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副教授:實施學校環境教育 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當前,黨和國家對生態環境愈加重視,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也對我們提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明確要求。環境教育,尤其是學校環境教育,是持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和根本保障。

將環境教育切實融入各科教學

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是很多國家的常見做法。在我國,小學思品、小學科學、中學地理、中學生物、中學化學等課程中已列入環境教育目標,相應教材也編寫了環境教育的內容。此外,中小學語文和數學等課程的教材中也含有一些環境教育內容。這些課程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環境教育效果。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在這些課程中進行環境教育,另外還要在其他課程中融入環境教育,使所有課程形成合力、全面實施環境教育。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當地的小學、中學課程都在課程標準中將環境教育列為注意事項之一。不僅如此,為了指導各科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安大略省先後編制了2009版和2017版幼兒園與1-8年級、9-12年級的《環境教育——預期的範圍和序列》資源指南,指南結合每門課程標準中的有關條目,詳細闡述如何實施環境教育。

全面推行並完善「綠色學校」建設

旨在保護環境的學校環境管理,必將使長期身處其中的學生受到持續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建設「綠色學校」是國際通行的學校環境管理典範。

《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年~2010年)》提出創建「綠色學校」,《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11年~2015年)》提出「探索『環境友好型學校』實施規範和指導標準」。在行動綱要的指引下,全國陸續創建了很多「綠色學校」和「環境友好型學校」。然而,由於一些省、市仍在使用多年前制定的「綠色學校」評定標準,有些標準現在看來過於籠統或不夠全面。在諸多「綠色學校」的評定標準中,一般都把校園綠化、校園布局合理、校園環境衛生、垃圾分類處理、節約水電列為校園環境建設、整治的標準,但普遍缺少充分使用校舍、減少垃圾數量、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餐具與辦公用品、水電煤的能耗監測與節能降耗等評定標準。如果一所學校的食堂僅被用於學生的午餐,經常使用一次性杯子或一次性辦公用品等,沒有正反列印和複印的文件,垃圾數量多,不對能耗進行實時監測,那就很難稱其為真正的「綠色學校」。因為,減少垃圾、重複使用、循環利用是環境保護的三大根本舉措,理應成為「綠色學校」的評定標準。

開展實踐性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

長期以來,我國學校組織開展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都以認知類和宣傳類居多,前者如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後者有藝術表演、上街宣傳等,實踐性、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偏少。

綜合國內外課外環境教育活動實踐經驗,學校可以開展下列活動:調查自己家庭、學校、社區生活中的用水、用電、食物、衣物、物品、垃圾等情況,充分了解人類對環境的依賴、人類與環境的相互影響,進而逐漸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參與維護和改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區環境,培養對環境的責任感、形成保護環境的能力與技能,並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利用動物園、植物園、公園等社會環境教育資源和設施開展相應環境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直觀地理解生態平衡及其重要意義;參與所在地的環境保護項目,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環保的價值感與成就感,進一步鞏固環境知識與技能;根據「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特殊日子的相應主題開展活動,了解世界和中國的環境價值觀,認識當前的環境問題與環保重點;針對特殊的環境事件開展活動,如非法排汙事件、有害物質洩漏事件,使學生深入理解每個人應該承擔的環境責任。

培養、培訓環境教育教師

學校環境教育能否順利實施、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在教師。環境教育教師需要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持續貫通地進行。職前培養的目的應該包括兩方面,一是幫助師範生形成積極的環境態度、掌握系統的環境知識、踐行對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二是使他們掌握實施環境教育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為此,教師教育機構除了採用環境教育課程、學校環境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其他課程滲透、專題講座等方式外,還可以成立環境社團或環境協會等,為學生增加環境保護實踐和環境教育實踐的機會。如南通大學「綠色方舟」環保社團,成立以來開展了很多內容全面、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切實提高了社團成員的環境素養與環境教育能力,也為全校師生提供了豐富的環境學習資源。

環境教育教師的在職培訓內容不能只限於環境與環境教育的知識,更要重視基於任教學科、環境現狀和學生特點的環境教育能力與技能。近年來,環境教育師資培訓陸續舉行,但能夠參與培訓的教師不多,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如果能對所有在職教師進行環境教育的系統培訓,那麼全體教師既能作為環境保護的踐行者直接引領並影響學生,又足以勝任系統的學校環境教育重任。唯有如此,每個教師才能真正將環境教育融入所教學科、共同參與建設「綠色學校」、有效開展各項環境教育活動,理想的學校環境教育效果指日可待。 趙衛菊

(作者系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5月3日 南通市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 為貫徹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要求,進一步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規劃。規劃實施範圍為全市域。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環境保護初心如磐 生態文明使命在肩
    學校設有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生態學系等11個教學單位,設有環境教育研究所、環境監察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環境法諮詢與服務中心等11個研究所。設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等21個本科專業,專科專業38個,其中環境類本專科專業近20個,涵蓋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各個領域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過程。「環境管理專業」「環境監察專業」「生態保護專業」是學校的首創專業,具有深厚的辦學底蘊和廣泛的影響。
  •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地方立法
    二是加快綠色發展立法步伐,制定了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綠色建築發展等法規,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將綠色可持續發展融入節能生產生活全過程,倡導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環境保護,進一步減少不合理能源消費,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綠色發展。
  • 生態環境保護重在法律制度落實
    在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背後,則是我國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提供的法治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修訂環境保護法,相繼修改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制度。
  • 日照市委市政府印發實施方案 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11月17日,日照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進一步加強全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號召全社會各行各業積極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參與和保護生態環境,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環境保護
    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履約機制,制訂和實施森林、草原、海洋、內陸水域、農業和乾旱半乾旱地區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案;完成外來物種入侵及其生態影響調查,制定法規,強化外來入侵物種的環境安全管理;開展遺傳資源獲取和惠益分享機制的研究,不斷強化其管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能力建設,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力度。
  • 天津大學法學院召開「編纂生態環境法典 完善生態環境法制」學生論壇
    12月16日晚6點,在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主持召開「環境法典編纂學生論壇」,天津大學學工部部長趙欣出席會議並講話,天津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楊歡、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張昊,天津大學黨委宣傳部劉延俊老師出席。天津大學本、碩、博學生以「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為主題進行學術研討。
  • 江西制定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實施意見 要求全體幹部職工都...
    江西制定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實施意見 要求全體幹部職工都應該主動擔負起生態環境宣傳的義務和責任 發布時間:2020-03-18 11:59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保護生態環境 倡導文明新風
    所以「白色汙染」深層次的問題還待我們去研究和解決,我們要加強民眾環境意識的教育,樹立環保觀念。治理「白色汙染」需要民眾的熱情,更需要民眾的參與,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也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我們大家都應該行動起來,為治理「白色汙染」盡一份力。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構建良好政治生態促進生態環境事業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大力推進政治生態建設,堅持以政治清明促生態文明,以政治清明促擔當作為,有力激發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幹事創業熱情,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發展。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被山東省評為「生態環境系統市級綜合工作先進集體」,被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評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 【環境保護】環境保護部《「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解讀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對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方向性、決定性的重大影響,是「十三五」環保工作頂層設計的理論指導和基本原則。編制實施《規劃》,要求我們把五大發展理念真正地落實到環保工作中去,以創新突破瓶頸,以協調促進平衡,以綠色補缺生態,以開放加強融合,以共享激發動力,補齊社會發展中的短板,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小康社會普惠的公共產品和民生福祉。
  • 省生態環境廳在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和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省生態環境廳在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和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進展視頻調度會上作… 2020-11-27 1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原市出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 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任...
    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山西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等制度。(二)將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列入黨政領導幹部教育培訓內容。(三)組織擬定發展循環經濟規劃、政策並協調實施,綜合協調節能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會同相關部門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四)會同有關部門爭取中央、省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資金,拓寬生態環境籌融資渠道,引入社會力量投入生態保護和環境汙染治理。
  •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鐵腕正風肅紀,紮實開展以案為鑑專項教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恆抓好中央巡視整改工作,切實做好巡視「後半篇文章」。會議認為,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人類發展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
  • 自治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
    水汙染防治方面,制定出臺《關於加強重點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重點流域斷面水質汙染補償辦法》,印發實施《黃河內蒙古段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行動計劃》,生態環境部督辦的63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全區13處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任務,109座城鎮汙水處理廠平均達標排放率為99.5%。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其中,4月2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成為全國首個正式發布「三線一單」實施意見的省份;浙江省「三線一單」成果已通過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審議,目前文件已籤發,正在製作中;上海、江蘇、安徽、貴州四省(市)「三線一單」成果已通過省級人民政府常務會審議;其餘6省均已完成了「三線一單」成果論證,正在或即將報請省級黨委政府審議
  • 大南昌都市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公示稿)
    加強城鎮生活汙染控制,保障城市人口集聚生活環境舒適健康,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強畜禽養殖汙染控制,大力發展生態型高效農業;強化森林植被的保護和撫育,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與南昌市協調建立上下遊生態保護與水資源調配的協商機制,共同保護撫河流域生態環境。共德永城鎮發展區:包括九江市共青城市、德安縣、永修縣。
  • 中國的環境保護
    目 錄  前言    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    二、逐步完善的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    三、工業汙染防治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四、國土整治與農村環境保護    五、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六、環境科學技術和環境宣傳教育
  • 陳俊源、嶽偉:中國環境與生態文明教育70年|生態文明教育專題研討②
    啟動在職幹部保護培訓。1981年,建立秦皇島環境管理幹部學校,並於1979年至1982年在大連等地舉辦了11 期在職環境管理幹部培訓班。啟動環保社會宣傳教育。一方面,通過創辦《環境保護》等期刊、雜誌,建立環境宣傳教育陣地 ;另一方面,開展環境社會教育活動。例如,1980年3月和1981年3月分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兩次社會教育月活動。
  • 生態環境部:將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實施重點監管
    生態環境部22日明確,將「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實施重點監管」,落實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職責。生態環境部負責指導、組織和協調全國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並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實施重點監管。對自然保護地相關規劃中生態環境保護內容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生態環境部組織建立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測制度,組織制定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組織建設國家自然保護地「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重點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