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最多?

2020-08-25 軟科


研究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對象,也是未來科學研究的主要力量。2014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針對在研究生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專門設立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以下簡稱「研究生教育成果獎」),這是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領域最具權威性、專業性和影響力的獎項,也是國家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獎項每2年評選一次,至今已經評選出了3屆。


眼下正值雙一流收官階段,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有哪些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獲獎方面表現優異?又有哪些高校進步明顯呢?軟科整合了雙一流建設以來的兩批次獲獎數據,對各大高校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鑑於研究生教育成果獎從獎勵等級上又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考慮到不同級別獎項的獲獎難度差異,本文在計算折合分數時分別對其賦予不同權重:特等獎4倍權重,一等獎2倍權重,二等獎按照實際獲獎數量計算。


以下為雙一流建設以來內地高校國家級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統計。


雙一流以來的兩屆研究生教育成果獎評選中,共有52所內地高校獲得87項獎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69項。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三所「一流大學」的獲獎折合數居高,霸屏前三。


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創建『五鏈環』野外綜合實訓平臺與『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及其實踐」摘得了兩屆評選中唯一的特等獎。該獲獎成果以中國工程院康紹忠院士為第一獲獎人,是農大研究生教學團隊近20年來紮根西北乾旱內陸區取得的成果,也是新時代農業院校應用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重要的教育實踐成果,為農業院校應用學科培養出既密切結合生產實際又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徑和模式參考。


中國農業大學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網站)


西北工業大學兩屆獲獎折合數為4,是榜單中得分最高的西部一流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在2016年和2018年的評選中,均斬獲一等獎,其在研究生教學水平從眾多工科類高校中脫穎而出,堪稱標杆。值得一提的是,西工大2016年的一等獎獲獎項目「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造就航空領軍人才」和2018年的一等獎獲獎項目「創新碩士試飛員培養模式,造就高端試飛人才」均由該校航空學院申報並獲得,充分展示了西工大「國防七子」「軍工強校」在國防科技領域的專注和實力。


三校實力比肩「一流大學」


該獲獎項目統計的10強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佔據7席,另有3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進入前10名,其研究生教學實力可媲美眾多「一流大學」。


其中南京高校表現出色,前10名中除了「一流大學」東南大學之外,還有南京農業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兩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南京農業大學是唯一的折合數達到4的一流學科大學,也是南京三校中得分最高的。作為我國綜合實力強勁的幾所部屬農林類大學之一,南京農業大學聚集了一大批包含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等在內的專家學者。以侯喜林教授為第一獲獎人的成果—「『世界眼光、中國情懷、南農品質』三位一體的農科博士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獲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一等獎,也填補了南京農業大學在該獎項一等獎的空缺。南京師範大學憑藉2016年評選中獲得一等獎的成果「基於網絡化教學的碩士生思政課教學模式實踐探索」,成為獲獎折合數最多的師範類院校。自2014年獎項設立以來,南師大的研究生教育工作銳意改革、不斷進取,已連續三屆獲獎,共摘得一等獎一枚、二等獎二枚。


南京農業大學(圖源:南京農大網站)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學科優勢顯著,兩屆評選中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折合分數3分,位列第7名。其一等獎獲獎成果「優勢學科交叉、特色平臺支撐——交通行業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對交通運輸行業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需求,將學科優勢轉化為研究生培養優勢,構建了優勢學科交叉、全過程融合、交通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養機制,對國內交通學科的研究生教育意義深遠。


北京交通大學(來源:北交大網站)


研究生是我國科研力量的後備軍,高校充分重視研究生教育,是統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手段,與雙一流的建設目標和任務都緊密契合,對於我國科研人才梯隊的建設,提升高校的學術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所高校獲得這一國家級最高獎項最多?
    高教成果獎每4年一評。自從2017年國家開啟「雙一流」建設以來,最近的一次評選在2018年。高教成果獎從獎勵等級上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級別,其中一等獎和二等獎項目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需由國務院批准。軟科採用折合分數計算方法對各高校的獲獎情況進行了匯總和比較。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了最多的中國青年科技獎
    高校學科建設,離不開高水平科技人才的貢獻。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中國青年科技獎最多呢?前十名高校仍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主,清華大學累計獲獎17項,位居第一;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獲獎13、12項,位列第二、三名。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位列第四、五、六名,復旦大學和山東大學並列第七名;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並列第九。
  • 高校研究生培養成果頗豐,面對雙一流建設,研究生壓力有多大?
    前言高校的學科建設需要大師領頭,更需要研究生的力量輔助,研究生已然是參與高校學術研究的主力軍。對於研究生的培養,我們國家設立了許多獎項對其進行評價,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便是其中一個。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三大獎」最多?
    因此,「三大獎」的獲獎情況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創新能力及其對國家和社會貢獻的重要指標。此外,在首輪「雙一流」高校的遴選中「三大獎」的獲獎情況也是重要參考標準。眼下正值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期,「動態調整」也進入了倒計時。那麼在首輪建設期內有哪些高校表現突出呢?軟科採用折合分數計算方法,對2016-2019年內各大高校獲得「三大獎」的情況進行了匯總和比較。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社科重大項目最多?
    因此,能獲得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通常表明了一個單位或個人在人文社科領域具有相當的實力,而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數量也成為評價高校人文社科學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眼下正值首輪「雙一流」收官階段,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最多呢?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新增「傑青」最多?
    眼下處在第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階段,高校間的人才實力引發了較為激烈的討論:「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進步明顯?截至目前又有哪些高校「傑青」現職數量名列前茅?我們一起來看看!若以2015年作為「雙一流」建設的前後分界線,在「雙一流」政策的背景下,各校「傑青」當選數前後有何變化?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批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最多?
    當前正值第一輪「雙一流」建設收官、第二輪「雙一流」即將來襲之際,各大高校都在為下一輪雙一流評選做準備。而國家社科基金作為高校人文社科領域中最權威、影響範圍最廣的科研基金項目,尤其是國家社科基金中重大項目,代表了一所高校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術研究水平。
  • 「雙一流」建設以來,高校發表Nature&Science論文Top10的大學!
    從十九世紀以來,這兩大期刊在所有投稿中,儘管是原創文章,但是數量上只有不到8%的文章被接受並成功發表。可想而知,這兩大期刊的含金量,從一定意義上,能夠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該學科領域裡面的最高水平。所以,Nature和Science的發文量,某種意義上,也是研究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 2020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數量排名:48所高校榜上有名!
    對於獲得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的高校而言,往往在研究生質量培養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評價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獲得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的數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高校對於研究生培養的重視,對於研究生而言,則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那麼2016年-2019年,哪所高校獲得的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數量較多呢?
  • 這些雙非高校能否翻盤,借勢逆襲成為新一輪雙一流校黑馬?
    研究生教學成果獎公布,誰是最大的贏家?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最多?近日,軟科發布了《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獲得的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最多?》一文,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對於雙一流高校來說,這個獎項統計事關學校的聲譽和排名,也是全國學科評估的重要指標值。當前,第五輪學科評估在即,能否殺出重圍入選雙一流大學或者雙一流學科,是很多處在入選邊緣高校密切關注的。
  • 加速「雙一流」建設,這所省部共建高校人才培養實力強勁
    京地區高校林立,強者如雲,但有這樣一所學校,憑藉自身實力成功突圍,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首都師範大學的數學學科全國排名第13,2017年首都師大則憑藉數學學科的雄厚實力進入世界一流學科高校建設名單。在全國14所數學學科進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高校中,首都師範大學是唯一一所地方高校。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首都師範大學有5個學科入選A類,12個學科入選B類,另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
  • 「雙一流」建設以來,2020中國財經類大學學術排名公布
    「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哪些財經類大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科學研究水平最高?哪些財經類高校是2016-2020年中國「雙一流」建設周期內發展最快、進步最大的財經類大學?從學生分類看,本科生8041人,碩士生6053人,博士研究生1166,學歷學位留學生826人。2020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之年,備受矚目的中國高校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順利完成。
  • 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哪些地方高校進步最大?2020中國地方大學學術...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地方所屬高校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科學研究實力最強、學術水平最高? 哪些雙非地方高校最有希望躋身下一輪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 「雙一流」建設以來,各大高校當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數有...
    四批次合計入選497人,其中有271人來自於本科層次高校。 「雙一流」建設以來,各高校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入選人數上有何變化?一起來看看吧! 王建枝教授曾獲華中科技大學伯樂獎、研究生最喜愛導師獎,何嶺松教授被學生推薦為「荊楚好老師」。「上何老師的課不好玩?那不可能!」「再枯燥的課,他都能讓它變得生動起來」是同學們給予何嶺松的評價,雖然教的是機械專業,對很多學生來說抽象、深奧的內容,都被他講得好玩。去年9月學校召開「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會,專家組高度評價並一致認為:華中大超額完成「雙一流」建設階段性任務,成效顯著。
  • 山東投入50億建設雙一流,這六所高校入選概率最大
    日前,山東省投入50億元建設省屬高校,即山東版的「雙一流」。分為兩部分,一是雙一流學科,目前已經發布了。名單如下  未來,山東省還將選定6個高校為「雙一流」高校,篩選的標準如下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省屬高校,經學校申請,可認定為一流大學立項建設單位  1.學科基礎雄厚。
  • 中國大學教育部社科獎排名發布,北大第一,福建師範非雙一流最多
    近日,校友會正式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雙一流建設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在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內,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位列校友會2016-2020中國大學教育部社科獎排名前5名。
  • 首輪「雙一流」收官戰!哪些高校斬獲最多國家獎?
    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北京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共獲得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表現毫不遜色。另外,有10所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國家自然科學獎上有所收穫,為學校競爭「雙一流」建設高校增添了重要砝碼。
  • 十九所雙一流高校2020級研究生大數據的對比
    近期一直在梳理各大高校2020級研究生的大數據,發現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都已發布了研究生新生的大數據。為了讓學子們更直觀地獲得各名校的招生人數,堅果匯總了十九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研究生大數據,對比下哪所高校招生的研究生最多,哪所高校男女比例最高……
  • 「雙一流」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國家戰略。廣西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土木工程與先進材料」「應用經濟學與現代服務業」成為教育部「部省合建」一流學科群。
  • 哪些高校獲得的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最多?
    該基金的設立意義重大,為博士後未來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礎,也對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國內各高校獲得的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情況如何?又有哪些高校表現優異呢?從2019年起,中山大學已一躍成為單年度獲資助項目最多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