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後,5段場景看懂《千與千尋》

2020-12-23 光明日報

文|張天水

上映13天,4億,豆瓣9.2分。宮崎駿動畫長片《千與千尋》18年後登錄國內院線,隨即掀起一陣觀影熱潮。

對中國觀眾來說,《千與千尋》並不算一部新片。早在2001年,《千與千尋》便憑藉劇情、配樂、導演等各方面的精彩表現風靡全世界,大大小小獲獎無數。

在國內,很多觀眾都將它奉為動畫圭臬,千尋的奇幻之旅也成為一代人心中最美好的影像回憶之一。

電影中,白龍對千尋說,不要回頭,我們一定會再相遇。誰想,當我們和他們在銀幕上再相遇的時候,時光已經流逝了18年。

要用什麼樣的詞語形容這部動畫?有人說它是懷舊經典,深深地打下了時代變革的烙印;有人說它是匠心之作,簡單的手繪世界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還有人說它歷久彌新,每次看都能帶來不同以往的體驗。一千個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觀眾心中都有自己的《千與千尋》。

「只能送你到這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在《千與千尋》中國大陸正式海報上,千尋和白龍遨遊在藍天白雲之上,白龍褪下的鱗片在空中飛舞閃爍,這個畫面曾讓無數影迷感動到淚流滿面,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長與愛的力量。

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成長教育課中,是否有一句臺詞、一個畫面、一種情愫讓你終身難忘?讓我們走進影院,在大銀幕上重溫這五個經典段落,並且帶著這份溫熱的感動一直向前,不回頭。

1、即使渾身顫抖,也要大聲喊出「請讓我在這工作」

成長總是發生在一瞬間。對於十幾歲的花季少女來說,走進這個神秘世界之前,她還因為「第一次收到花就是送別的花」這件小事悶悶不樂;而下一刻,她卻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危機四伏的新環境,承擔起拯救父母於生死邊緣的使命。

湯婆婆一語道出了現實世界的殘酷:「為什麼你想要工作,我就要僱傭你?你看起來又笨又愛撒嬌又愛哭。」

儘管如此,千尋想要工作的心情卻越發堅定。因為她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去努力。

2、「不要長太胖,否則會讓人宰了吃的。

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神的食物而變成了豬,被湯婆婆關進了豬圈。當白龍帶千尋來看望父母的時候,卻看到他們因為吃得過多而趴在地上呼呼大睡,只能任憑宰割。「不要長太胖,否則會被人宰了吃的。」千尋哭著喊出這句話,然後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如今這幅畫面已經被網友做成了搞笑表情包,廣泛流傳在減肥圈和美食圈之中。但多年前看到這裡時震驚的心情,仍然難以忘懷。

貪吃就會變成豬,如此深刻的道理用簡單的形式就表達出來了,這大概就是動畫的動人之處吧。

3、面對不義之財說出「我不要金子,謝謝你」

無臉男這個角色曾經是很多人兒時的噩夢,會吃人的血盆大口、面具裝飾的面孔、漂浮不定的身形,以及空虛寂寞的內心,都讓人不寒而慄。但這一次很多人表示,再看《千與千尋》,忽然能夠理解這個人物了。

它只是一個需要朋友的可憐人。為了報答千尋的恩情,為了和千尋做朋友,無臉男變出了數不盡的金子。

當周圍人對財富趨之若鶩的時候,千尋卻堅定地說「我不要」,並詢問他有沒有家,之後還願意帶著這個新朋友踏上未知的之旅。

堅定內心,遠離誘惑,助人為樂,善交朋友,這些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品質,在紛繁複雜的當下卻越發顯得珍貴。

4、「大家一起紡的紗,能夠帶來好運」

下了有去無回的電車,經由一盞跳動的檯燈帶路,千尋和朋友們來到了錢婆婆的家,影片也進入了一段難得的溫情時光。

誤會消散了,心事解開了,曾經沉睡的記憶也在慢慢甦醒。在溫暖的燈火下,小烏鴉和小老鼠紡紗織線,錢婆婆、千尋和無臉男喝茶小憩,其樂融融。

臨走之前,錢婆婆送給千尋一個漂亮的發繩:「這是護身符,大家一起紡的紗,能夠帶來好運。」

眾人拾柴火焰高,當所有人齊心協力的時候,最艱難的任務、最遙遠的夢想也會一點點變成現實。這不是魔法,卻擁有最強大的魔力。

5、只要相信,就一定會重逢

在影片的結尾,歷經千難萬險之後,白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坊寶寶勇敢走出了室外,千尋父母身上的魔咒也破解了,而成長最大的莫過於千尋自己。曾經那個愛哭的小女孩,笑著拯救了全世界。

在神隱世界的入口處,千尋問白龍,我們還會重逢嗎。白龍拉著千尋的手說,一定,一定,你快回去吧,記得別回頭。

在明亮而又略帶憂傷的旋律裡,兩個人拉住的雙手逐漸分開,千尋的身影也在草坪上越行越遠,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接近尾聲。

當夢境和現實的界限開始模糊的時候,千尋頭上的發繩仍在熠熠發光,似乎在訴說著曾經的一切。

只要經歷,就不會忘記;只要相信,就一定會重逢。

就像18年彈指一揮間,短暫的分離,也許是為了讓相遇更加動人吧,讓我們在時光的旅程中變成更好的你和我。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

責編:王子墨

編輯:孫小婷 常瑩 李如皓

相關焦點

  •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些情節,長大後才能看懂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小學時,大概是在動畫頻道看到的。已經不記得當時是什麼樣的感覺,也不記得劇情,只是特別的喜歡白龍。後來再一次觀看,已經上高中了,當時終於理順了全部的劇情,也有了一定的感觸。
  • 心理學:18年後,終於看懂了《千與千尋》
    今天想聊一聊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關於《千與千尋》,有人說: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部電影,我希望是《千與千尋》。而我們也確確實實,被這部動畫深深打動過,並且如此懷念它。01這部影片獲得了太多殊榮。比如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金熊獎,諸如18年來它一直都是日本電影票房冠軍。
  • 重溫《千與千尋》:18年後,我才看懂了這些職場隱喻
    2019年6月21日,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登陸國內影院,引發空前觀影熱潮。作為同獲奧斯卡和金熊獎的動畫佳作,影片時隔十八年引進,贏得了國內超多觀眾的支持與喜愛。電影《千與千尋》劇照本來就膽小柔弱的千尋在這個陌生奇怪的世界,倍感孤獨,內心充滿了恐懼;但她並沒有被嚇得退卻,而是積極上進,努力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找到了一份工作,並且生存下去,最後解救了父母。
  • 18年前的《千與千尋》 票房完勝新片《玩具4》
    原標題:18年前的《千與千尋》 票房完勝新片《玩具4》 近日,「不能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的減肥警句再次在朋友圈刷屏,它是千尋提醒變成豬的父母時說的。21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2001年的巔峰之作《千與千尋》在中國公映,這是它在日本上映18年後首次登上中國內地大銀幕。
  • 《千與千尋》再上映:18年後才發現,這是一部成年人的電影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有時候和一個人聊天,我們發給對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復,可是我們收到對方的消息,卻總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復給他。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刪了那個對話框。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討好。
  • 《千與千尋》人物圖鑑:18年後,揭開成人世界真相
    6月21日,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上映,距它在日本上映已過去18年。少女千尋和父母誤入異世界後,經過重重努力回歸現實世界。《千與千尋》經典重映,這個奇幻故事依然不怕劇透。每次看這部電影,都能讓人獲得全新人生感悟。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你遇到了怎樣的自己?
    宮崎駿著名動畫電影《千與千尋》,6月21日終於在國內影院上映,其關注度絲毫不減當年,而且觀眾的熱情似乎更勝以前。時隔18年,當我們再看《千與千尋》,不僅從中體會到了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學,還能看到成長中不同階段的自己,那麼,現在的你屬於以下哪一個階層呢?階層一:坊寶寶——長不大的孩子。
  • 一等就是18年:《千與千尋》國內上映 海報又亮了
    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以及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今天在國內院線上映。很多網友表示,「爬也要爬到影院,因為那年我欠《千與千尋》一張電影票。」《千與千尋》問世18年後才登陸大陸院線,沒想到票房號召力依舊驚人。
  • 別相信網上的傳言,看看《千與千尋》真實的場景到底在哪裡
    《千與千尋》這部出自日本漫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整整影響了八零後這一代人,相信看過《千與千尋》的人都會被感人的劇情和唯美的畫風所吸引。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即拿下日本電影總票房第一,並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等國際電影獎項。
  • 《千與千尋》場景湯油屋手繪過程
    雖說是新年,可是laterboy還要加班,並沒有休息(貌似laterboy自從出社會後就有休過正常的節假日,悲催……),而且過年雜七雜八的事情反而更多,沒有足夠時間畫完一幅新的圖,無奈只好把去年畫的一些圖發布出來,去年畫動漫場景,每部動畫發布5期,但實際上涉及到的那幾部動畫都畫了不止5幅,有些是在laterboy開通自媒體之前畫的,比如這幅《千與千尋》的湯油屋就是。
  • 電影《千與千尋》18年後首登中國大銀幕
    近日,宮崎駿公開了一封關於即將上映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手寫信,「千與千尋,請多關照」。被奉為經典的宮崎駿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是迄今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柏林金熊獎的影片,該片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18年後它首次登上中國大銀幕。據悉,該片將於6月21日上映。
  • 《千與千尋》參考場景,出名後遊客擠都擠不進去,下午5點關門
    九份老街,有人為這個「千與千尋」而來,有人為湯婆的小屋而來,也有人默默地為無臉男而來, 最初,不是宮崎駿導演的動畫《千與千尋》點燃的,而是因臺灣電影《悲情都市》而聞名, 隨之宮崎駿在描繪《千與千尋》時,把這裡列為參考場景之一。
  • 重溫《千與千尋》經典的細節,18年後才知道,揭露的是人之本性
    近日,日本動漫電影《千與千尋》在中國首次上映,距離它在日本第一次上映的時間已經過去了18年,其實這部電影我們在兒時已經看了無數遍,如今依然選擇去影院重溫,大概大家都是想在大銀幕上再次找回兒時的回憶。宮崎駿大師的作品,不僅畫面唯美,劇情緊湊,而且也會有適當的留白,這樣給觀眾帶來了無限得想像空間,所以不論我們看了多遍後都還會細想影片中得細節,讓我們後知後覺明白筆者得用意。
  • 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國上映:遲到18年的奇異旅途
    千與千尋6月21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作品《千與千尋》將在中國上映。這部日本動畫電影,在2001年上映時即獲得票房和獎項的雙豐收。如今時隔18年,在千萬中國粉絲的期盼下姍姍來遲。這部動畫電影為什麼經典?
  • 值得看很多遍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
    說實在的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我真的沒有看懂,但是後來慢慢的經常想起來電影中的某些情節,難道就是所謂的長大了?不禁又看了好幾遍,總算明白點什麼。這部劇目前在豆瓣評分高達9.4分,評論也非常高,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 小時候沒看懂的《千與千尋》的四大主題,你現在明白了嗎?
    距離首映18年後,《千與千尋》終於在中國上映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它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動畫啟蒙之作了。導演兼創作者宮崎駿提到,千尋在走出隧道後,已經「失去」了她對精神世界的所有記憶。story 文藝片war movie 戰爭片detective story 偵探片affectional film 愛情片suspense film 懸疑片science fiction movies 科幻片《千與千尋
  • 夜讀|是什麼,讓那些看完《千與千尋》的年輕人熱淚盈眶?
    01 長大後的我們,與千尋的又一次重逢不知不覺,離2001年已經隔了有18年。2001年7月,正是《千與千尋》在日本第一次上映的日期。18年的時間,究竟可以改變多少人和事物?2001年,也許我們還在上著小學,放學回家後拿著幾毛錢買的零食和汽水,回家後在爸媽督促下寫完作業,然後塞著盜版光碟,看著喜歡的動畫片。這其中,可能就有這部《千與千尋》。可是仿佛一瞬間,我們都忽然長大了。2019年,我們早已逃脫於漫漫的十年寒窗,從高中和大學畢業。
  • 水彩千與千尋的海報,自己畫的獻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己畫的千與千尋的水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部動畫看了很多遍都是非常吸引人的,這次自己畫的水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幾年前看過《千與千尋》,最近又看了一遍,再看一遍感覺自己好像看懂了不少,突然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寫出來 。
  • 關於《千與千尋》的12個小事
    5月9日,宮崎駿經典大作《千與千尋》確認引進國內院線,中文版海報隨之曝光。粉絲在各大社交平臺奔走相告,慶祝有生之年系列。《千與千尋》被稱作成年人的動畫,電影中的主題、情節乃至美輪美奐的畫風值得每個粉絲翻來覆去的看,反覆的推敲回味,甚至為大家貢獻了無數的表情包與經典語錄。
  • 《千與千尋》暖心回歸,你真的看懂每個人物所代表的含義了嗎?
    說起動畫電影,絕對不能忽視這部家喻戶曉的《千與千尋》,作為宮崎駿老爺子的代表作,它是歷史上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今年這部電影在中國重映,配音演員的陣容也是十分亮眼。不過,這部被人愛了這麼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它的原名是《千與千尋的神隱》,講述了女孩千尋跟隨父母搬家,在路上一家人誤入靈異世界。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在這裡頑強地活了下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並最終救出了父母。雖然這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動畫,但只有成年人看了才會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