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2021-02-19 穆桑的帕米爾

譯者按:

這篇文出自司布真的《大衛寶庫》,本打算翻譯自己偏愛的十幾篇的,可是只翻了兩篇多一點就打住了。最近覺得,雖然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感受,但不見得都有益於人,或許翻譯一些前輩的文章,更有價值。所以,之後這個號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歸回本職,譯文。

就從重發這篇開始,請多多關注啊。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是何等的屈尊俯就,無限的主做了他百姓的牧者,負責照看他們。無論什麼事物,只要能表明神對自己百姓的大愛和看顧,偉大的神都允許拿來比作自己,為此我們要心懷感恩,獻上讚美。

大衛本人放過羊,既了解羊的需要,也了解牧羊人的看護之責。他將自己比作軟弱的動物,無力自保,笨頭笨腦的,將上帝視為自己的供應者、保護者和引導者,事實上,是視為自己的一切

誰都不能自視為上帝的綿羊(sheep),除非其本性已被更新,因為聖經在描述未歸正的人時,沒有將他們形容為綿羊,而是形容為狼或山羊。綿羊是一項產業,而不是野蠻的動物;主人非常重視它們,它們往往是重價買來的。要知道,就像大衛毫無疑問是屬於主的,我們也是屬於主的。這一句的語氣透露著出於自信的果斷。沒有「如果」,也沒有「但是」,甚至也沒有「我希望如此」,他是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們必須培養篤定依靠天父的精神。這一整句中,最甜美的詞是這個單音節詞「my」(我的)。他不是說,「耶和華是全世界的牧者,耶和華像帶領羊群一樣帶領眾人。」而是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即便耶和華不是別人的牧者,耶和華也是我的牧者;他顧念,照看,保護。這句的時態是現在時。無論信徒的處境如何,他們現在就在耶和華牧羊人般的看顧之下。

接下來的話有點像是第一句聲明的推論——簡潔而不容置疑——我必不至缺乏。」

如果耶和華不是我的牧者,我可能會缺乏,但當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他能滿足我的需要,也樂意滿足我的需要,因為他的心裡充滿了愛,所以「我必不至缺乏」。我不會缺乏現世的事物。他不是養活了烏鴉,讓百合生長嗎?那他怎麼可能讓他的孩子挨餓呢?我不會缺少屬靈的餵養,我知道他的恩典夠我用的。

安息在他裡面,他會對我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我可能不會擁有我盼望的一切,但「我必不至缺乏」。遠比我富有、智慧的人可能會缺乏, 但「我必不至缺乏」。「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不僅是「我缺乏」,而是「我必不至缺乏」。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即便饑荒使大地荒涼,災難讓城市毀滅,「我必不至缺乏」。老弱之年不會使我缺乏,甚至幽暗的死亡也不會使我途窮。

我樣樣都有,是富足的,不是因為我銀行裡有大筆存款,不是因為我有技能、有聰明去掙得麵包,而是因為「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惡人總是缺乏,而義人卻從不缺乏;罪人的心難以滿足,虔誠的靈卻住在應有盡有的宮殿當中


2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基督徒生活由兩種要素組成,關於默想的和關於行動的,這兩者主都有豐富的供應。

首先是關於默想的要素。「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什麼是「青草地」呢?如果不是永遠新鮮、永遠豐富、永不枯竭的充滿真理的聖經,又是什麼呢?在青草茂盛,足供羊群躺臥的地方,不必擔心羊會啃到光禿的地面。

出自福音的教義甜美而豐富,是適於靈魂享用的食物,就像嫩草是適於綿羊享用的天然營養。當我們能夠憑著信心安息在諸般應許當中,我們就像綿羊一樣躺臥在草地上。我們同時得到了食物和平安、安息和振奮、寧靜和滿足。

但是要留心:「他使我躺臥。」是主施下恩慈,使我們能夠認識他真理的可貴,並以他的真理為糧食。我們有能力抓住諸般應許,為此我們該懷著何等的感恩之情啊!有些人三心二意,不得不放棄世界時,也會放棄。他們知道這麼做是蒙福的,但不能說自己得到了這個福分。他們知道「青草地」,但主沒有使他們躺臥其中。而有的信徒多年來享受著「充足的信心」,他們應該熱烈稱頌滿有恩慈的上帝。

富有活力的基督徒生活的第二部分是虔誠的行為。我們不僅思想,也有行動。我們不總是躺著吃喝,也在向前行進,趨於完全。所以我們讀到,「他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He leads me beside still waters,譯者註:可譯為,他領我在安靜的水邊) 。」

「安靜的水」(still waters)是什麼呢?不是他可稱頌的聖靈的感化和恩典,又是什麼呢?他的靈在各樣的運行中照看我們,就好比諸般的水(waters)——複數形式——使人潔淨、使人振奮、使人得著養分、使人心情愉悅。

那是「安靜的水」,因為聖靈愛寧靜,他運行時沒有招搖的吹號聲。他可能流入我們的心靈,卻沒有流入我們鄰舍的心靈,因此他們可能感知不到上帝的同在;那可稱頌的聖靈可能會將自己像洪水一樣澆灌在一個人的心中,可在蒙恩的這位旁邊坐著的人,卻對這場洪水一無所知。

「在心靈的神聖的靜默中,我發現了天堂和上帝。」

靜水流深。最聒噪的莫過於空洞的鼓。靜默實在像黃金一樣寶貴,聖靈是在靜默中與聖徒的靈魂相會。神的靈引導被揀選出來的綿羊,不是引向衝突的狂流,而是引向聖潔之愛的靜水。他是鴿子,不是鷹隼,是甘露,不是颶風。

我們的主將我們引到「可安歇的水邊」。我們靠自己到不了那裡,我們需要他的引導,因此經上說,「他引我。」他不是驅趕我們。摩西是用律法驅趕我們,而耶穌是用他樹立的榜樣、他的愛的溫柔牽引來帶領我們。


3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靈魂哀傷時,他使其復甦;靈魂有罪時,他使其潔淨;靈魂軟弱時,他使其得力。是「他」做了這一切。如果他不做,他的牧師是做不了這些事的。他的話語不會單憑自身生發功效。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我們當中有人在恩典上消沉嗎?我們感到我們的靈性在最低潮嗎?能將低潮轉為大水的他可以迅速使我們的靈魂甦醒。那麼請向他祈求這一福分——「你是我靈魂的牧人,求你使我們復興。」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基督徒樂意順服,但這是出於愛的順服,是他主人所立的榜樣促使他順服。「他引導我。」基督徒不會順服一些誡命,忽視另一些誡命;基督徒不會挑挑揀揀,而是會順服所有誡命。

要注意,這裡用了複數形式——「義路」(the paths of righteousness)。無論上帝要我們做什麼,我們都要在他愛的引導下遵命而行。有的基督徒忽視了成聖的福分,心靈還沒有徹底更新,而一顆徹底更新的心靈是聖約所能賦予我們的最可愛的禮物。即便我們可以脫離上帝的忿怒,同時仍然做未重生、不悔改的罪人,這樣的得救也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因為我們主要、首要的渴望是,脫離罪,在上帝的引導下走聖潔的道路。

這一切都是出於白白的恩典;「為自己的名。」我們成為聖潔的百姓,走狹窄的義路,是為了讓我們的大牧人得榮耀。如果我們得到了這樣的引領、帶領,卻沒有對我們屬天牧人的看顧生發熱愛,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仗,你的竿,都安慰我。」這句詩給人說不出的喜樂,曾經吟唱在許許多多臨死之人的床榻邊上,自古以來為讓幽谷變為光亮發揮著功效。其中的每個字都有豐富的含義。

「我雖然行過」,聽起來就好像信徒臨近死亡,卻並未加快步伐,仍然在靜靜地與上帝同行。行走這個狀態表明,靈魂知道自己的道路和終點,決定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感到十分平安,因而極其鎮定、沉著,在緩步前行。聖徒臨死時不會慌張,不會受了驚似的奔跑,也不會站著不動,好像不願再往前走一樣,既不會驚慌失措,也不會滿面羞愧,因此會按著原來的步伐前行。

要注意,不是行在幽谷,而是行過幽谷。我們穿過死亡的黑暗隧道,進入永生的光明之中。我們沒有死,只是睡了,為要在榮耀中醒來。死亡不是宅屋,而是走廊,不是終點,而是通往終點的道路。

臨死的情景被稱為幽谷。山巔風暴呼嘯,山谷卻是平靜所在,因此,基督徒最後的日子,往往是一生中最平安的日子。山上一片荒涼,山谷中卻滿了金黃的禾捆。很多聖徒臨近死亡時收穫的喜樂和知識比此生任何時候都多。

還有,不是「死亡的幽谷」,而是「死蔭的幽谷」,因為實質的死亡已被除去,如今留存的不過是死亡的陰影。有人說,有陰影,某處就一定有光明,事實的確如此。死亡站在我們必經的路旁,而天上的光照在死亡身上,將陰影投在我們要走的路上。我們要歡喜,因為遠處有光明。沒有人害怕陰影,因為陰影一刻也阻擋不了人前進。狗的影子咬不了人,劍的影子殺不了人,死亡的影子毀滅不了我們。所以我們不要怕。

「也不怕遭害。」他不是說,不會有什麼不幸的事發生;他甚至超越了這種高度的確信,知道耶穌已經除去了所有不幸。他是說,「我不怕遭害。」就好像他的恐懼,那不幸之事投下的陰影,也已經永遠消失了。

生命中最不幸的事只發生在我們的想像當中。如果我們的煩惱都是實際的煩惱,我們現在的傷心事會只剩十分之一。在一次對死亡的恐懼中,我們會感受到一千次死亡,但詩人的恐懼症痊癒了。「我不怕遭害」,甚至不怕那惡者本身;我不怕最後的仇敵,在我看來,那最後的仇敵已經被徵服,既將被毀滅,「因為你與我同在」這就是基督徒的喜樂!

「你與我同在。」小孩子在海上的風暴中,不會像船上其他乘客那麼驚恐;他們會睡在媽媽的懷中,對他們來說,有媽媽和自己在一起就足夠了。對信徒來說,知道基督與自己同在也應該足夠了

「你與我同在;有了你,我就有了我所能渴望的一切;因為你與我同在,我有了完美的安慰和徹底的平安。」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你的仗,你的竿」,表明你的主權和你的恩慈看顧,你用「你的仗,你的竿」管理你的羊群。我相信你如今仍在掌權。從耶西而出的枝條(譯註:「枝條」與「杖」譯自同一個英文詞「rod」) 仍將覆庇我,就像至高的君王要救我的靈魂。

很多人聲稱,盼著不死使他們大得安慰。當然,有些人會「存留」到主來的時候,可是以逃避死亡為基督徒的願望到底有多大益處?智慧的人在兩者之中寧願選擇死亡,因為除了「在空中與主相會」的人,不必死的人是有所失而非有所得。他們失去了在墳墓中與基督真實相連的機會,而死去的聖徒卻有這樣的機會,聖經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他們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

保羅說,「我死了就有益處」,並且想要「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我們要有保羅那樣的心志。《詩篇》23篇並不過時,如今在信徒聽來,仍然像在大衛那個時代一樣觸動人心,喜新厭舊的人想說什麼,就隨他們說什麼好了。


5

「你在敵人面前為我擺設筵席。」良善的人必有敵人。如果沒有,就不像他的主了。如果我們沒有敵人,我們要小心,恐怕我們並沒有以神為友,因為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可是看看屬神的人在敵人面前,那份罔顧之的鎮定。這份沉著的勇氣何其讓人振奮!

「你……為我擺設宴席。」戰士對敵時,即便要吃,也是匆忙吃了,急急投入戰鬥。但是留心:「你……擺設宴席。」就像僕人在和平時節,鋪開緞子做的桌布,擺好宴會上的精美飾品。沒有慌張,沒有混亂,沒有憂慮,敵人已到門前,可上帝擺設了宴席,基督徒坐下吃喝,好像一切都是刀兵不興時的樣子。啊!這就是耶和華賜予他百姓的平安,即便是在最令人坐臥不安的處境當中。

「刀兵滿地,他們卻安居若素。」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願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享受這樣的福分,為每天的職責領受新的膏抹。每一個基督徒都是祭司,可是不被膏抹就不能擔負祭司的職任,因此我們每天都面見聖靈上帝,讓他用油膏我們的頭。祭司身上沒有油,就不符合擔任祭司職分的首要條件,基督徒祭司缺乏從上面來的新恩典,就不符合參與服侍的首要條件。

「我的福杯滿溢。」他擁有的不僅充足,也就是說杯是滿的;他擁有的是多而有餘,也就是說杯是滿溢的。

這話寬裕的人可以說,窮人也可以說。「什麼,有了這些,還要加上耶穌基督?」窮苦的佃農一邊撕一塊麵包,往杯子裡倒上冷水,一邊說道。

人可能非常富有,可如果不滿足,他的杯子就不可能滿溢;他的杯子是裂的,是漏的。知足是哲學家眼中將觸到的一切化為金子的那塊石頭;找到這塊石頭的人是幸福的。知足比一個王國還要寶貴,知足是幸福的另一種說法。


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這是一個事實,既無可置疑,又激勵人心,因此,有屬天的真實或「必有」蓋在這個事實上為印記。這句話也可以讀作,「我一生一世只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因為我們經歷的慈愛必然是不含雜質的。這一對兒守護天使常常跟在我背後,召之即來。就像尊貴的王子遠赴外國時,絕不可以沒有隨從一樣,這兩位天使也是這樣與信徒同在。

恩惠慈愛總是隨著他——「一生一世」——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歡宴的時節還是禁食的時節,無論是沉悶的冬日還是明媚的夏日。恩惠滿足我們的需求,慈愛塗抹我們的罪惡。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裡。」我在地上的時候,就要做神家裡的孩子,與神同在;我應該把整個世界看作他的家宅。我來到上層的房間時,身邊的人還是身邊的那些人,家宅也還是那座家宅,我只是要住到主的家宅的上一層,且要在那裡住到永遠。

這是最讓人欣悅的詩篇,願神施恩給我們,使我們沐浴在這首詩歌的寧靜氣氛之中。

穆先生譯文為生,諸君讀而獲益的話,歡迎讚賞支持

譯者的讚賞碼

相關焦點

  •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2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3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禰與我同在,禰的杖、禰的竿都安慰我。
  • 耶和華的名字
    是預備之主,當亞伯拉罕把兒子獻上的時候,上帝說:「我現在知道你是真的愛我了,你沒有留下一樣不給我,你沒有留下你的獨生兒子不給我。所以,我告訴你,論福我要賜大福給你。」然後亞伯拉罕看到有一隻羊在樹叢當中,他就稱神為耶和華以勒的神,就是耶和華必有預備。10.
  • 耶和華的名字 在聖經中有19種稱呼!
    9.耶和華以勒(Jehovah-Jireh)——贖回者,預備之主經文:(創22: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意思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耶和華以勒」Jehovah-Jireh:贖回者。耶和華是誰?
  • 耶和華的名字 在聖經中有19種稱呼!
    是預備之主,當亞伯拉罕把兒子獻上的時候,上帝說:「我現在知道你是真的愛我了,你沒有留下一樣不給我,你沒有留下你的獨生兒子不給我。所以,我告訴你,論福我要賜大福給你。」然後亞伯拉罕看到有一隻羊在樹叢當中,他就稱神為耶和華以勒的神,就是耶和華必有預備。10.
  • 神州更新禱告會 — 等候耶和華
    神州更新——2020特別線上敬拜禱告會  / 牧者分享 /
  • 耶和華是百姓的醫治拯救者、避難所,我們投靠祂,祂是值得讚美的
    在災難降臨的日子,耶和華是百姓的避難所。願逼迫先知的人蒙羞。耶和華是我的牧者【耶十七14】「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我便痊癒;拯救我,我便得救;因你是我所讚美的。」上帝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耶十七15】「他們對我說:「耶和華的話在哪裡呢?叫這話應驗吧!」」
  • ​「我必不至缺乏」 | 詩篇23篇深思默想系列(2)
    有人說,這篇詩是「基督徒一生的摘要」,表達出一個人對一生照顧他的上帝之信靠:「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也不怕遭害……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篇這鮮明有力的信息,也會深深打動人心。「它使軟弱的得著剛強,使困苦的得安慰,使創傷的得醫治,落在失望與喪膽裡的,重拾信心,再次生發活潑的盼望,在深淵幽谷裡的得著曙光。簡言之,它甦醒沉睡的心靈。」
  • 牧者靈修丨萬般無奈之下,唯有信靠耶和華
    可是,亞撒王此時所能採取的唯一,且只能用的方法,是現代人看來最愚拙的,就是"呼求耶和華他的 神"(代下14:11)結果,神就使百萬大軍潰敗在他面前。他的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得以乘勝追擊,不但將強敵打回老家去,還獲取了許多的牛羊、駱駝與財物。「什麼?只要這一招就行?
  • 《耶和華是我臉上的光榮》
    ——勝過敵人;第二:耶和華是我藏身之處——勝過恐懼。為什麼帶他到我這裡來呢?我豈缺少瘋子,你們帶這人來在我面前瘋癲嗎?這人豈可進我的家呢?」於是下令立即驅逐他離開非利士國家,藏在亞杜蘭洞。可見,大衛無法在異鄉之地尋求到真正的避難所。所以困境催逼大衛緊緊依靠耶和華,在經歷過了耶和華神的保全和拯救之後,大衛回顧了這段特殊的經歷,寫下了這首詩篇來稱頌耶和華神對他的救贖。
  • 撒母耳記上系列釋經講道之十——耶和華(借著將掃羅帶到撒母耳面前顯明祂)是顧念祂百姓的全權之神
    我將今天證道經文的信息總結的主題為:耶和華借著將掃羅引到撒母耳面前顯明祂是顧念祂百姓的全權之神。因為接下來的經文已經告訴我們了,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出於神的安排和帶領:「掃羅未到的前一日,耶和華已經指示撒母耳說:『明日這時候,我必使一個人從便雅憫地到你這裡來,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聲上達於我,我就眷顧他們。』」【15-16】為什麼是這樣的?
  • 【訪談】老牌基督教大學鮑瓊斯大學校長:教育核心是敬畏耶和華
    Steve Pettit首次來訪中國,他希望能廣泛結識中國基督教教育屆的各位人士,包括教會學校的校長及老師、希望建立學校的教會牧者和基督徒弟兄姐妹、在家教育的家庭。Dr. Steve希望能夠同中國的基督徒建立彼此信任的朋友關係,在今天國際合作越來越廣泛的今天,彼此關心,彼此服事。
  • 牧者心靈保衛戰
    》,腦海中浮現一位又一位我自小至今接觸過的牧者臉龐。我想到1956~1974年間,為我施行嬰兒洗禮和堅振禮、在我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奠定我信仰根基的臺灣臺南太平境長老教會牧者,以及我在讀國中和高中時,輔導及牧養我的那些當時被稱為哥哥、姊姊的全職校園團契同工們。
  • 牧者靈修丨詩篇:沒有經歷神,不會造就人
    這裡說:「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1節)一定要知道,大衛所講的,不是他賣弄屬靈的名詞,講宗教術語,都是他真的經歷。如果我們沒有經歷神,我們講耶和華是亮光,是拯救,充其量就是個知識,就是個口頭禪,就是個宗教術語,沒有用。
  • 牧者不可率獸食人
    經上說,你們這些祭司只顧餵養自己的肚腹,吃羊肉,穿羊毛,卻不餵養我的羊;又說,他們做牧人,只知餵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是不結果的樹;又有一處經文說,那些先知祭司不教導他的百姓,不告訴他們神的律法,使他們無知無識的滅亡。這些都是神眼中極其厭惡憎恨的。這也像是管理葡萄園的惡僕人,也是那個懶惰愚蠢的僕人,給他一千銀子,卻不會打理埋在地底下。沒有責任感,沒有能力,只顧自己。
  • 牧者靈修丨詩篇:只有上帝有絕對的審判權柄
    1節,「我要歌唱慈愛和公平」,其實就是歌頌神的慈愛和公義;「耶和華啊,我要向禰歌頌。」2節,「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有的人用智慧作事,有的人用智慧作人,有的人用智慧來侍奉神,有的人用智慧犯罪。大衛用智慧行完全的道。你炒的菜好,你會理髮、縫紉,你無論做什麼,都需要智慧。
  • 牧者靈修丨詩篇:讚美耶和華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你聽詩人說:「我的心啊,禰當讚美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都當讚美祂」;你就知道他是用心的。他的意思是,他用心來讚美。他啟動自己靈裡對神的敬拜、渴慕。你的汽車,你不拿著鑰匙插進去、打火,你不啟動,它就沒有動力;你啟動了,不掛檔,不行駛,它就不能跑路。同樣的,你不想讚美神,你就長期不讚美神。就像一部汽車,天天停在那裡。讚美的這臺車,你要常常啟動,你就不一樣了。
  • 詩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
    (我心旋律音樂事工 創作詩歌 版權所有) 詩歌的歌詞改寫自詩篇: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他就得幫助
  • 《破繭而出》——思想耶和華的慈愛
    耶利米書29章11節,經文提到:「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在神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神是信實的,他並沒有把我們撇得孤苦,再糟糕的環境也不能改變他的信實和慈愛。在最黑暗的日子裡,我們仍要歌頌神,說:「神啊,我心堅定,我心堅定;我要唱詩,我要歌頌。因為你的慈愛,高及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 雙節期間網友曬各地培靈會恩典 牧者稱有利於文化大繁榮
    榮耀我主耶穌基督……上帝也將更多的託付交付給他的教會,但願叫我們成長的神,做事到永遠。 而來自杭州的「以馬內利與梁婷婷」姐妹則在參加完假期六天的騰蛟培靈會之後,剛進家門就許願說:聖靈的恩膏請繼續更多更滿地澆灌我!哈利路亞!
  • 牧者靈修丨詩篇:被擄歸回者的歡樂(1/2)
    1-6節,「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作夢的人。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外邦中就有人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耶和華啊,求禰使我們被擄的人歸回,好像南地的河水複流。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有人把這一篇詩篇譜成了一首詩歌。我取的主題是,被擄歸回者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