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小於最近從江西老家來到南京,應聘到一家外貿公司做駕駛員。可沒想到,上崗才三天就在一次接待西班牙客人時鬧出了誤會,不僅挨了外國人一拳,還被老闆給炒了魷魚。
是什麼引發了誤會?原來小於朝西班牙人多次伸出食指和中指打了個「V」手勢,這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在西班牙人看來是侮辱人的意思。 通訊員 宋宇 揚子晚報記者 賈曉寧
事出有因:小夥不懂外語卻喜歡與老外交流
小於來到南京這家外貿公司工作,但是不懂外語,看到同事們和來談業務的外國友人用外語交流,小於非常羨慕,也嘗試著與自己服務的外國友人溝通。語言不通,小於就喜歡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連蒙帶猜與人交流。看著小於經常和外國人比劃,單位同事取笑他,給他起了個外號「業餘華僑」。
試用期上崗後的第三天,公司又來了客人,一對西班牙夫婦帶著他們的兒子。他們是應公司邀請,專程為洽談一筆業務來寧進行考察的,公司領導非常重視,精心招待一番後,委派翻譯帶著一家三口在南京轉轉,小於做司機全程陪同。按說這樣的活動,小於安心開車就可以了,但是小於看到外國人,總想跟人家聊聊。
話說到了總統府,機會來了。那位西班牙先生對於民國、太平天國的遺蹟很感興趣,拉著翻譯不停詢問,兩個人一路走進了總統府。但是西班牙太太和孩子覺得南京天氣太熱,對於這處景點也沒什麼興趣,就回到麵包車上吹空調。小於看到這母子倆回來,就湊上前去跟他們交流起來。
弄巧成拙:交流中連打V手勢,惹惱西班牙客人
小於熱情地拿出南京市旅遊地圖給母子倆看,並指著南京的幾處風景名勝,豎起自己大拇指,告訴母子倆這些地方好玩。而小孩之前來過南京,看到小於手指的風景區,連連表示OK。看著小朋友對於自己的意思有了回應,小於很開心,伸出兩根手指做出「V」字勝利的樣子,意思誇小朋友見識多了不起。
小於沒注意到,他打出的「V」字手勢,是手掌心向內。小於壓根沒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手勢犯了大忌,因為在西班牙等一些國家做這個手勢,掌心要向外,表示勝利;如果掌心向內,是侮辱人的意思。
就在小於不停和母子倆伸出兩根手指的時候,先生和翻譯一起回來了,看到小於向自己的妻兒伸兩根手指,馬上露出不悅的神色,但沒有發作。一行人又一起去遊覽夫子廟。在夫子廟遊玩時,小朋友看到景色優美,開始歡呼起來。為了逗孩子高興,小於再一次伸出了兩根手指,嘴裡還開心地喊著「耶」。這次,孩子他爸受不了了,他喝罵小於,搞得翻譯很尷尬。
代價沉重:挨了老外一拳,最後還丟了工作
小於雖然聽不懂外語,也能看出對方不是善意。情況隨後突變,西班牙人上來重重打了小於一拳。在翻譯的勸解下,小於沒有還手。西班牙人最後打的回公司後憤然離去,這筆業務也沒有談成。
公司領導得知情況後,氣憤不已,立即宣布小於試用期內嚴重違紀,立即開除,一分錢也沒有。萬分委屈的小於跑到新街口商圈調委會求援,因為他無數次看到老外擺這個手勢,只是沒有注意手心該朝哪個方向,怎麼就變成嚴重違紀了?
調解員請來公司負責人,公司負責人告訴調解員,小於自己無知,證明他不適合做這份工作。公司一筆大業務沒有談成,沒有找小於賠償公司的損失就算不錯了,解聘決定不會更改。
經過調解員再三努力,公司最後只同意支付300元,就算是小於工作三天的試用期工資,雙方不再追究。可憐的小於,因為用錯的一個手勢,把本來很好的工作給丟了。調解員只能勸小於想開點,如果想做外貿工作,外國的風俗習慣要搞清楚,下次不要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了。
【新聞延伸】
對外國人,有些手勢不可亂用
手勢是人類語言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在不同民族之間或同一民族的不同群體之間,手勢等形體語言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在講話和交際時如果隨便使用自己文化圈中的形體語言往往會產生始料不及的不良後果。哪些手勢容易引起誤會呢?記住下面這張圖表吧(左邊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意思,右邊是在他國的寓意)。
手勢大事件 「豎大拇指」引舉國譴責
1990年7月在孟加拉國的新一屆議會召開期間立法者憤怒地譴責航運部長阿布杜·羅布作出的一個手勢,「這是對整個國家的侮辱。」
究竟羅布做了什麼動作而引起如此強烈的憤怒呢?據說他涉嫌做出「豎起大拇指」的手勢。在美國這個手勢意味著「進展順利」,在中國很多人用這一手勢表示「真棒」,但在孟加拉國它對人是一種侮辱。
尼克森「OK」惹來不滿
拇指尖和食指尖對接構成圓形、其餘三指自然伸出的手勢在美國一般表示「OK」即「完全可以/好極了」。但在很多拉丁美洲國家它是一種不敬的行為。據報導,理察·尼克森擔任美國副總統期間曾經用雙手同時作出這種手勢向鄰近的拉美國家的人們致意,其後果可想而知。
注意其他肢體語言 搭便車手勢可能遭咒罵
豎大拇指餘指握拳朝上,大拇指則朝向身體右方這幾乎成了世界語:搭便車,有些更細心的搭便車者若再用左手執一張上書欲前往地名之紙卡,以方便好心人士不用開口就能知道搭車者的目的地。
但是在希臘,此種手勢卻如其它國家的豎中指手勢一般,所以在希臘搭便車時,就必須換成另一種手勢了,不然要遭咒罵的。
搖頭也可能表示贊成
絕大多數的國家都是以點頭方式表示。但在印度、尼泊爾等國則以搖頭表示肯定,也就是一面搖頭,一面面露微笑表示贊成、肯定之意,有些人只是以斜著抬頭方式表示倒還算好,有些人則真是口中一面頻稱「你是對的,說得好!」但卻一面不斷地搖頭,常令對方搞不清楚其真正的意思,滿腹懷疑。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