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07:2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2807
溫州日報記者 程瀟瀟
今年是著名溫籍數學家姜立夫130周年誕辰,也是他創立南開大學數學系,開啟「把現代數學移植於中國」事業100周年。姜立夫作為中國第一代學者,成長於家國動蕩之際,拓荒於篳路藍縷之間,其奉獻家國、艱苦奮鬥、甘為人梯的精神令人動容。
時至今日,中國已成為數學大國,這一局面的形成,依靠的就是像姜立夫先生等先輩及一代代學者百年來的奮鬥和傳承。今天,中國正向著數學強國邁進。此時回顧姜立夫的光輝事跡,學習其愛國、奮鬥、奉獻的精神,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
10月31日,姜立夫位於溫州龍港市的故居正式開放,包括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五十多位中國數學界精英會聚溫州,緬懷這位中國現代數學先驅。在他們的回憶和敘述中,在故居新開放的展廳展陳裡,姜立夫的生平事跡與卓著貢獻在眼前鋪陳開來——
報效國家 回國創辦南開數學系
19世紀20年代初,中國數學基礎薄弱。姜立夫審時度勢,認為要想使現代數學儘快在中國生根發芽,當務之急是培養一批經過嚴格訓練、掌握現代數學的人才。1919年,他在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毅然回到中國,全身心投入到培養數學人才的事業。
1920年,姜立夫創辦了南開大學數學系(算學系),這是繼北京大學數學系之後中國第二個數學系。在建系之初的四年中,姜立夫是唯一的教師,以至於被人稱為「一人系」,這絕非誇張,而是當年創業艱難的真實寫照。他逐年根據學生的情況,需要什麼課程就開什麼課,分析、幾何、代數各方面的課輪番講授,並都能保持較高質量,除此之外,他還親自翻譯、編寫教材,並要兼顧處理政務。
姜立夫的教學非常具有吸引力,江澤涵、吳大任正是聽了姜立夫的課程,才決定選擇數學的。根據吳大任的回憶,姜立夫先生「就像熟悉地理的嚮導,引導著學生尋幽探勝,使你有時似在峰迴路轉之中,忽然又豁然開朗,柳暗花明,不感到攀登的疲勞。聽姜先生講課是一種少有的享受」。姜立夫還特別注意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當年在南開讀書期間就選了不少數學課,在他大四第一學期,姜立夫先生考慮到他對相對論感興趣,便指定他學習一本德文的微分幾何書並做輔導,要求他讀後做一次報告。姜立夫對學生傾盡心力,積極為他們規劃指導留學深造途徑,也為國內同道聯繫歐美數學家來華講學、交流學術。
正是由於姜立夫先生在教學上的超人付出和卓越的教學水平,早期南開數學系的成才率就非常高,湧現出陳省身、江澤涵、申又棖、吳大任、劉晉年、孫本旺等聞名中外數學家。
鑄造奇蹟
執教「聯大」領導數學研究
1937年,日軍侵華,國土淪陷,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姜立夫在次子出生幾個月後揮別家人,赴西南聯合大學執教。當年西南聯大數學系14名教授中,姜立夫及其學生就佔了三分之一。8年時間,西南聯大雖然只畢業了3882名學生,但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堪稱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
1937至1949年期間,中國教育、科學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掙扎前進。姜立夫在西南聯大執教之餘,還兼顧中國數學隊伍的組織工作,如領導「新中國數學會」,籌建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等。這兩個姜立夫領導下成立的組織機構在學術著作及人才培養方面,均取得大量成果。用陳省身的話說:「在很多年的時間裡,姜先生是中國數學界最主要的領袖」。
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姜立夫在個人科學研究方面仍然做出了成果。他創建了圓素幾何和球素幾何的方陣理論,使古老的圓素幾何和球素幾何獲得新的面貌,並展示了新的發展前景。1938年出版的第一部中國現代數學詞典《算學名詞彙編》,也是姜立夫領導審定的。這是我國第一部現代數學辭典,共收入7400多數學詞彙。在此後的十餘年間,姜立夫始終參與了數學名詞的多次補充與修訂工作,構成了今日數學名詞的基礎,惠澤後世,功莫大焉。
淡泊名利
紮根嶺南鞠躬盡瘁
1949年2月,姜立夫因奉命主持數學所遷臺事宜,全家到了臺灣。9月,他以匯報工作為名,隻身回到了廣州,隨即稱病,電告家屬前來照料,使全家得以趕在廣州解放(10月14日)前回到大陸。姜立夫從臺灣返回大陸,影響很大,留在大陸的中央研究院全體同仁聯名發來慰問電。上世紀50年代初,國家籌建新的「數研所」,所長一職首先考慮姜立夫。當時姜立夫已經60歲,他在1950年親自赴京以年老力衰向郭沫若面辭。
1949年底,姜立夫應陳序經邀請到嶺南大學任教,創辦數學系並擔任主任。這是姜立夫創辦的第三個數學機構。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嶺南大學併入籌建中的中山大學,姜立夫擔任了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和數學系籌備小組成員。在新的環境中,姜立夫努力工作,把中山大學建設成南中國的數學重鎮。
姜立夫十分重視數學文獻的收集和保管。無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南開大 學、廈門大學、西南聯大、中央研究院數學所,還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嶺南大學、中山大學,他都躬親文獻資料工作,購置數學書刊,甚至分類編目也親自處理。抗日戰爭前,南開大學圖書館的數學藏書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大批學生受此澤惠。在那裡,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期刊和著名數學家的論文集,還有許多珍貴的絕版書。當時訪問南開大學的外國數學家曾為之驚嘆不已。
1978年2月3日,姜立夫因心力衰竭逝世。
姜立夫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以一己之力,使獨木成林;他以「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帶動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更以不計得失、不遺餘力造就人才的高尚的品德與人格魅力,贏得了學林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