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航天機電本月12日在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的同時,特別披露的原公司控股股東上航工業欲將其控股52.19%的上海航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作為本次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以進一步布局上市公司的清潔能源大平臺的內容受到了市場關注。雖然因為航天能源個別股東原因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最終決定不再將該股權轉讓作為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募投項目,但是其控股股東的資產證券化進展也因此而令市場有了想像空間。
2014年,航天機電光伏組件產銷量均超過800MW,躋身當年中國光伏企業組件出貨量排名前10位(根據solarbuzz市場調研結果),2014年電站EPC工程總量排名位列全球第4位、國內第2位(根據IHS市場調研結果)。公司2014年光伏電站開工487MW,併網投運320MW,2015年計劃新增開發450MW,開工建設507MW。截至目前,航天機電已累計開發光伏電站1GW,並以大型地面電站為主,公司現已成為專業的光伏電站開發商與運維服務商。
2015年初,國家能源局給出了17.8GW 的全年新增光伏裝機目標,超過此前市場預期的14~15GW,也大幅超過2014 年11.3GW 的實際新增併網光伏裝機量。航天機電年初已制定了全年獲取光伏電站建設指標450MW、開工建設507MW、併網投運400MW、出售382MW的經營目標,本次增發募資投建320MW 項目,將有助於公司在目前優厚的政策條件下獲取更多優質電站資產,未來無論是建成後出售還是持有運營,都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資料顯示,我國十大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平均只有30%左右,其中航天系的航天科技集團只有10%,資產證券化水平偏低。作為航天科技集團旗下航天八院下屬的唯一上市平臺,航天機電在八院資產證券化的建設中備受矚目。有媒體報導,近日航天八院新設兩個總體部的方案順利通過集團公司審查,這也標誌著八院朝著發揮彈箭星船器專業齊備的綜合優勢,進一步提高系統集成創新能力的方向邁出堅實的一步,也意味著該院全面深化改革第一階段科研生產管理體制機制的梳理調整基本完成,改革的觸角已經伸向具體的業務單元。此前,八院院長代守侖明確表示,「我們改革的目標就是為了走向產業化,讓八院的科研生產在成功、效率、效益三個維度上實現均衡發展。」業內人士分析,航天系旗下企業或將引領軍工院所改革,與此同時,航天通信、航天機電和航天電子等航天系上市公司相繼停牌,航天系改革提速愈加明顯。
據悉,八院承擔研製的航天任務主要涉及戰術飛彈、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五大領域。有行業研究人士估計,八院2014年收入規模接近300億元,淨利潤接近20億元。航天機電作為八院下屬唯一上市公司,隨著國企改革和軍工科研院所改制工作的深化,八院未來有可能將業務資產整合併注入上市公司,而此次上航工業關於航天能源的相關動作,雖然最終並未成功實施,或可看做是控股股東資產證券化進程正式啟動的標誌性事件。
與航天機電定增27億元鞏固光伏電站龍頭地位相比,雖然上航工業此次並未成功將航天能源的股權轉讓給上市公司,但其所包含的內在意義依然頗具影響。有分析人士表示,航天能源此次雖然未能成功注入上市公司,但卻意味著航天機電作為上航工業及航天八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平臺價值開始逐步顯現,公司大股東旗下資產的證券化大幕或已悄然拉開。(李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