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發展迅猛,很多技術已經成熟應用到我們生活場景中。如果再不從小讓孩子學習機器人編程教育,掌握更多程式語言,那未來就out啦。格物斯坦小坦克可以告訴你關於機器人編程要不要學的答案。
教育部也將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也將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並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在北京舉辦「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機遇與挑戰」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
在數字資源方面,通過數字資源,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教育服務供給能力,計劃成立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聯盟,實現省級平臺全部接入體系,完善大資源開發利用機制。
2019年,教育部將實施學生信息素養培育行動,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評估模型,啟動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測評;並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同時推動大數據、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深入應用。
因此教育培訓機構又熱鬧起來,青少年編程培訓班尤其火爆,不少家長心存疑慮:人工智慧時代大發展,可這編程培訓班的火爆會不會只是跟風炒作的產物?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學呢?
近兩年,少兒編程熱度異乎尋常,或許與擇校有關。如今,我們大量的學科競賽被禁止,對校外輔導班的約束也越來越多,但編程作為一個面向未來信息社會高大上的項目、技能,是受到鼓勵的。於是,少數學校以此作為挑選學生的尺子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編程熱,堪比當年的奧數熱。
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應該好好學習數學,估計沒有什麼家長反對,但若說到學編程,恐怕就有不同意見和想法了。
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編程有助於建立數學思維。數學知識體系的分支非常多,像運籌學、組合數學、圖論、統計數學等,很多偏向應用的數學分支,都是解決編程問題要用到的數學知識。學生如果學習了編程,就能夠接觸到這些有趣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無形中擴充了知識面,打開了視野,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編程方面有特長的孩子,除了參加信息學競賽,還可以進行更高級的創造和創新活動,把一些奇思妙想通過編程加以實現,形成產品,申請專利。
當今社會,正加速步入數位化時代。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否嫻熟駕馭數位技術將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技能與生活技能。未來,程式語言可能會是一種生產工具,能用這種工具的不僅是工程師,還有很多是需要編程來提高效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