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

2020-09-05 為自己學

疫情防控期間,為宣傳公眾生態環保,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7月23日,來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學生組成新時代文明宣傳實踐團,積極宣傳提高公眾生態環保意識的重要性,下社區開展調研工作。

人類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種資源,尤其是隨著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工業生產的崛起,這種索取的速度變快,自然資源面臨著枯竭,加上人們隨意的浪費資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相繼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深入社區,走訪調研

7月23日,早上走訪隊員利用自己製作的調查問捲髮放給社區的居民們進行填寫,通過匿名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居民們對公眾生態環保意識的強弱,也進一步了解我們不熟悉的環保習慣。

調查問卷的內容主要是進行生態環保的知識點的考核和宣傳,同時我們還當面詢問了居民們對生活垃圾的處理、塑膠袋的使用以及處理、垃圾分類等習慣。發現不好的生活習慣及時糾正,宣傳正確的行為方式。在疫情期間,部分居民們反映不會很頻繁地去倒垃圾,垃圾會多留一段時間才去清理。雖然疫情狀況危機,但自身的生活環境需要自己去保持乾淨整潔,保護自己的安全。

利用多元線上方式進行進一步宣傳

從下午到晚上我們整理當天早上問卷調查以及與居民們面對面交流的有用信息,通過QQ空間發說說在網上擴大我們的宣傳力度。再進一步宣傳平常環保的生活習慣比如水龍頭隨用隨關,避免長流水、對水龍頭進行及時檢修,避免因設備損壞引起的水源浪費、可將廢紙進行分撿,或用於二次利用,或賣廢品減少浪費、節約每一粒糧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我們會在後面強調不良習慣將會造成的結果,來深化理解提高生態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不僅了解到了如何提高公眾生態環保意識和居民們對於生態環保認識的情況,也在團隊合作中獲得了成長,學會了與他人交流、與他人合作。同時在特殊時期隊員們都相互提醒注意自己的安全,在相互的磨合中得到更深的友誼。疫情不可怕,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抵抗。

相關焦點

  • 熊出沒:這些人的出現告訴大家,保護環境,保護動物,請珍愛生命
    熊出沒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重點提倡不要亂砍伐樹木,傷害動物,將會汙染環境。在之前的熊出沒裡,也只有動物們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現在有很多新角色的加入他們都在呼籲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薩爾塔薩爾塔的出現,他讓人知道,保護動物是一件多麼重大的事情,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最可能的朋友。
  • 散文丨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我大約有些特殊,因為,我的腦海裡,浮現的過去,是真實而具體的過去,往往並不是抽象的,諸如童年純淨的天空和水流,其實也有烏雲和陰霾,也有在池塘裡戲水,遭遇漂浮著的「黃老闆」的情景……所謂「黃老闆」,其實也是童年的回憶中重要的部分,一群小夥伴相約到城市邊緣遊玩,其實現在看來,就是公交車兩三站路的距離,我們住在徐嘉匯,龍華寺附近就是郊區了
  • 保護環境手抄報:關於保護環境的作文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人類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各種資源,尤其是隨著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工業生產的崛起,這種索取的速度變快,自然資源面臨著枯竭,加上人們隨意的浪費資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相繼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鐘。雖然疫情狀況危機,但自身的生活環境需要自己去保持乾淨整潔,保護自己的安全。
  • 做好環境保護的「加減乘除」
    植樹造林對環境保護大有裨益,在「穹頂之下」,我們要多植樹,做好環境保護的「加減乘除」。   做好環境保護的「加法」,就是要增加綠植的數量。樹林對於生態環境來說太重要了,俗話說,森林是地球之肺,如果樹林減少,那麼地球之肺就不健康,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惡化。保護環境,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森林覆蓋率,讓我們的城市、鄉村被綠色包圍。
  • 保護環境刻不容緩,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又過了幾天,我又一次來到了工廠,發現烏黑烏黑的河水不見了,印入眼帘的一幕卻是清澈的河水,在河水的旁邊還立了一塊牌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開心極了,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從這件事中,讓我更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地球只有一個,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人人都有責任去愛護它,保護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保護老師的權益,就是保護教育的未來
    他們不是育人機器,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們也需要鬆弛有度、積極向上的生活,他們也有豐富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需要被關注,他們也有多種權益需要被保護比如生命健康權,老師們早出晚歸、工作壓力大,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而長期大聲說話和粉塵的刺激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小學生一年級保護環境作文
    保護環境是每個地球村民的責任。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考壹佰小編為大家提供《小學生一年級保護環境作文》,歡迎閱讀。篇一  「保護環境非常重要」這句話大家都聽習慣了,可是,我們真正有保護環境的緊迫感嗎?
  • 英語分類詞彙:環境保護
    本期特色詞彙將關注環境,關注地球。   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詞彙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歷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2006世界環境日主題:「沙漠和荒漠化--莫使旱地變荒漠」   2006 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 環境保護的內含定義及保護環境的100件小事
    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作為公民來說,我們對於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就是間接或直接地保護了自然環境;我們破壞了居住、生活環境,就會間接或直接地破壞了自然環境。 作為政府來說,既要著眼於宏觀的保護,又要從微觀入手,發動群眾、教育群眾,使環境保護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後,「環境保護」這一術語被廣泛的採用。
  • 開發生命潛能,保護生命資源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裡,即使她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也有可能因為被知識學習佔去了太多的時間、空間和心靈,因為已習慣於被動服從、機械訓練,而失去了靈氣、悟性;如果連成績都排不上好名次,還有可能對知識本身的學習也失去興趣,喪失信心。如果教育使本來如此靈氣的孩子變得機械刻板、沒有活力了,豈不悲哀?
  • 生態環境保護多重要,聽習近平怎麼說
    ——2016年8月19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眾明星齊上陣,為保護環境獻出力量
    在這裡,要為這群可愛的人伸冤,掃大街也是一份職業,它也需要人們的尊重,大人的眼中不能再是一些以往的觀念,往往說這句話的人,大人的價值觀和文化素養不會很高,這種錯誤的思想傳到孩子的身上,影響的可就是下一代。
  • 保護環境我們該怎麼做?
    保護地球,珍愛環境是每個地球人的責任。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
  • 中國的環境保護
    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名成員,中國在致力於保護本國環境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事務,努力推進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認真履行所承擔的國際義務。所有這些,充分反映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全球環境的誠意和決心。  中國為保護環境作出了哪些努力?中國的環境保護狀況如何?值此一年一度的「6·5」世界環境日之際,在這裡作一介紹。
  • 《中國的環境保護》
    ——堅持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施國家指導下的宏觀調控與管理,逐步增加對環境保護的投入,使環境保護與各項建設事業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形成比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制,充分發揮環境監督管理的作用。  ——加速環境科學技術的進步。
  • 新幹縣應急救援大隊開展「保護環境 珍愛生命」專題教育
    為提高新幹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隊員的健康安全意識,營造人人愛護環境、珍愛生命的良好氛圍。11月3日上午新幹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邀請江西省全民健康中心的老師為隊員們教授「保護環境珍愛生命」專題教育課程。通過這次專題教育培訓全體應急隊員受益匪淺,大家也都紛紛表示要將學到的知識融入到今後的生活工作中,提高愛護環境及自我健康意識,為做好森林消防及應急救援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新幹縣綜合應急救援大隊 劉奇、鄧海彬供稿)【來源:吉安市應急管理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保護兒童,就是保護文明
    這些困難有些來自於兒童自身的生理困境,如殘疾、重病等,有些是家庭的問題所導致,如家庭暴力、事實孤兒等,有些是社會環境中存在的威脅,如校園欺凌、兒童性侵、輟學失管等等。毋庸諱言,當前整個社會的兒童權利理念和兒童友好氛圍仍然不足,需要更多關注,也需要積極地行動。
  • 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的哲學思考
    這是因為,在人類社會的一切階段,勞動過程都是「人用來實現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一般人類生產活動,它不僅已經擺脫一切社會形式和性質規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單純的自然存在上,不以社會為轉移,超乎一切社會之上,並且作為生命的表現和證實,是還沒有社會化的人和已經有某種社會規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
  • 環境教育|正規教育中的動物保護教育
    人應該秉持著什麼樣的環境倫理和動物相處?環境教育課程要如何去教?我把疑惑寫郵件發給王老師。老師很快回了郵件,給了一些臺灣動物保護相關NGO的資料,裡面都有免費提供關於動物保護教育的、適用於不同年級、學科的教案,請大家妥善使用,使用時一定要標註版權來源。臺灣的環境教育中的動物保護教育分為三類:同伴動物、經濟動物和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