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社科重大項目最多?

2020-08-25 軟科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類研究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文統稱為社科基金)項目通常被視為人文社科領域影響力最大、權威性最高的科研基金項目。而在社科基金項目的所有類別中,尤其以重大項目資助力度最大、層次最高,競爭也最為激烈。因此,能獲得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通常表明了一個單位或個人在人文社科領域具有相當的實力,而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量也成為評價高校人文社科學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眼下正值首輪「雙一流」收官階段,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最多呢?軟科(ID:zuihaodaxue)整合了2012-2019年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2016-2019年,共有210所內地高校獲得1284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其中的41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獲資助631項,佔比為49%;6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獲資助345項,佔比為27%;104所非雙一流高校獲資助308項,佔比為24%。


項目數排名前10的高校全部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國人民大學憑藉其在人文社科領域「獨樹一幟」的實力,以46個項目數高居全國首位。北京師範大學的表現同樣優異,4年內項目數達到了45項,僅以微小差距落後於中國人民大學居全國次席。2018年,北京師範大學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4項,在全國高校中獨佔榜首。作為國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北師大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5個人文社科領域學科獲評A+學科,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和戲劇與影視學。在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北師大的教育學和心理學2個學科均進入了世界前150名的行列,在全部內地高校中均排名第1,北京師範大學正在向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


北京師範大學(圖源:北京師範大學官網)


「雙一流」建設以來,清華大學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達到了40項,較「雙一流」建設前翻倍,居全國第3位,進步速度驚人。華東師範大學的進步幅度同樣亮眼「雙一流」建設以來項目數增加15項達到了38項,在全國處第4位。僅2019年,華東師範大學就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3項,在全國高校中獨佔鰲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和世界史兩個學科入選全國A+學科。在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華東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學科進入了世界前300名的行列,能在國際上內地高校相對較為弱勢的人文社科領域有如此表現實屬不易。


華東師範大學(圖源:華東師範大學官方微信)


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5所高校的項目數也都達到或超過了30項,山東大學4年合計獲批29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全國高校中處第10位。


暨南大學、上海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4所高校的項目數成功突圍多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進入了全國前20的行列。作為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大學成立至今已逾110年。「雙一流」建設以來,暨南大學累計獲批26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所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高居榜首,在全國高校中處第11位。學校現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更是培養了多名海內外媒體人才,被譽為「華語媒體黃埔軍校」,新聞傳播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學科,在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也高居全國第4。這些優異成績,足見該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強勁實力。


暨南大學(圖源:暨南大學官網微信)


上海大學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位居第2位,全國高校第13位,在上海市的高校中僅次於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處第4位。自「雙一流」建設以來,上海大學獲批22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較「雙一流」建設前的同時段內增加了近3倍。這些項目涉及的學科涵蓋了哲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學、戲劇與影視等諸多領域,充分體現了上海大學在人文社科研究上的綜合實力。


上海大學(圖源:上海大學官方微信)


此外,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均以19個的立項數,並列全國第16位。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直屬於教育部的師範類高校,陝西師範大學設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首倡成立了「人文社會科學聯盟」,在人文社科領域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上海師範大學是立項數進入全國前20的唯一非雙一流高校。學校現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為該校的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持續提升提供了重要依託。


雲南大學自「雙一流」建設以來已獲批13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全國高校中處第23位,在西南地區高校中僅次於四川大學位居第2位,而在「雙一流」建設前的同期,雲南大學僅有2個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這種驚人的進步幅度足以反映該校在首輪「雙一流」建設的顯著成效。


作為我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雲南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已擁有近百年的歷史積澱。學校現有20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此外,該校的民族學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學科,政治學學科在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高居全國第5。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持續推進,相信雲南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的雄厚實力將為西南邊疆區域的經濟文化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雲南大學(圖源:雲南大學官網)


「雙一流」建設的具體任務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和學術標準體系」。為了完成這一任務,「雙一流」建設以來國家在人文社科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如何充分發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支撐作用,踏實而高效的向「雙一流」的建設目標靠攏,需要各大高校和學者共同、持續奮鬥。


相關焦點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最多?
    當前正值第一輪「雙一流」建設收官、第二輪「雙一流」即將來襲之際,各大高校都在為下一輪雙一流評選做準備。而國家社科基金作為高校人文社科領域中最權威、影響範圍最廣的科研基金項目,尤其是國家社科基金中重大項目,代表了一所高校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研究水平。
  • 8年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批大盤點,江蘇這所高校12個項目上榜!
    近日,軟科整合了2012-2019年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34;建設以來高校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進行了統計。在此次公布的榜單中,南京師範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27名。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三大獎」最多?
    因此,「三大獎」的獲獎情況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創新能力及其對國家和社會貢獻的重要指標。此外,在首輪「雙一流」高校的遴選中「三大獎」的獲獎情況也是重要參考標準。眼下正值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期,「動態調整」也進入了倒計時。那麼在首輪建設期內有哪些高校表現突出呢?軟科採用折合分數計算方法,對2016-2019年內各大高校獲得「三大獎」的情況進行了匯總和比較。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新增「傑青」最多?
    眼下處在第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階段,高校間的人才實力引發了較為激烈的討論:「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進步明顯?截至目前又有哪些高校「傑青」現職數量名列前茅?我們一起來看看!若以2015年作為「雙一流」建設的前後分界線,在「雙一流」政策的背景下,各校「傑青」當選數前後有何變化?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了最多的中國青年科技獎
    高校學科建設,離不開高水平科技人才的貢獻。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中國青年科技獎最多呢?前十名高校仍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主,清華大學累計獲獎17項,位居第一;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獲獎13、12項,位列第二、三名。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位列第四、五、六名,復旦大學和山東大學並列第七名;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並列第九。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最多?
    眼下正值雙一流收官階段,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獲獎方面表現優異?又有哪些高校進步明顯呢?軟科整合了雙一流建設以來的兩批次獲獎數據,對各大高校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以下為雙一流建設以來內地高校國家級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統計。
  • 上大位列全國高校第1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統計分析出爐
    近日,軟科發布最新統計分析:依據2012-2019年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 南開大學獲批5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12月3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正式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南開大學共獲批5項,資助經費共計340萬元。  此次立項中,經濟學院施炳展教授、文學院李錫龍教授分別擔任首席專家的「新一輪技術革命與中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問題研究」「中國文藝副刊文獻的整理、研究及資料庫建設(1898—1949)」項目成功中標立項,每項獲批資助經費80萬元,共計160萬元。
  • 近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統計:清華、北大不在前三
    12月4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此前公示的364個項目全部入選最終名單,責任單位集中在147個教學和研究機構。
  • 上海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13位!軟科發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統計分析(2016-2019)
    近日,軟科發布最新統計分析:依據2012-2019年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 中國農業大學2020年獲批四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創歷年新高
    12月3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中國農業大學共有3個項目獲批立項。這3項分別是葉敬忠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申報的《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與轉型研究》、孫慶忠教授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李春頂教授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的影響機制及對策研究》。
  • 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哪些地方高校進步最大?2020中國地方大學學術...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地方所屬高校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研究實力最強、學術水平最高? 哪些雙非地方高校最有希望躋身下一輪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 加速「雙一流」建設,這所省部共建高校人才培養實力強勁
    京地區高校林立,強者如雲,但有這樣一所學校,憑藉自身實力成功突圍,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進入雙一流建設行列的第二年,方復全教授再發力,領銜申報的項目《流形的幾何與拓撲》獲批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金額為735萬元。
  • 2020年暨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0項,全國排名第9!
    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再創佳績,共有70個項目獲批立項,立項總數排名全國高校第9位,是前15名中唯一的非985高校。暨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已連續兩年達到70項。(2020年國家社科項目各高校總數排名)(2015-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2020年,暨大共獲批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委託項目,除3項年度重大項目外,還包括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專項1項,重大委託項目1項,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1項,重大項目滾動資助1項。
  • 暨南大學人文社科實力再獲肯定
    中國僑網廣州8月21日電 (郭軍 蘇運生)記者21日從暨南大學獲悉,近日,軟科發布「雙一流建設前後高校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統計」榜單,整合了2012-2019年的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國家重大項目三個類別)資助數據,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公布!廣東獲批21項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名單。今年公示的擬立項課題為342項,有4項因不符合立項條件不予立項或暫緩立項,現公布立項課題為338項。廣東高校表現不俗,共獲批21項。
  • 濟南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近日,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劉福才博士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代亮博士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城市建設思想...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城市建設思想文獻的挖掘、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在鄭州大學舉辦 2020年07月15日 15: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曾江 趙徐州 蘇陽 字號
  • 海南大學連續三年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實現新突破
    結合2018年-2020年三年時間內,海南大學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方面分析,2018年海南大學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得立項,而2019年僅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獲得立項,但是在2020年卻獲得了三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這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充分體現了海南大學在社科方面學科不斷增強
  • 獲批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難嗎?
    如果再統計上最後揭曉的「重大項目」,在全年共計5459個立項項目中,新聞傳播類共獲得199項,佔比3.65%。由此可以看出,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很難,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新聞傳播類項目更難。本文通過可視化方式,聚焦2020年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探索其究竟有何魅力。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