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消費降級」還是「結構升級」?數據有話說

2020-12-17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唐弢 楊思琪 劉揚濤)「一口榨菜一口二鍋頭,騎著摩拜遛一遛,購物用『9塊9包郵』……」這個夏天,「消費降級」成了一個新詞彙。事實果真如此嗎?消費領域究竟在升級還是降級?

消費升級降級關鍵看結構

近段時間,「消費降級」成為熱詞。當擁有3.4億用戶的低價競賣平臺一年撈進2000多億元銷售額;當釀造二鍋頭和製作榨菜的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大增70%以上時,有人驚呼:消費降級了!

果真如此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4%。專家同時指出,儘管增速處於15年來的低水平,但考慮到已經十分龐大的基數,這個增長水平還是很可觀的。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王耀認為,所謂「消費降級」,是指國民整體消費方式從中高端轉向中低端、消費內容從精神轉向物質、消費手段從質量轉向數量。因此,衡量消費是升級還是降級最終要看整體消費結構的變化。

同時,業內人士指出,觀察一個經濟體的消費是不是出現「疲軟」,不能只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單一指標。消費是一個慢變量,消費的變化,不僅受經濟因素影響,也受社會、心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影響;消費不僅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所反映的實物消費,還包括教育、醫療、交通、通信、文化等服務消費。

「在同比基數規模已經較大的情況下,經濟指標在不同月份出現微小波動,是正常的。」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認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但消費品市場仍保持單月超過3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吃、穿、用等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所謂「降級」是消費結構變化的一部分

王耀認為,無論是二鍋頭還是榨菜抑或是團購與共享單車,它們中任何一種產品的銷量提高都不足以成為「消費降級」的註解。消費者都具有多樣化的消費訴求與表達,其消費標的既有代表身份的奢侈品,也有代表實惠耐用的低價商品。

以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共享單車為例,它並不是年輕男女的專用品,都市中不少中產甚至富裕人群也會使用,人們選擇它,除了能夠享受便捷化體驗,也有節能環保與健身的考慮。如此看來,共享單車還應看成消費升級的物化體。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1.4%。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元,增長12.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320.3億元,觀影人次達到9.01億,分別增長17.8%和15.3%。

從整體消費結構來看,目前包括旅遊、文化、體育、養老、家政等在內的服務消費已經佔到了國內居民消費支出比重的40%以上。在消費質量方面,京東大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較2016年同期,參與高端消費的用戶群明顯擴大,累計下單用戶數增長91%。

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指出,居民消費整體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消費結構升級的步伐只會加快,不會停下來,這是發展的大勢。

結構變化更顯消費理性

「事實上,榨菜、二鍋頭等物美價廉的商品受到青睞,實質也可能是消費理念提升的表現,消費決定變得更加冷靜實惠了。」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表示,消費升級是「向上趨優,向下好省」。

馮鋼認為,在消費領域,向上升級,需要創造更好的體驗和功能;向下好省,需要在同等的體驗和功能下,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供更低的價格、更高的性價比。

「我手機上既有拼多多,也有海淘、名品的App,碰上物美價廉的商品,為什麼不去選擇?」對於在媒體工作的蘇小姐而言,追求性價比的「消費降級」更貼合她的生活。

「從整體來看,其實並沒有所謂的降級,消費一直處於升級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整體提升,品類及細分領域也隨之不斷升級。」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劉暉表示,對於消費者而言,隨著消費經驗逐漸豐富,消費結果的滿足感提升,在物質生活品質提升的同時,消費心態也更為淡定和成熟。

匡賢明指出,消費力不應當只看可支配收入的變化,而更應重視消費觀念的變化。因為可支配收入的改變可能是線性和即時性的,而消費觀念則是長期影響因素。

「花最合理的價錢,買最合適的商品,理性地消費,過更聰明的生活,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匡賢明說。

不斷提高百姓獲得感

與此同時,需要看到的是,「消費降級」這個詞能在短時間內受到關注,也有一定的現實原因。

哈爾濱工業大學社會學教授王雅林指出,這幾年,年輕人的剛需住房需求,增加了家庭的負擔;部分人投資出現的一些問題,一定程度影響了部分家庭的財產狀況,繼而容易讓有些人把泡麵、榨菜等個別現象進行聯想,當成一種心理投射。

相關專家指出,改善住房等大宗消費影響或擠佔其他消費支出,不能簡單地貼上消費升級或是降級的標籤。同時,這些現象的背後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消費升級」速度繼續加快時,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商品和服務供給依然不充足。

對此,浙江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建議,應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以適應居民分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更重要的是讓老百姓「錢袋子」進一步鼓起來。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未來希望看到在收入增長、稅費減免和遏制房價上漲方面有更多的措施出臺。

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近日個人所得稅法再次修改,提高起徵點等改革紅利,也將給企業和百姓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相關焦點

  • 任澤平:消費升級降級並存與社會分層
    從美國、日本等國際經驗看,消費與經濟增長均存在增速換擋規律,我國恩格爾係數遠高於發達國家,結構升級有較大空間。1)GDP增速下降,居民收入和消費增速下降,但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上升;2)伴隨經濟增速換擋和人均GDP擴大,恩格爾係數下降,發展享受型消費佔比上升,消費結構升級。3)實物消費佔比下降,服務消費佔比提高。4)邊際消費傾向總體下降。
  • 超六成受訪者 消費結構有變化,消費降級不盡客觀
    但是,對此也有人認為,這些數據都太過片面,要反駁這個觀點,可以輕鬆舉出很多例子,像進口水果車釐子,早就從奢侈品變成了大眾水果。因此,「消費降級」不過是渲染焦慮的話術。對此,我們需要關注什麼?本期「京報調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合推出)就此展開調查。
  • 程實丨消費升級VS消費降級:破解迷思
    居民收入引致的「財富效應」,和科技發展引致的「進步效應」,是消費升級的根本機制。兩者共同構建了消費升級的「蛇形路徑」,並衍生出複雜的價格現象和市場行為,是當前種種迷思的成因。因此,為了破解迷思,有必要將研究方式從「由表及裡」轉變為「由裡及外」,通過分析「財富效應」和「進步效應」的強弱趨勢,洞悉中國消費格局的長期演變,進而為擴大消費內需提供切實的政策建議。
  • 「消費降級」的說法失之偏頗
    原標題:「消費降級」的說法失之偏頗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榨菜、方便麵、二鍋頭等商品的銷量上升,不少人感慨國內的消費水平降級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日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消費降級」的說法失之偏頗,當前市場出現部分大眾化商品銷售較好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消費升級的新趨勢。
  • 一線城市的「消費降級」VS 三四線的「消費升級」 | 獵雲網
    這個子階層驅動了「趨低消費」和「趨優消費」同時發生的奇妙組合,這就是:在一線城市「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並存的現實在同一個「高負債中產」身上,他既大量地「趨低消費」:比如購買優衣庫的平價衣物、在便利店利用堂吃速食、「雙十一」在淘寶上一次性折價大量採購如衛生紙等日用消耗品等,同時也大量地
  • 天風宏觀:一文告訴你中國消費"升級or降級?"的真相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年,市場對於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的爭辯很多,我們認為低線城市仍在消費升級,而一二線城市表現了非常明顯的消費「降級」。我們首先要定義何為低線與一二線城市,何為升級與降級。在研究消費品時,我們認為不應該純粹以行政級別劃分幾線城市,而應該以消費能力劃分。
  • 李迅雷:恩格爾係數在下降 「消費降級」不成立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7.2%,增速回落。回溯看2018年的經濟數據,消費增速也有所下滑。而另一方面,隨著出口、投資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消費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 第一批90後已開始消費降級了? 省吃儉用成慢牛的關鍵詞
    消費「升降級」之辯  始於2016年下半年的「消費升級」投資主題,在今年似乎遭遇到「滑鐵盧」,高端白酒、定製家具、家電等板塊龍頭年內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如金牌櫥櫃,自見年內高點以來,累計跌幅超50%。  大眾消費主題升溫,與之相對應的「消費升級」主題式微,使得市場有關消費升級與「降級」之辯異常激烈。
  • 後疫情時代,藝考的「消費降級」與「轉型升級」
    對於部分藝考教育機構來說,今年的日子也不好過,從事藝考教育多年的董老師接受採訪時說道:「每年的三月四月是藝考生們的最後一戰,拿到幾張合格證,就意味有了幾張大學入門券,對於機構來說,優秀的學員成績可以吸引招募新一屆的學生,去年這個時候,就有部分家長選擇了報名繳費,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藝考生和家長取消了藝考打算,應屆藝考生還有高考之後的線下面試,容易與新一屆的學員開班時間相衝突
  • 拼多多,真的是消費降級?
    對於拼多多的上市,網上祝福聲很少,反而是鋪天蓋地的謾罵,說其賣「假貨」,「山寨貨」,應該改名「拼夕夕」,認為其是一種消費降級,更有文章說:「拼夕夕的上市讓歷史倒退了二十年」。一、什麼是消費降級?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來講,我們開始追求物質上消費的升級,周末會和姐妹約著去個網紅餐廳吃吃飯,在辛苦勞累之後會買個貴重的物品,也會有著一兩個費錢的小Hobby,嘴巴上說著「窮成狗」,但是看到某個大品牌出新品了,還是會忍不住剁手。
  • | 消費妄論升降級
    且不論消費降級是否是個偽命題,然而對於升級降級的討論本身,並不能改變消費行業的本質意義。 消費行為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消費觀念的轉變,可支配收入的增減,消費品的種類與選擇的多寡,消費者的個人傾向與偏好,社會輿論的引導等等,不一而足。
  • 消費降級之殤:高房價壓頂 降個稅恐難促進消費
    來源:金融界網站本文來源:明晰筆談;作者: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原標題:《【消費降級之殤】如何拯救消費?個稅改革的歷史回顧和展望》目前,我國消費增長乏力,拉動內需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但是,減稅對個人消費的積極作用有多大,消費是否會因此提振?對此,我們點評如下:消費為內需增長的支撐,但數據不容樂觀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過去,我國的經濟增長更多依靠的是投資。
  • 郜永華《運營元素》:新零售,社群電商、社交電商、大數據應用、消費升級與降級、縣域電商
    2018年的運營名詞,沒有什麼新意,依舊是:新零售、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社群、分享經濟、去中心化、大數據等。我們應該慶幸,這是一件好事情,畢竟,大多數情況下出現的新名詞本身就是專家們用以「忽悠賺錢」的工具,概念還是那個概念,只是對於不懂的人而言,需要繳一筆智商稅。
  • 在1688衝浪的年輕人們:是消費降級還是在線摳門?
    圖源豆瓣網友@蠕醬不過最極端的消費降級,大概是羊毛黨。當然,降級之風從未刮到所有人心裡。一位身價過億的朋友告訴毒眸,他平時也會網購,但還是更喜歡線下消費。「買耳機,要先試聽。買衣服,要先試試。另外(逛街)更多是和家人的一種交流活動。」他認為,真正的有錢人買奢侈品,更多的是剛好逛到這裡,就進去買了。
  • 大數據看春節消費升級(大數據觀察)
    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這背後,是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物流基礎設施改善、旅遊產品供給豐富……讓我們透過年貨大數據,一探中國消費市場升級趨勢。    春節將至,消費市場中的年味也越來越濃,不少消費者都在忙著採購年貨。隨著我國消費需求升級和零售行業的發展,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渠道也越來越豐富。
  • 羅蘭貝格陳科: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本土品牌崛起良機
    ,也關注性價比,一二線城市出現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的並存狀態。一二線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消費日趨合理中國的第三輪消費升級以服務消費和品質品牌消費為特徵,而消費升級的本質是實現消費需求和消費供給之間的平衡。過去一二線城市是各消費品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不論外資品牌還是本土品牌,都希望佔領其這片佔據30%市場人口並擁有較強消費能力的核心市場。
  • iOS 降級工具推出!隨時升級 / 降級
    早前 iOS 10 越獄推出讓越獄界再次熱鬧,而今天越獄開發者 tihmstar 更推出 iOS 降級工具《Prometheus》,可以隨時升級或降級已經關閉 iOS 驗證的版本,不過降級工具的步驟非常繁瑣,開發者 tihmstar 強烈要求用戶需要認真閱讀 Prometheus 的操作指示,每一步都需要正確操作,否則會前功盡廢
  • 如何理解消費升級_財經時評_中國金融新聞網
    連日來,一場關於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的爭論正引發學界、市場以及普通消費者的密切關注。  一方面,奢侈品及輕奢品消費、個性化旅遊、教育產品等個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多點激增釋放出明顯的消費升級信號;另一方面,以拼多多為代表的低價、拼團模式盛行,甚至部分假冒偽劣產品也受到熱捧,讓不少人驚呼「沉默的大多數」正處在消費降級的漩渦中。
  • 天風宏觀:中產階級正在塑造出「M型」的消費結構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7-2018年,購房者從主動加槓桿轉向了被動加槓桿,房貸支出對消費的透支開始顯現,中產階級「M型」的收入和財富結構正在逐步形成,並塑造了「M型」的中國消費結構。M型消費結構中,消費者向高性價比和奢侈化兩極分化,消費路上兼具升級機會和降級危機。
  •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米家,如何優雅地完成「消費降級」?
    「從無印良品到網易嚴選和小米,我完成了一次消費降級。」的確,在各個行業都在瘋炒「消費升級」概念時,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消費降級」潮流正開始默默走入我們的生活。原來買個家居用品可能會專門跑去商場,如今很多人會被主打性價比的網易嚴選所吸引;把分店開遍全國甚至開出國門的名創優品也一掃山寨的陰霾,開始成為人們採購日常消費品的熱門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