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腋窩前方有一團贅肉突起,用手觸摸時,可摸到皮膚下有一個質地與正常乳房乳腺一樣硬度和彈性的腫塊,常被人誤當成腋下淋巴結。其實,這可能是副乳腺。購買文胸時導購小姐常常會特別提醒:「戴文胸一定要把『副乳』(也就是腋下的贅肉)都塞進去!」
然而,在近日舉行的乳腺疾病宣傳活動上,專家指出,擠壓副乳是乳房日常保健四大常見誤區之一。將副乳強塞進文胸,會使其處於局部血液運行不流暢狀態,甚至可能增加癌變機會。此外,擠壓乳暈周圍「粉刺」也不利於保持乳房健康。
誤區1「贅肉」塞文胸可提升胸部
「不要小看副乳腺,它與乳腺一樣也會鬧情緒。」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專科主任楊海燕教授說,正確認識副乳腺對女性乳房保健同樣重要。
人體從兩側腋窩到陰部有兩道「生乳線」,但人類進化至今,只保留了一對乳腺,其他副乳腺都退化了。不過,臨床上也有人能夠長出兩對甚至三對乳房,乳頭、乳暈、乳腺組織俱全。楊海燕說,95%的副乳腺發生於胸部,多見於腋窩前線。
楊海燕介紹,有腺體組織的副乳,可出現隨月經周期的脹痛,也可出現副乳腺的良惡性腫瘤。
「一旦在腋窩發現有腫塊,要仔細鑑別是副乳腺長了腫塊還是乳腺腫塊向上延伸。」由於副乳腺貼著皮膚生長,或者長得較大,會讓人感覺腋窩處不適,也影響美觀,可根據個人意願進行切除。不過,對無腺體組織的副乳,平時不出現任何症狀,不影響身體活動又不影響美觀,「一般不主張特別去動刀子。」
楊海燕建議:不要隨便擠壓副乳,平時儘量不要去揪副乳,尤其是在戴文胸時,應佩戴大小鬆緊合適的文胸,選擇無袖上衣時胸部尺寸也不要太窄。有些以「魔力豐胸」為賣點的塑形文胸強調佩戴時要把腋下贅肉全都塞到文胸裡,這樣胸部才顯得「豐滿」。但是,這就相當於長時間擠壓副乳,引發局部血運不暢,同樣可發生增生性疾病及增加了癌變機會。
誤區2 乳暈長「粉刺」 用磨砂膏去「角栓」
有年輕女孩發現乳暈長了「粉刺」狀的微小疙瘩,便用手去擠,一擠還有白色牙膏狀物質出來,但沒過幾天這些「粉刺」又長出來,反覆擠的話,小疙瘩還有長大的趨勢。
「乳暈腺是有分泌功能的,它正在進行機體的生理代謝。」楊海燕說,人體乳暈部皮膚有毛髮和腺體,腺體有汗腺、皮脂腺及乳腺。其皮脂腺又稱乳暈腺,是乳暈上一些明顯的小凸起,較大而表淺,用來分泌油脂、保護嬌嫩的乳頭和乳暈。分泌物具有保護皮膚、潤滑乳頭及嬰兒口唇的作用。
她建議:乳暈長「粉刺」的女孩,不要戴有厚海綿墊的文胸,尤其在炎熱的夏天,既不透氣,又有一些看不到的纖維堵塞腺體的開口。如果反覆出現「粉刺」,或者疙瘩變大,最好到專科檢查。千萬不能亂用面部去角質磨砂膏去除乳暈「角栓」,以免引起感染。
誤區3 乳房不腫不痛就沒事
乳房病變常伴隨疼痛,例如周期性或者無規律的脹痛、跳痛、刺痛、放射性及牽拉性的疼痛等。有些人將是否感到疼痛當成乳房疾病惡性還是良性的指標,認為「如果不疼就不是惡性腫瘤」。
「這是完全錯誤的。臨床上很多因疼痛來看病的患者是良性的,反而惡性腫瘤大多感覺不到疼痛,除非腫瘤已經壓迫到神經。」楊海燕說,有疼痛的腫塊多是炎症性的、良性增生性的,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病等。無疼痛的腫塊多見於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如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等。
誤區4 自檢乳房
就要對鏡站立
很多女性都知道自檢乳房的重要性,但自檢乳房都需要站立對著鏡子高舉手嗎?未必!
「不少人自檢乳房有誤區——用手抓乳房。這種手法是不妥的,正確的做法不是抓,而是要摸,力度要適中,從不同方向向乳頭按壓。」楊海燕說,看乳房外觀要對著鏡子站立,但自我觸診時應該躺下。有些女性自檢時摸到了疑似「結節」,很擔心,到醫院就診時卻找不到「結節」,就是因為在家時站立觸摸導致的「冤假錯案」。對於鬆弛的乳房,觸診時手臂應抬高,向外向上伸展。但在觸摸腋窩淋巴結時,手臂應放下,雙肩平放,不要聳肩。
很多女性在做乳腺檢查時,報告顯示「乳房有結節」。結節是否等於腫塊?未必!
正常女性都有發生乳腺結節的可能。青春期發育時期腺體多而脂肪少,外形挺拔而富有彈性,生理性的腺體結節以外上方為主,也就是乳頭到腋窩之間。更年期女性腺體逐漸退化。「是生理性結節還是腫塊,個人難以鑑別,最好向專科醫生求助。」楊海燕說,一般來講,年紀越小,如25歲以下,發生乳房腫塊,良性的機會越大;年紀越大,如25歲以上,發生乳房腫塊,惡性的機會越大。
乳房保健食療方
多飲玫瑰蠶豆花茶讓乳房更健康
楊海燕建議,乳房保健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脂肪,不吸菸、不酗酒,生活規律,保持心情愉快。她推薦了幾種食療的方法,均能疏肝理氣,解鬱散結:
(1)玫瑰蠶豆花茶:將玫瑰花6克,蠶豆花10克分別洗淨,瀝乾,加開水衝泡,燜10分鐘即成,可代茶飲。
(2) 香附路路通蜜飲:將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鬱金10克,金橘葉15克洗淨,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待藥汁轉溫後調入蜂蜜30毫升,攪勻即成。
(3)黑芝麻10~15克,核桃仁5枚,研末,加蜂蜜1~2匙衝食。
(4)黃豆50克,排骨100克,幹蠔2隻,煲湯。
(5)鯽魚250克,馬蹄3個,紅蘿蔔1個,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