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實驗學校攜手西附共建U雲校 探索人工智慧+教育新模式

2020-08-28 渝州說

6月22日下午,以「延續友誼共建共贏,深度合作再上徵程」為主題,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實驗學校與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全面深度合作辦學籤約儀式暨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基地校的授牌儀式在西大附中「勤樸樓」舉行。籤約儀式由西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付曉妮主持,兩校校級領導及相關幹部參加。

人和實驗學校及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領導出席儀式。

兩校結對共建回顧

自2014年起,人和實驗校與西大附中結為共建學校,開啟結對幫扶共建徵程。幾年來,西大附中派出管理幹部到人和實驗學校擔任掛職副校長,融入學校管理;開展暑期教師全員培訓;各學科教研組長、骨幹教師開展教學指導和研討工作。在結對共建過程中,兩校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人和實驗學校藉助西大附中優質資源,學校辦學思想、教育管理、素質成績不斷提高,教育成果蒸蒸日上。

深度合作籤約暨授牌儀式

兩校正式籤訂友好合作框架協議。

本著「延續友誼共建,全面深度合作」的指導思想,此次又正式籤訂的友好合作框架協議,藉助西大及西大附中的優質資源,在「共建、共培、共育」三個方面,加快雙師課程、加強師資培訓、加強學生培養,共同為兩江新區教育發展付出應有的努力,做出應有貢獻。

西大附中曾萬學副校長回顧兩校友誼。

西大附中曾萬學副校長首先回顧了兩校從2014年以來的的傳統友誼,對全面深度合作辦學籤約活動的背景和基本框架進行詳細介紹,並對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基地校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人和實驗學校校長牟軍在籤約儀式上發言。

人和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牟軍講話。他說,人和實驗學校與西大附中幾年來的結對共建,不但加強兩校的交往,結下了深厚情誼,更重要的是獲得了西大附中的優質資源,促進了人和實驗學校的進一步發展。現在,與西大附中再次攜手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今年,由我校籌建的金州初中,已成為西大附中兩江新區的初中部,距離更近,心也更近,合作更多,交流更便利,一定能為兩江新區優質教育錦上添花」。

西大附中校長歐健發表講話

西大附中校長歐健發表講話。他說,這次籤約暨授牌儀式,是延續過往的共建,進一步開展深度合作。西大附中紮根兩江,得到了人和實驗學校的大力支持,兩校一定能共同發展、獲得雙贏,一定秉承「共建、共培、共育」的原則,共謀發展,共同努力,吸引更多優質生源。「這次的籤字儀式,是全面的深度合作,是務實的,我們要在協議框架下進一步細化深化,落實到位」。同時,他還確定了兩校共建西大附中方的校級負責領導和牽頭人。

鄧曉鵬書記對此次籤約表示祝賀

西大附中鄧曉鵬書記總結講話。他首先對此次籤約成功表示祝賀。他說,多年來,兩校交往,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是事情,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許多活動。此次籤約成功後,兩校要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繫與合作,紮實落實好「共建、共培、共育」。

歐健校長給人和實驗學校授牌

籤約儀式上,西大附中校長、西南大學基礎教育人工智慧教育中心主任歐健校長給人和實驗學校授牌,人和實驗學校從此正式成為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基地校。

兩校相關領導參加籤約儀式。

西大附中劉其憲副校長、梁學友副校長、黃仕友副校長、彭紅軍副校長,人和實驗學校李祥海副校長、曹支良副校長及鄭延菊、鄧宜華、代淑華、陳建平等相關幹部參加籤約儀式。

相關連結:

深度合作主要內容

共建U雲校——AI雲堂。由西大附中牽頭,依託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整合重慶大學、西南大學、中科院綠色智能研究院等科學研究力量和業界知名研究機構和企業,與人和實驗學校共建U雲校。人和實驗學校作為U雲校共同體成員校和實踐基地,並授牌為「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課程實踐基地」,全程參與U雲校的建設和發展。人和實驗學校重點開發AI雲堂相關資源,實現雲堂資源共享。

共培教學名師。由西大附中牽頭,依託西南大學師範教育的強大力量,與人和實驗學校在師資選聘、師資培訓、師資學歷晉升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兩校根據合作年級和班級任課教師的具體情況,實施「教師六共同」共備課、共上課、共出題、共分析、共科研、共培訓等師資發展深度融合,同時開展教師互派、教師互訓、名師打造等教師培養項目,不斷提升人和實驗學校師資教育教學和科研的綜合能力。

共育優質學生。由兩校選定相關年級和班級學生,成立人工智慧班(AI班),依託西大附中人工智慧班名師和人和實驗學校頂尖名師,採用分層分項分科雙師共育模式,雙方對該班學生實施「學生十共同」共教材、共課堂、共進度、共作業、共輔導、共測試、共評價、共規劃、共研學、共競賽等優生培養深度合一,協助人和實驗學校學生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學業成績。

相關焦點

  • 「AI+教育」!河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徐國華)12月17日,唐山市豐潤區迎賓路小學、西實驗小學、楊官林鎮黃家屯中心小學、遷安市第七實驗小學結成唐山市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並作為河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開展研討課課例展示活動。
  • 與高校攜手,共建人工智慧教育——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教師赴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參加「三創」課程共建活動
    我校作為廈門市第一批人工智慧教育試點校,積極開發「三創」和人工智慧領域校本課程體系,與高校攜手,學習課程建設經驗,優化人工智慧課程資源。廈門南洋職業學院三創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依託學校實訓設備和師資,開發了「無人機」「特種機器人」等科技類研學課程,有豐富的課程建設經驗。
  •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推進協同育人 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籤約儀式現場 戴陽攝 人民網訊 為響應教育部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推進協同育人,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2019年9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校召開成都華棲雲科技有限公司捐贈
  • 我們的名字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
    與香港、澳門等地的學校締結「姊妹校」,與國內外知名學校開展包括學術研討、經驗交流、信息共享、語言培訓、教師培訓、學生交流等內容的交流合作,探索發展素質教育新模式,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建設、品牌形成。通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國際理解教育,推進人工智慧課程進校園,開展「5G+智慧教育」項目研究,建設紅領巾示範學校、校園足球特色學校、STEM教育種子學校,構建研學旅行、勞動教育、人工智慧等特色課程,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河南將遴選500所中小學探索人工智慧教育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通知》。通知提出,為推動中小學人工智慧知識體系建設與課程開發、智能學習支持環境和智能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將在全省範圍內遴選10個市縣區、500所中小學作為試驗區、實驗校,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
  • 洛陽18所學校入選「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實驗校」
    入選認定的學校,無疑將提升學校教育品質及社會認知,也將加碼所在招生片區的學區房標準!省教育廳日前公布首批河南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名單。根據省教育廳安排,實驗區、實驗校建設工作將引入動態監管機制和退出機制,以每半年為一個周期隨機抽查並持續監管,推動已入選的實驗區和實驗校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河南全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
  • 九江七中與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實驗學校籤約成為結對共建學校
    本臺訊 (九江廣電全媒體 通訊員 盧飛)為進一步加強校際間交流合作,增進兩校之間的友誼,促進兩校共同發展, 11月12日,在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實驗學校會議室,九江七中與重慶兩江新區人和實驗學校籤訂結對共建交流合作協議書,成為結對共建學校。
  • 創新「人工智慧+」教育新形態
    遴選石嘴山市、西夏區等4個實驗地區,寧夏大學、寧夏師範學院兩所教師培養實驗高校,銀川一中、吳忠市朝陽小學等15所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學校,通過先行先試,引領帶動全區學校和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推動教育創新變革。
  •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企合作探索教育新模式
    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介紹道:「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致力於探索融合式教育模式,目標是培養能夠站在機器人、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基礎上,開拓新行業或者引領新行業發展的行業精英。」中科曙光教育產品總監丁堯女士表示:「大數據、人工智慧已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但在高校專業火熱建設的背後,在校培養與業界脫節等問題成為橫亙其中的大山。曙光攜手西交利物浦大學,希望通過校企合作,促進大數據人才教學與產業發展共生。」
  • 河南省實驗小學「牽手」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探索區域協同共建經驗
    通過雙方學校分層結對、互幫互助,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互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升各自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兩所小學協同共建雲上簽約之前,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副校長張治國和河南省實驗小學副校長張青分別介紹各自學校基本情況。隨後,河南省實驗小學副校長朱亞偉宣讀《河南省實驗小學與寧夏西吉縣第一小學協作共建協議書》,範維民校長和王獻甫校長籤訂《協作共建協議書》。
  • 百校論劍「未來學校」,開啟教育發展新模式
    今天,百年新起點的青島市嶗山區麥島小學,發起「育見未來」未來教育先鋒論壇暨「課程星球」百校聯盟啟動儀式,邀請全國信息教育名師名校長對話未來學校形態,展示學校作為青島教育信息化2.0落地校的階段成果展現,呈現教育信息化標杆學校創新探索的希望之光,共同發布《課程星球—學校宣言》,聚齊合力推動實現教育現代化發展進程。
  • 科大訊飛攜手西北師範大學共建人工智慧教育
    為改善甘肅省信息化教學環境,推進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工作,8月14日西北師範大學與科大訊飛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人工智慧與編程教育培訓基地」。在此基礎上,與科大訊飛共建人工智慧與編程教育培訓基地,「西北師大將持續發揮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科學、軟體工程、心理學、法學等多學科優勢,與科大訊飛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建產學研基地,共同致力於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以及研究成果在蘭州市、甘肅省,乃至整個西北區域的應用落地。」
  •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來了!
    私家探校發現,教研院成為現在辦學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荔灣開辦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荔灣實驗學校。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也開辦了一系列學校,並組建了教育集團「廣實系」,白雲區教育研究院也組建了教育集團。由黃埔區人民政府與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合作辦學的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的第一所實驗學校。
  • 鴉博館與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基地共建,開啟館校共建新模式
    1月8日下午鴉片戰爭博物館(下稱:鴉博館)與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基地共建籤約儀式在林則徐紀念館舉行 ,開啟館校共建新模式,譜寫「出彩教育」新篇章。鴉博館副館長唐立鵬、宣傳部主任張翠霞以及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的校長江學斌、內職辦主任陳水生、校黨委書記李子民、校辦副主任陳雯、宣傳部部長駱昌韜等校領導及師生代表出席了活動。館校共建基地昨揭牌據介紹,本次館校共建活動得到雙方高度重視,早在去年9月雙方就便開展了實質性的工作對接,鴉片戰爭博物館的巡展、講座等活動已經多次走進東莞市紡織服裝學校。
  • 濰坊學院 濰坊高新區管委會 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合作共建濰坊學院第...
    7月11日,濰坊學院、濰坊高新區管委會、濰坊未來實驗學校合作共建「濰坊學院第一附屬學校」籤約揭牌儀式在濰坊學院體育館舉行。濰坊學院黨委書記孫文亮與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共同為「濰坊學院第一附屬學校」揭牌,濰坊學院、高新區管委會、濰坊未來實驗學校進行了現場籤約,濰坊學院領導馮濱魯,區領導賈延慶,濰坊未來實驗學校相關負責同志等出席活動。此次三方共建「濰坊學院第一附屬學校」,是資源共享共建和戰略合作方面探索的一種新模式。
  • 北交大攜手騰訊 推動智慧交通行業服務新模式建立
    籤約儀式現場,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黃泰巖表示,希望藉助北京交大在交通、計算機等相關學科優勢,結合騰訊教育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專業、高校信息化和未來教育模式創新發展,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 館校共建的東莞樣本:各館各有特色,有效補充中小學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文化設施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孩子隨著老師走進博物館、美術館,「館校共建」(又稱「館校合作」)成為當下頗受好評、極具潛力的美術教學新模式。在東莞,館校共建工作從2009年起步,至今11年了。這11年的探索中,東莞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與學校、教育機關緊密合作,探索建立在本館優勢資源和特色基礎的獨特模式,並逐漸成熟成型,廣受各界肯定和市民歡迎。
  • [浦東]東昌南校:攜手共建 合作共贏-"強校工程"結對學校吳迅中學...
    [浦東]東昌南校:攜手共建 合作共贏-"強校工程"結對學校吳迅中學李群校長一行來校訪問交流時間:2019/2/25 10:11:07 來源: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東昌中學南校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攜手華為、深思考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共同...
    目前雙方已經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進行醫療行業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為,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為新醫科提供智慧教育大雲臺,統籌納管教學資源,同時提供雲上教學服務管理、教學數據管理。同時為新醫科交叉學科專業配套提供符合智能醫療產業發展需求的信息工程技術類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以及醫工融合的實驗、企業綜合實訓案例庫。
  •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德英樂教育首次聯合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舉辦「2020 MLB First Pitch長三角國際學校棒球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