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再提「群體免疫」
為贏得大選全力推動經濟重啟的白宮近日再提「群體免疫」策略。只不過這一次,「群體免疫」有了新的「感染目標」——身體健康的美國年輕人。這一策略強調「重點保護」(Focused Protection),即讓身體健康、不易因病死去的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同時保護那些因年齡或其他風險而容易感染病毒的人,以此逐漸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這一策略反對封鎖措施,呼籲重開學校、企業和其他實體,因此受到白宮的「青睞」。《大巴靈頓宣言》請願書出自美國經濟研究所,但在上面籤名的多數專家沒有公開姓名。
-
...正與一批專家商討在美國施行「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
美國要搞「群體免疫」?美媒曝:衛生部長正研究;正當新冠疫情造成全美20多萬人喪生之際,美媒曝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正在與一批專家探討「群體免疫」的可行性,儘管該防疫策略已經受到多位專家的否定及質疑。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耶魯專家詳解「群體免疫」 疫苗仍是最安全途徑
事實上,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長河中,群體免疫的現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40年前天花根除就是群體免疫的典型案例,這是依靠大規模接種、監測和遏制疫情等一系列綜合措施而實現的,天花也是迄今唯一被消滅的人類疾病。此外,兒童常規接種乙型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後,成人和未接種者中的相應發病率持續下降,也是疫苗誘導的群體免疫的成功案例。
-
「群體免疫」是怎麼回事?靠譜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派屈克·瓦倫斯(Patrick Vallence)在接受BBC Radio 4採訪時提出了一個「群體免疫」的概念,讓世界為之譁然。對公眾而言,個體免疫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但群體免疫卻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那麼什麼是「群體免疫」,靠譜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英國專家詳解"什麼是群體免疫"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
的確,形成群體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或是疫苗免疫,或是自然免疫。如果形成群體免疫主要依靠接種疫苗,可新冠病毒的疫苗尚在研發中,這種情況下就只能依靠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後產生的免疫能力。一位北京援鄂醫療隊的專家稱,雖然群體免疫確實是對抗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這麼做,風險是難以預料的。
-
瑞典主推群體免疫專家後悔了 導致太多瑞典人死亡
原標題:瑞典主推「群體免疫」的專家後悔了……瑞典「群體免疫」主推手、首席流行病學家安德斯·特格內爾3日表示,該國本應採取更多限制措施,來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瑞典主推群體免疫專家後悔了他稱:「如果我們以今天的認知再去面對同樣的疾病,我認為我們會採取一條介於瑞典做法和世界其他國家做法之間的折中道路。」他還說:「顯然,我們在瑞典所做的工作有待改進。」
-
「群體免疫」靠譜麼?
答案就是「群體免疫」(Community Immunity)。這個概念本質上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個「最低免疫率」,它原本只是一個流行病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概念,但當疫苗被廣泛應用於抗擊大規模傳染病之後,這個概念獲得了新生。群體免疫有個更流行的英文名稱,按字面翻譯的話叫做「牛群免疫」(Herd Immunity)。
-
川普想吹「群體免疫」,結果卻說成了「從眾心理」
為了給抗疫不力辯解、擺脫責任,川普吹噓起了「群體免疫」,但這回他又口誤說錯了單詞。根據美國廣播公司16日公布的採訪實錄,在與主持人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對話時,川普一再強調,即使沒有疫苗病毒也會「自己消失」,可他接著卻把「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說成了「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
-
專家表示:美國新冠病毒群體免疫並非好主意
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肆虐,專家學者都在找尋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方法,在早些時候有人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群體免疫,但真的是個好方法嗎?COVID-19與群體免疫之路實現群體免疫可以阻止傳染病在人群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但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專家所解釋的那樣,美國離SARS-CoV-2還遠著呢,要達到這個目標可能會很困難中心員工報告/4月30日發布本月早些時候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瑞典專家後悔不「封鎖」,群體免疫策略可能失敗
雖然當時很多專家都批判群體免疫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比如疫苗還沒研製出來,貿然進行群體免疫,可能是在拿民眾的生命在開玩笑,很多人會因此喪命,但瑞典卻壓根沒怎麼當回事。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別人的事情終歸要別人來處理。
-
群體免疫該丟進垃圾桶了!外媒:瑞典專家終於承認自己「犯了錯」
據環球時報相關報導,「瑞典方面承認了群體免疫的失敗」,瑞典官方的流行病學專家安德斯·蒂格內近日公開對一家瑞典媒體承認,由於自身的策略方針確實導致了太多的死亡。由於一貫的鬆散防疫措施,瑞典曾被視為最有可能實現群體免疫的地方。
-
群體免疫是否可行?
群體免疫因此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到底什麼是群體免疫,群體免疫對於此次疫情適用麼,以及在群體免疫之外英國還做了哪些工作,今天我們推薦的 5 篇文章試圖回答這些問題。群體免疫在流行病的防治中並不是陌生詞,我們接種的疫苗就是群體免疫的實踐,「三聯生活周刊」的文章解釋了群體免疫的歷史和在抗擊傳染病中的應用。
-
川普:群體免疫可以消滅病毒
新任醫學顧問阿特拉斯提「群體免疫論」此前有過報導,美國防疫工作組的負責人福奇與白宮方面產生了許多分歧。福奇認為白宮應該停止推進「重啟經濟」計劃。而川普卻始終認為「病毒會主動消失」,所以他無視專家的建議,執意推動「國內社會復工復產」。
-
世衛專家:「群體免疫」術語來自獸醫學,人類疫情中應慎用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日內瓦5月11日電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1日警告,「群體免疫」這一術語來自獸醫流行病學領域,在應用於新冠肺炎這樣的人類傳染病時應格外謹慎,避免置個人生命和痛苦於不顧。將「群體免疫」這一術語應用到人類傳染病相關場景時應格外謹慎,因為這可能導致無情的計算,這種計算不會將個人的生命和痛苦置於算式之內。他說,「群體免疫」這一概念主要被用來計算人口中需要有多少人接種疫苗,才能達到相應的免疫效果。
-
被誤讀的英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在世界各地炸了鍋後,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回應:大眾對「群體免疫」斷章取義了,這不是英國政府的目標或者政策,這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政策是保護生命並打敗病毒。英式抗疫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
李蘭娟談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群體免疫的意義
16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國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群體免疫」觀點,是對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教訓,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鑑。
-
福奇再提美國群體免疫,但這次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說起群體免疫,很多網友都不陌生,它的英文是herd immunity,意思是群體對傳染病產生的抵抗力,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人或動物感染了病毒產生了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不過,這種做法對於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並不太適用。
-
瑞典公布抗體調查結果,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
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們,仍然在通過各種方式,估算人口的感染率,來預測:我們距離群體免疫還有多遠?結果表明,迄今為止感染率仍在個位數。這些數字只是群體免疫的閾值的零頭。目前尚不知曉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精確閾值,但一些專家認為這個比例應該高於60%。達到這一閾值,病毒將無法再廣泛傳播。瑞典是採取群體免疫這一激進策略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