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據《中國航天報》報導,2014年6月2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北京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集團將在戰略研究、空間領域、武器裝備、軍民融合、資本運作等諸多方面開展合作。 2、據《中國航空報》報導,2014年6月28日首屆中國軍工產融年會在山東省棗莊舉行,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重工集團、中國電科集團等多家國有軍工集團和民營涉軍企業參加會議,共同探討如何通過資本市場推動軍工產業改革發展。
點評:
航天領域資產證券化潛力較大。航天兩大集團同根同源,是我國航天工業體系的基礎。兩大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在20%左右,且都呈現在「大院所、小上市公司」的特點,上市公司體外存在大量優質資產。與中航工業集團相比,航天兩集團資產證券化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014年年初,航天科工集團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本月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核心領導班子已經完成換屆,相信改革工作也將陸續開展。我們認為,可重點關注兩集團下屬主營業務突出的上市公司,如航天電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
研究所改制有望掀起我國軍工資產證券化的第四次高潮。軍工集團院所改制及資產注入一直是國有軍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的核心看點。我國軍工集團改制上市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上世紀九十年代為第一階段,軍工集團旗下民品業務和資產(如汽車、船舶、工程機械等)作為改革的試驗田首先登陸資本市場;第二階段在2000年後至2006年,軍工集團的衛星、飛機、電子元器件及信息產業等軍民兩用資產實現上市。2007年,原國防科工委正式出臺關於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的相關文件,為軍工集團軍品上市提供了政策依據,之後軍工集團證券化進入到第三階段--防務類資產上市。近年來航空發動機(航空動力600893)、軍用艦船(中國重工601989)、先進戰機(成飛集成002190)等核心軍品注入上市公司,誘發了相關股票的大幅上漲。當前,軍工集團改制改組是大勢所趨,集團下屬科研院所是改革的重要對象之一。從政策面分析,改制進程有望加速。作為軍工集團核心能力的聚集地,科研院所改制注入無疑會大大提升上市公司的價值和盈利能力。軍工集團院所改制有望掀起我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的第四個高潮。我們認為,可重點關注軍工集團改制注入思路明確的上市公司,如航天電子(600879,「增持」)、中國重工(601989)、光電股份(600184)等。
投資建議:看好航天類上市公司的後續表現。
風險因素:軍工集團所屬研究所改制步伐可能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