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在臺師大環教所修習了王順美老師的《環境教育教學法》一課,受益匪淺,王老師除了專長教學法、小區環境教育和綠色學校的評量,每年還指導學生進行動物教育相關的論文,上學期同班就有個順美老師的學生,期末試教選了同伴動物——以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兩棲飼主為主題進行教學,我也藉此了解了一些臺灣動物保護教育的現狀。
這次疫情,是個重新認識人和自然關係的契機。人應該秉持著什麼樣的環境倫理和動物相處?環境教育課程要如何去教?我把疑惑寫郵件發給王老師。老師很快回了郵件,給了一些臺灣動物保護相關NGO的資料,裡面都有免費提供關於動物保護教育的、適用於不同年級、學科的教案,請大家妥善使用,使用時一定要標註版權來源。
臺灣的環境教育中的動物保護教育分為三類:同伴動物、經濟動物和野生動物。前兩者的教學集中在動物福利和飼主責任,通過同理心、動物權利來改變學生對同伴動物、經濟動物的態度;野生動物的相關教學集中在生物多樣性、棲地營造與復育。反觀大陸的野生動物保護教育,主要還是由野生動物保護的機構順便做的,而且以自媒體的科普文為主;同伴動物和經濟動物的福利的教育,除了一些生態農場外,我也沒有看到有同行涉及。
王順美老師關於學校動物保護教育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到動物保護教育需要考慮的面向©王順美
順美老師還發展出動物福祉教育架構,從知識、情意、行動三個面向我們應該思考教什麼,怎麼去教。©王順美
下面介紹一些動物保護教育相關的資源:
動物保護協會
動物保護協會是臺灣第一家動物保護團體,1960年成立,以宣傳動物保護觀念為使命,催生了野保、動保的相關規定,和鳥會等相關社團。現在主要關注同伴動物的福利,目標是通過立法和社會意識的提升,不再有流浪動物。在官網的資源區,有動物保護相關書籍、論文,還有中小學教案。
©動物保護協會
這些教案從覺知、知識、態度、技能、行動各有偏重,和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如英語、社會等均有融入,教案質量頗高。
©動物保護協會
關懷生命協會
成立於1993年,以提倡動物權、為動物爭取福利,保育野生動物與維護生態平衡為宗旨,以推動立法和教育為主要手段,成果包括促成「涉有動物表演、騎乘之場域不得取得環教場所認證」。關於教育特別開設「動保紮根教育平臺」,以幼兒園到高中的同伴動物、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實驗動物、展演動物(他們分的更細)的教學包和教案幾十篇,內容非常非常的豐富全面,我粗粗掃了一下有海洋動物昆蟲兩爬哺乳動物等等等;更有「動保紮根計劃」培養種子目標,評量協會宗旨是否通過教育實現。
紮根計劃©關懷生命協會
教案和教學包©關懷生命協會
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架構©王順美,關懷生命協會
他們還在王順美老師動物福祉教育架構下發展出了不同類型的動物教育架構,以野生動物教育為例,認知方面包括動物知識的了解,對生態環境的了解和相關法規的認識;情意方面指的是人和動物閒的互動和倫理價值觀,包括人為濫用問題、外來物種問題和棲地保育問題;行為方面包括個人和動物友善行動和社會體系與公民行動。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該會以深入的研究、調查與分析,從公眾意識和輿論、法律推動、教育推廣等各方面,逐步促進人們意識、行為及公共政策的改變,共創「人與動物、環境的和諧互動」;擅長通過環境議題來推動公眾參與行動、提升動物福利。研究會認為:「動物保護三個核心問題:要保護什麼動物?如何保護?要保護到什麼程度?三個問題都分別涉及人與動物互動關係、動物倫理(衝突或競和)、法律與行政、相關知識體系的發展與推廣,以及相關技術、設施的發展,產業經濟等面向。」「動物保護工作,改變的是人對待與所相互依存的世界萬物的關係。」這也是我們環境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之所在。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該會官網上的教育資源有其會定期舉辦的動物福利的研討會的資源,包括學校教育中動物態度的研究;還有一些研究計劃,包括高雄市的一個學伴動物計劃,為了應對校園動物虐待問題。
臺北市立動物園
這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教育局主管的動物園了吧,我最早聽說臺北動物園就是因為環境教育做的特別好,他們的slogan就是「向生命學習」(learning from life ),偏重保育教育。
臺北市所有三年級的學生都要在學年內來臺北動物園進行環境教育戶外教學,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
小學三年級戶外教學©臺北市立動物園
按照不同園區還有自導式的學習材料,除了我們常見的工作單外,還有相當多的單元開發為APP線上活動。
自導式學習材料©臺北市立動物園
當然,還有各種可以團體預約的課程,主題包括生物多樣性、動物與人的關係以及棲地經營等。
環境教育課程©臺北市立動物園
關於善用這些資源的建議:
正式教育方面
1、組成包括但不限於環境教育一線工作人員、中小學教師、動物保護科學家在內的工作小組,篩出中小學和動物相關的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結合,按照不同的年級特點制定關於動物保護教育的目標和課程方案。每個階段的課程相關概念目標可以參考張子超老師擬定的臺灣環境教育融入正規教育課程綱要的架構。
©張子超
2、以環境教育的五大目標(覺知、知識、態度、技能、行動)或三維教學目標來撰寫教案,教案應該包括教學主題、教學對象、教學時間、教學目標、課程介紹、課程步驟、課程評估教學要點和參考文獻。
©孫以柔,陳冠琳
3、組織教師培訓,給與支持。
4、推動環境教育立法。只有野生動物保護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從環境教育的視角重塑人和自然、和動物的關係。
議題教學:
大家可以發現本地議題、結合本地的資源和優勢,各盡所能、發揮所長。
參考文獻:
國中學生之動物保護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任孟淵(Meng-Yuan Jen) ; 王順美(Shun-Mei Wang),中等教育 , 61卷4期 (2010 / 12 / 01) , P60 - 83
彩蛋:2月15號是國際穿山甲日,發張臺北動物園百年紀念穿山甲logo ,大家可以看看裡面13種動物能認出幾種來?
本文除標識外的版權歸陳陽所有,歡迎轉發轉載。
提醒大家,所有材料的使用請尊重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標明出處,如有侵犯盜用者,我會協助原作者提出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