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工作節奏比較快,加上難找人帶班,所以請假很難安排,一些教師不得已就選擇了不請假。結果積累到最後請假時就出大問題。我的一個同事就是開始時候只是感冒發燒不舒服,想著抗一抗就好了,不成想發展成了腦膜炎。最終不得已請了一個學期的假,除了扣除績效工資,最終學年考核的時候為基本合格。特別是學校對此做出的解釋是「劉老師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敬業的教師。雖然很同情劉老師,但是作為學校需要照章辦事!」對此,很多教師感覺很心寒,認為合理不合情。
1教師請假規章制度,該關懷關懷
老師因病因事請假,學校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如果請假時間過長,在的年度考核上肯定有一定的影響。不少學校,在這方面更多地會體現出人文關懷。他們在面對長期患病不能上班,而且需要長時間請假治療的同事。
首先,領導在教師會上,將病情及時通報全體教師,與患病教師深入溝通,雙方相互理解。對患病教師在每半年一次的績效考核上,會扣除一部分。不能拿全勤獎 ,不能足額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工資。
每一年的年度考核,為這類同事劃定的等級為合格。原因很簡單,我所在地區的教師每一年的年度考核等次分為四類,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每個學校的年度考核都有評分細則。但除了優秀之外,只要不出現重大教學事故,一般都是合格,並不會嚴格按標準一項項去打分。因為不合格和基本合格會影響老師切身利益。該老師請病假半年,如果死板按照評分細則,應該是基本合格。會取消年度獎,也喪失了下一年評職的資格。而且下一年再基本合格,就要降一檔工資。這個影響還是蠻大的。
這對一名老師來講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單位和你有同教齡同職稱的老師,將永遠差一級薪級工資,這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從這個角度出發,領導更多的體現出人文的關懷。
2教師請假規章制度,該扣除一部分扣除一部分
自己朋友被單位年度考核華為基本合格,這樣的檔次我覺得可以跟單位領導去申訴,儘管請了一學期的假,但是制度無情人有情,在工資調整上不能對人有影響。
可以對請病假這一學期的績效工資,適當地按照相關規定扣除一部分,這都是可以理解的。體現出多勞多得及考勤制度的規定。如果考核為基本合格,可能影響到將來的薪級工資調整以及職稱的評審,在職稱評審中當年或者近三到五年不能出現基本合格,最低也是合格。
3學校應該給予教師歸屬感
在學校我希望更多給予教師歸屬感,今天人民日報剛剛有報導一個鄉鎮學校教師流失率達45.5%,也就是農村學校不是沒有教師,而是來了教師留不住,如此高的流失率為何會發生?就是因為歸屬感不強。
舉例來說,當學校有重活累活沒要幹的時候,首先的想到的是年輕人,美名其曰「年輕人多鍛鍊。」所以很多年輕教師被安排為班主任,今年開始班主任要發錢後,很多人都說應該平均分公平。年輕教師生了病要請假,被告知請假一天要扣績效工資,請長假更加倒黴。年輕教師麼有歸屬感,人家當面不說話,過段時間陸陸續續就走了!
結束語:
對於教師來說,避免不了有請假的事情發生,扣績效工資可以理解,但是年度評價至少不要太低影響到薪級工資調整,否則真的是很讓人感覺學校太沒有人情味。另外希望廣大教師注意身體,不要老想著學校離開了自己轉不了拼命幹,生病了就知道人情冷暖,也會明白學校離開了誰都可以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