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對象,也是未來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2014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針對在研究生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專門設立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以下簡稱「研究生教育成果獎」),這是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領域最具權威性、專業性和影響力的獎項,也是國家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獎項每2年評選一次,至今已經評選出了3屆。
眼下正值雙一流收官階段,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獲獎方面表現優異?又有哪些高校進步明顯呢?軟科整合了雙一流建設以來的兩批次獲獎數據,對各大高校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鑑於研究生教育成果獎從獎勵等級上又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考慮到不同級別獎項的獲獎難度差異,本文在計算折合分數時分別對其賦予不同權重:特等獎4倍權重,一等獎2倍權重,二等獎按照實際獲獎數量計算。
以下為雙一流建設以來內地高校國家級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統計。
雙一流以來的兩屆研究生教育成果獎評選中,共有52所內地高校獲得87項獎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69項。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三所「一流大學」的獲獎折合數居高,霸屏前三。
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創建『五鏈環』野外綜合實訓平臺與『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及其實踐」摘得了兩屆評選中唯一的特等獎。該獲獎成果以中國工程院康紹忠院士為第一獲獎人,是農大研究生教學團隊近20年來紮根西北乾旱內陸區取得的成果,也是新時代農業院校應用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重要的教育實踐成果,為農業院校應用學科培養出既密切結合生產實際又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徑和模式參考。
中國農業大學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網站)
西北工業大學兩屆獲獎折合數為4,是榜單中得分最高的西部一流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在2016年和2018年的評選中,均斬獲一等獎,其在研究生教學水平從眾多工科類高校中脫穎而出,堪稱標杆。值得一提的是,西工大2016年的一等獎獲獎項目「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造就航空領軍人才」和2018年的一等獎獲獎項目「創新碩士試飛員培養模式,造就高端試飛人才」均由該校航空學院申報並獲得,充分展示了西工大「國防七子」「軍工強校」在國防科技領域的專注和實力。
三校實力比肩「一流大學」
該獲獎項目統計的10強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佔據7席,另有3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進入前10名,其研究生教學實力可媲美眾多「一流大學」。
其中南京高校表現出色,前10名中除了「一流大學」東南大學之外,還有南京農業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兩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南京農業大學是唯一的折合數達到4的一流學科大學,也是南京三校中得分最高的。作為我國綜合實力強勁的幾所部屬農林類大學之一,南京農業大學聚集了一大批包含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等在內的專家學者。以侯喜林教授為第一獲獎人的成果—「『世界眼光、中國情懷、南農品質』三位一體的農科博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獲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一等獎,也填補了南京農業大學在該獎項一等獎的空缺。南京師範大學憑藉2016年評選中獲得一等獎的成果「基於網絡化教學的碩士生思政課教學模式實踐探索」,成為獲獎折合數最多的師範類院校。自2014年獎項設立以來,南師大的研究生教育工作銳意改革、不斷進取,已連續三屆獲獎,共摘得一等獎一枚、二等獎二枚。
南京農業大學(圖源:南京農大網站)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學科優勢顯著,兩屆評選中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折合分數3分,位列第7名。其一等獎獲獎成果「優勢學科交叉、特色平臺支撐——交通行業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對交通運輸行業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需求,將學科優勢轉化為研究生培養優勢,構建了優勢學科交叉、全過程融合、交通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養機制,對國內交通學科的研究生教育意義深遠。
北京交通大學(來源:北交大網站)
研究生是我國科研力量的後備軍,高校充分重視研究生教育,是統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手段,與雙一流的建設目標和任務都緊密契合,對於我國科研人才梯隊的建設,提升高校的學術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