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國家創新群體項目獲批數:北京大學全國第一

2020-12-14 道大學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公布了2020年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其中北京大學再獲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由此,近五年北京大學獲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數達到20項,高居全國第一。

1、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項目

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支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為學術帶頭人和研究骨幹,共同圍繞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合作開展創新研究,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佔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體。項目平均支持經費近千萬,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研究團隊在研究領域的整體實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含金量最高的幾個項目包含:國家傑青項目、重大儀器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可見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的分量之足。

2、2016年-2019年各高校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批數

由TOP大學來了統計發現,在2016-2019年間,北京大學就以18項高居榜首,經費總額超1.5億。清華大學以16項暫居第二,經費超1.3億。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和中山大學分別位居第三到第十位。

3、各高校頂尖人才統計

由於創新群體項目反映研究團隊的整體實力,因此各高校的頂尖人才數量也將與此有一定的聯繫。從統計的數據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高居前兩位。其次是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結合上面來看,人才多的高校,在創新群體項目方面也斬獲較多。

最後,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中北大學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太原8月22日電 (王建) 從山西省教育廳獲悉,中北大學劉俊教授領銜申報的「極端環境下的特種傳感與動態測試方法」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8年度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這是中北大學首次獲得此類項目資助,是山西省今年唯一一家獲批單位。
  • 浙大四個團隊獲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日前公布。今年浙江大學在重點項目、創新研究群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申請中表現出色。其中創新研究群體項目4項目,創下歷史新高,位列全國高校第一。 重點項目立項22項,創歷史新高。
  • 雙一流建設首輪,北大創新群體增量全國第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近日發布《關於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其中2個來自北大的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批。縱觀過去五年,北京大學在「雙一流」首輪建設期間共獲批20個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含延續資助項目),為全國最多。值得一提的是,自2000年基金委設立創新研究群體項目以來,北大共計有49個項目獲批立項(不含延續資助項目),數量亦位居全國高校之首。
  • 國自然:直接經費1000萬/項,多個項目由院士牽頭,2020年國家自然基金創新群體項目立項情況統計
    國家創新群體項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研究團隊在研究領域的整體實力。2020年全國共立項批准了37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相比2019年的45項減少了8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廖宏教授牽頭申報的「大氣環境與氣候相互作用」喜獲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1000萬元,這是該校首個獲批立項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 2019年度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百強高校揭曉,北大獲批金額超10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更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會資助大批的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和重要項目,而高校和科研機構獲批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金額的多少也成為評價高校、科研機構基礎領域科研實力的重要指標。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社科重大項目最多?
    軟科(ID:zuihaodaxue)整合了2012-2019年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 獲批經費破億!暨大獲20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67項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評審結果。 2019年廣東省高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排名表 暨南大學首批獲得重點重大類標誌性項目11項。其中獲批優秀青年科學基金6項,立項數位居全省高校第2,全國並列第19。
  • 獲批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難嗎?
    如果再統計上最後揭曉的「重大項目」,在全年共計5459個立項項目中,新聞傳播類共獲得199項,佔比3.65%。由此可以看出,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很難,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新聞傳播類項目更難。本文通過可視化方式,聚焦2020年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探索其究竟有何魅力。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什麼?
  • 2020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爐,這所985大學榮獲全國第一,不是北大
    而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三大年度項目立項結果在最近已經全部出爐,根據統計,華東師範大學共獲批61項,立項總數全國高校排名第一,創辦歷史最好成績。 這個單項,華東師範大學的項目立項總數創辦歷年新高,位列全國高校第6,上海第一。
  • 濟南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近日,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劉福才博士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代亮博士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
  • 西安交大獲批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布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名單,我校公共衛生學院入選。12月3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召開項目啟動會,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國家衛健委科技教育司楊青司長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參加會議的還有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相關司局領導和11個獲批立項單位的領導和負責同志。
  • 中關村企業三款創新藥獲批上市 獲批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治療C肝、鼻炎、降血糖這三種病症,中關村創新藥家族再添「新丁」。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獲悉,2月初以來,中關村企業一邊群策群力戰「疫」,一邊卯足幹勁研發,儘快恢復正常研發和生產秩序,3家生物醫藥企業的3款創新藥接連獲批上市。開年至今,國家藥監局共批准4個國產創新品種上市,其中3個為中關村企業,獲批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 貴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1項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貴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1項,較去年增長61項,獲批直接經費5157萬元,立項數實現歷史性突破。據了解,貴州大學自2017年啟動國家級項目培育計劃以來,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培育學術新苗,積極打造培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搖籃,獲批立項數保持在穩定區間。2017年,該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2項,直接經費3554.5萬元;2018年,獲批98項,直接經費3852萬元;2019年獲批90項,直接經費3444.6萬元。
  • 北京大學第1,南開大學前10!2016-2019中國大學國家傑青排名發布
    2016-2019年,中國哪些高校和學科獲批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項目數量最多?中國哪些大學躋身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傑青排行榜10強?2020年6月,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依託國內首個免費的「艾瑞深中國大學360度對比分析與學科水平動態監測公益諮詢項目」,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報告最新公布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傑青排行榜、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傑青學科排名。
  • 中關村三大創新藥獲批上市,今年以來新藥落地數量全國第一
    2月初以來,中關村企業一邊群策群力戰「疫」,一邊卯足幹勁研發,儘快恢復正常研發和生產秩序,3家生物醫藥企業的3款創新藥接連獲批上市。今年至今,國家藥監局共批准4個國產創新品種上市,其中3個為中關村企業,獲批數量位列全國第一。據了解,3個創新藥品種集中落地,也是北京近6年來獲批數量最多的一次,為北京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生產、促進醫藥健康產業加快發展貢獻了新的力量。
  • 2020年度濟大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劉福才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博士代亮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兩項課題成功立項。截至目前,本年度濟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 2020年暨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0項,全國排名第9!
    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再創佳績,共有70個項目獲批立項,立項總數排名全國高校第9位,是前15名中唯一的非985高校。暨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已連續兩年達到70項。(2020年國家社科項目各高校總數排名)(2015-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2020年,暨大共獲批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委託項目,除3項年度重大項目外,還包括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專項1項,重大委託項目1項,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1項,重大項目滾動資助1項。
  • 發力硬科技 積蓄硬實力 西安高新區硬科技創新大潮湧動
    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和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窗口,西安高新區成立29年來,聚集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為發展硬科技夯實了根基。2020年,隨著「啟明920」AI智能加速晶片等一系列硬科技重磅成果問世,以及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的啟動建設,高新區硬科技發展加速成勢,區域發展硬實力倍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近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統計:清華、北大不在前三
    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立項數分別為12項、11項,位居全國前二;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立項數並列第三位,均達到10項。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現階段國家社科基金中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項目類別,包括了應用對策研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三類,平均每項資助額度為60-80萬元。重大項目涉及了歷史學、文學、經濟學、語言學、哲學、管理學、法學等二十多個學科門類。可以說,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量已成為衡量各高校人文社科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公布!廣東獲批21項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名單。今年公示的擬立項課題為342項,有4項因不符合立項條件不予立項或暫緩立項,現公布立項課題為338項。廣東高校表現不俗,共獲批2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