鄭起的傳奇故事
    部隊首長覺得他年小體弱,將他分到團部擔任衛生員和理髮員,可鄭起卻執意要去號兵班。「那時,部隊通信手段簡單,軍號是主要的通信聯絡工具,也是部隊的特殊武器。」鄭老回憶說,每到衝鋒時,號兵總是第一時間躍出戰壕,吹響號角。部隊首長看他態度堅決,批准了他當司號員的申請。
  • 喀秋莎首秀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彭老總對喀秋莎火箭炮赴朝參戰非常重視,他對志願軍炮21師這支中國軍隊唯一的火箭炮師寄予厚望,並且勉勵全體炮21師將士:「現在你們也有了最先進、最現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而美國目前還沒有,你們要主動尋找戰機,充分發揮火箭炮的優勢,出其不意地、排山倒海般地對敵人發起閃電式襲擊,爭取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 志願軍戰士營養不良多患夜盲症,主席下令:保證每人每天一個雞蛋
    志願軍王牌38軍入朝時配備了100輛汽車,但是20天後就僅剩下6輛可以使用了。27軍的45輛車入朝7天就損失了39輛。運輸工具的大量被擊毀,導致志願軍後勤運輸更加困難,志願軍的口糧和副食很難得到及時補充。即使是得到少量補充,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也不能生火做飯,因為哪怕有一點亮光都有可能招來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
  • 抗美援朝,我志願軍通過哪些方法偵察敵情?美人計都用上了
    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能及時給志願軍傳遞情報,從而讓我方制定出作戰策略,更好地打擊敵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志願軍湧現出了很多具有傳奇色彩的偵察人員。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深入敵後,利用各種方法獲取大量有效的信息,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
  • 美軍找了3個特殊日軍,對付志願軍:731部隊司令,加2名獸醫
    作者:阿克琉斯 1952年1月27日夜晚,志願軍哨兵發現美軍多架飛機飛臨陣地上空,但這些飛機沒有像往常一樣掃射和投彈,而是轉幾圈便飛走了。
  • 抗美援朝志願軍吃什麼?
    彭德懷司令員和志願軍總部的其他首長看過樣品後也都十分高興,專門讓負責後勤工作的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給東北軍區後勤部發了電報:「送來的乾糧樣子,磨成面放鹽好,炒時要先洗一下,要大量前送」。並要求在以後為志願軍準備的口糧中,要供應三分之一的炒麵。當時志願軍每月需要炒麵1482萬斤,東北地區只能解決1000萬斤,還存在較大的缺口,需要關內加以解決。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都是志願軍
    金城戰役是志願軍轉入陣地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的一次陣地進攻戰役,也是抗美援朝戰爭的落幕之戰。從1950年10月下旬到1951年6月上旬,經過五次大規模的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收復了朝鮮北半部領土。
  • 志願軍文藝兵田光秀:「戰壕就是我的舞臺」
    「當時太小了,才14歲,什麼都不懂。再加上我是湖北人,開會時講的北方話我都聽不太懂,我只知道部隊要去朝鮮打仗。既然大哥哥大姐姐都去,那我也要跟著去。」1951年2月,田光秀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初到朝鮮,她就被眼前的慘烈景象所震撼。來迎接他們的老戰士熱淚盈眶地握著他們的手說:「我這雙手剛剛掩埋了戰友們的遺體啊。」
  • 傅崇碧:志願軍63軍軍長,鐵原阻擊堅守12天打出國威軍威
    報告提出,在兵力部署上,採取縱深梯次和少擺兵多屯兵方法,並以多個戰鬥小組到前沿前與敵進行糾纏,使敵不能過早迫近我主陣地;在火力組織上,充分發揮各種火炮和短兵火器的威力;在戰術運用上,採取正面抗擊與側翼反擊相結合,並在夜晚派出小部隊襲擾敵人,等等。兵團認為,這是一個簡潔明確、措施得力、符合實際情況的報告。
  • 志願軍戰鬥英雄手榴彈快過機槍,2個連沒拿下的陣地,1個排攻下
    由於在第一階段未能大量殲滅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有生力量,志願軍在第二階段將主要打擊對象對準了南朝鮮部隊。我12軍35師103團在第二階段的任務就是突擊南朝鮮軍的堅固防守據點加裡山。加裡山山腳下的洪揚公路,是一條橫穿朝鮮半島的主要交通線,敵軍在加裡山不但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構築了堅固的工事,並且得到後方炮兵、裝甲兵的支援,整個防禦體系堪稱堅不可摧。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32)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如何保密
    因此,黨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後,為保證初戰勝利,對於隱蔽我軍行動、不過早驚動敵人的問題非常重視,特別強調要把住宣傳報導關。志願軍入朝之前,彭德懷就向毛澤東建議,在戰鬥打響之前,對出兵的消息要絕對保密;打響以後,新華社在報導方面也應注意分寸。1950年10月19日傍晚,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 上甘嶺陣地上的捷報傳單是怎樣印刷傳送的
    這一組在上甘嶺陣地上印刷傳送的捷報傳單,顯得格外珍貴。它們曾在上甘嶺戰場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些捷報傳單大小不一,字跡也不十分規範。經過戰火的洗禮,紙張已經泛黃,破舊不堪。就是這樣的一些捷報傳單,當年在上甘嶺戰役中,從一個陣地傳入另一個陣地,從一個坑道傳入另一個坑道。戰士們爭相傳閱著英雄的事跡和勝利的消息,受到深深的鼓舞和激勵。    1952年10月24日,上甘嶺戰役仗越打越激烈。勝利的消息和英雄事跡源源不斷地從作戰指揮部裡、從由前方下來的運輸員和傷病員的嘴裡傳來。
  • 敵機組成剪刀陣猛衝我陣地!志願軍操作機關炮點射,敵機筆直墜毀
    作者:原志願軍第十二軍高炮五十一營政委、二等功臣 馮玉真1952年6月25日這天,為防美國空軍盜賊趁機報復,警衛在北漢江大橋上遊的我志願軍高炮五十一營早就做好了迎戰準備。我們要多擊落敵機,替朝鮮人民報仇!"戰士們也互相鼓勵著:"堅決打下敵機,為人民立功!"就在我的呼喊聲中,一架敵F-84飛機俯衝了下來,一串串帶著火尾的火箭炮彈傾瀉下來,一批批炸彈和凝固汽油彈也隨之投下,當即在我營陣地上炸起了巨大的煙柱。爆炸聲傳到遠處山谷,又從遠處山谷傳來轟隆隆的回聲。"同志們!瞄準領航機打!"
  • 美軍升級版防禦戰術最終被志願軍冷炮戰術完美破解
    同時,志願軍還會派遣大量精銳分隊穿插突擊美軍指揮部、炮兵陣地和補給點,大部隊則會圍點打援阻擊美軍援兵。而美軍由於常年來火力物質優勢,對大縱深大面積防禦做得較差,步兵防禦工事不是兵力稀疏就是不夠精密而且容易被識別,所以志願軍很容易通過某些標誌性物體進行判斷並最終達成穿插。而且這些陣地對地形依賴很大,並高度依賴友軍類似陣地,自主性防禦的水平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