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的哭訴:我有五千退休金,兒女卻不願給我養老

2020-12-11 雁楚談情說愛

晚年什麼樣的養老方案,對於老人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兒女而言,才是最好的安排?

其實因人而異,得看當事人的具體情況才能做出不同的決定。

一位老人的哭訴:「我有五千退休金,兒女卻不願給我養老。」

看過之後,大家的看法估計會不太一樣!如果有什麼意見與建議想要發表,可以在文章後面留言。

01

祝慧娟老人,今年已經72歲了。

自從老伴三年前過世之後,她就想搬到兒子、兒媳那裡去,可是卻因為從年輕的時候起,就跟兒媳婦關係鬧得很僵,導致了對方的拒絕。

雖然不同意老人搬進自己家裡來,但是兒媳婦卻也從來沒有阻止過丈夫帶著兩個人的孩子回家時常探望老人,甚至連她自己,也經常陪同一起前來。

再加上祝阿姨的兩個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其實她的家裡時常也挺熱鬧的,並不會感覺太孤獨。

祝阿姨覺得,年齡大了之後,獨居難免會顯得悽涼,只有跟兒女一起同住,在別人眼裡看來,才是晚年有依靠、有福氣的象徵。

她自認為自己每月退休金有五千,不會給兒子帶來麻煩。

她又不是想要完全給對方增加負擔,才想要同住的,只不過是圖親情的陪伴而已,為什麼他們就是不願意同意呢?

其實呢,老人有老人的情感需求,但是孩子也有孩子的生活壓力!

關係一貫沒處理好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確實存在很多具體的原因。

兩人工作忙碌,孩子正在上中學。學業又重。再加上兒媳婦的父母從孩子出生之後起,又時不時會過來住一住,幫著帶一帶孩子,跟他們走得近一些,也親一些。

假如祝阿姨搬過去了,那麼很多早已在那個家庭裡面形成傳統與習慣的生活模式,就會被徹底改變,而祝阿姨與兒媳婦,相處也不太融洽,這些加起來,才是他們不願意接受的主要原因。

02

在老人的兒媳婦看來,自己婆婆有住房、有存款、有足夠的退休金、有健康的身體、有充足的時間、有足夠的親情呵護與陪伴,實在不必非得搬進自己的家裡來,打破早已形成的各自習慣的生活常態。

老人的刻意與堅持,對她而言,才是沒有辦法理解的一種東西。

其實生活就是兩難的抉擇,當兒女盡了力,自己的情況其實也不太差,多理解一下對方,對於整個家庭而言,都有助於安定團結與和睦溫馨。

可若是老人太不懂得知足時,往往就很容易發生沒必要的矛盾。

像祝阿姨的這種情況,她一方面主要還是不習慣有獨自一個人面對一整套房子的這種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憂心自己年齡再大一點之時,如果身邊沒有親人的陪伴,可能情況不會像現在這樣理想。

是為了未雨綢繆,才想提前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

03

其實大家也知道,兩代人之間存在很多天然的差異,如果年輕時關係又沒有處理好,勉強住在一起,可能反而得不到想要的安寧與幸福,會影響彼此的心情、生活與感情。

還不如保持一點適當的距離,這樣更能和平共處。

嚴格來講,養老是一件說難也難、就不難也不難的事情,如果肯妥協,一定是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的。

比如,方案一:早做計劃。兒女結婚之時,將婚房選在離父母不遠的地方,或者就買在同一小區。

這樣一來,雙方隨時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又不會打擾到對方正常的生活。抬腿就能到對方家,隨時又能回到自己的地方休息。

不管父母有無安穩的自我養老能力,這種方案,都挺合適。

尤其適合現在獨生子女家庭雙方家的父母!

方案二:像祝女士這樣有存款、有足夠退休金的老人,能力許可的話,也可以考慮僱個合適的鐘點工、保姆之類的,為自己解決養老問題。

兒女時常來看看,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養老模式。

這樣,一個人的晚年,並不會過得太差。

結語:

生活要活好當下,也要做好安排。

這樣一來,才會整體過得比較平順,不會到了晚年才感覺到不如意。

建議老人除了養育跟教育好子女之外,也得儘量多存點錢、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如果依靠兒女養老情況不是那麼理想,至少你還有其他的養老途徑可以選,可以考慮。

當然,與兒媳婦搞好關係、多積存一些情分,對於自己的晚年而言,也是絕對有利無害的。

總的來說,能退能進、有備無患、不會過度依靠任何人、奢求什麼達不成的願望,才是最佳的一種對待自己的晚年乃至人生的方案。

-END-

相關焦點

  • 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以上養老無壓力,兒女也省心
    很多老人在談到養老問題時,表示自己有退休金,不需要兒女額外操心。但是老人的退休金的多少,也是有等級之分的。這不網上最新的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了,快來看看吧!這張等級表將退休金分為了10級,第一級為100萬及以上,第二級為50到100萬,第三級為30到50萬,第四級為20到30萬,第五級為10到20萬。
  • 「要想兒女孝順,退休後一定要拿好養老金」兩位60歲老人哭訴道!
    導讀:「要想兒女孝順,退休後一定要拿好養老金」兩位60歲老人哭訴道! 辛苦了大半輩子,終於等到了退休,每個人都希望在晚年的生活靜享清福,但是隨之而來的養老問題也是困擾著很多的老人。
  • 兒女們對有退休金的老人是真心孝順嗎?3位80歲老人的話,很扎心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那些有不菲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更能得到兒女的尊重,兒媳的善待,而那些沒用退休金,事事向兒女伸手的老人那麼,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兒女對他們是真心孝順嗎?我們來聽聽這3位80歲老人怎麼回答,太扎心了。
  • 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養老沒壓力,3級過得很滋潤
    前幾日「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引發了一眾熱議。該表共有十個等級,五級的年收入差不多可以跟一個年輕人的年收入持平。退休金也叫基本養老金,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退休金是由單位提供,而養老金是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繳,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保障退休人員的晚年基本生活。達到5級,輕鬆養老不是問題。
  •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很心酸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前兩天看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老人99歲,有四兒兩女。老人年輕時是一名教師,還是書法名家,經濟獨立。和老伴年紀大後,就用自己的錢請了保姆,先後請過六七個保姆,兩人都不滿意,直到兩年前找到這個保姆,期間這位老人還主動給保姆漲工資,希望自己走後,保姆能好好照顧自己老伴。可是今天三月份的時候,老人的老伴逝世,老人好不容易走出悲傷,大兒子卻把保姆辭了,老人想把保姆再請回來遭到兒女反對。老人在視頻裡哭訴,老伴走了,保姆也辭掉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
  • 68歲獨居老人的哭訴!有兒女沒人管?晚年悽涼的她直呼:不如死了
    一位獨居老人的哭訴於老太太今年已經68歲了,這些年來,她就是一個人這麼生活著,過著一種獨居老人的狀態,而且她現在的精神狀態和氣色就並不是很好,長久以來,街坊鄰居們還以為她無兒無女,於是就都伸出自己的援手去幫助她。
  • 68歲老人哭訴:父母對兒女別厚此薄彼,傷了感情,晚年不好過
    許多家庭中,面對兩個以上的子女時,大多數老人都會有所偏愛,也有老人從小就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家中有什麼好的總偏向兒子,忽略女兒,在財產分配上也是如此。但這樣做,極容易造成兒女間的矛盾,也會讓老人自己的晚年面臨困境。智慧的老人一般懂人性,他們明白子女也是人,他們身邊有另一半,也有自己的子女。
  • 「我條件優渥,退休金8000」,憑啥不嫁我?對不起,我沒這個福氣
    對那些沒有經濟來源的喪偶女性老人來說,對方經濟充裕,退休金自己可以掌控,兩人的生活質量自然會高很多。然而,有這樣一位女性老人,對方退休金每月8000,有獨立住房,身體也挺好,跟人家相處三個月,果斷提出分手。
  • 64老人坦言:老年再婚,老伴的退休金跟我關係不大,我看重人品
    現在老年人再婚或者搭夥已經很是普遍,大家對此也很認可,一是覺得老了有個伴在身邊,老人不寂寞;二是老人身邊有人相伴,做兒女的也安心踏實。有的單身老人覺得老了,經濟物質是基礎,要找退休金高的;也有的單身老人覺得,不論什麼時候,還是要找個興趣相投的人,要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彼此真誠相伴才行。
  • 為什麼有退休金的父母還要兒女給贍養費呢?65歲老人告訴你真相
    01、院區裡的趙姐65歲,老伴過世了15年,她有一對雙胞胎兒女,也已經成家有了孩子。趙姐已經退休,現在每月的退休金有4000多,按說這錢足夠趙姐一個人的開銷,可趙姐從兒女上班開始,就讓兒女們每月給自己800塊贍養費。
  • 農村部分老人沒存款沒養老金怎麼養老
    沒有存款和退休金的農民老大哥有很多,而且他們的兒女也不富裕。這個是真的不在少數。 當然生活在這裡的老人怎麼養老呢,是靠他們自己嗎?顯然不是。他們的養老問題還是靠兒女來給他們養老!在這裡做為老人的兒女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是老祖宗一代代流傳下來的。
  • 一位母親的哭訴:兒子,這是我家,你別再住了
    有些父母年紀大了,就想呆在兒女身邊,這樣才有安全感。但是也有一些老人,面對一直以來習慣啃老的孩子,也是疲於應對,不知該如何是好。一位母親的哭訴:「兒子,這是我家,你別再住了。」親生母親為何想把孩子往外趕?理由不得不說相當充分,看過之後也是非常發人深省的。01呂美娟女士,現在已經56歲了。
  • 「你不帶娃,我不養老」,「捆綁式養老」悄然興起,老人有苦難言
    ,擁有的退休金及儲蓄非常豐厚,並不需要孩子物質上的支持。容阿姨覺得委屈:「你那麼會帶孩子你就自己帶呀,而且我兒子就是這樣養過來的,我怎麼知道現在養孩子的方式。」兒媳月子剛過,容阿姨就受不了了,她向兒子提出想過自己的退休生活的事。兒媳婦卻告訴兒子如果現在不幫忙帶孩子,以後就別想她養老。這更令容阿姨生氣了,表示:「我不需要你養老,我自己養大的兒子以後關心我就行。」
  •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果每月有1千元退休金,是否家庭都會和諧些?
    老年農民養老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準備養老金,偏偏歲數大了。沒有養老準備的他們,隨著身體健康的日漸糟糕,他們在家庭的地位也日漸低下,諸多家庭矛盾就是由此展開。如果農民有足夠的退休金,老年農民的幸福感會更加爆棚由於小農經濟的局限性,不是改革開放的東風,大部分農民都是同樣的經歷,臉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都在地裡刨食吃。
  • 90歲老人步履蹣跚地走到我店裡,嚇死我了,養老還是要有規劃
    今天上午來了一個90多歲的老爺爺到我店裡買東西,這個爺爺經常見面的一個人獨居,他唯一的兒子定居加拿大了,說是邀請老人家一起過去生活的但是老人拒絕了,感覺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不想改變了中科大的老師,退休金都還好,準確的說缺錢
  • 65歲老人退休金3000元,卻和兒女說:1000元贍養費一分都不能少
    165歲的王姨每個月有3000的退休金。很多有退休金的老人都把退休金給兒女花,或者自己花著自己的退休金,王姨她自己的退休金都不花,都存起來,每個月都要跟兒女討贍養費。王姨很精明,什麼都算得清清楚楚的,兒女雖然有點反感她的自私,但兒女從來也不敢多說什麼,因為一說,王姨就說我好歹還把你們兩個培養到大學畢業,你們兩個欠我的這輩子都還不清。
  • 65歲再婚大媽哭訴:我退休金5000,卻連買豬肉的錢都沒有
    導語 很多喪偶或離婚的老人,到了晚年之後,都會想重新找個老伴,因為他們覺得找老伴生活會有意思一點,而且也不會孤苦伶仃,也有人和自己聊心裡話,無聊的時候兩個人還可以暢談人生,所以身邊有一個伴真的很重要。
  • 鳳凰男怒斥妻子不公平:嶽父母一萬退休金,憑啥不能給我媽五千?
    婚後,老公對我還說得過去,而且很是潔身自好,不過這些都建立在不牽扯利益的情況下,一旦觸碰到利益,這個人的面目才會真正顯現出來。兒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都是父母受累幫著帶的,和公婆之間沒什麼太大的瓜葛,本以為可以這樣互不相欠的生活下去,直到老公提出要給父母養老,我才對鳳凰男這三個字有了新的認識。
  • 養兒防老變成「養老防兒」?60歲老人忠告,養老錢最好自己留
    當我們走到了現在這個階段,雖然養兒防老仍然是主流,但由於中國人的養老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根本無力承擔,有的甚至不願意承擔養老責任,還有一些人更過分,不但不養老,還時時刻刻在啃老。所謂「養兒防老」變成了「養老防兒」。對於很多年滿60歲的老人而言,其實把養老金留在自己身邊,才是最正確的決定。我有一個鄰居,今年已經60多歲了。前幾年自己退休,老伴去世,一個人跟著兩個兒子過。
  • 一家三口組團「啃老」,六旬老人心酸哭訴:不稀罕你們來看我!
    但其實很多時候並非如此,雖然退休後不用工作就能夠拿到退休金,但這時離開了職場,人卻未必會更輕鬆。對於老人而言,也許只是換了一個戰場,從單位到家裡,聽起來是在享受,其實日子過得更辛苦。李阿姨和老伴退休之後,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早早的做出了規劃,趁著身體還硬朗,他們想多出去走走看看,彌補年輕時為了工作,為了孩子,從未出過遠門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