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別動不動就說孩子逆反,是你不理解孩子話語中的潛臺詞

2020-08-23 雨媽說育兒

青年路新開了一家超市,李姐約我去看看。吃過早飯簡單收拾一下,我便拉著小車去李姐家。不巧的是我趕到的時候,李姐一家吵翻了天。見我進來李姐的孫女玲玲一扭頭進了自己的房間,李姐的兒媳還在叫罵個不停:「你自己也不好好想想,你以前是什麼樣子,自從跟她在一起後,你又變成什麼樣子了?難怪我不叫你跟她在一起嗎……」李姐兒媳一邊叫罵一邊氣得臉色發白,我勸說幾句她停下來之後,李姐拉我到她房間。

關上門李姐悄悄對我說:「你不知道玲玲以前多聽話,學習自覺成績也不錯,每天放學就回來寫作業,從來都不讓大人操心。自從跟後排那丫頭在一起之後,經常放學回來的晚,問她她啥都不說。媽媽擔心玲玲學壞,就不想叫玲玲跟那丫頭在一起。本來媽媽是對她好,可是玲玲卻總是不聽,媽媽氣得不準那丫頭來找玲玲,這下可好玲玲知道後就跟媽媽發火,你說孩子學壞多快呀!」

我對李姐說既然玲玲對媽媽有看法,你可以抽時間跟玲玲談談。李姐搖搖頭說:「沒用的。我也不是沒說,我說過幾次玲玲總是默不作聲,見我說久了玲玲就那幾句話,反正你跟我媽是一個鼻孔出氣的,反正你們也不相信我,我什麼也不可能跟你說。唉,這孩子就是一個逆反!」聽李姐這麼一說,我輕輕的搖了搖頭。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像李姐一樣,只要是孩子不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就立即給孩子貼上逆反的標籤,後果是孩子關閉心門,家長無法溝通。

像玲玲這樣的孩子真的是逆反嗎?我看未必!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有關孩子「仇親期」的文章,不僅閱讀量一度上升,且評論和轉發都很多。我認真查看了網友的跟帖留言,許多家長紛紛吐槽說孩子逆反、發脾氣、孬好話都聽不進,無法溝通,家長個個都說煩死、愁死、崩潰……

之所以會出現家長與孩子無法溝通的局面,原因就在家長身上。因為家長不了解孩子,明明孩子表達的是對父母的期盼,家長卻誤會孩子,往往把孩子的話放在敵對的位置上,認為是逆反,於是就拿出家長的權威對孩子施行管卡壓,把好端端的一個孩子硬是往逆反的道路上推,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失去信心,自然而然對家長關上心門。

要想解決問題,家長要做到如下三點:

1、用心傾聽孩子話語中的潛臺詞

天下父母都喜歡懂事聽話的好孩子,所謂的懂事就是孩子能為父母想,所謂的聽話就是父母叫幹什麼幹什麼,孩子一切都按照父母的意願做。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張,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父母就說孩子變了,甚至好孩子的形象在父母心中轟然倒塌,對孩子說的話稍不入耳就給孩子貼上逆反的標籤。其實,孩子有些話並不是逆反,而是表達心中的一種期待,家長由於不理解就亂下結論、對孩子動怒、指責、甚至動粗,孩子就以緘口不言進行對抗。

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在「掌握和孩子溝通的技巧」一文中說:許多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時常會感到「驢唇不對馬嘴」,原本是關心孩子,可是孩子卻不領情;想說點知心話,卻發現孩子心不在焉……其實,孩子在與家長溝通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你無法開啟他的心扉,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地與他進行交流,好話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鄰居家的孩子麗麗第二次離家出走,媽媽找了兩天才聽說麗麗躲在趙珊珊家。趙珊珊媽媽知道麗麗是跟媽媽鬧彆扭出來的,就耐心的詢問情況。剛開始麗麗也是低頭不語,在趙媽媽的耐心勸說下終於開口說話了。當趙媽媽勸麗麗有什麼事情要好好跟媽媽溝通時,麗麗說:「反正我說什麼媽媽都不會相信;反正不管什麼事媽媽都認為是我的錯;反正我的話媽媽從來都不會聽!」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玲玲和麗麗的話如出一轍,兩個孩子的話語中都一連說了幾個「反正」,這「反正」潛臺詞背後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2、體會孩子潛臺詞所表達的心情

現在我們就以麗麗的話為例認真分析一下「反正」背後的意義所在。

「反正我說什麼媽媽都不會相信;反正不管什麼事媽媽都認為是我的錯;反正我的話媽媽從來都不會聽!」認真分析一下不難看出,麗麗言下之意是:「我說的話希望媽媽能相信;有些事情並不是我的錯,希望媽媽能正確評價我;我說的話媽媽如果能認真聽多好啊!」

這些潛臺詞背後蘊含的:一是孩子不被母親理解的痛苦;二是孩子對母親的一種期待。

3、站在孩子角度與孩子平等對話

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在孩子的嘴裡」反正」是不是耳熟能詳?可悲的是我們有幾個家長能理解這潛臺詞背後的真正意義呢?「反正」明明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期待,而許多家長卻把它看成是孩子的逆反,理解為是孩子在對抗父母。親子溝通一旦出現這種南轅北轍,接下來只有四個字——此路不通!

其實,對孩子話語中的潛臺詞理解並不難,只是父母沒有用心去體會,所以在親子溝通的對壘中,父母不是拿威嚴壓制孩子,就是被孩子的情緒帶著走,當然容易勾起怒火,於是親子戰爭就爆發了。如果換一種角度替孩子想想,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對話,親子關係便會從緊張轉變為融洽,溝通自然會順暢。

總而言之,如果父母平時對孩子能多用心一點,當親子之間出現矛盾時能再耐心一點,能給孩子留有說話的機會,能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就一定能理解孩子話語中的潛臺詞。當了解孩子真正表達的心意之後,再認真體會一下孩子內心的感受,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與孩子平等對話,孩子還能會刀槍不入閉口不談嗎!

相關焦點

  • 孩子逆反了怎麼辦?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出現逆反的情況,情緒往往極不穩定,特別容易激動,亂發脾氣、反抗心理、虛榮心強、聽不進正確的意見跟建議;孩子逆反不僅會導致厭學,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家長如何幫助逆反的孩子走出困境呢?其實逆反的孩子自身是特別痛苦的。他們一定是內心十分的痛苦所以才通過逆反這種外在的表現形式發洩出來。
  • 原來孩子也會話裡有話,讀懂孩子的潛臺詞,才能讀懂孩子的心
    如果孩子回家後對你說:「父母,今天老師表揚了劉強。」你的反應可能是:老師為什麼表揚劉強;老師怎麼沒有表揚你;你呀,要向劉強學習……其實你並沒有理解孩子的真正意思。孩子講這件事的目的只是想表達一下他的情緒,作為父母,你沒有必要進行長篇說理。聽懂孩子的潛臺詞,給孩子一些安慰和鼓勵,是孩子最希望的。
  • 父母善用「潛臺詞」,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於是便說了一句:今天作業寫的不錯,字跡工整,老師應該不會再把你的作業當反面教材了。媽媽的原意當然是想表揚孩子的進步,但是孩子聽上去也許會覺得有些刺耳,認為這是媽媽在故意提醒自己之前的作業因為不合格被老師批評過。
  • 「媽媽,我想要和你一起睡」孩子的潛臺詞,你讀懂了嗎?
    因此我們就要透過孩子的語言來了解其背後的「潛臺詞」,只有這樣,才不會因為誤解而委屈了孩子。記的我們家小姐姐兩三歲的時候,朋友帶孩子來家裡玩,小姐姐很是興奮,也非常熱情的和鄰居小妹妹一起玩。到了要離開的時候,朋友告訴妹妹還有事情該走了,可是妹妹玩的正起勁,不想離開,小姐姐竟然出人意料的拉著不情願的妹妹去門口,說:「你該走了,要回家了。」
  • 家長的言行是改造孩子的魔法,善用"潛臺詞",教育就能事半功倍
    於是便說了一句:今天作業寫的不錯,字跡工整,老師應該不會再把你的作業當反面教材了。媽媽的原意當然是想表揚孩子的進步,但是孩子聽上去也許會覺得有些刺耳,認為這是媽媽在故意提醒自己之前的作業因為不合格被老師批評過。
  • 「天使」變成「小惡魔」,孩子頂嘴的潛臺詞,你知道多少?
    明明以前家長說什麼孩子就會去做什麼,可是現在不論家長說什麼孩子永遠都會去反駁,現在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說不。許多家長都認為,曾經的天使如今已經變成了小惡魔,但其實孩子之所以頂嘴,也是有著潛臺詞的。記得有一次坐高鐵,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因為是夏天的原因,所以候車室裡面都開了空調。
  • 孩子叛逆語言背後的秘密
    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每一個家長都會不自覺的認為是孩子在抗拒、在逆反,很少去耐心的詢問或者觀察這個簡單的「不」字的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秘密。試試想想把剛剛對話中的寶寶換成家裡的其他成年人成員,比如,妻子,老公結果會怎麼樣。「老公,吃飯吧」「不,我今天不想吃」「你中午吃多了?」或者「你不舒服?」「是不是今天的飯菜不合你胃口?」
  • 讀懂孩子「頂嘴」背後的潛臺詞
    我耐著性子跟她說:「咱們說好的,吃飯的時候不玩玩具的,是不是?」結果她說:「沒說過!」我當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孩子從2歲開始,很多家長就會發現:以前說什麼聽什麼的小天使怎麼突然變成「惡魔寶寶」了。無論家長怎麼說,孩子都要頂回去。這是怎麼了?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孩子在一歲半以後,就開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希望家長可以用心傾聽,幫助自己實現。
  • 孩子哭鬧,別動不動就講條件,厲害的寶媽3句話就讓孩子停止哭鬧
    導讀:孩子哭鬧,別動不動就講條件,厲害的寶媽3句話就讓孩子停止哭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哭鬧,別動不動就講條件,厲害的寶媽3句話就讓孩子停止哭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老師說:哪有什麼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孤獨的孩子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不乖是孩子的問題,其實這背後主要是因為家長不能真正理解孩子,或者說不被理解的孩子孤獨的孩子在用不聽話來反抗你我覺得沒有什麼逆反的孩子只要不被理解的、孤獨的孩子。家長朋友們不妨想一想,在你的過去經歷中哪些人的話你更願意聽呢?絕對是那些理解你的,讓你欽佩的人更容易影響你,而那些你看不順眼的、心煩的人說的話你本能的就想抬槓!如何理解孩子,可以從讀懂孩子的孤獨開始。
  • 莫把抑鬱當「逆反」孩子抑鬱非小事
    青春期「逆反」和抑鬱症有哪些不同?家長應如何理解和幫助受抑鬱困擾的孩子?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曹慶久:抑鬱症的起因包括生物學、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學指遺傳因素,父母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孩子抑鬱風險會增大。
  • 莫把抑鬱當「逆反」 孩子抑鬱非小事
    青春期「逆反」和抑鬱症有哪些不同?家長應如何理解和幫助受抑鬱困擾的孩子?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曹慶久:抑鬱症的起因包括生物學、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學指遺傳因素,父母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孩子抑鬱風險會增大。
  • 父母批評孩子,為什麼總是逆反,幫你找對最佳有效的批評時機
    「你要我說你多少遍呢?天天都要這樣出錯,你是怎麼回事,長點心行嗎?」「你這孩子怎麼就是不聽話呢?說了這麼久,還要這樣一根筋呢?」「我說不行就不行,今天就這樣吧!」不做這樣無益於孩子,對自己的身心也不利的話語和行為。不做了,就是知止,所謂的知止而後有定,才會有定力,有智慧教育和影響孩子。你會發現,當你不做也不說這些無效的話語和行為時,孩子的一切就在慢慢地開始發生改變。在什麼時候批評,才會產生有效率有結果的教育呢?我們一起找找,什麼是合適的時機。
  • 叛逆孩子背後的故事——換位思考:改變關愛背後的「期望」心理
    媽媽看了她一眼說:「那你畫一張給媽媽看看,別說話!快點畫!」沒過幾分鐘,圓圓舉著自己的畫走到媽媽面前高興地說:「媽媽,我畫完了。」媽媽看了一眼,面無表情地說:「著色了嗎?」圓圓看了看自己的畫,一聲不響地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一會兒她又跑到媽媽面前讓媽媽看她的畫,媽媽這次不耐煩地說:「怎麼那麼多事呀,真煩人,畫個畫都不安寧,會畫還把燕子塗成紅色的呀!」
  • 你懂如何教育孩子嗎?這樣教育孩子,不僅沒效果,還會令其逆反
    提到如何教育孩子,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很有辦法,也能滔滔不絕講上一個上午。但是每當實際操作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人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麼難教育,說什麼他都不聽。你看爸爸,以前也總是丟三落四的,後來我經常提醒自己,然後這些年就好多了,不怎麼丟東西了。所以說還是要當心啊,髮夾丟了多可惜。」爸爸的道理還沒講完,這位小朋友就打斷了他的話,淚眼朦朧的說:「爸爸,你好討厭!」然後,爸爸的講道理教育方式無疾而終。
  • 孩子在學校發生矛盾了,別動不動就叫家長!
    早上起來兒子班級群不停的響,拿過手機一看,心裡咯噔一下,是找我的,一個家長在群裡瘋狂的艾特我,說是讓我馬上去學校,解決一下我兒子打人的問題,不敢怠慢趕緊把兒子叫過來問一下什麼情況,兒子說他和同學打籃球,搶球過程中發生了碰撞,那個同學摔了一跤,可能摔的比較疼就哭了起來,兒子說跟他已經道歉了,老師也知道的。
  • 別動不動就說孩子缺鈣,這4種表現並非缺鈣,盲目補鈣適得其反
    導讀:別動不動就說孩子缺鈣,這4種表現並非缺鈣,盲目補鈣適得其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動不動就說孩子缺鈣,這4種表現並非缺鈣,盲目補鈣適得其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無敵父母無敵孩,父母即將經歷與正在經歷的,與孩子逆反期大亂鬥
    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進入逆反期父母自己都沒意識到,是從哪一天開始的,為人父母,當家長的,突然發現你的寶貝兒、乖乖女,開始不聽話了,開始與你頂嘴了,你對他們瞪眼睛的時候,他們勇敢地回瞪你。恭喜你,你的孩子進入逆反期了,逆反期有人又叫做叛逆期,叛逆這個名字有點嚇人,讓人想到「叛徒」兩個字。
  • 父母越呵護,孩子越逆反
    13歲的劉偉(化名)要離開家,他不願意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原因是「爸爸媽媽對我太好了」。他說:「我上學放學爸爸都用車接送,回到家他們連飯都給我盛好了,還給我夾菜。想吃蘋果,他們就削好皮,切成小塊,插上牙籤擺在書桌上。家務活就更不讓我動手了。他們就知道讓我學習、看書,未來的一切都給我安排好了。我在家裡就像一個木偶,沒有一點發言權。
  • 4歲男孩嫌棄爸爸醜:父母讀懂孩子話語背後的潛臺詞了嗎?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說,我想像不出還有什麼,比父親的保護更讓一個孩子渴求得強烈。爸爸原本是孩子成長的保護傘,但是如果被孩子各種嫌棄,就真的需要反思,是不是爸爸的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了!無獨有偶,在一期《少年說》的舞臺上,初一男生譚論吐槽臺下的爸爸,吹牛當年是媽媽追的爸爸,爸爸說他彈著吉他吸引了媽媽的目光。譚論惟妙惟肖地學著爸爸的樣子,惹得臺下的爸爸一陣不好意思,譚論問爸爸:「你還沒我帥,你還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