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展區志丹縣展臺上70斤大南瓜 本報記者 馬昭 攝
此前幾屆農高會上,一些超大的農產品(000061,股吧)展示都讓前來參觀的市民驚嘆不已。在今年的農高會上,這些「重量級」的傢伙們不僅僅是展品,它們一個個已經走上了許多市民的餐桌,而且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南瓜「四兄弟」供不應求
「這麼大的南瓜,真的能吃嗎,能不能讓我嘗嘗?」「這幾個南瓜都是多少斤的?」「這些南瓜除了大,吃起來有什麼不一樣的嗎?」10月23日,在第二十六屆楊凌農高會C館裡,延安市志丹縣的展臺前,幾個巨大的南瓜引得許多前來觀展的市民圍觀,許多人在品嘗之後現場就拍下了訂單。
志丹縣土老帽綠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馮華介紹,這種山地南瓜生長在海拔1500米的黃土高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果膠、胡蘿蔔素、微量元素以及糖類物質,具有幫助消化、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等功效。「這次我們帶來了4個品種的山地南瓜,最大的70斤,最小的也有8斤多。外形上有的呈圓形、有的呈條形,顏色上有的發黃、有的發白,口感上有的幹而面、有的水而甜。這些南瓜現在銷往各大超市,供不應求,我們正在進一步優化品種,增加產量。」
通過土地租種+產品收購的方式,合作社帶動了當地許多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幫助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馮華告訴記者,目前已有102戶農民加入合作社,除了南瓜還種植著蘋果、小米、玉米、紅棗等,總面積約6000畝,年總產量約3000萬斤。
魔芋成致富「金疙瘩」
在安康市展區,嵐皋縣展臺裡的兩個遠超平常大小的花魔芋也同樣吸引著眾人的眼球,讓過往的市民嘆為觀止。
「海拔700-1500米中高山區域是魔芋的最佳適生區,這兩個花魔芋重量分別達到21斤和18斤,跟安康優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有很大關係。」展區工作人員周益斌告訴記者,安康是率先在國內發現魔芋軟腐病和白絹病侵染危害規律,並研究出綜合防治技術的,開展的魔芋病害綜合防控高產示範試驗田,畝產高達5000公斤以上。在魔芋種植過程中,政府組織專家、技術人員實行全程保姆式服務,從良種的選育、種芋消毒、高產栽培、大田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給予魔芋種植戶全面指導,讓「黑疙瘩」變成了老百姓(603883,股吧)致富的「金疙瘩」。
如今,魔芋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朝陽產業,除了傳統的食材之外,還開發了魔芋掛麵、魔芋涼皮、魔芋零食等。周益斌介紹,此次展團帶來了4大類22個品種的魔芋產品,希望通過農高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購買安康的魔芋產品。
本報記者文晨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