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牛時代」配置軍工性價比如何?百億級基金經理艾小軍、霍華明...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吳逸凡

近兩周市場步入調整階段,同時還伴有時不時的下跌,各位投資人還是不是在堅守之前的醫藥、消費、科技這三大主線?這段時間在市場下跌時,國防軍工這個板塊可以說是逆市上漲。對於這個板塊,相信大家都會非常陌生,因為軍工代表了中國最尖端的高端製造。

「展望十四五,軍備進入放量時代!」三位百億級軍工ETF基金經理表示,軍備需求的放量增長,國產替代的國運需求等因素共同推動軍工板塊估值的修復和基本面的改善。

那麼,中長期來看,配置軍工板塊是否具有性價比?想看懂軍工行業,你都需要知道什麼?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邀三位百億級嘉賓:國泰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艾小軍、廣發中證軍工ETF及聯接基金經理霍華明和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基金經理王樂樂為大家揭開國防軍工的行業秘密。

本文核心要點:

1.展望十四五軍備進入放量時代

2.估值修復+基本面改善

3.軍備需求增多採購力度加大

4.配置軍工有性價比但不能盲目

5.自主可控、政策紅利等持續推動成長

6.軍工資產證券化、國企改革推動估值

7.國防軍工重要性無可替代

8.流動性充裕下配置機會凸顯

以下對話全文:

展望十四五軍備進入放量時代

估值修復+基本面改善

金融界基金: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國防軍工板塊以4.51%的漲幅領漲。關於國防軍工的話題也是從上周開始就漸漸熱起來了。能談談軍工行業投資的邏輯嗎?

艾小軍:2020年軍費增速為6.6%,考慮到疫情影響,增速符合預期。根據最新國防白皮書披露,軍費中裝備費比例已增長至41.1%。軍工行業經營質量正在逐步改善。軍工央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所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切實改善。而近年來新上市軍工行業民營公司毛利率、淨利率水平比較高,之後會對行業的淨利率有提升。

展望十四五,預計軍隊實戰化訓練水平將得到持續提升,武器裝備將從能力建設向放量列裝推進。十三五之前一直是我國重點型號裝備定型或者小批量列裝階段,如20系列航空裝備、055大型驅逐艦等,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2018年以來我國加大實戰化訓練,訓練強度和頻率大幅增長,解決了從有到使用到逐步形成戰鬥力的問題;展望未來十四五,將是我國武器裝備的放量建設階段,通過大批量的裝備列裝正式形成我國軍工作戰能力體系,對包括戰鬥機、飛彈等消耗品形成較大的需求,也將帶動包括發動機在內的上遊零部件、材料產業的高速增長。

霍華明:這是由基本面和估值水平兩方面的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物流、原材料、配件供應等方面對軍工板塊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軍工板塊與宏觀經濟的相關性相對較低,加之一季度本就是軍工企業生產淡季,產量在全年當中佔比不高,因此影響可控。同時,由於軍工板塊企業的營收主要來源於訂單驅動,以銷定產,因此很多公司在前一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就能基本測算全年業績,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很多軍工企業開始加速復工復產,企業基本面得到反轉改善。

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7月17日,中證軍工指數的動態PE估值為60.98倍,處於歷史23.44%的分位數,具有一定的投資安全墊。

近期軍工類ETF的上漲不同於通常所見的事件驅動,並非由於某個地方發生軍事衝突而造成的板塊上漲。

近期軍工類ETF的上漲不同於通常所見的事件驅動,並非由於某個地方發生軍事衝突而造成的板塊上漲。另外,軍工板塊具備一定的逆周期性,國防支出也屬於剛性支出。因此,綜合來看,我們對未來軍工板塊的行情長期看好。

王樂樂:行業需求端的情況:我們知道對於軍工企業,它的需求主要來自於國家的軍費預算,也就是國防支出的情況。今年兩會公布的2020年軍費預算的增速6.6%左右,雖然相比2019年的7.5%、2018年的8.1%有所降低,但由於整體經濟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很大,這個6.6%的增速還是非常好的,保持了相對穩健的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支撐軍工企業的基本面需求端保持穩健。

軍備需求增多採購力度加大

配置軍工有性價比但不能盲目

 金融界基金:國防軍工行業的增速之前是怎樣的?未來會有多大的空間?

王樂樂:經過過去幾周的上漲,軍工行業估值水平由之前的50多倍上漲到現在的60多倍,這個我們是以申萬國防軍工行業整體法計算的,如果我們去看裡面的標的,這些標的的分化是非常大的,但如果我們去精選核心的軍工上市公司,比如像我們這個軍工龍頭指數,目前的估值水平大概是40多倍,是低於整個軍工行業的。關於這樣一個40多倍的估值水平,我覺得可以從幾個角度去看,一個就是現在這個估值水平在歷史上的位置,目前實際上是處於歷史均值以下的。另一個就是行業間的比較,如果大家認為未來股市有繼續上漲的趨勢,相比於一些熱門的行業像醫藥、科技,動輒百八十倍的估值,軍工行業還是有一定的估值優勢,而且他未來幾年的行業景氣度也不錯,未來兩三年可能都能維持相對穩健的增長。一方面,過去20年,我們國家軍工行業確實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如果去跟我們的經濟體量和想獲得的大國話語權相比較,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去看軍費佔GDP的比重,這樣一個相對客觀的衡量軍費支出強度的指標,可以看到,我們國家軍費佔GDP的比重是比較低的,目前只有1.87%,像美國、俄羅斯都是3%以上的水平,像美國,軍費支出一年大概是近8000億美金,我們只有它的四分之一不到,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

另一方面,最近兩年,美國對於中國高科技的封鎖愈演愈烈,這對於很多掌握先進國防技術尤其是軍民兩用技術的軍工企業來講,也是帶來了轉型升級的良機,這樣的一些軍工企業確實可以依靠自身多年的積累,加快替代國外產品,通過打來民品市場帶來較高的成長性。所以,長期來講,軍工行業成長空間是比較大的。

對於軍工企業來說,更直接的是軍費中裝備費的情況。軍費按照用途分,主要包括三塊,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更直接相關的還是裝備費這塊。在去年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披露的,過去幾年我們國家軍費中裝備費是穩步提升的,而且它在軍費中的佔比也是持續提升的,從2010年的33%提升到2017年的41%。裝備費的增速情況,14年以前一直是12%左右的增速水平,15年開始逐步下滑到8%左右的水平,這種下滑主要是受軍改的影響。從15年開始,中央軍委提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軍隊改革開始,按之前的計劃,2020年軍改基本到了末期,負面影響也會越來越小,裝備費增速這塊我們覺得較之前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大概可以提升到10%以上。而且近幾年來,各個軍種新式主戰裝備陸續定型,成熟度日趨穩定,像去年國慶閱兵,我們就看到很多新式武器裝備,未來幾年這些新式裝備將進入加速列裝的階段,而且現在軍隊訓練越來越要求實戰化,根據解放軍報報導,一些主戰部隊的彈藥消耗量已經呈現翻倍態勢,這些因素都會提升裝備採購需求。總的來講,綜合考慮到軍費中裝備費佔比的提升,軍改影響消除,新式裝備列裝的加速這些多方面因素,我們預計2020年裝備採購力度是會加大的,可以支撐軍工企業的基本面和盈利增長。

 金融界基金:中長期來看,相比消費、科技、醫藥這三條主線,配置軍工有性價比嗎?

霍華明:與消費、科技、醫藥板塊一樣,配置軍工板塊也需要根據軍工板塊的企業基本面情況以及估值水平而定,並不能盲目配置。消費、醫藥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是個人層面的剛性需求;科技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第一生產力;而軍工則是國家層面的剛性需求,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7月17日,中證軍工指數的動態PE估值為60.98倍,處於歷史23.44%的分位數,具有一定的投資安全墊。在目前低利率、低增速的經濟背景下,結合板塊內企業的基本面情況,投資軍工板塊具備一定的性價比。

自主可控、政策紅利等持續推動成長

軍工資產證券化、國企改革推動估值

 金融界基金:我們都知道看行業和企業,要去發現其內在的增長點。國防軍工由於離普通投資者生活比較遠,許多人看不懂,所有就不會去參與投資。您能說說國防軍工在和平年代下的需求和增長點嗎?

艾小軍:在成長性方面,自主可控有望持續拉動包括上遊元器件在內的全產業量需求;國企改革向著更大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加速推進,並逐漸進入落地階段,改革的政策紅利有望逐漸釋放;國產大飛機製造及航空發動機研發持續進行;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方興未艾。

王樂樂:從歷史上來看,軍工央企層面的一些改革落地的情況和一些行業相關的支持政策確實能夠提升行業估值水平,像2014、15年的時候,當時是由於開始科研院所改制,投資者普遍預期很多核心軍工資產在完成改制後可能注入上市公司,所以當時市場上對於軍工行業的國企改革、併購重組之類的預期非常高,軍工行業估值水平也被炒到了一兩百倍。所以,未來軍工行業的資產證券化,央企層面的國企改革、混改和股權激勵,還有像航天領域衛星網際網路、北鬥之類的政策支持力度,或能進一步提升軍工行業的估值,值得密切關注。

 國防軍工重要性無可替代

流動性充裕下配置機會凸顯

金融界基金:您主要將國防軍工分為幾類?普通投資者應該去關注哪些子行業?現在還能進場投資國防軍工嗎?

霍華明: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堅守自己的能力圈是正確的做法。普通投資者不會參與軍工板塊無可厚非,但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有一定的能力去把握軍工板塊的投資機會。

無論在任何年代,無論對任何國家,國防軍工都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堅強後盾,其重要性無可替代。從投資角度來看,當前軍工板塊企業的增長點主要來源於例如戰鬥機等軍工品的交付量在增長,企業的管理和考核更加市場化等,從而帶來行業基本面的改善。

國防軍工主要分為航空、航天、地面兵裝以及船舶製造等。個人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軍工板塊裡的國產替代自主可控、信息技術化等方向,包括軍工的信息安全、北鬥導航等主題。

王樂樂:過去幾周,軍工行業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以軍工龍頭指數為例,大概上漲了25%,也是明顯跑贏市場的。那我們知道從2016年開始軍工行業表現一直都比較差,估值水平不斷下行,也缺乏一些持續性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過去幾周可以說軍工行業是在流動性相對充裕的市場環境下,很好地完成了一波估值修復。我覺得其實今年以來軍工行業的基本面確實在發生明顯的改善,從長一點投資維度去看,是具有很好的投資價值和配置價值的。

相關焦點

  • 「基金牛時代」久旱逢甘雨後又「黑色星期四」!來聽聽五位基金經理...
    因此,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別針對短期盤中震蕩邀請博時基金研究部研究總監王俊、浙商基金智能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查曉磊、長安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徐小勇、德邦基金副總經理汪暉和中信保誠基金經理鄭偉為大家答疑解惑。
  • 行情或啟動在即 投研大咖熱議軍工板塊
    近期軍工板塊個股頻現異動,航天長峰、宏大爆破、雷科防務、航天發展等表現搶眼,受到市場關注。如何看待軍工板塊的投資機會?記者採訪了多位投研大咖,請他們談談對後市的看法,他們是國盛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餘平、富國軍工主題基金經理章旭峰、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量化研究副總監陳龍和國泰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艾小軍。上證報記者:如何看待當下軍工領域的投資機會?
  • 「基金牛時代」查曉磊:摒棄「高估值畏懼+低估值陷阱」 關注可提升...
    後疫情時代,普通投資人應該關注什麼投資方向?基金和股票在投資上,區別是什麼?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邀嘉賓浙商基金智能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查曉磊博士為大家答疑解惑。查曉磊:首先,普通投資人需要區分基金與股票投資的區別。這兩周有文章提到,年輕人把炒基當炒股,在市場大熱行情下追求基金短平快的投資收益,這明顯有悖於基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 市場短期快速上漲,估值提升,必然會提高新基金的建倉難度,考驗專業機構和基金經理獲取阿爾法的能力。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借道 「5G三劍客」 分享高科技紅利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艾小軍《基金經理投資筆記》一線視野,基金經理主筆分享真知灼見 本文作者:艾小軍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部總監  一、美國科技創新企業為投資者帶來了巨大回報在當下時點,5G三劍客的長期投資邏輯沒有發生變化,仍然具有較強的長期配置價值。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把握好建倉節奏,通過5G三劍客分享科技紅利。 【了解作者】艾小軍:碩士。
  • 「基金牛時代」擁抱新消費傾聽「後浪」聲音!又遇A股回調 聽聽基金...
    為了讓投資人看清市場投資方向,解決大家的困惑和迷茫,金融界基金推出特別策劃《基金「牛」時代》,誠邀公募基金經理答疑解惑。談及大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創金合信消費主題基金經理陳建軍分析,國內消費已進入堪當大任的歷史性時刻,這裡面一定會有很多板塊獲得超預期的增長,而大消費行業中的龍頭公司們很早就證明了這一顯著共性優點——「高ROE+高現金流+可預期的持續穩健增長」。實際操作中,陳建軍稱會繼續緊抓業績主線,核心看好農業、食品飲料、化妝品、新消費、免稅以及精裝修產業鏈等。
  • 啞鈴型配置追求高估值+低估值
    太平基金經理常璐大致將性價比高的資產分為兩類:高估值且景氣度持續時間較長可以消化估值的,或是低估值且景氣度預期發生改善的。那麼,就大消費行業而言,什么子行業才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5G基站建設產業鏈還是否具備投資價值?新能源車未來的滲透率可以達到什麼程度?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邀太平基金經理常璐為大家答疑解惑。
  • 「讀基湯」大盤3000點徘徊,如何選一個靠譜的基金經理
    往前拉一拉基金經理在這個點位的戰績是騾是馬,還是牛一目了然在三千點吃過肉的基金經理比在三千點吃過癟的基金經理勝算還是要大的注意事項列出來以後,歷任研究員、研究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現任博時權益投資成長組副總監兼博時產業新動力、博時外延增長、博時戰略新興產業、博時逆向投資和博時榮享回報的基金經理。
  • 增聘基金經理 傳遞什麼...
    大咖尋找小夥伴  6月6日,易方達基金髮布多隻產品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涉及旗下張坤、陳皓、蕭楠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  公告顯示,陳皓管理的易方達科融將增聘基金經理劉健維,與陳皓一同管理。此前劉健維曾與陳皓共同管理易方達科訊近一年時間,此後,陳皓將離任易方達國防軍工,該產品由何崇愷繼續管理。
  • 百億級私募最新業績出爐 結果讓人有些驚訝……
    據統計,截至11月底,今年以來百億級私募平均收益率為33.02%。在顯著的賺錢效應下,百億級私募再添新兵,盛泉恆元新晉成為第62家百億級私募同時也是第11家量化百億級私募。不過,單從11月份業績榜單來看,量化百億級私募業績表現可謂急轉直下,輕則跑輸指數,重則出現虧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量化基金在歷史上也多次出現「11月魔咒」,年底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加大。
  • 消費基金經理為何買入科技成長股?
    原標題:消費基金經理為何買入科技成長股?——成長股思考筆記(一) 摘要 【消費基金經理為何買入科技成長股?】消費基金經理為何買入科技成長股?
  • 前10月百億私募達60家 財通資管推出新混基姜永明出任基金經理
    與此同時,規模不足2億元的小微基金數量已接近2,000隻,佔比超過25%,其中權益類基金佔比較大。此外,今年股市一路走高,成為百億私募們的晉級大年。上個月就有9家私募規模突破百億大關,廣州也誕生首家百億私募——玄元投資。
  • 股債蹺蹺板效應凸顯FOF基金經理如何謀篇布局
    股債蹺蹺板效應顯著,我們採訪了一批FOF基金經理,看看他們在這樣的市場下,如何調整自己的倉位,供投資者借鑑。海富通FOF投資部總監朱贇表示,近期A股市場在基本面預期改善和流動性泛濫的共同作用下,表現非常強勁;而債券市場卻節節敗退,呈現了股債蹺蹺板的效應。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 | 大類資產配置與指數投資的二三事兒
    來源:金融界基金《基金經理投資筆記》一線視野,基金經理主筆分享真知灼見 本文作者:華夏金融ETF基金經理 李俊現下「資產配置時代」與「指數化投資」無疑是市場的熱點,對於資產配置時代的意義以及指數投資的價值,我們不再做過多的評述
  • 投基攻略:金牛獎名單出爐 原來這幾隻基金性價比最高
    匯添富民營活力 這隻基金長期業績很好,基金經理朱曉亮剛離任,現任基金經理的經驗略顯不足,因此需要對此警惕,該基2015年風格為創業板但是2016年風格已經變得穩健。  買東西咱們喜歡考慮性價比,性價比越高帶給我們的效用也就越高,而買基金也是一樣的。那麼什麼樣的基金性價比高呢?就是上述這幾隻基金這樣的。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少,取得的收益相對較高。
  • 百億公募隊伍急速擴容,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晉身「帶貨王...
    由於資金追逐新品的瘋狂,一日賣光現象的多次出現導致內地百億公募隊伍的迅速壯大。曾幾何時,內地的百億權益類公募頗為稀有,而百億規模也基本意味著盈利能力的快速下降,如今隨著市場環境和行業發展快速變化,百億規模或許也僅是未來公募產品一個適中的門檻。《紅周刊》記者結合基金一季報、新基金髮行成立公告進行統計,目前超過百億的主動型權益類公募大約已經有了22隻 。
  • 前海開源中證軍工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更新)摘要
    現任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投資總監、前海開源中證軍工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前海開源大安全核心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前海開源高端裝備製造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前海開源工業革命4.0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前海開源中航軍工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前海開源一帶一路主題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薛小波先生具備基金從業資格。
  • 「叩富顧問說」2020年最值得投資的10隻基金有哪些?
    基金經理是主動管理型產品的靈魂,其作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既然要選基金經理,從業年限越長、過往收益越高的基金經理就是老司基的首選。以下是老司基具體的篩選步驟,首先篩選的是從業時間最長、年化回報最高的基金經理,也就是配置思路「以老帶新」中的「老」、「守正出奇」中的「正」。
  • 百億級私募遭遇批量贖回
    出口數據可觀,背後邏輯如何解讀,資本市場避雷公司,個人投資者如何防抗,來新浪理財大學,看《董小姐帶你讀新聞》,解讀新聞背後的投資邏輯。原標題:做到50%年化收益率也有錯?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私募機構來說,大筆贖回對基金經理的操作影響較大,後續中長封閉期產品或將成為百億級私募的主打產品。「50%收益我知足了」今年,50歲的老張賺得很開心。
  • 百億爆款基金興全合泰成立:首募規模59.4億 超31萬戶認購...
    而聚焦發售當日僅兩小時內,就有報導傳出該基金認購申請已超120億的消息,隨後該數字不斷被刷新,從200億升、300億、400億……當然,興全合泰半日銷售超百億的例子,在公募基金市場並不罕見。2018年1月,興全基金旗下的興全合宜就曾創出單日300多億的銷售佳績。
  • 軍工主題基金抱團股發威7月平均上漲近30%這幾隻基金有「錢」途!
    受到多重因素疊加影響,7月以來軍工板塊異軍突起,截至最新收盤,Wind軍工指數本月的漲幅已經突破28%,而上一次月漲幅突破25%的情形還要追溯到遙遠的2015年10月。受到軍工股否極泰來的提振,與上半年相比,相關主題基金表現煥然一新,大有接棒醫藥主題之勢。截至7月28日收盤,在下半年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紅周刊》記者發現有7隻都是軍工主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