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父母該怎麼陪伴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020-08-27 靜謐的世界還有你

現在有許多父母在孩子年幼時託給爺爺奶奶撫養,往往也忽視了許多獨立生活的習慣,或者說閱讀的習慣;當孩子進入小學後,發現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知識儲備就很難跟上,此時需要父母孩子一起養成親子共度的習慣;那如何共讀親子閱讀呢?

首先,小學低年級應該共讀?

二、三年級的孩子將完成從拼音到漢字的基礎學習,在此期間,我主張兒童閱讀應以橋梁讀物為主,橋梁讀物形式的字配拼音和圖畫,兒童在閱讀中可逐步從拼音讀物過渡到字讀邊讀邊鞏固所學的知識,兒童要慢慢體會自己獨立閱讀的成就感。我在此向您推薦一套關於橋梁的書,中國百年文學的經典。我記得那時候兒子曾多次讀過這套書,直到最後他可以倒著讀幾段,再加上這個階段我仍然堅持給他念書,因為他的讀書人還不夠多,但他的讀書已遠遠超過他的同齡人,所以我認為,這樣的讀書人可以為他打開一片天地。

其次,小學三年級以後如何進行共讀?

讀完小學三年級後,孩子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了,應該讓他自己學習漢字,獨立閱讀適合他的書籍,而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但讀完小學三年級後,並不意味著家長和孩子一起讀,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相反,我認為此時親子共讀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由於這之後孩子的認知能力會突飛猛進,他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看人生,並開始逐步形成他的三觀,我們做父母的如果能做到讀他所讀的,愛他所愛的書,幫助孩子解決一系列成長中的煩惱,也會化解家長的許多焦慮。

兒子所讀的每一本書我都要讀一遍,看了青少版《紅樓夢》,兒子嘆道:林黛玉生活在如此美麗的大觀園裡,錦衣玉食本該無憂無慮,為何還要如此悲痛?但願我能快樂地生活下去。所以你看,幸福與物質財富未必成正比,讀了《哈利·波特》全集,他說我將來也會像切克羅林一樣成為一名大作家,我說好,那就加油吧,我們都期待著吧。由於對某一人物的不同理解,對某一作者的不同觀點,我們也經常爭論不休。

當孩子步入校園的時候就會很吃力,很困惑明明自己很努力,可是學習就是一般,成績上不去;這些都是跟從小閱讀世界的展開或浩瀚書本的海洋裡面沉澱的良好習慣,對孩子未來有很大的幫助,孩子的閱讀習慣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引導。

相關焦點

  • 錯過了閱讀習慣養成的最佳時間後,該怎麼去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很早以前就知道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越小培養越好。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看繪本、讀故事,逐步過渡到自己閱讀,乃至長時間的閱讀,這一習慣的養成,讓他擁有了自行從外界攝取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單一的從上到下的灌輸。但是吧,知易行難。看到身邊有做的比較好的例子,是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從睡前閱讀開始,基本保持每天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然後過渡到帶著孩子讀繪本、讀故事,最後到培養出孩子獨立的閱讀習慣。
  • 父母要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想要幫助孩子養成個閱讀的習慣,我們家長要怎麼做呢?但是孩子們每天上學會非常的失落,感覺自己比不過別人,怎麼努力都沒用,那何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就更多的是學習方法的問題,多去詢問孩子,多和老師溝通,看看孩子最近在學校的表現。學習方面,有哪些需要幫助的地方,是因為家庭的環境導致孩子靜不下心,還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 焦作豐澤園小學親子閱讀沙龍 讓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8月7日,在豐澤園小學舉辦的親子閱讀沙龍上,豐澤園小學三(5)班的閔譯影為同學推薦了自己剛剛閱讀的一本圖書,並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讀後感。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促進孩子們閱讀習慣的養成,豐澤園小學在王褚街道錦祥花園社區的會議室裡舉行了這場親子閱讀沙龍活動,共有30組家庭參與其中。
  • 上小學時,父母「逼」孩子養成6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會一生受益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自己不可能一直陪伴」的道理,所以他們從小就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
  • 家長和孩子如何養成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
    而閱讀英文則可以慢慢來,而且用對了方法和技巧,還可以是一件非常開心且非常讓人受益的事情。那麼如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呢?我有如下幾點建議。第一,創造閱讀環境,把書擺在最觸手可及的地方,讓「開始閱讀」變得輕鬆無比。
  • 孩子剛上小學該養成的習慣有哪些?
    01前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剛上小學,學習成績好就行了,語文數學都考100,孩子將來長大肯定有出息。還有的家長則認為:除了學習必要的語文數學學科知識以外,還要加強小孩行為習慣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閱讀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 「小學·陪伴」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伴出來的
    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幫助孩子從小就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考試,不僅僅是卷面上的知識競技,更是教育投入的比拼。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場所,在家庭。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伴出來的。但是,父母怎麼陪伴孩子學習卻大有學問的!下面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級後,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
  • 做孩子習慣養成的老師 實現高品質親子陪伴
    「親子陪伴與習慣培養」也是備受家長關注的主題。在此分享「五個一」的錦囊妙計,助力宅家每一天的習慣養成與親子互動。一張自製生活單寶寶主動掌握時間「趕緊起床!」「扣子怎麼還沒扣好?」「能不能快點吃啊!」沒有什麼比催促一個磨蹭的孩子更痛苦的了,任你接二連三喊叫還是威逼利誘焦躁,他自巋然不動。時間長了,孩子大腦裡還會對催促產生「免疫力」。
  • 四招讓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陪伴閱讀是依賴於年輕父母輔助孩子進行,後者是父母引導孩子自主進行。同時,我們可以回頭看一下,孩子現在已經在口語表達方面達到了一個較高的階段,如果你細分析會發現孩子說出的話,很多是符合漢字語法規則的。這樣一來,孩子在自主閱讀的時候,只要一句話有一半以上認識的字,結合口語方面的表達習慣,孩子就可以猜測出一句話大概是什麼意思。
  • 孩子讀一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差,作為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讀一年級的時候 ,成績很差,作為父母該怎麼辦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成績差。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一年級是基礎年級,如果基礎沒有打好,以後的學習會感到十分吃力。孩子成績不好會有哪些原因呢?3、完全不知道學習是怎麼回事,學習還沒有入門。一年級跟孩子談學習方法,似乎太早,但是有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學習是一件什麼事情, 不會讀書,不會寫字,不會做數學題。4、孩子沒上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班。
  • 孩子12歲前,父母的陪伴和這些習慣的養成很重要
    但也會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所缺失,孩子的成長是迅速且多變的,如果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想要改正過來就會花上比原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這件事往長了說是一生的事,但如果往細了說,也是每天的事,不能把忙當成藉口而忽視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陪伴和教育。
  • 小學低年級孩子習慣養成,給大家總結了這16條
    正因為大多數午託機構內孩子數量較多,且不同年齡段孩子混雜,若經營管理不善,輔導老師根本無暇顧及到每個孩子的情況,如此充滿未知的環境,並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休息和學習習慣。談到低年級孩子好習慣的培養,沒有一個家長不重視。但到底要養成哪些良好習慣,以及該怎樣引導孩子去形成這些習慣,今天我就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思考來幫大家系統梳理一下。
  • 資深優秀教師:低年級孩子養成這5大習慣,學習才會省心省力
    王莉老師說,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一到三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學習任務。比如上課專注,做事有序,這些好習慣都將陪伴孩子終身。有5大習慣是需要父母在家引導孩子養成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養成這些好習慣。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但大量的閱讀,不是靠讀了多少本書來考評的,文學素養、豐富的詞彙、語文思維方式,這些都是決定語文素養好壞的重要元素。多看書,勤思考,才能把各個學科打通。語文學不好,其他學科也很難提高。沒有閱讀積累,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四年級以前,可能在語文成績上的差距不是很大,到了四年級,問題來了,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的同學,語文學習得心應手。
  •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
    清華媽媽的教育法:處於3-6歲的孩子,父母幫助孩子養成3個習慣每一位家長教育孩子,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習慣伴隨著成長的,並且能夠有一個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成一個好習慣。」大多數的時候,成就一個孩子的命運就是看一個習慣怎麼決定的。
  • 孩子小學畢業前,家長再難也要給孩子養成4個習慣,將來會感激你
    培根曾言: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足以說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而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孩提抓起,並陪伴著我們的一生,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將成為我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或是絆腳石。因此,家長們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刻不容緩,加以重視。
  • 孩子小學畢業前,家長再難也要給孩子養成4個習慣,將來會感激你
    培根曾言: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足以說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而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孩提抓起,並陪伴著我們的一生,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將成為我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或是絆腳石。因此,家長們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刻不容緩,加以重視。
  • 孩子的良好習慣,該如何培養?
    家庭是教育孩子走向成功的起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家庭是培養習慣的學校,家長是培養習慣的老師。家庭裡,父母及其他家人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尤記得前幾年帶過的一個學生,性格很沉穩,每次課間的時候,班裡的同學有的跑出去玩,有的去影音室看電影,有的在教室裡跟自己的朋友玩遊戲;而這個孩子,卻都是安安靜靜地坐在課桌上看書,或者是複習剛剛學過的內容,或者是看課外讀物。她的媽媽,總會在休息室,抱著一本書,認真的閱讀。
  • 剛進入小學階段,怎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在家庭中,父母能夠心平氣和的和孩子進行交流,不要因為家庭瑣事或者工作上的原因對孩子大吼大叫,家庭就相當於土壤,而孩子就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小樹苗,父母要保持自己心境平和,讓自己不焦急,不暴躁,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營養的土壤。其次,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