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發動力將獲國資基金支持,軍工資產證券化有望加速,多家企業背靠...

2020-12-16 選股寶

航發動力8日晚間發布停牌公告,擬引入國發航空發動機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國發基金),對全資子公司黎明公司、黎陽動力、南方公司進行增資,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增資完成後,公司擬向國發基金髮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標的公司少數股權。

據查,國發航空發動機產業投資基金的出資人包括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航發)、中國菸草機械集團等,合計認繳出資額超過35億元。該基金將按照不低於1:1比例配比撬動社會資金,至少實施20億元以上債轉股,有效降低中國航發1-2個百分點的資產負債率,持續優化資本結構,推動集團優質資產上市。

近期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相關動作較為密集,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雙百行動、多部門發聲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等。混改相關的國資基金陸續成立,也將為資產證券化起到助推作用。

相關公司方面,據選股寶主題庫(xuangubao.cn)軍工混改板塊顯示,

四創電子:與航發動力同樣隸屬中國電科集團,公司是以民用雷達、集成電路、數字通信與廣播電視設備、信息系統工程的設計、開發、生產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衛星高頻頭定點生產企業。

國睿科技:與航發動力同樣隸屬中國電科集團,國內雷達龍頭,背靠中電科14所。公司雷達相關產品主要包括空管雷達、氣象雷達氣象應用與服務系統等,主要提供給軍方和民航,是國產空管雷達的主要供應商。

航天電器:公司隸屬航天科工集團,航天十院唯一上市公司,承擔了我國載入航天飛行試驗和探月工程的配套產品研發。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泰豪科技非公開發行或快速推進 國資入局加速向軍工專家型企業轉型
    多家軍工國資背景戰略投資者入局根據此前發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泰豪科技擬引入五大戰略投資者,募集金額不超過13億元,此次非公開發行將幫助泰豪科技繼續加大軍工裝備研發投入,擴大軍品業務規模,整合軍工業務板塊的優質資源,同時改善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 軍工集團領跑國改 中航工業軍工資產證券化提速
    市場人士猜測,此次集體停牌預示著中航工業集團又將有新的整合動作,中航工業軍工資產證券化將加速。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防務產業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欒大龍表示,資產證券化是軍工集團作為央企進行改革最好的路徑之一,我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空間巨大。
  • 軍工行業:航天領域資產證券化潛力大
    2、據《中國航空報》報導,2014年6月28日首屆中國軍工產融年會在山東省棗莊舉行,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重工集團、中國電科集團等多家國有軍工集團和民營涉軍企業參加會議,共同探討如何通過資本市場推動軍工產業改革發展。  點評:  航天領域資產證券化潛力較大。航天兩大集團同根同源,是我國航天工業體系的基礎。
  • 軍工資產證券化:國改進程已箭在弦上
    近幾年公司不斷整合產業內機電相關企業,先後收購了貴州風雷、貴州楓陽、宜賓三江以及新航工業,目前系統內尚有武漢儀表、合肥江航等優質企業資產,和609、610兩家具備較強盈利能力的研究所資產。在當前對航空工業集團等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在資本運作方面獲得鼓勵,軍工資產證券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預計公司未來資本運作方面仍將大有可為。
  • 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提速 旗下上市公司擬收購航天五院9.68億資產
    在5月29日披露的公告中,康拓紅外在交易背景中也到,此次交易將提升資產證券化率。記者注意到,近幾年,資產證券化成為軍工企業的發力方向之一。據航天科工集團官網信息,其2016年第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也提到,資本(資產)優化突破要體現軍工特色,以資產證券化、股權多元化、保值增值體系化為導向。
  • 兵器系多家上市公司股權聯袂劃轉至中兵投資 軍工資產證券化或將...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沉寂多時的軍工央企資本運作捲土重來,5月6日晚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下稱兵器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部分國有股份無償劃轉或者協議轉讓至兵器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兵投資,相關公司包括長春一東(600148)、北方導航(600435)、內蒙一機(600967)等。
  • 軍工行業2019年度投資策略:潛龍在淵,必有一躍
    主要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尚不完全,資產證券化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根據各大軍工集團及其下屬上市公司2017年的總資產和總收入情況,測算各大軍工集團總資產和總收入口徑的平均資產證券化率分別為43%和34%。11家軍工集團中,從總資產口徑來看,6家資產證券化率低於行業平均;從總收入口徑來看,7家資產證券化率低於行業平均。
  • 地方財力或捉襟見肘 國資證券化規模有望超20萬億
    各地政府在2014年紛紛著力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國資營運收入將成為最重要的「錢袋子」。據估算,至2015年末,全國各地地方國有資產證券化規模有望比目前增長5.3萬億元。  在「土地財政」因城市嚴守邊界紅線和耕地紅線難有作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繼續承壓情況下,各地提高國資證券化率的意願日漸強烈。多地政府為國資證券化率設定的目標是2015年末達到40%。
  • 多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近期將獲批 電科系公司值得關注
    5月初,國防科工局等八部門批覆兵裝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成為首家軍工科研院所轉制單位。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近期還將有多家科研院所改制單位獲批,短期內將陸續公布。預計今年首批生產經營類軍工科研院所將完成轉制,年內將分批陸續公布。
  • 中國化工集團加速資產證券化 央企子公司重組掀高潮
    自2013年起,中國化工集團就已經逐步啟動集團內資產證券化。  有分析師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已經開始逐步通過旗下公司進行產業整合和升級,未來存在較大的國有資產證券化潛力。  隨著央企改革提速,央企子公司的重組也有望掀起高潮。按照要求,央企將推動相關子公司整合發展,並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推動資產證券化。
  • 軍工產業鏈板塊漲勢又起!機構:軍工板塊的三大驅動因素
    從盤面上來看,中船系領銜,國防軍工、國產航母、海工裝備、軍民融合等軍工產業鏈板塊漲勢又起!截至午間收盤,在國防軍工板塊之中,天海防務漲停,景嘉微、晨曦航空、江龍船艇等多隻個股大漲。消息面上,日前,據第一財經日報稱,11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以及11月14、15日召開的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宏觀經濟及重點行業專家座談會上都提到,要落實好國有企業改革頂層設計,完善國資國企制度體系,抓緊制訂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三年行動方案的制定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將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
  • 央企工作會議勾勒路線圖 軍工奏響最強音(附股)
    2017年是央企改革落地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投資運營平臺、兼併重組、資產證券化力度將不斷加大,尤其是混改,2017年軍工企業將會成為國企混改的突破點。下一步,鐵路、民航、電信等領域的混改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兵器工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有:北方創業、北方國際、北方導航、北方股份、北化股份、光電股份、長春一東、華錦股份、凌雲股份、江南紅箭、晉西車軸等。
  • 行情或啟動在即 投研大咖熱議軍工板塊
    記者採訪了多位投研大咖,請他們談談對後市的看法,他們是國盛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餘平、富國軍工主題基金經理章旭峰、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量化研究副總監陳龍和國泰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艾小軍。上證報記者:如何看待當下軍工領域的投資機會?
  • ...2021年度策略:「百年變局」勢必將加速我軍現代化進程 行業發展...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要求未來三年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我們認為科研院所改制進程有望破冰並提速,預計2022年以後,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將進入企業類資產向院所資產過渡的2.0時代。此外,「十四五」期間我軍將推動「定價擇優採購」,預付款比例也有望大幅提升,採購機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將明顯提升優質軍工配套企業的盈利能力。
  • 國企改革吹響「集結號」 六主線布局投資機會|國資改革|投資線索|...
    另一方面,軍工行業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和資產證券化進展較慢,十大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不足30%,其中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低。資產證券化為軍工產業拓寬了融資渠道,有助於減少國防開支、減輕財政負擔;提高運營效率。
  • 軍工行業研究及2020投資策略: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當前中國共有約 180 家企業主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大多屬於十大軍工集團相關單位、民營軍工企業、或者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涉及飛彈、雷達、集成電路、通信、計算機等領域。隨著中美博弈的日益突出,美國提高了利用這份「清單」來遏制中國的發展的頻率,近兩年被列入的實體就超過 100 家,其中多為我國軍工研究院所以及高科技公司,倒逼我國「自主可控」的加速發展。
  • 上海國資證券化步伐加快 三大系股票或現漲停王
    分析人士指出,上海國資委7月18日表態,將要加速上海國資證券化的步伐,此表態激發了外界對上海國資股併購整合的想像空間,初步計算,上海國資今年證券化額當超過230億元,上海國資紡織系、水產系、外貿系、區縣地方國資背景上市公司等值得投資者關注。
  • 「基金牛時代」配置軍工性價比如何?百億級基金經理艾小軍、霍華明...
    同時,由於軍工板塊企業的營收主要來源於訂單驅動,以銷定產,因此很多公司在前一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就能基本測算全年業績,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很多軍工企業開始加速復工復產,企業基本面得到反轉改善。 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7月17日,中證軍工指數的動態PE估值為60.98倍,處於歷史23.44%的分位數,具有一定的投資安全墊。
  • 國泰集團53億資產注入江蘇國泰 江蘇國資改革提速
    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將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符合江蘇國資改革的目標,擴大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實現國資資產整體上市。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顯示,江蘇國泰目前從事外貿業務及包括鋰電池電解液在內的新能源業務,是江蘇國泰國際集團旗下上市公司。
  • 國企改革步入求速求效階段 下半年多領域有望破局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7月將是國企改革的分水嶺,意味著頂層設計基本結束,施工已經開始,試點進入政策落地期,國企改革步入求速求效階段。下半年國資體制框架和產業結構調整改革進程將加快,在重組整合、壟斷行業混改、實現「管資本」等領域有望破局,部分央企及地方國企改革的思路將逐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