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看春節消費升級(大數據觀察)

2020-12-19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進口生鮮、扶貧山貨頻頻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年桌上,春節出遊、文旅結合讓全家換個地方品嘗年味。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這背後,是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物流基礎設施改善、旅遊產品供給豐富……讓我們透過年貨大數據,一探中國消費市場升級趨勢。

  

  春節將至,消費市場中的年味也越來越濃,不少消費者都在忙著採購年貨。隨著我國消費需求升級和零售行業的發展,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渠道也越來越豐富。昔日大包小包往家搬年貨的場景少了,「動動滑鼠、送貨上門」的網購年貨多了。年貨消費就像是一個窗口,可以從中看出我國消費市場升級的新趨勢。

  進口年貨豐富百姓餐桌

  「阿根廷紅蝦、智利車釐子、紐西蘭銀鱈魚……真期待購物車裡的這些進口生鮮快快來到我的餐桌。」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律師事務所員工蔡佳開始忙著為年夜飯採購食材。除了傳統美食外,今年她特意買了不少進口生鮮,「現在買進口商品越來越方便,咱老百姓也能很方便地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近年來,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取得明顯成效。當前,我國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日益增長。合理擴大高品質消費品和服務進口,豐富了國內消費者的選擇,更好地滿足了個性化、多元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

  京東大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四川、遼寧、湖北、河北、河南的進口商品消費額同比增長超過30%;O2O模式的進口商品消費與去年相比增長了2.3倍,其中嬰兒奶粉、輔食、洗護產品等銷售額都同比增長了3倍以上。

  在京東平臺,進口水果消費額環比2019年12月同期提升了2.2倍,香蕉、智利車釐子、龍眼成為銷量最高的進口水果。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了5.6倍,其中進口商品消費同比增長9.8倍。水果、牛奶、糖果、巧克力是三四線城市居民最熱衷的進口商品。

  春節消費,包括進口生鮮在內的食品消費仍然是主要品類。在拼多多平臺,年貨節第一天,中華老字號東來順為年貨節推出的羊肉禮包成交量非常可觀,越南青芒等進口水果等也成為熱銷產品。

  在天貓年貨節期間,有不少出人意料的「黑馬年貨」。比如,同比去年上升179%的廣東半成品盆菜、出貨量超過10萬份的個性春聯、賣了200多萬袋的螺螄粉等。這些產品不僅給人們的年貨消費增加了趣味,也能看出百姓過年消費習慣的變遷。

  扶貧山貨帶動老鄉增收

  「今年春節前,我買了幾百元偏遠山區生產的核桃、木耳等山貨,收到商品以後,發現品質真的不錯。」湖南省長沙市一所高校的老師李文潔說,一些貧困地區出產的農副產品,其實很多品質都不錯,以前由於物流不暢等原因,沒辦法順利銷往城市。近年來,隨著流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電子商務等新興商業模式的發展,一些以前受制於物流而遭遇銷售難題的特色農產品,不僅走上了更多城市消費者的餐桌,豐富了城市消費者的選擇,也有力帶動了產地農民的增收。

  今年年貨節,天貓開闢了「地方特色土貨」專區,計劃幫助全國農民賣出3億斤農產品,讓每位參與其中的農民年前再增收1000元。數據顯示,2019年有8萬家來自貧困縣的農產品商家上淘寶天貓開店,一年店均收入超過了8.2萬元;有5600多萬消費者參與愛心助農事業中,幫助貧困縣農民增收致富。

  京東平臺數據顯示,北上廣和江蘇、山東的消費者購買各地「土貨」同比增長達三成以上。其中陝西獼猴桃成為年貨節期間銷量最高的單品,獼猴桃品類銷量同比增長近250%。來自山東的煙臺紅富士蘋果禮盒銷量同比增長482%。

  從全國七鮮超市熱賣單品中,可以看出各地消費者對特產食材的不同喜好。例如,華北地區消費者愛吃肉禽蛋,喜好購買雞蛋、羔羊肉片;華南地區消費者愛吃海鮮,鮑魚、油帶子十分受歡迎;西北內陸地區的消費者喜歡來自海南的蜜瓜和番茄;盛產水果的西南地區消費者喜歡砂糖橘。隨著冷鏈的全面下沉,2020年貨節期間海南省生鮮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五成,增速排名全國第一,緊隨其後的是青海和貴州兩省。

  旅遊過年成為時尚之選

  「今年帶著家人旅遊過年,體驗不一樣的年味。」剛入臘月,上海市閔行區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郭浩就把全家人的春節出遊計劃安排好了。今年,他們一家打算到哈爾濱過春節,安排了滑雪等一系列遊玩項目。

  旅遊過年已經成為不少人過年的新時尚。從各大出遊平臺的預訂數據來看,今年春節假期熱門目的地的預訂仍然非常火爆,不少景區已是「一房難求」;在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旅遊產品供給更加豐富,進一步激發了旅遊消費潛力。

  驢媽媽旅遊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出遊熱度從1月18日開始逐漸攀升,除夕(1月24日)至大年初二(1月26日)達到高峰。春節出遊以家庭出遊的方式為主,3人及以上的家庭出遊比例超七成,佔比相比國慶提升18%。國內遊方面,南下避寒、北上賞雪、祈福遊和民俗遊都是熱門主題。

  隨著文旅融合發展,人們春節出遊以及消費都更加注重文化味。攜程旅遊大數據實驗室研究員彭亮認為,注重文化是旅遊消費升級的一個方面。比如,很多人在城市生活久了,就會更加懷念鄉村生活的樂趣,催生出對鄉村田園生活方式的嚮往。人們對於農村春節民俗的嚮往在這兩年春節尤其明顯,相關產品的預訂也更加火爆。各電商平臺上,以故宮IP產品、非遺年畫等為代表的文創產品熱銷,文創產品成為消費者春節期間扮靚居所、贈送親友的新選擇。消費升級帶來「年貨」內涵不斷擴展,「文化年貨」已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數據來源: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郵政局、天貓、京東、攜程

  製圖:郭 祥

相關焦點

  • 大數據看春節消費升級:進口年貨種類多 扶貧山貨暢銷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大數據看春節消費升級(大數據觀察)核心閱讀進口生鮮、扶貧山貨頻頻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年桌上,春節出遊、文旅結合讓全家換個地方品嘗年味。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這背後,是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物流基礎設施改善、旅遊產品供給豐富……讓我們透過年貨大數據,一探中國消費市場升級趨勢。春節將至,消費市場中的年味也越來越濃,不少消費者都在忙著採購年貨。隨著我國消費需求升級和零售行業的發展,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渠道也越來越豐富。
  • 2019年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
    2019年2月10日,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消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同發布《2019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於全國多行業旅遊消費大數據,詳細解讀了2019年春節假期中國旅遊消費特點。從旅遊總人數看,重慶市高居榜首。
  • 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出爐 你的錢包也被TA掏空了嗎?
    中新網3月2日電 今天,中國銀聯與聯通大數據首次聯合發布《2018春節境內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報告結合春節期間銀聯網絡消費交易數據和聯通的旅遊大數據,依託雙方的大數據運算能力,呈現今年春節期間國內旅遊、消費等方面的新特點與新趨勢。
  • 京東年貨大數據報告揭開2020春節消費大勢
    近日,京東發布2020年貨大數據報告,從多個方面分析了2020年春節期間顧客在京東的消費行為,揭開2020春節消費大勢。京東電腦數碼攜手年畫日新創作營,將傳統年畫與科技產品相結合,共同開發推出了華為智能手錶、戴爾遊匣G3筆記本、kindle電子書三款年畫定製禮盒,使傳統的年味兒重回春節,科技與文化擦出別樣火花,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年貨新選擇。其中數安徽、甘肅、吉林和天津的用戶購買數碼類產品增長較快。
  • 銀聯商務《2019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旅遊過年成新民俗
    2月10日,銀聯商務、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消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同發布《2019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春節假期,一二線城市居民為旅遊消費主力軍,消費金額佔比達63.6%。
  • 春節餐飲大數據報告出爐:半成品、成品迎來機會
    從熱乎乎出爐的春節餐飲大數據裡,我們看到一些顯著區別與往年的新變化。這背後,都揭示了哪些商業真相,以及市場機遇呢?   1 、春節餐飲大數據報告   |① 增長量10.2%|   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5日至21日)   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9260億元   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0.2%
  • 2018年春節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今日發布
    中國日報2月28日電 今日,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與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馬蜂窩自由行聯合實驗室共同發布2018年春節中國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如下:一、中國春節成為全球旅遊消費的黃金周春節期間,馬蜂窩旅遊網的用戶足跡覆蓋全球120個國家、3944個城市和地區。攜程數據顯示,230個國內城市的旅遊者通過攜程網站、APP和門店,預訂跟團遊、自由行、定製旅遊、當地玩樂等產品,到達70餘個國家、海內外800多個目的地城市。
  • 2019年春節過年有啥新變化?看大數據!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2019年春節過年有啥新變化?看大數據!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2019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新華視點」記者通過大數據盤點春節的新變化。  【旅遊】全國旅遊接待遊客4.15億人次,體驗消費更受青睞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文化和旅遊市場繁榮有序。
  • 美團2020春節消費大數據:「雙拼過年」成新潮流 回家旅遊兩不誤
    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過年回家住酒店」,春節期間,一二線用戶預訂三四線城市酒店的訂單較平日上漲15%。其中,90後已經成為「過年回家住酒店」的主力用戶,訂單佔比超過50%。與此同時,春節期間,初四是酒店入住的高峰。春節假期先回家、初二初三再出門旅遊,回家、旅遊兩不誤的「雙拼過年」成為新潮流。
  • 慧擇網發布《2017春節旅遊保險大數據報告》
    慧擇網最新出爐的《2017春節出行保險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選擇在春節前出行的人數佔比為36%,而迎來大年三十團圓夜後,在初三出遊人數也達到峰值,佔比為21%,出行天數上以8至14天為區間的人數最多,這說明中長線旅遊倍受青睞。1月22日至23日,出發人數就開始有明顯的提升,到1月25日達到出行人數最高峰,甚至比1月27日假期第一天人數還高。
  • 大數據看2019春節過年新變化:年夜飯火爆
    2019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記者通過大數據盤點春節的新變化。【旅遊】全國旅遊接待遊客4.15億人次,體驗消費更受青睞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文化和旅遊市場繁榮有序。在國內旅遊市場,休閒旅遊、觀影觀展、民俗活動等體驗式消費越來越受到歡迎。
  • 2017春節旅遊保險大數據:承保急性病產品受追捧
    以前,春節唯一的選項就是回家過年。如今,旅遊度假已經成為春節正確的打開方式。近日,慧擇網最新出爐《2017春節出行保險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約四成國民選擇提前拼假出行「拉仇恨」,上海以326元的保費客單價榮登最有風險意識的城市。報告還盤點了境內外旅遊性價比最高、最受歡迎的保險產品,並為消費者提供出行風險知識的小貼士。
  • 攜程發布海外酒店春節大數據 空氣清新房備受青睞
    中新網12月20日電  12月20日,攜程發布了第二期攜程酒店春節大數據指數,並特別為「出國看世界」的消費者提供了春節期間的出行參考。  攜程大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春節期間出境旅遊人次將超過600萬,其中超過7成遊客準備入住高星酒店,泰國、日本、韓國等地為海外酒店預訂熱門目的地。
  • 網易嚴選2020春節疫情消費大數據揭秘全民生活眾生相
    2月26日,網易嚴選發布的《2020春節疫情消費大數據》揭秘了全民「家裡蹲」的生活眾生相。這份大數據顯示,在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的這個超長春節假期裡,大家也把購物重點轉移到了網購平臺,養在深閨的新生活方式,手機成為「娛樂場所」,由此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清潔達人、美食博主、喵汪鏟屎官。下面,來說說其中有趣的數字,歡迎對號入座。
  • 2019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祈福景區人氣旺,三亞哈爾濱麗江最受追捧
    銀聯商務、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消費大數據聯合實驗室2月11日共同發布《2019春節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答案。基於全國多行業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詳細解讀了2019年春節假期中國旅遊消費特點。其中,新春祈福納祥景區人氣旺正成為一個新動向。
  • 是「消費降級」還是「結構升級」?數據有話說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唐弢 楊思琪 劉揚濤)「一口榨菜一口二鍋頭,騎著摩拜遛一遛,購物用『9塊9包郵』……」這個夏天,「消費降級」成了一個新詞彙。事實果真如此嗎?消費領域究竟在升級還是降級?消費升級降級關鍵看結構近段時間,「消費降級」成為熱詞。
  • 消費行為大數據:零售客戶消費行為分析
    目的:對分類顧客群體對應的消費習慣進行分析。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促使中國零售業的飛速發展,零售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此次案例分析的數據為某網上超市的3萬筆訂單數據,包括顧客ID,訂單ID,消費金額,購買商品數量,工作日,時間點等因素。
  • Swisse:大數據,讓你看清進口營養品消費!
    國家健康品牌計劃成員、澳洲領先的自然健康品牌Swisse,聯合中國營養學會重磅啟動《2019年中國進口營養品消費行為白皮書》項目,全方位洞察進口營養品消費特徵和行業趨勢,還原進口營養品消費群體的國際化消費方式和生活態度。
  • 運動消費大數據:滑雪、潛水成女性「新寵」
    運動消費大數據:滑雪、潛水成女性「新寵」 瑜伽、舞蹈在男性中燃起熱情中新網上海9月4日電 (記者 李佳佳)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4日發布《2018線上運動消費趨勢大數據報告》和《2018潮流人群運動鞋消費趨勢報告
  • 2016春節出行大數據
    中國高速公路交通廣播與高德地圖聯合發布春節出行大數據:北京西站最擁擠 杭州西湖最熱門本次報告融合了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和位置大數據,對節前返鄉、春節期間和節後返城的出行情況進行了總結,展現了猴年春節人們的遷徙變化、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