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世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2018-02-14 18:53 來源:澎湃新聞
什麼是排卵期和安全期?這個問題前半部分,備孕的人更關注一點;關注後半部分的都是懶癌晚期!
從理論上講,確定排卵期之後,剩下的其他時間都可以算是安全期。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確定排卵期。通常用於測定排卵期的方法,簡單一點的就誤差比較大,準確些的卻又比較麻煩。
根據月經周期計算這裡需要事先設定一下,必須是月經周期規律的女性可以用這個方法,不規律的請走開。
月經周期規律的判斷標準,是指兩次月經來潮第一天的時間間隔,21-35天,不是的話,請看醫生,可能有問題。此外,周期波動不大,最好是2-3天的波動,最多不能超過7天。
接下來,在預知下次月經來潮時間,往前倒數14天,前後2-3天可能是排卵期。如果周期是28天的話,也可以順數第14天;如果周期不是28天,就不能順數下來了。
學過小學數學的就能夠學會這個計算方法,簡單不花錢。不過,預測的時間誤差相對大一些,而且實際上也存在沒有成熟卵泡發育或者成熟卵泡不排出的風險,比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症候群(LUFS)。
基礎體溫檢測每天早晨醒來,啥事不幹,先量體溫,記錄下來描繪成曲線。當體溫出現變化上升了,一般前後1-2天可能排卵。
每天測量記錄體溫有點麻煩,現在有貼身的體溫貼,可以幫你自動記錄完成基礎體溫曲線。
除了了解排卵時間,基礎體溫還可以幫你判斷月經不調的病因,卵巢黃體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懷孕等。
尿排卵試紙檢測從月經來潮的第10天開始,每天測一次,直到強陽性。這個是檢測尿中的黃體生成素LH,強陽性的話,可以預測這一兩天有成熟卵泡要排出了。
這個方法可以在家裡完成,比前兩種準確性高一點,可以比較肯定有成熟卵泡發育,但是同樣存在成熟卵泡不排出的風險。
B超監測排卵這是最準確的方法,從月經來的第11-12天開始,根據每次測定的結果,間隔1-2天複測,直到看到卵泡排出。只是需要經常跑醫院,麻煩了點。
安全期計算的幾個注意事項我們可以看到,前面的幾種檢測排卵期的辦法,除了B超之外,都存在比較大的誤差性。而且,我就不相信,那些不願意去買套套或者複方避孕藥、偷懶用安全期避孕的懶癌晚期患者,會為了確定排卵去醫院做B超!
此外,還需要考慮卵子和精子在體內潛伏的時間。一般來講,卵子排出後可以在輸卵管內存活1-2天,精子進入女性體內可以存活稍長點,2-3天。所以,排卵期之前3天到之後2天,都有受孕的機會。
結合排卵期檢測的方法誤差,如果用月經周期來計算,理論上的排卵日期前6天到之後5天都是有一定的受孕風險。再扣除月經期那幾天,你能真正安心不避孕的時間大概只剩一周了,這就是大家想要的「安全期」。
更何況,所謂的安全期,也可能存在額外排卵。臨床上安全期避孕法避孕失敗的比比皆是,可以高達20-30%。
總結如果要備孕,可以試試上述的監測排卵方法;
如果要避孕,請科學避孕,真正愛女生,就不要偷懶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排卵期,安全期,備孕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