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界戰爭」到「全民娛樂」:橄欖球如何成為美國第一運動

2020-12-12 澎湃新聞
「邊界戰爭」

1856年8月30日,在美國堪薩斯州小鎮奧薩瓦託米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交戰的雙方既不是白人與印第安人,也不是江洋大盜跟當地百姓,而是來自北方的廢奴主義者與來自南方蓄奴州密蘇裡的民兵。大約400名全副武裝的密蘇裡民兵向由著名廢奴主義領袖約翰·布朗(John Brown)鎮守的這座小鎮發起了進攻。由於寡不敵眾,約翰·布朗和廢奴主義者們最終不得不撤退,奧薩瓦託米亦遭劫掠。該事件成為「堪薩斯內戰」的一個縮影。

1854年,美國國會通過《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允許堪薩斯、內布拉斯加可以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來決定究竟是以「自由州」還是「蓄奴州」的身份來加入美利堅合眾國。此舉等於在事實上廢除了《密蘇裡妥協案》,激化了南北雙方在蓄奴問題上的矛盾。

之後,大批來自北方的廢奴主義者和主張維持蓄奴制度的南方人大量湧入堪薩斯,都希望藉此通過短期內大舉移民的方式來贏得全民公決。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之下,矛盾雙方很快就爆發一系列暴力衝突,最終釀成了一場堪薩斯版的「內戰」。這場有「血腥堪薩斯」(Bleeding Kansas)之稱的「迷你戰爭」,常被後世視為美國內戰的前奏又或是縮小版的南北戰爭。1861年1月,經過這場血腥洗禮後,堪薩斯最終以自由州加入聯邦。然而,僅僅三個月後,南北戰爭就正式打響了。戰爭之初,出於報復的心理,一群名為「傑鷹」(Jayhawks)的堪薩斯民兵組織襲擊、劫掠了密蘇裡境內的數個城鎮。之後,密蘇裡州內則興起了一支自稱「戰虎」(Fighting Tigers)的當地武裝與之對抗。於是,雙方在戰場上繼續著自「血腥堪薩斯」以來的仇恨。

1865年5月,南北戰爭正式結束。當南北戰爭硝煙散去近30年後,堪薩斯與密蘇裡之間的血仇卻未隨之消散,甚至還找到了延舊仇、續新恨的新沙場。1891年萬聖節那一天,堪薩斯大學與密蘇裡大學在一場美式橄欖球比賽(American Football)中狹路相逢。無獨有偶的是,這兩支大學球隊的名稱分別就是「堪薩斯傑鷹」(Kansas Jayhawks)與「密蘇裡老虎」(Missouri Tigers)。在這場異常激烈的球賽中,堪薩斯大學以22比10取勝,似乎是再次宣誓自己是內戰的勝利者,心有不甘的密蘇裡大學則頑強地繼續發起挑戰。於是,兩隊約定每年進行一場較量。最終,這場橄欖球賽不僅成為兩所大學的比試,甚至成為兩個州之間的榮譽之爭。由於火爆乃至充滿火藥味的比賽氣氛,「傑鷹」與「老虎」之間的橄欖球球賽甚至被冠以「邊界戰爭」(Border War)的稱謂。自1891年後,這場取代真刀真槍殺戮的「邊界戰爭」整整打了120年,直到2011年密蘇裡大學宣布離開「12大學體育聯盟」(Big 12 Conference)方告休戰。在最後一年的比賽中,密蘇裡大學以24比10碾壓了堪薩斯大學,為自己的祖先們報了一箭之仇。在這120年間,這場橄欖球賽已經成為兩州政治、軍事較量以及歷史糾葛的一種投影。

「傑鷹」與「老虎」之間的「邊界戰爭」整整打了120年

美式橄欖球的轉型

美國知名喜劇演員喬治·卡林(George Carlin)有過一個著名的段子如此描述美式橄欖球的戰爭隱喻:「棒球是19世紀的消遣遊戲,橄欖球則是20世紀工業化的針鋒相對;去看棒球時,你會有一種去參加野餐的感覺,而看橄欖球時,你則至少有27次恨不得宰了對手;橄欖球的目標明確,一切行動圍繞『戰場將軍』——四分衛(Quarterback)展開,他要觀察敵陣並發動突襲,在亂軍中尋找自己的接球手並精準傳球;他必須率領大軍殺進敵方領土,想方設法要在敵人防線上撕開一個口子!」

在美式橄欖球,尤其是大學橄欖球運動的世界中,與之類似、劍拔弩張的世仇對決比比皆是,甚至成為了比賽的最大賣點之一,吸引全州、全國的目光。例如德克薩斯大學與俄克拉荷馬大學之間的橄欖球對抗就被叫做「紅河槍戰」(Red River Showdown),起因是1931年德克薩斯州與俄克拉荷馬州的國民警衛隊曾為一座橫跨兩州界河紅河上大橋的歸屬權問題爆發槍戰。而密西根大學與俄亥俄大學之間的恩怨則可以追溯到1835年時兩州圍繞邊境劃分問題釀成的衝突。自1897年後,兩校代表兩州在橄欖球場上的廝殺成為北美體育史上最精彩、最激烈乃至最悲壯的宿敵對決。比賽前後,俄亥俄會舉行「打敗密西根紀念周」(Beat Michigan Week)。在2006年大戰前一天,密西根大學功勳教練薄·辛巴克勒(Bo Schembechler)突發心臟病去世。之後,每一年對壘俄亥俄大學前,密西根大學都會播放薄·辛巴克勒去世前高呼「球隊!球隊!球隊!」(The Team!The Team!The Team!)的演講錄像來激勵士氣。

美國大學橄欖球之所以成為美國社會傳統乃至國讎家恨的承載者,某種程度上也與其發展沿革有著密切關係。在不少外國人眼中,美式橄欖球的球員似乎個個都是膀大腰圓、四肢發達而頭腦多半簡單的糙漢猛男,然而,美式橄欖球最初卻是一種以精英階層、知識階層體育的面目在全美大學校園流行開來的。實際上,即便是到了今天,凡參加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的職業球員都需要參加智商測試,通過後才能獲得參賽資格。19世紀美式橄欖球在各所大學流行之初,恰好也是「強身派基督教」(Muscular Christianity)運動方興未艾之時。這種起源於英格蘭的基督教派別主張體育不僅是鍛鍊體格,也能完善基督徒的精神品格;而身體強健的基督徒,更是上帝榮耀的象徵。受其影響,基督徒青年會(YMCA)很重要的一項工作便是倡導青年人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美式橄欖球在美國大學的迅速流行同樣藉助了「強身派基督教」和「基督徒青年會」的東風,也為血氣方剛的大學生投身這樣激烈乃至暴力的運動提供了宗教上的合法性。而作為社會精英的大學生群體,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各州各地區歷史傳統的代言人與捍衛者。

1869年,普林斯頓大學與羅格斯學院進行了歷史上第一場美式橄欖球比賽。作為脫胎於英式橄欖球的運動,美式橄欖球在激烈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學生因比賽受傷乃至死亡的情況一再發生。1905年就有多達18名名校大學生在比賽中受傷死亡,成為當時美國國內重大新聞,驚動了時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作為「進步主義者」的老羅斯福發表聲明,要求美式橄欖球規則必須修訂以保障球員安全,不能讓理應成為國家棟梁的年輕人在球場上白白送死。最終,美式橄欖球規則有了決定性的改變——開始允許球員向前傳球,而不是如英式橄欖球那樣只能回傳或者平傳,這樣一來也將這項運動逐步改造成了今天的模樣。

唱讚美詩的運動員,1909年攝於美國麻省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館

「全民娛樂」

儘管早在20世紀20年代,已經出現了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NFL)為代表的職業橄欖球比賽,但其商業化程度並不高。與之相較,早在19世紀便已職業化、商業化的棒球運動才是市民階層、勞工群體日常消遣的「第一運動」。那個時期,不少職業橄欖球隊都曾「寄身」於職業棒球俱樂部。直到今天,熟悉美國體育者,都不難發現不少同名的橄欖球隊和棒球隊,例如巨人隊、紅雀隊、紅人隊、海盜隊等等。此外,相當多早期的職業美式橄欖球隊,其實是處於「半職業」的狀態,球員除了打球之外,也都有其他營生。例如歷史悠久的老牌球隊——「綠灣包裝工」(Green Bay Packer)便是由當地紙業包裝工組成的球隊,靠著老闆500美元的贊助費起家。之後為了保障球隊能夠正常運作,包裝工隊轉而向當地居民發行球隊股票,最終以「眾籌」的方式讓這支球隊延續至今,甚至是聯盟內的常勝之旅。

事實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式橄欖球的校園精英標籤始終未變,絕大部分職業球員也都是來自大學的畢業生,其中不乏「常青藤」等名校。不少當年的大學或職業球隊的球星之後都成為舉世聞名的政治人物、社會精英,出將入相乃至入主白宮。美國前總統福特就曾是密西根大學的明星中鋒,在1932至1933年的兩年間不僅幫助學校取得了賽季不敗的成績,也見證了當時母校與俄亥俄大學的史詩大戰。大學畢業後,福特曾被職業球探相中,在先後拒絕了綠灣包裝工隊與底特律雄獅隊的邀約後,才去往法學院繼續學業並步入政壇。

20世紀美國最高法院史上最重要的大法官之一——拜倫·懷特(Byron White)則是其母校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橄欖球隊的絕對主力和當家球星,1937年甚至入選過全美大學橄欖球最佳陣容,在校期間在賽場上留下了十餘項競技紀錄。畢業後第二年,懷特去了匹茲堡海盜隊(即後來鼎鼎有名的匹茲堡鋼鐵人隊)打了一年職業比賽。在拿著最高新秀球員工資並贏得最佳新人獎後,懷特「掛靴」赴牛津大學攻讀法律。然而,由於歐戰爆發,又只好回國,轉去耶魯大學法學院。在耶魯讀書的同時,懷特還忙裡偷閒地去參加職業比賽,在1940年、1941年賽季為底特律雄獅隊效力,結果又成為「衝鋒最遠距離」的紀錄保持者。1942年,懷特被徵召加入美國海軍,才結束了自己的橄欖球生涯。1962年,這位前橄欖球明星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年僅44歲。

拜倫·懷特(Byron White)

二戰結束尤其是電視普及後,橄欖球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商業化契機。由於當時NFL仍是新興的職業體育聯賽,因此也更樂於擁抱電視轉播這樣的新興產物。早在1848年,常態化的橄欖球比賽轉播已在電視上開始出現。整個50年代,ABC、NBC、CBS都先後開始轉播NFL的重要比賽,冠軍賽的轉播費已達到了百萬美元之巨。嘗到甜頭的NFL,甚至願意為電視轉播修改賽程和規則,儘可能提升觀賞性,吸引更多觀眾。

首先,為了保證比賽的可看性,避免出現球隊之間強弱過於懸殊的情況,NFL的電視轉播權是由聯盟作為一個整體和各大電視網談判,所獲的轉播費由所有球隊均分,藉此保證各隊財力的相對平衡。因此不少美國人戲稱NFL是一個「共產主義」的職業體育聯盟。其次,為了配合電視收視夜晚的黃金收視時間,NFL成為第一個破天荒把重要比賽從下午改到晚上舉行的職業體育聯盟,開創了職業體育夜賽的傳統。

在此之前,如美國職業棒球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的重要比賽一般都是放在周末下午。之後,周日夜賽(Sunday Night Football)、周一夜賽(Monday Night Football)皆成為了收視率王牌。1967年,美國美式橄欖球聯盟(American Football Conferenc)與原來的國家美式橄欖球聯盟合併組成新的NFL,進而設立新的年度冠軍賽事——「超級碗」(Super Bowl)。

於是,「超級碗」很快就成為了全美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並且經久不衰。自1991年後,「超級碗」的收視率就一直維持在40%以上,2010年後的收視率更是穩定在45%以上。2016年第50屆「超級碗」全美收視人口達到1.67億人次,每秒廣告費達到了驚人的500萬美元,幾乎是1967年第1屆「超級碗」的118倍。而「超級碗」的中場秀則成為美國演藝明星魂牽夢繞的最大舞臺。在「超級碗」經濟蓬勃發展的50年間,職業美式橄欖球終於取代了職業棒球,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最具商業價值的體育運動比賽。

同樣出於吸引更多觀眾的考慮,「超級碗」舉辦地點並非兩支冠軍球隊的主場,而是提前選擇的第三地。在NFL管理層看來,這種安排正是為了體現「超級碗」是全美民眾的節日,而非兩支球隊所在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特殊福利,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全民娛樂」。

(本文刊於2月3日《文匯學人》,原題為《從「邊界戰爭」到「全民娛樂」:美式橄欖球今昔》,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現標題和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籃球還是橄欖球?什麼運動最能代表美國大學文化
    如果你在Bing或者Yahoo等搜尋引擎上,用美國、學院、新聞等關鍵詞進行搜索(USA College news),你會發現出現在頁面上的大多並不是你所期待大學新聞或信息,而是幾乎清一色的大學橄欖球、籃球新聞。如果進到Insider等新聞網站中進行搜索,結果更是如此,甚至連學校的科研動態都經常被淹沒在大學橄欖球比賽新聞之中。
  • 調查與研究|橄欖球如何影響美國高校排名?
    在美國本土,「暴力的」橄欖球絕對是最受國民歡迎的一項運動,其受追捧程度遠超籃球幾條大街,這不僅可以從NFL(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系列賽事的票房及收視率號召力中略知一二,更可以從美國人對非官方的高校橄欖球聯盟碗賽(Bowl Games)的狂熱追隨中得到驗證。
  • 從Soccer說起,這十幾種運動竟然都叫Football
    聽起來foot+ball=football更貼近我們對足球的理解,為什麼美國人這麼矯情,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非要叫soccer?soccer這個詞並不是美國人自己發明的,而是20世紀從英國傳到美國去的。而在當時,美國人民也有了自己的Football運動(其實就是現代美國的橄欖球),於是為了區別,美國人民將足球稱為Soccer,保留他們自己的橄欖球叫做Football。
  • 弱點: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首輪選秀,狀元麥可浩斯的不凡經歷
    該片依託美國盛行的橄欖球運動加上感人的家庭,種族,劇情成為當時最為可口的影院大餐。該片投資了2900萬美元,上映不到一周就收回了成本,收穫了3億美元的票房。並榮獲了第82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2009年,一個名叫麥可的黑大個在美國職業橄欖球隊選秀賽第一輪選秀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五年1380萬美元的高額合同。
  • 美國四大體育聯盟中,橄欖球排第一籃球第三,那麼第二是哪一項?
    作為全世界最成功的籃球體育聯盟,NBA在全世界的球迷心目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美國,NBA卻並非是美國最大最受歡迎的體育聯盟,眾所周知,在美國一共擁有四大體育聯盟,分別對應的是橄欖球NFL、棒球MLB、籃球NBA和冰球NHL四個體育項目,那這四個體育項目,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分量
  • 體育至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舉行橄欖球比賽,運動員每周3次測試
    美國第一球類運動橄欖球現在已經到了九月份的開學季了,美國的學校並沒有因為疫情的問題而延遲開學時間,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丁中坐落了美國排名第二的公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UT-Austin ),僅次於我們熟悉的伯克利大學。
  • 從Soccer說起,這十幾種運動竟然都叫Football!
    而在當時,美國人民也有了自己的Football運動(其實就是現代美國的橄欖球),於是為了區別,美國人民將足球稱為Soccer,保留他們自己的橄欖球叫做Football。現代英式足球,全稱應為『Association football』,soccer來源於該單詞的前半部分Association。
  • 《美國大學橄欖球12》IGN評測
    如果你也是一位美國大學橄欖球的愛好者,你一定也會有類似的回憶吧——大學都有自己的傳統,而這些就是《美國大學橄欖球12》在本年度帶給你的內容,還有一串串鈴聲和哨聲。     《美國大學橄欖球12》EA Sports和開發商Tiburon的最新力作,其題材是美國最受尊敬的運動之一。幸運的是對於玩家而言,美國大學橄欖球12很做得很好。
  • 合肥購物中心引進運動場所 以「運動+娛樂」打造差異化體驗
    像這樣的場景,在合肥當下的購物中心各大商場已並不罕見,在這個「全民健身」的時代,運動愛好者對於商業中心來說,已然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   商業中心「動」起來 運動+娛樂打造差異化體驗   目前在合肥的各大商場,擁有運動場所的並不少見。
  • 全球體育上座排行榜:橄欖球第一!NBA未進前十?
    體育能給人們帶來的早已不只是感官上的刺激,更成為了一種家庭教育的有效載體和人們之間的社交紐帶。在空閒時間帶上家人或朋友到現場為自己支持的球隊加油助威,感受體育、釋放神經,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球類運動歷史:橄欖球是19世紀20年代發源於英國的一項體育運動
    球類運動歷史:橄欖球是19世紀20年代發源於英國的一項體育運動橄欖球橄欖球是19世紀20年代發源於英國的一項體育運動,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發展成為當今的英式橄欖球和美式橄欖球。
  • 橄欖球美女轉行健身,曲線優美魅力十足,飽滿臀部彰顯運動能力
    橄欖球也是這樣的一項體育運動,對於很多國內觀眾來說橄欖球還是比較陌生的,但在美國橄欖球是一項非常受人追捧的運動,它的風靡程度一點都不亞於籃球和足球,甚至在每年還有專門的橄欖球全國比賽。每當賽事進行的時候可以說是萬人空巷。
  • 橄欖球網球高爾夫,澳洲人最愛的運動你了解多少種?
    澳洲幾乎全民運動。比如:足球、橄欖球、印度板球,墨爾本每年都有賽馬節,遊泳和網球也是他們的強項。可以說,體育運動已經是他們的生活方式。01澳式橄欖球澳大利亞人酷愛運動, 既喜歡觀看也喜歡親身參與。在澳大利亞,觀眾最多的運動之一是澳式橄欖球,也被稱作「footy」。
  • CAFL—中國式的橄欖球開拓者和夢工廠
    在經中國政府官方批准後,CAFL的第一個賽季也就是2016全國職業美式室內橄欖球巡迴賽將於今年10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青島等六個城市打響。  據了解,作為中國第一且唯一的職業橄欖球賽,CAFL的布局實際上從2012年就開始了。
  • 橄欖球簡史Ⅱ:美式橄欖球規則的曲折演進
    今天繼續講橄欖球的發展史。上篇講到英式橄欖球(Rugby)作為橄欖球家族的「老大哥」,是其他形式橄欖球運動的最初淵源。英式橄欖球作為公認的「血統純正」的橄欖球運動,已經躋身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行列中。但直到1996年英式橄欖球才在英國本土實現了職業化的轉型,這使得其在市場規模和商業影響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局限。
  • 登上美國大學橄欖球賽場的第一位中國人!來自廣東韶關的何佩璋!
    17歲就背井離鄉,英語成為了何佩璋到聖地牙哥之後的最大問題。不過在路德會高中的生活,讓他慢慢適應了周圍的環境。作為一個愛運動的陽光男孩兒,他開始接觸了一個名叫橄欖球的運動。
  • 橄欖球簡史Ⅰ:英式橄欖球Rugby,真是個紳士的球
    (英football 、美soccer)運動的祖先,但現代足球的更為純粹的前身則應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英國公學、著名高校內的足球運動。烤盤橄欖球(Gridiron football):美式、加式橄欖球的俗稱,以場地酷似烤盤得名,美式、加式具體規則仍有細小差別,但基本屬於同源,其中美式橄欖球(American football也叫美式足球)即我們常聽說的美國國家橄欖球聯賽(NFL)使用的比賽形式。
  • 美國和加拿大的邊界為什麼不設防?
    一開始還只是冒充海盜洗劫對方的商船,後來逐漸白熱化,發展到兩國軍隊的直接對峙,終於在1756年爆發了戰爭,史稱七年戰爭,最終法國被英國打敗,七年戰爭之後法國被迫退出加拿大,加拿大完全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 直擊「超級碗」秒進鬥金 橄欖球中國市場剛起步
    這一天就是美國一年一度的全民狂歡——「超級碗」(SuperBowl)。當地時間2月1日晚,第49屆美國橄欖球大聯盟(NFL)冠軍總決賽「超級碗」上演巔峰對決,最終新英格蘭愛國者隊以28比24逆轉西雅圖海鷹隊,捧起文斯·隆巴迪杯。  超級碗堪比中國春晚。根據《福布斯》雜誌的估值,超級碗商業估值在5億美元左右。
  • 美國大學生橄欖球聯盟新醜聞 球隊竟是「性地獄」
    即使人們已經習慣了美國體育界內的種種性醜聞,但是著名的《體育畫報》雜誌近日挖掘出的一條新聞仍然足以令人震驚:一名參加美國大學生橄欖球聯賽的女孩在效力球隊期間,曾經遭遇男性隊友的多次性騷擾乃至強姦。性騷擾從第一天入隊開始  這名叫做卡蒂·哈尼達的女孩堪稱美國大學生橄欖球界的風雲人物,在去年代表新墨西哥大學橄欖球隊迎戰德克薩斯大學橄欖球隊的比賽中,專門司職踢球員的哈尼達得到了兩分,她也因此成為了第一位在美國一級大學生橄欖球聯賽中得分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