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鴉片戰爭博物館(下稱:鴉博館)與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基地共建籤約儀式在林則徐紀念館舉行 ,開啟館校共建新模式,譜寫「出彩教育」新篇章。鴉博館副館長唐立鵬、宣傳部主任張翠霞以及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的校長江學斌、內職辦主任陳水生、校黨委書記李子民、校辦副主任陳雯、宣傳部部長駱昌韜等校領導及師生代表出席了活動。
館校共建基地昨揭牌
據介紹,本次館校共建活動得到雙方高度重視,早在去年9月雙方就便開展了實質性的工作對接,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巡展、講座等活動已經多次走進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該校學校也多次組織師生參與鴉博館的愛國主義主題活動。
此次館校雙方共建在原有的合作基礎上新增加了三個項目,分別是:
校館黨建共建:雙方將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員思想交流,通過不定期開展主題黨日互動、學習分享活動、參觀交流學習等方式,強化黨員思想教育,促進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更好發揮。
校館共建「莞疆情」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方將打造「玉蘭品質」育人工程,校館合作育人,培養講解員。校方利用周末節假日組織內職志願者協助館方系列活動,開展愛國義務實踐活動。校館工作協同,開展主題教育。開展「一館一活動」「一室一課堂」建設,打造「網際網路+文物」教育平臺。近代史知識進教材、進課堂,整編內職「鑄魂育人」史政教育校本教材。
校館共建愛國主義文化創意創新基地:校方定期組織藝術傳媒專業師生前往參觀學習,館方提供免費講解服務。雙方開展臨時專題展覽合作與交流。館方優先安排赴校方舉辦臨時展覽、文化創意創新專題講座等活動,每年組織一次有針對性的文化創意創新設計活動。
其間,唐立鵬與江學斌代表雙方單位籤訂共建協議書,館校領導代表共同為共建基地揭牌。
資源共享,服務社會
另據鴉博館副館長唐立鵬介紹,一直以來,鴉博館秉承「資源共享,服務社會」的宗旨和原則,充分利用博物館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入開展獨具特色的社會教育活動,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1996年,中央六部委聯合命名該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該館由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此外,該館還是全國禁毒教育基地 、全國中小學研學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該館再獲喜訊,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也是目前東莞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唐立鵬還說,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是一所知名的、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薈萃了數千名莘莘學子。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與鴉博館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具有非常大的潛力。該館將提供一流的場所、一流的服務、一流的品質,為學生們提供實踐的平臺、鑄造精神的家園,也希望校方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將博物館教育、素質教育發揚光大。
講好三個故事,做好三個融入
江學斌校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館校共建」是學校與博物館擔當社會責任,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新體現,也是踐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未成年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要舉措。下來,鴉博館與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將以共建活動為契機,共同搭建雙方文化交流的平臺,探討博物館與學校發展與運作的新方式,讓各自的文化潛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江學斌還說,通過「館校共建」活動,今後主要要講好三個故事。即講好鴉片戰爭歷史好故;講好愛國主義教育故事;講好立德樹人教育故事。同時要做好三個融入。即把鴉博館豐富的教育素材融入學校的專業、課堂和教材當中,讓學校立德樹人的足跡更實在,讓學校的教育手段更多樣,讓學校的教育內容和內涵更豐富。與此同時,學校的黨建、美術專業、民族團結專業都可以在鴉博館找到更豐富、更鮮活的素材。他希望學校各部門負責人今後要發揮創意,把館校共建工作做得更紮實,更具特色。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滿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