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德裡克·肖萬單膝跪在脖頸處超過8分鐘,弗洛伊德在跪壓過程中逐漸失去知覺並在急救室被宣告死亡。這一事件一出即引發了席捲全美的反種族歧視示威遊行,但示威很快演變成暴亂,堵路、店鋪搶掠等惡性行為。
這場風暴不只席捲了美國,隨後很快也蔓延到了整個西方社會。遊戲圈當然無法倖免,很多遊戲公司包括動視,EA,索尼等紛紛表態支持黑人群體,並給有關黑人組織捐出或多或少的款項。這在我看來是好事,畢竟遊戲也是文化的一種,作為領頭羊的遊戲大公司要起到帶頭作用,引導正常美好的價值觀。
然而,由於V社對泛濫美國的「Black Lives Matter(BLM)」活動沒有給出任何的支持,多個獨立遊戲開發者已經將他們的遊戲從Steam上下架。這一行徑最初是由Art Sqool的開發者Julian Glander發起。他在Twitter上表示,自己會把其所有遊戲從Steam上下架,不再在Steam上推出。同時他還呼籲其他獨立開發者加入這一行動。
這就有點令人感到玩味了,畢竟你要支持黑人運動,作為遊戲製作人你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比如說捐出遊戲售賣收入或者通過遊戲去宣傳反種族歧視,但是道德綁架別人就不太好了。許多看到這條新聞的人也提出了自己的反感:
這種在遊戲界出現的「政治正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接下來就來看看還有哪些「令人吃驚」的事吧:
在《戰地5》宣傳片發布後,就有玩家就花俏的服裝和女兵的登場,以及沒有展示納粹旗幟等各方面與歷史不符向藝電錶示了反對,並批評開發商「過分政治正確」。
EADICE的總經理OskarGabrielson在Twitter上回應,他希望《戰地5》在能代表人類歷史上一部分偉大時刻的同時,讓玩家有選擇和自訂角色的權利。
然而,二戰北方國家除了蘇聯有女性士兵嗎?當然,我不是在否認女性對二戰的貢獻,她們很多人在後勤保障上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真實歷史中的二戰男性才是主流。黑人和女性並不是不能出現在二戰戰場上,而是要出現得符合歷史記載,安排得有理有據,這樣才能不影響玩家的觀感。請在尊重少數群體的同時更要尊重歷史。
如果說黑人和女性是西方的兩大政治正確,那麼LGBT應該就算是第三大。最著名的莫過於,《守望先鋒》中被暴雪中途改寫為同性戀的士兵76,以及《英雄聯盟》被設定為女同性戀的英雄萬花通靈-妮蔻。比起裂空的女同和維魯斯的男同,這兩個設定看上去令人感到無比違和,就像是編劇對於「政治正確」的妥協。
這也不是拳頭和暴雪第一次「觸碰」這個話題了。2016年,有玩家反饋獵空的背影看起來特別性感,另外自己還有個小女兒也很喜歡看獵空,他不希望這個姿勢帶壞他的小女兒。本來也沒啥,後面回帖都是討論調侃的,但是遊戲總監Jeff Kaplan突然出現說了一句,「我們會替換這個姿勢,希望『每一個人』得到重視和尊重。」這一下玩家社區立馬炸開了鍋,指責其過於政治正確。
同樣,由於女性角色過於性感,拳頭被「女權主義者」告上法庭,理由是「物化女性」。最後,拳頭敗訴並承諾會推出更平庸的女英雄。後來,我們就看到如虛空遁地獸和海獸祭司的非人類女英雄,最新的人類女英雄卡莎也由於V領設計被女權組織再次警告。
事實上,有關「物化女性」的標準非常模糊。在遊戲中,只要女性角色長得漂亮、身材好又或者衣著稍微暴露,就會被貼上「物化女性」的標籤。於是,我們能看到在《古墓麗影》系列一代代的更替中,曾經的性感女神蘿拉,身材越來越合理,衣著也越加保守。去年年初大火的《APEX英雄》從上線開始就一直被詬病,角色設計得太醜,尤其是女性角色,簡直到了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地步。
在2019年E3《戰爭機器5》問答環節,一位觀眾問到了遊戲主角 Kait 的性偏好是什麼,回答者 John DiMaggio (馬庫斯配音演員)直接怒噴到:「那關你X事嗎?XXX?她也許是個雙,但誰XX地在乎?」
的確,作為玩家,我們首先在乎的是遊戲的本質,是遊戲到底好不好玩。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魂鬥羅》主角是2個白人壯漢,並沒有黑人和女性出現,可這影響它成為一代經典嗎?並沒有。雖然時代不同,但我還是希望遊戲公司能在一方面追求平等和尊重的同時,也要尊重大部分的普通玩家的真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