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正規教育中的動物保護教育

2021-02-19 好奇心櫥櫃

我去年在臺師大環教所修習了王順美老師的《環境教育教學法》一課,受益匪淺,王老師除了專長教學法、小區環境教育和綠色學校的評量,每年還指導學生進行動物教育相關的論文,上學期同班就有個順美老師的學生,期末試教選了同伴動物——以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兩棲飼主為主題進行教學,我也藉此了解了一些臺灣動物保護教育的現狀。

這次疫情,是個重新認識人和自然關係的契機。人應該秉持著什麼樣的環境倫理和動物相處?環境教育課程要如何去教?我把疑惑寫郵件發給王老師。老師很快回了郵件,給了一些臺灣動物保護相關NGO的資料,裡面都有免費提供關於動物保護教育的、適用於不同年級、學科的教案,請大家妥善使用,使用時一定要標註版權來源。

臺灣的環境教育中的動物保護教育分為三類:同伴動物、經濟動物和野生動物。前兩者的教學集中在動物福利和飼主責任,通過同理心、動物權利來改變學生對同伴動物、經濟動物的態度;野生動物的相關教學集中在生物多樣性、棲地營造與復育。反觀大陸的野生動物保護教育,主要還是由野生動物保護的機構順便做的,而且以自媒體的科普文為主;同伴動物和經濟動物的福利的教育,除了一些生態農場外,我也沒有看到有同行涉及。

 

王順美老師關於學校動物保護教育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到動物保護教育需要考慮的面向©王順美

 


順美老師還發展出動物福祉教育架構,從知識、情意、行動三個面向我們應該思考教什麼,怎麼去教。©王順美

 

下面介紹一些動物保護教育相關的資源:

 

動物保護協會

動物保護協會是臺灣第一家動物保護團體,1960年成立,以宣傳動物保護觀念為使命,催生了野保、動保的相關規定,和鳥會等相關社團。現在主要關注同伴動物的福利,目標是通過立法和社會意識的提升,不再有流浪動物。在官網的資源區,有動物保護相關書籍、論文,還有中小學教案。

 

©動物保護協會

 

這些教案從覺知、知識、態度、技能、行動各有偏重,和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如英語、社會等均有融入,教案質量頗高。

 

©動物保護協會

 

關懷生命協會

成立於1993年,以提倡動物權、為動物爭取福利,保育野生動物與維護生態平衡為宗旨,以推動立法和教育為主要手段,成果包括促成「涉有動物表演、騎乘之場域不得取得環教場所認證」。關於教育特別開設「動保紮根教育平臺」,以幼兒園到高中的同伴動物、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展演動物(他們分的更細)的教學包和教案幾十篇,內容非常非常的豐富全面,我粗粗掃了一下有海洋動物昆蟲兩爬哺乳動物等等等;更有「動保紮根計劃」培養種子目標,評量協會宗旨是否通過教育實現。

 

紮根計劃©關懷生命協會

 

 

教案和教學包©關懷生命協會

 

 

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架構©王順美,關懷生命協會

 

他們還在王順美老師動物福祉教育架構下發展出了不同類型的動物教育架構,以野生動物教育為例,認知方面包括動物知識的了解,對生態環境的了解和相關法規的認識;情意方面指的是人和動物閒的互動和倫理價值觀,包括人為濫用問題、外來物種問題和棲地保育問題;行為方面包括個人和動物友善行動和社會體系與公民行動。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該會以深入的研究、調查與分析,從公眾意識和輿論、法律推動、教育推廣等各方面,逐步促進人們意識、行為及公共政策的改變,共創「人與動物、環境的和諧互動」;擅長通過環境議題來推動公眾參與行動、提升動物福利。研究會認為:「動物保護三個核心問題:要保護什麼動物?如何保護?要保護到什麼程度?三個問題都分別涉及人與動物互動關係、動物倫理(衝突或競和)、法律與行政、相關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推廣,以及相關技術、設施的發展,產業經濟等面向。」「動物保護工作,改變的是人對待與所相互依存的世界萬物的關係。」這也是我們環境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之所在。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該會官網上的教育資源有其會定期舉辦的動物福利的研討會的資源,包括學校教育中動物態度的研究;還有一些研究計劃,包括高雄市的一個學伴動物計劃,為了應對校園動物虐待問題。

 

臺北市立動物園

這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教育局主管的動物園了吧,我最早聽說臺北動物園就是因為環境教育做的特別好,他們的slogan就是「向生命學習」(learning from life ),偏重保育教育。

臺北市所有三年級的學生都要在學年內來臺北動物園進行環境教育戶外教學,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

 

小學三年級戶外教學©臺北市立動物園

按照不同園區還有自導式的學習材料,除了我們常見的工作單外,還有相當多的單元開發為APP線上活動。

 

自導式學習材料©臺北市立動物園

 

當然,還有各種可以團體預約的課程,主題包括生物多樣性、動物與人的關係以及棲地經營等。

 

環境教育課程©臺北市立動物園

 

 

關於善用這些資源的建議:

正式教育方面

1、組成包括但不限於環境教育一線工作人員、中小學教師、動物保護科學家在內的工作小組,篩出中小學和動物相關的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結合,按照不同的年級特點制定關於動物保護教育的目標和課程方案。每個階段的課程相關概念目標可以參考張子超老師擬定的臺灣環境教育融入正規教育課程綱要的架構。

©張子超

2、以環境教育的五大目標(覺知、知識、態度、技能、行動)或三維教學目標來撰寫教案,教案應該包括教學主題、教學對象、教學時間、教學目標、課程介紹、課程步驟、課程評估教學要點和參考文獻。

 

 

©孫以柔,陳冠琳

 

3、組織教師培訓,給與支持。

4、推動環境教育立法。只有野生動物保護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從環境教育的視角重塑人和自然、和動物的關係。

 

 

議題教學:

大家可以發現本地議題、結合本地的資源和優勢,各盡所能、發揮所長。

參考文獻:

國中學生之動物保護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任孟淵(Meng-Yuan Jen) ; 王順美(Shun-Mei Wang),中等教育 , 61卷4期 (2010 / 12 / 01) , P60 - 83

彩蛋:2月15號是國際穿山甲日,發張臺北動物園百年紀念穿山甲logo ,大家可以看看裡面13種動物能認出幾種來?

 

本文除標識外的版權歸陳陽所有,歡迎轉發轉載。

提醒大家,所有材料的使用請尊重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標明出處,如有侵犯盜用者,我會協助原作者提出訴訟。

相關焦點

  • 關愛野生動物 保護自然環境 ——廈門市湖明幼兒園保護野生動物教育活動報導
    為使幼兒充分了解生命的意義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提高幼兒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近日,幼兒園開展了「關愛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主題教育活動。各班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認識野生動物、動物居住的環境、動物的特殊本領,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等等有趣的內容等方面對幼兒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教育活動。
  • 在繪畫過程中滲透環境教育
    、形象的兒童活動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讓幼兒對環境活動產生興趣,在興趣活動中加深對環境教育的理解及它的重大意義。因此,我們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也不例外,從培養濃厚的興趣入手,在感興趣的學習中滲透環境教育,讓幼兒快樂、輕鬆、自然地接受教育。   幼兒時期的兒童有獨特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要把這樣一個屬於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展示給他們,就需要教師在複雜抽象的環境科學與輕鬆、形象的兒童活動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讓幼兒對環境活動產生興趣,在興趣活動中加深對環境教育的理解及它的重大意義。
  • 我國首個大學生動物保護教育聯盟成立
    會議由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永寧教授主持,他首先為大家介紹了出席本次大會的各位領導嘉賓,隨後,校團委老師宋白向該校動物保護聯盟頒發社團證書,據了解,此社團是由西北政法大學環境法專業研究生發起,旨在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來引起在校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對於動物現狀的關注,結合自己的專業,希望盡其所能改善動物生存現狀,促進相關立法的形成。
  • 【環境教育】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思考
    1981年,國務院在《關於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普及環境科學教育知識」。1987年,國家教委在制定「九年義務制教育全日制小學、初中教學計劃(試行草案)」中,強調在相關學科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滲透能源、環保、生態教育;1988年,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的九年義務制各科教學大綱,具體落實了環境教育的要求和內容。
  • 保護環境從認識自然開始 感受美國兒童環保教育
    愛麗思·費格斯基金會所屬的哈德·伯根(HardBargain)農場環境中心,就坐落在林中的山丘間。遵循基金會培育人們環境責任感的宗旨,多年來,環境中心利用自己的農場、農場與波拖馬可河之間的溼地,與馬裡蘭州、維吉尼亞州和華盛頓特區的小學合作,堅持不懈地在小學初級班至6年級的學生(年齡跨度為5至12歲)中開展環境教育。
  • 綠會調研首都愛護動物保護協會宣傳教育中心
    近日,中國綠髮會項目部一行到訪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動物福利宣傳教育中心。協會秘書長及教育主管帶領大家參觀並介紹協會動物福利中心,對協會福利中心能達到的動物福利進行介紹。2019年10月17日,中國首家動物福利宣傳教育中心——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動物福利宣傳教育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眾多動物保護領域的朋友和醫療、寵物食品行業的嘉賓與藝人們出席了活動。
  • 培訓報名 | 想成為WWF註冊環境教育講師嗎?
    期待已久的WWF「環境教育實務培訓」終於要來啦。
  • 做自然環境教育,不是讓孩子喊「保護環境」的口號! | 日觀察
    疫情之後,自然環境教育變得更火爆了。營地教育、自然學校和幼兒園基本都新增了關於疫情、環境的教案,幼兒園中也開設了「保護環境,保護動物,不吃野生動物」等專題教育。現在一提到自然環境教育,人們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往往是孩子們在森林中探索、紮營,在溪水中感受大自然,在戶外解決問題。自然環境教育似乎必須要以廣闊的戶外自然場所為載體,才能展開。
  • ——追憶環境教育先行者徐大鵬老師
    自然之友的網站發布訃告稱:「徐大鵬作為資深的環境教育專家,他真心實意,身體力行地奮鬥在生態環境教育第一線,一生培育了大量的教師和志願者,為各地環境教育事業而努力,退休後堅持環境教育事業,下鄉村,進學校,編著鄉土教材,培訓教育人才,影響了大量師生和學校」……  大鵬老師知識淵博,熱情樸實,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者
  • 「保護野生動物」主題科普教育活動在兒童科技園開展
    9月12日,內蒙古科技館兒童科技園開展了「保護野生動物」科普教育活動,活動採用現場招募的方式,重點針對4-6歲的小朋友開展科普教育。首先引導小朋友觀察展項中的野生動物仿真模型,鼓勵小朋友們說出動物的名稱,幫助他們初步了解野生動物的特點。接著,小朋友們觀察了一組動物受傷的圖片,有大象的牙齒,狐狸的皮毛,犀牛的角,它們很可能馬上就會被人類拿去賣掉,它們的肉還會被人類做成食物端上餐桌。小朋友們感受到,在一定程度上,動物的生活處境很艱難也很危險。活動最後,小朋友們還各自畫出了喜歡的小動物,增強他們熱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 南通大學副教授:實施學校環境教育 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當前,黨和國家對生態環境愈加重視,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也對我們提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明確要求。環境教育,尤其是學校環境教育,是持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和根本保障。將環境教育切實融入各科教學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是很多國家的常見做法。在我國,小學思品、小學科學、中學地理、中學生物、中學化學等課程中已列入環境教育目標,相應教材也編寫了環境教育的內容。此外,中小學語文和數學等課程的教材中也含有一些環境教育內容。這些課程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環境教育效果。
  • 慶陽市森林公安局集中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活動
    市森林公安局集中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每日甘肅網4月30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戴紅偉)每年4月為「甘肅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4月24日至30日為「甘肅省愛鳥周」。為深入貫徹落實《甘肅省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4月22日起,市森林公安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活動中,市森林公安局圍繞宣傳月和愛鳥周宣傳主題,集中向社會各界宣傳普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救助野生動物等方面的知識,引導公眾自覺開展野生動物保護。
  • 環境保護 教育先行——南京•新北環保小局長交流側記
    教育的責任就在於將自然所激發的淳樸感情,逐漸上升為孩子對自然的愛與保護。2017年以來,南京市和新北市啟動了環保小局長快樂成長營交流項目。四年來,兩岸近四百名師生參加了互訪交流。新北市的小朋友在南京探索了中華虎鳳蝶的奧秘,漫步奇妙的「植物王國」中山植物園;南京市的小朋友在新北參觀了垃圾焚化廠、溼地故事館等環境教育場所,感受別具特色的新北環境教育。
  • 【環境教育基地巡禮⑧】大自然,我們來了!齊來參與戶外環境教育活動
    基地常年免費對外開放,每年接待各類學員、遊客100000多人次,該基地一直秉承「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理念,充分將項目開發與當地人文有機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共同開創「生態和諧、科學發展、互利多贏」良好局面。
  • 宏偉區成人教育網站哪個正規?
    宏偉區成人教育網站哪個正規?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成人教育機構層出不窮,良莠不齊。其中很多都是吭人的。想要報考的考生們必須要格外注意,那麼如何判斷成人教育機構是否靠譜呢?並且成人教育當中最火熱的成人高考文憑到底可以給考生們帶來些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 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
    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   一、總目標  在各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專題教育的形式,引導學生欣賞和關愛大自然,關注家庭、社區、國家和全球的環境問題,正確認識個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繫,幫助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知識
  • 環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環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在戰國時其就論述了環境在對於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的內容,教育的形式雖有所改變,但環境對於教育的影響始終作為影響教育成果的重要一環。環境,廣泛的講,指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外在,具體包括,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孩子在成長當中,始終脫離不了其中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是有意識的,比如社會的一些生活習俗,社會規則,社會禮儀,家規家教,還有各種促進我們健康成長的文化知識,生活技能等等,這些通常是外在的某種特殊的方式有特定階段任務的灌輸。
  • ...安全教育日】石棉縣法院兩起案件警示:野生動物保護紅線請勿觸碰!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石棉縣法院兩起案件警示:野生動物保護紅線請勿觸碰!法官說法雅安市生態環境良好,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見各種野生動物,如紅腹角雉(俗稱娃娃雞)、紅腹錦雞(俗稱山雞)、斑羚(俗稱巖羊)、麂子等均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因此不能獵捕、殺害或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否則將可能觸犯刑法,受到刑事處罰。
  • 左嵐:開展小學生保護水環境主題教育活動
    近日,左嵐鄉組織轄區學校開展了保護水環境主題教育活動。    據了解,近年來左嵐鄉高度重視水環境的保護,長期以來通過社員會、村民微信群、標識標牌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為了動員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到河道清理、水生態保護的行動中,以「小手帶大手」的形式,深入宣傳保護水環境相關知識,該鄉河長辦組織到轄區內兩所學校開展了保護水環境主題教育活動。    據悉,本次活動共計參與學生100餘名,由鄉河長辦工作人員為同學們講解了保護水環境的背景知識以及重要性。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
    (四)語言、音樂環境布置方面:利用廣播系統的合理布局和設置也可起到較好的環保宣傳教育效果。通過室內外的廣播,播放小鳥的聲音、動物的叫聲、環保歌曲、環保小故事等,與周圍的環境構成一個立體空間環保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