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群裡突然有位孕媽咪私信我:今天產檢,醫生說7個月的寶寶臍帶繞頸兩周,著急得睡不著。這位叫冬雲的準媽媽對我說:之前表妹的孩子就是臍帶繞頸,預產期過了兩周沒有動靜,最後只能剖宮產。而讓她擔心到失眠的是,萬一孩子被臍帶勒到窒息,自己沒有發現怎麼辦。
懷胎十月,因為看不到寶寶,準媽媽總忐忑。懷大寶時,我就曾經在婦幼醫院走廊裡,遇到過因為檢查結果是臍帶繞三周而哭泣的準媽媽。所以,如果準媽媽們如果事先沒有什麼了解,檢查結果往往會造成焦慮和恐慌。臍帶繞頸真的那麼可怕麼?有沒有辦法避免?下面就來和準媽媽們聊聊寶寶和臍帶那些糾纏不清的事兒。
臍帶繞頸是概率問題
來自崔玉濤診所的數據顯示,在接診的孕媽媽中,胎兒臍帶繞頸的病例高達20%-25%,也就是說4位準媽媽中,可能就有一位是胎兒臍帶繞頸。
當醫生說寶寶臍帶繞頸了,很多準媽媽都會想,哪些壞習慣導致了寶寶臍帶繞頸呢?
然而,產科醫生告訴我們:臍帶繞頸是一個概率事件,是很多原因共同導致的。
a.臍帶過長。一般而言胎兒的臍帶是50cm長左右,但是也有的寶寶擁有一根大於70cm的超長的臍帶,這就像寶寶的超長圍脖,在子宮裡生活那麼長的時間,隨便動動,都有可能被「圍脖」纏住。
b.羊水過多。孕媽媽的羊水範圍一般在8CM-24CM之間,羊水越多寶寶活動的空間越大,遇上頑皮一點的胎寶兒,閃轉騰挪,各種姿勢來回用,動作幅度也更大。更有概率纏繞上臍帶。
c.寶寶自身原因。有一種說法是男胎寶更容易臍帶繞頸,這也成了很多媽媽猜測男女的依據。雖然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能證明,但是也足以見得,臍帶繞頸可不光是臍帶和羊水的「鍋」。好動的寶寶比安靜待著的寶寶更容易臍帶繞頸。我的兩個調皮男寶,就都曾有繞頸情況,大寶1圈,二寶2圈,所幸臨產時都自己解決了問題。
臍帶繞頸到底有多嚴重?
醫生一般都會告訴臍帶繞頸的孕媽,別慌張,一般情況娃都能自己解決。然後話鋒一轉說:你要密切監測胎動哦。那麼臍帶繞頸這件事兒,究竟有多嚴重呢?是不是很容易讓寶寶窒息?是不是必須剖宮產?
大部分寶寶會自己解決。臍帶並不是一根鞋帶一樣的「繩子」而更像是一段塑膠水管。所以當寶寶玩臍帶,被纏繞的時候,大部分的情況並不會像繩子一樣越纏越緊。如果胎兒因為被束縛,就會激發本能的應激反應,扭扭身子、轉動脖子,扯緊的臍帶也就鬆弛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胎寶寶大於36周,自行脫困的概率就比較小了。
臍帶繞頸會不會導致寶寶窒息?因為臍帶異常導致的胎兒窒息,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是因為「帶子」繞住了胎寶寶的脖子。胎寶寶的氧氣來自臍帶,所以真正導致窒息的是臍帶不通暢。但臍帶沒有那麼「軟」,所以一般情況下,僅僅是一般程度的繞頸,沒有打結,沒有交纏,並不會造成肚子裡的寶寶缺氧。
繞頸後一定要剖宮產嗎?如果在臨產前寶寶都沒能自己擺脫臍帶繞頸,那是不是意味著媽媽就必須選擇剖宮產了?其實這根繞頸的圈數以及臍帶自身的長短有關。分娩時,臍帶就仿佛一根繩子,連接著胎盤和寶寶,如果這根繩子本身不長,再加上纏繞,就會影響胎頭下降。而分娩時的擠壓也會造成胎心減弱,這個時候就需要產科醫生根據狀況決定是否進行手術。而有些胎寶寶只纏繞了一圈,且媽媽的臍帶還比較長,產程又快,一樣也能夠順利分娩。
臍帶繞頸後怎麼辦?
臍帶繞頸的發生很難預測,目前醫學界還真的沒有研究出什麼絕對有效的預防措施。即便注意鍛鍊,早睡早起營養均衡也不一定能保證不發生臍帶繞頸,所以知道繞頸後的措施才更加重要,那麼我們都需要做什麼呢?
1)、放鬆心情別緊張
首先深呼吸,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只是25%而已。而且很有可能,別的孩子也繞頸,只不過恰好在產檢前繞了出來,畢竟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除了臍帶還能玩什麼呢,過幾天也許就繞出來了。
2)學習正確數胎動
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醫生說的數胎動,最好要遵守。因為解決繞頸只能靠寶寶自力更生,而及時發現問題,保護胎兒的責任在媽媽。需要提醒一下孕媽的是,數胎動一定要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不行,因為這樣或許就會錯過發現寶寶缺氧的時機。
3)、按時產檢謹遵醫囑
生大寶時,產科醫生告訴我,大多數臍帶繞頸引起胎兒窒息的悲劇案例,都是由於不注意觀測胎動,不來定期產檢造成的。所以按時體檢,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包括在臨產前,要相信醫生的判斷。
枕邊育兒寄語:
臍帶繞頸聽起來嚴重,但其實卻非常常見,準媽媽們大可不必因此焦慮。這樣反而不利於胎寶寶發育。另外要說的是,無論是何種情況,孕晚期監測胎心真的很重要,是我們得知胎寶寶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大家要學會哦!你懷孕的時候,有沒有臍帶繞頸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胎兒出現臍帶繞頸,跟孕婦睡覺姿勢有關嗎?細數臍帶繞頸的小徵兆
一到孕晚期,為何胎寶老被臍帶繞頸?四個因素你佔幾個?
臍帶繞頸兩周建議我順產?是醫生不專業還是產婦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