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3日訊 「海膽、蝦爬子、扇貝、寄居蟹......」盤算著今天的菜單,在長島王溝村經營漁家樂的李解啟程去魚市採購食材。
他要做的不單單是菜品羅列,更像是一道排列組合題。
「要保證每一批客人每頓吃到不一樣的菜,考慮不同批次客人菜品的循環,同時還要考慮給廚師減負,考慮菜品採購,考慮......」
千絲萬「慮」,1989年出生的李解調侃自己,頭髮越來越少。3年前回鄉創業,從租下第一棟漁家樓開始,到現在找到合伙人,經營五棟漁家樓的規模,李解經歷的不僅僅是個人生活的改變,更見證了海島民宿專業化的發展歷程。
得益於長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物產優勢,漁家樂模式在海島由來已久。20年前,大通鋪、公共衛生間、太陽能熱水......是漁家樂標配,「那時候的漁家樂主帶著遊客出海捕魚,體驗最真實的漁家生活,吃最新鮮的海鮮,遊客讓渡了住宿等方面的體驗,七八個人住一個房間很常見。」旅遊業越來越火,幾年後,漁民對老民房進行改造,獨立衛生間、取消大通鋪、標準間上線,漁家樂經營逐步走向正規,而長島漁家樂的數量也逐漸飽和。
現如今,以李解為代表的年輕業戶對漁家樂經營有了新的理解。
「吃住分開,高端化發展。」這是李解的創業思路。相較於傳統漁家樂,李解更強調服務的軟環境,「要去了解『90後』,了解『00後』,懂服務,會服務,才會越做越長遠。」
最近,李解很忙。
長島今年啟動了「漁家樂·民宿」產業轉型提升三年計劃,每年設立不少於200萬元的「漁家樂·民宿」提升專項資金,用於「漁家樂·民宿」樣板示範項目獎補、提升方案設計、改造建設貸款貼息等,「漁家樂·民宿」符合提升條件的,可申請升級改造貸款貼息補助。
在知道這個消息的第一天,李解就帶著所有材料去了銀行,貸款50萬,立刻投入到新漁家樓的改造計劃。
「在長島哪裡都是海鮮餐廳,但是我們要做一個精釀主題餐廳,要做就做不一樣,裝修已經接近尾聲,到時候這裡要放一個酒桶......」
大嗓門的李解帶著長島人天然的爽利,趁著最近遊客不多,他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未來的期許,眼看著他們合夥打造的新業態就要落成,如何運營、安排、服務等等,都在他的腦子裡跟放電影似的明明白白。
無論是對長島、對漁家樂經營,還是對創業,李解的自信和樂觀一點也不藏著,風風火火地幹,堅定大膽地想。
「我們對長島旅遊有信心,對自己的經營也有信心。我們這些年輕人願意合起夥來,為長島增添更好的旅遊項目和體驗,全情投入到長島的旅遊服務當中去」。
閃電新聞記者 王安琪 韓騰 王楚齊 龍雲飛 長島臺 聶英傑 劉玉峰 煙臺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