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敏開學上三年級,這好不容易盼著疫情穩定,孩子能回學校上學了,但是一回到家,小敏的心情非常的低落,說他們的班主任換了。小敏是個重感情的孩子,之前和自己的班主任建立了比較好的感情聯繫,在疫情階段,只要小敏不肯學習,媽媽把班主任搬出來說事兒,小敏就很痛快地接受任務了。媽媽也對小敏的班主任很是喜歡,二十七八歲的一位女老師,利落能幹,上進心強,但是不知怎麼的就換掉了。
新來的班主任,怎麼樣的背景,教學能力如何都不得而知,話說孩子心情不好,家長也是心裡七上八下的,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遇到一位好老師,能夠在老師的教育下,身心健康,成績飛躍。
其實面臨換老師這樣問題的可不僅僅是小敏,很多孩子開學後都發現,自己的老師換了。有的是班主任換了,有的是任課老師換了,當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班主任換。
現在,作為班主任的大多數還是女老師,尤其在小學階段更是如此,男老師如果當了班主任,可謂是稀罕物大熊貓了。
但問題是女老師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結婚生子。二十七八歲正是一個女性生育的重要年齡,一邊是別人家的孩子,作為老師需要去愛;一邊是自己要有自己的孩子,這是做母親的權利。女老師到了這個年齡段,真心不容易呀。
而且誰都知道班主任是個辛苦活,雖然在孩子眼中班主任是最重要的、最讓他們敬畏的,但是班主任要多幹多少活,可能是大家所不知道的。班主任承擔的責任大,瑣碎的事情也多。
但是很多班主任卻認為自己拿到的班主任費卻少的可憐,從這一點上來講,他們的勞動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這就使得很多人不願意當班主任,雖然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孩子的喜歡是他們前進的動力,但是畢竟付出和收入一旦出現過度的失衡,也就不樂意了。
也有人說,那班主任的權力很大呢,是其他的任何老師所比不了的,畢竟人價值感的滿足不僅僅是金錢,還有被肯定被承認的價值。話雖這麼說,但是當班主任的兩大壓力,安全壓力和成績壓力,都使得很多老師一旦到了生育年齡面臨家庭的壓力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無法勝任了。
結果班主任換了,孩子們自然是不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家長知道的也很少,我們只能感覺到失落,還有對未知的擔心。
但話說回來,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我們也左右不了,換不換老師,那作為一位孩子的家長,最主要的還是要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在初換老師的一段時間裡邊,可以讓孩子經常給老師寫寫信,抒發一下孩子對以前老師的思念,其實孩子的適應力是很強的,經過一階段的適應,他對現在的班主任也會產生感情。
另外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對比現在的老師和過去老師的差距,無論你對現在的老師是否滿意,其實都還是猜想的,畢竟剛換你又不了解。這樣的談論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思念過去的老師。
總之人生當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面臨換老師只是其中之一,讓孩子在這樣的情況當中學會適應,這何嘗不是成長的任務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