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減肥第一股 業績大瘦身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不要太瘦哦」、「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都曾是碧生源減肥茶家喻戶曉的廣告語。8年前,碧生源達到事業的巔峰,不但成功在香港上市,其當年的營收更是高達8.74億元,創下歷史的最高值。

然而,碧生源近期發布的業績公告,呈現的卻是另一番圖景:公司2018財年營收為3.78億元,較2017年下降22.4%,其業績也由盈轉虧,公司虧損高達9347.2萬元。

巔峰之後,碧生源的業績江河日下。根據財報,碧生源在香港上市9年中,有5年處於虧損的狀態。2018年底,公司營收已縮水至3.78億元,相比8年前已縮水60.18%。公司的市值更是從當年的56億跌至當前的5億元左右,市值縮水超過90%。

(數據來源:Wind)

什麼原因導致碧生源的業績「瘦身」?

龐大的營銷開支是一個重要原因,其中,廣告費的投入一直是碧生源銷售費用的大頭。

雖說,高額的廣告費投入確實為公司先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2007年,碧生源的廣告開支就高達5000萬元,已超過其當年總營收的30%。2008年,公司的廣告費用更是飆升至1.2億元,當然高額的廣告費用也帶來了業績的增長,當年其產品銷量暴增一倍。

但是公司的營收速度並沒有跟上廣告投入費用的增速。2012年,公司的廣告和營銷成本高達5.63億元,但當年的營收卻只有4.75億元。

消失的減肥茶

特別是在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命名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提出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產品功能相關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受此影響,2016年5月份起碧生源停止生產減肥茶產品。

2016年11月,碧生源將減肥茶改名為常菁茶獲批後恢復生產。但受此影響,碧生源2016年公司虧損7456.6萬元。

為何改名會對碧生源造成如此大的衝擊呢?其實在碧生源眾多的產品中,常箐茶(原來的減肥茶)和常潤茶一直是公司營收的主力。此前靠廣告成名的減肥茶更名之後,對品牌必然造成衝擊,公司業績的下滑也就不可避免了。

根據財報,2015年至2017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6.63億元、5.15億元和5.43億元;而同期淨利潤則為0.88億元、-0.75億元和0.053億元。由此也可以看出,產品改名之後對公司的業績確實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2018年常箐茶和常潤茶營收更是大幅降低。根據業績公告顯示,2018年常箐茶和常潤茶的收入分別為1.50億元和1.14億元,同比分別下滑22.9%和43.8%。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全國零售藥房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常箐茶和常潤茶在中國零售藥店出售的減肥和通便產品市場分別佔比33.19%和13.82%,相比2011年的市場佔有率分別下滑了2.51%和14.28%。

被包圍的市場

除了上述原因外,公司研發費用的大幅增加也是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業績公告,2018年碧生源的研究和開發成本為2354.8萬元,相比2017年多出768.2萬元,同比增長48.4%。

然而,在研發費用中公司主打的茶產品的資金佔比卻在不斷縮小。2016年至2018年,碧生源對茶產品研究及開發成本分別為1257萬元、1029.7萬元和963萬元。公司研發的費用更多的是投入到新產品的開發中。

其實,為改善公司運營狀況,自2015年開始碧生源就開始與海正藥業展開合作,代理海正藥業的奧利司他減肥藥產品,把減肥保健茶市場延伸至OTC減肥藥品市場。除此之外,碧生源還打造了諸多時尚保健食品,如碧生源牌高纖代餐餅乾、碧生源牌複合果蔬酵素粉、碧生源牌纖姿膠原蛋白飲等等。可惜,面對保健品市場的激烈競爭,新產品並沒有給碧生源帶來希望。

出賣資產能否續命

但是,大量資金投入使碧生源的現金流越來越緊張。2014年至2018年,公司經營業務所得現金流入淨額分別為1.09億元、6300萬元、-4400萬元、-74萬元、-8214萬元。基本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

截止到2018年年底,碧生源負債合計3.88億元,同比增長57.09%;公司資產負債率更是從2017年的17.79%升至2018年的27%。

由於現金流的不足,2018年12月31日,碧生源發布公告,作價5.55億元將位於北京西四環的碧生源大廈出售。此次出售的碧生源大廈正是公司總部所在地。

根據公告可知,上述出售事項所得款淨額約5.2億元,其中將有1.2億元補充集團日常營運資金和擴張集團現有業務並增加市場投放,1.5億元用於償還貸款,剩下的2.5億元用於向股東派付股息或用於潛在對外投資,預期此次出售將獲得2.13億元的收益。

雖然賣樓能暫時緩解現金流的緊張,但是公司面臨的困境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思維財經出品)

來源:投資者網

相關焦點

  • 你沒瘦碧生源先「瘦」了,賣減肥茶還是個好生意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30日電 (高曉鍈)「碧生源常潤茶,不要太瘦哦。」這曾是一條家喻戶曉的減肥茶廣告語,其流行程度可比肩腦白金的「今年過年不收禮」系列。常潤茶的「瘦身」效果不得而知,但打著「減肥」賣點生產常潤茶的碧生源業績卻先「瘦」了一圈。
  • 「減肥茶第一股」跌落神壇!巨虧1億瀕臨退市,要靠賣樓賣子保命
    比如今天複利姐跟大家說的碧生源,你是上市公司,又如何?最終還不是落得一樣的命運?1虧損超過9000萬, 碧生源失寵的「減肥茶」「減肥茶第一股」遭遇業績虧損。最近,港股上市的碧生源(00926-HK)發布的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業績公告,碧生源營收同比下降22.4%,公司整體虧損9347.2萬元。兩大明星產品「常潤茶」、「常菁茶」的收入分別大幅下滑43.8%、22.9%。業績下滑原因很明顯。
  • 碧生源減肥茶:輕鬆享受「喝出來的美麗」
    最近十分流行的一種碧生源減肥茶「茶療」生活方式,便證實了這一點。碧生源減肥茶「茶療」是指通過純天然的健康茶飲調理身體,疏通腸道,達到排毒養顏的美麗目標。這一科學理念是由碧生源減肥茶品牌最早提出的,同時碧生源減肥茶也代表了「茶療」領域的權威。
  • 碧生源去年虧損近億元,靠賣樓續命
    記者 | 楊秋月碧生源,這個昔日中國減肥茶市場第一品牌,正在經歷它的艱難轉型期。對於虧損原因,碧生源認為是調整銷售管理政策所致。2018年,為杜絕經銷商、分銷商違反管理政策,低價在市場上銷售囤貨的行為,碧生源減少了經分銷商大批量採購時的折扣,並將銷售人員的獎勵標準自「經分銷商銷售業績」向「藥店銷售業績」轉變。2019年9月起,它又進一步調整了銷售團隊的分配機制,將骨幹人員的績效考核模式由「業績提成」改為「經營成果分享」。
  • 碧生源奧利司他膠囊入選瑞麗黑馬番,榮膺2019年度減肥熱銷單品大獎
    >作為減肥「實力派」產品,碧生源「奧利司他膠囊」採用了前沿的減肥排油原理,通過產品內含的「胃腸道脂肪酶抑制劑」,阻斷脂肪吸引,加速體內熱量消耗,可以產生明顯的排油減肥效果,是產後辣媽恢復身材、肥胖一族輕裝減肥、商務人士保持身材的不二之選。
  • 喊著「不要太瘦哦」的碧生源,如今自己「瘦」了
    喊著「不要太瘦哦」的碧生源,如今自己「瘦」了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7日電(謝藝觀)「碧生源減肥茶太妙了!不要太瘦啊,碧生源減肥茶。嗖的一下就瘦了;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曾是碧生源減肥茶家喻戶曉的廣告語,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
  • 碧生源的減肥秘訣:餐前喝水、餐後喝茶--晉中晉商
    對很多女性朋友來說,減肥塑身是日常生活的必修課之一,雖然減肥的方法有很多,不過比較受大家歡迎的除了運動之外,恐怕要數控制飲食了。知名健康體重管理碧生源健康專家指出,餐前飲水,餐後飲茶對身體有益,並有助於減肥。碧生源健康專家介紹稱,用餐之前適量飲水有助於減肥。餐前適量飲水,且保持該習慣12周以上,就可達到明顯的減肥效果。
  • 碧生源減肥茶/常潤茶,精英律師們的必備
    不止是女神慄娜,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羅檳的姐姐羅琦。可是羅琦的身段仍舊修長,她的家中也常備碧生源減肥茶/常潤茶。不單單是女士,在現代都市職場,男士們也以勻稱身段為時髦尋求。劇中的笑果擔當何塞律師便是「一線塑形達人」,不但桌上常備碧生源減肥茶/常潤茶,還要抓住全部機會賣力有氧運動。可見當下,「身段」這個詞不再僅限於女性的畢生課題。
  • 碧生源:一個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
    碧生源,碧綠生命的源泉,諧音「畢生的緣分」。「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碧生源減肥茶太妙了!不要太瘦哦」、「碧生源減肥茶,嗖的一下就瘦了」……這些曾是碧生源減肥茶家喻戶曉的廣告語。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對傳統傳播方式的顛覆,近些年通過中心化媒體進行廣而告之的品牌日子普遍不好過。
  • 又一個保健品巨頭深陷泥潭,高利潤依舊挽回不了碧生源
    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如今肥胖問題開始越來越多,為了想要更健康的體魄,人們紛紛開始選擇減肥。然而減肥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運動、健身、吃藥等等都是人們選擇的減肥方式,提起減肥茶,你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碧生源」?
  • 碧生源成立20年,如今怎麼樣了?
    趙一弘(碧生源創始人)偏偏就不信這個邪,作為碧生源的創始人,趙一弘肯定不會忘記20年前的北京城是什麼樣。2000年,趙一弘(碧生源創始人)結束了長達10年的飲料銷售職業生涯,來到北京郊區。在這裡,趙一弘成立了北京澳特舒爾保健品開發有限公司,並創立了當時第一個減肥茶品牌「碧生源」,準備大展拳腳,做中國的立頓或雀巢。
  • 碧生源「底褲」都輸沒了?2018年虧損超9000萬總部大廈也被變賣
    對碧生源來說,2018年絕對是難捱的一年,公司不僅再次陷入巨額虧損,還賣掉了總部辦公大樓。 近日,碧生源發布業績公告,2018財年收益約為3.78億元,較2017年下降約22.4%,並由盈轉虧,整體虧損9347.2萬元。 碧生源創辦於2000年,是減肥茶行業的巨頭。
  • 媒體曝光:碧生源減肥茶涉嫌虛假廣告
    近日,一直飽受"虛假廣告"非議的碧生源公司再次被媒體曝光,稱其出售的碧生源腸潤茶主要成分是番瀉葉,在醫學專家看來是需嚴格控制使用的"瀉藥",同時,該公司產品的功能僅是改善便秘,而廣告宣傳中除口臭、色斑、痤瘡甚至失眠健忘等都被納入了療效範圍。   "碧生源常潤茶,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
  • 減肥風口新狂歡:代餐崛起 瞄準身材焦慮症
    尤其以女性的瘦身需求為甚。小紅書上流傳著一張近乎苛刻的、病態的身高體重表,達到要求,只為把自己塞進火遍全網、卻只有一個碼數的義大利快消品牌BM的衣服裡。不僅是女性,男性也有相同的困擾,減肥健身相當於整容的前後對比照傳得火熱。瘦下來,就能擁有全世界豔羨的眼光,消費品和他人評價正在鼓勵人們變瘦。
  • 碧生源專家提示:減肥一定要補充維生素
    減肥最重要的是在減少攝入的同時增加消耗。減少攝入,很多減肥人士選擇的節食,但是很多人發現自己即使堅持節食,可是減肥效果依然不是很好。這是因為什麼呢?碧生源健康專家提示大家,節食一定要補充維生素,否則有可能事倍功半。維生素是我們體內必不可少的,而如果體內缺乏部分維生素,對於減肥大業來說是沒有幫助的。
  • 昔日「減肥茶第一股」,現虧損嚴重,如今連辦公樓都要賣了!
    「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碧生源減肥茶太妙了!不要太瘦啊,碧生源減肥茶「「嗖的一下就瘦了;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些碧生源的廣告詞真是耳熟能詳,以至於現在人們提起減肥就會想到碧生源。碧生源創建在2000年,形成減肥和倡導健康序列兩大產品線,其主打產品常潤茶及常菁茶。在2010年,碧生源銷售額超過8億,同年也在香港上市。
  • 從8.7億降至3.8億,碧生源把自己搞「瘦」了,賣樓求生能否奏效?
    當年銷量達到30億的減肥茶品牌,如今怎麼會靠賣樓求生了?碧生源到底經歷了什麼?碧生源開始的營銷碧生源的創始人趙一弘可謂是中國做袋泡茶的元老。廣告宣傳必不可少,隨後,大街小巷的碧生源廣告讓碧生源順利獲得市場,有的人是抱著好奇心看看碧生源到底是個啥,有的人是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減肥良方,總之,那幾年的碧生源靠著減肥茶和潤腸茶順利突破了市場,並且順利上市。
  • 減肥期間總想吃東西?碧生源:都是「假飢餓」 在作怪
    夏天開始之後不少人加入了減肥的行列,但是如果夏天減肥時對自己太「殘忍」,你就等著秋天復胖吧。因為在你咬緊牙關餓著自己的時候,控制身體的熱量「收入」與「支出」的,並不是你自己,而是我們的大腦。下面就讓體重管理品牌碧生源的專家來為減肥的小夥伴們普及一下什麼是「假」飢餓吧,沒有正確對待飢餓感只會讓自己越減越胖,還傷害了身體健康,這就得不償失了。
  • 橫向評測:11款減肥茶保健品大PK
    核心提示:39健康網下面對市面上熱銷的11款減肥茶進行評測,根據減肥茶的包裝設計、網友試用心得、問卷調查等進行減肥茶評測,讓網友進一步了解減肥茶這種減肥產品的實際情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減肥茶評測的結果吧!<br>   喝減肥茶瘦身一直都是流行的減肥方法,而減肥茶自然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減肥產品之一。
  • 減肥瘦身行業進入洗牌階段,減肥產品的出路在哪裡?
    文 / 界面廣東 王靜娟近日,以減肥產品為主要業務的碧生源發布2018年業績公告,去年公司整體虧損9347.2萬元。其中,去年常潤茶和常菁茶的收入分別同比下滑43.8%和22.9%。實際上,傳統減肥藥與減肥茶等產品近年來銷量均有所下滑,而主打健康、營養等概念的代餐食品逐漸興起;在體重管理方面,量身定製、智能瘦身等方案也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減肥藥風光不再,綠瘦、葉氏等廣東本土品牌屢遭投訴「現在比較少吃減肥藥了,感覺是藥三分毒,不知道吃完之後會有哪些副作用,還是想要用更加健康、科學的方法來減肥。」廣州消費者劉小姐告訴界面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