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7億降至3.8億,碧生源把自己搞「瘦」了,賣樓求生能否奏效?

2020-12-22 聚富財經

據2018年最新的財務報告顯示,碧生源的營業收入已從剛上市的8.7億下降到了3.8億,虧損數目再創新高。這家曾經家喻戶曉的減肥茶品牌,在2018年將自己位於北京的辦公大樓出售了,所得資金用於日常公司運營和償還貸款,情況慘烈讓人唏噓。

當年銷量達到30億的減肥茶品牌,如今怎麼會靠賣樓求生了?碧生源到底經歷了什麼?

碧生源開始的營銷

碧生源的創始人趙一弘可謂是中國做袋泡茶的元老。碧生源一開始並不是做減肥茶的,只是一家普通的製作袋裝茶的公司,但是,趙一弘在發展生產鏈,積極融資拓展的時候發現,製作袋泡茶的工廠千篇一律,要想脫穎而出,不單純的做加工製作廠,只能通過讓人們了解這款茶的功能性來開拓市場,這種品牌差異化打法,讓趙一弘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保健茶。

有了產品還不夠,贏得市場首先是要讓市場知道你。廣告宣傳必不可少,隨後,大街小巷的碧生源廣告讓碧生源順利獲得市場,有的人是抱著好奇心看看碧生源到底是個啥,有的人是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減肥良方,總之,那幾年的碧生源靠著減肥茶和潤腸茶順利突破了市場,並且順利上市。

內部銷售管理政策的調整

為了避免經銷商和分銷商低價囤貨銷售的行為,碧生源不僅減少了批量購買時的折扣,同時縮小了銷售業績的獎勵範圍。同時,也改變了銷售團隊的分配機制,選擇更看重「經營成果分享」。這樣的調整也必然會帶來銷售量的減少,但是碧生源的內部管理者認為,這是對內部管理的優化,用小痛帶來長久的收穫是值得的。

政策影響,改名求生

2016年國家出臺政策,所有保健品命名中不得出現其功效相關文字。碧生源減肥茶停產。更名後的常菁茶銷售開始明顯不如之前,人們並不能立刻接受新品牌的誕生。碧生源開始和藥品公司合作,發展其他的保健品衍生產品。而結果顯示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危機愈發嚴重。

投資盲目,費用價高

根據數據顯示,碧生源廣告投入最瘋狂的幾年,它的廣告投資費用佔企業整體營收的比例超過了一半,這直接導致了企業的巨額損失。果然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初碧生源靠著廣告宣傳比別家更快更有效的佔領了市場,如今還想打這樣的套路是行不通了。2018年,碧生源已經退出電視廣告的營銷,轉而向網絡平臺進軍。

除了廣告投資,碧生源在技術研發上投資的錢也不少。2018年底賣樓所得資金,有接近半數都用來投資了。只是最近和碧生源合作的兩家公司都是以健康服務為主的,研發技術產品也多是眼藥水之類的,而數據顯示,真正能給碧生源帶來收益的是減肥藥和其他藥物的銷售,碧生源的研發投資似乎走錯了方向。

及時糾錯,順勢發展

廣告營銷必不可少,雖然投入要減少,但是不能缺少。打廣告的方式除了和網絡平臺的合作外,還可以採用新型的宣傳方式。比如採用製作宣傳片的方式,讓人們了解整個產品生產過程,化無趣工業為藝術推廣,變無良商家為誠信商人。

對於種種原因導致的虧損,碧生源本身當然責無旁貸。針對內部管理政策的調整,如果未來仍然不能帶來營收增長,那麼就要及時止損,可以考慮對整個商業模式和營銷體系的重建,產品結構也要實現多元化基礎上的合理發展。

對於走偏了的產品投資方向,應該及時扭正。洞悉市場需求,實現公司產業的多元化發展,讓消費者在選擇上更具有多樣性。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趙一弘的投機欲望。從創立之初到現在這種境況,趙一弘想的都是掙錢,作為商人,這種想法當然無可厚非。但是,他想的始終是市場、營銷和利潤,一點沒有要真正做一家對消費者負責的保健品公司的想法。俗話說,小贏靠智,大贏靠德。哪怕是一個商人,也應該保有一定的行業理想。即使上市了,也還是為了營收而營收,這樣的格局未免也太小了吧。

相關焦點

  • 喊著「不要太瘦哦」的碧生源,如今自己「瘦」了
    喊著「不要太瘦哦」的碧生源,如今自己「瘦」了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7日電(謝藝觀)「碧生源減肥茶太妙了!不要太瘦啊,碧生源減肥茶。嗖的一下就瘦了;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曾是碧生源減肥茶家喻戶曉的廣告語,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
  • 你沒瘦碧生源先「瘦」了,賣減肥茶還是個好生意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30日電 (高曉鍈)「碧生源常潤茶,不要太瘦哦。」這曾是一條家喻戶曉的減肥茶廣告語,其流行程度可比肩腦白金的「今年過年不收禮」系列。常潤茶的「瘦身」效果不得而知,但打著「減肥」賣點生產常潤茶的碧生源業績卻先「瘦」了一圈。
  • 巨虧1億瀕臨退市,要靠賣樓賣子保命
    so的一聲就瘦了!如今, 是so的一聲,股價就掉了!長期股價低於1港元,碧生源真是港股名副其實的「仙股」了。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似乎那些光靠砸廣告致富的保健品,生命周期都特別短。根據物業評估報告,碧生源大廈於2018年11月30日經評估市場值為4.8億元。在常年高頻率廣告投放推動下,碧生源的業績曾一度輝煌,2010年上市當年營收達到8.74億元,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已比8年前下降60.18%。
  • 碧生源:減肥第一股 業績大瘦身
    「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不要太瘦哦」、「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都曾是碧生源減肥茶家喻戶曉的廣告語。8年前,碧生源達到事業的巔峰,不但成功在香港上市,其當年的營收更是高達8.74億元,創下歷史的最高值。
  • 碧生源去年虧損近億元,靠賣樓續命
    這家公司近期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其營收已經從2010年剛上市的8.74億元,跌至2018年的3.78億元,下滑56.75%;虧損創新高,達到9347.2萬元;毛利率也從2017年的76.9%降低到了67.5%。對於虧損原因,碧生源認為是調整銷售管理政策所致。
  • 傅士鵬:英國「快時尚之王」破產賣樓 香港建灝地產5.8億接盤
    按成交價來算的話,該樓每年租金收益率為4.3%。如果本次交易成功,Corinthian House將是香港羅氏家族在倫敦收購的第二棟物業。該樓被出租給多名租戶,其中就包括多家頂級對衝基金、設計公司、還有英國共享辦公提供商The Office Group(TOG)。巧的是,Corinthian House和Orion House都位於倫敦西一區,距離非常近,步行到對方只需7-9分鐘。
  • 他比史玉柱賺錢還狠,靠一袋茶賺了45億,如今虧9千萬靠賣樓活命
    來源:金融八卦圈2019年4月,碧生源被爆虧損9000萬,開始變賣總部大樓續命!8年前,碧生源一度達到巔峰,靠兩袋茶賺了45億,成為中國減肥市場第一品牌。一提到碧生源,大家就能想起曾經魔性的廣告:「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碧生源減肥茶太妙了!不要太瘦啊~「「嗖的一下就瘦了~」。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虧9000萬,曾經的減肥第一股早已風光不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碧生源品牌的創始人叫趙一弘,就是這個人用一袋茶葉創造了一個上市公司。
  • 碧生源成立20年,如今怎麼樣了?
    趙一弘(碧生源創始人)偏偏就不信這個邪,作為碧生源的創始人,趙一弘肯定不會忘記20年前的北京城是什麼樣。2000年,趙一弘(碧生源創始人)結束了長達10年的飲料銷售職業生涯,來到北京郊區。在這裡,趙一弘成立了北京澳特舒爾保健品開發有限公司,並創立了當時第一個減肥茶品牌「碧生源」,準備大展拳腳,做中國的立頓或雀巢。
  • 碧生源「底褲」都輸沒了?2018年虧損超9000萬總部大廈也被變賣
    不要太瘦啊,碧生源減肥茶。嗖的一下就瘦了;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都曾是碧生源減肥茶家喻戶曉的廣告語。 自2010年港股上市之後,碧生源似乎風光不再。公開數據顯示,碧生源上市9年以來,有5年都是虧損狀態。其中,虧損最為嚴重的是2012年,虧損超過3.4億元。 碧生源為什麼持續走下坡路?
  • 又一個保健品巨頭深陷泥潭,高利潤依舊挽回不了碧生源
    然而減肥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運動、健身、吃藥等等都是人們選擇的減肥方式,提起減肥茶,你是不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碧生源」?誠然,在廣告的狂轟濫炸之下,「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嗖的一聲就瘦了」、「不要太瘦哦」等等廣告語的「洗腦」功力完全不亞於「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送禮只送腦白金」。
  • 南通又一爛尾樓重啟失敗,3個月流拍4次,4.6億降至2.3億仍無接盤
    南通又一爛尾樓重啟失敗,3個月流拍4次,4.6億降至2.3億仍無接盤江蘇省在外人眼裡是散裝的省。 因為各城市的發展走在國內的前列。 所以南通不太有名,但經濟發展的實力不亞於省會城市。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基礎的提高,旅遊產業的推進。
  • 「砸鍋賣鐵」保殼、*ST遊久要賣八套 交易所緊急問詢來了
    為了自救,*ST海馬公司還轉讓旗下海馬研發100%股權以及物業資產,系列舉措預計可帶來近7億的資產處置收益。但能否保殼成功仍待商榷。  實際上,每逢年底,「賣房大軍」的隊伍就會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從今年10月以來,還有香梨股份、保變電氣、雲天化、昂立教育、中成股份、海正藥業、*ST中安、曙光股份、凱文教育、國發股份等家公司披露了出售公司所持房地產的相關公告。
  • 美股盤前:新浪大漲7% 沃爾瑪Q1營收增長8%至1346億美元
    家得寶第一季度盈利不及預期,但銷售額增長7.1%家得寶盤前公布的季度財報顯示,由於支付加班員工獎金、加班費和其他補償,導致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25.1億美元降至22.5億美元,合每股收益為2.08美元,低於預期的2.27美元。
  • 碧生源:又一個藏秘排油茶?
    這幫操盤了藏密排油茶的「高手」,故伎重演,繼續給新品牌「碧生源」、新產品「常潤茶和減肥茶」做起了虛假廣告,並玩成了上市公司。不過,古語說得好,「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的!」  9月29日,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00926.HK,下稱「碧生源」)登陸香港聯交所。
  • 媒體曝光:碧生源減肥茶涉嫌虛假廣告
    近日,一直飽受"虛假廣告"非議的碧生源公司再次被媒體曝光,稱其出售的碧生源腸潤茶主要成分是番瀉葉,在醫學專家看來是需嚴格控制使用的"瀉藥",同時,該公司產品的功能僅是改善便秘,而廣告宣傳中除口臭、色斑、痤瘡甚至失眠健忘等都被納入了療效範圍。   "碧生源常潤茶,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
  • 昔日「減肥茶第一股」,現虧損嚴重,如今連辦公樓都要賣了!
    「快給你的腸子洗洗澡吧」「碧生源減肥茶太妙了!不要太瘦啊,碧生源減肥茶「「嗖的一下就瘦了;天天喝天天瘦,真的沒再胖起來!」這些碧生源的廣告詞真是耳熟能詳,以至於現在人們提起減肥就會想到碧生源。碧生源創建在2000年,形成減肥和倡導健康序列兩大產品線,其主打產品常潤茶及常菁茶。在2010年,碧生源銷售額超過8億,同年也在香港上市。
  • 與海鴻合作出現波折 夏普斷臂求生能否渡過危機
    夏普遇到了空前的危機,2011財年虧損3760億日元,2012財年第一季度又出師不利,虧損1348億日元,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8%,僅有4586億日元,公司三大業務液晶平板電視、太陽能電池和音像通信器材全部收益下降,特別是液晶平板電視去年4月至6月銷量為329萬臺,今年同期僅銷售166萬臺,而且價格大打折扣。
  • 齊白石複製自己的畫,一幅賣4億,他複製自己的畫,一幅賣7億
    齊白石其實,在畫壇前輩中,齊白石也有過這樣複製自己作品的先例。世人皆知齊白石擅長畫蝦米,卻不知道齊白石畫老鷹那是一絕,賣得比蝦米可是貴了天遠地遠。齊白石畫鷹,屬於看著像掃地僧、出手卻是絕殺式的那種畫。齊白石畫鷹基本都是贈人作禮。齊白石素有「摳門」的名聲,人家畫蝦論價時畫死蝦還是畫活蝦是有天壤之別的。
  • 都市麗人艱難求生,代言人林志玲換成關曉彤,誰為7億存貨買單?
    近日,都市麗人發布2019年財報,全年營收下滑近20%,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443.9%,毛利率同比下降45.8%。1、7億元庫存何處去?幾乎於此同時,都市麗人又聘任波士頓諮詢,以檢討運營策略,後者一口氣推出了8大轉型計劃,一面聯合新代言人推出新的商業廣告,升級購物中心門店——從四樓搬到一樓,以提升整體品牌檔次;另一面又極力推進「渠道下沉」、「折扣促銷存貨」。顯然,都市麗人的轉型大計,試圖在提升品牌形象和快速去庫存間保持平衡。
  • 宜家全年淨利潤降至14.7億歐元 下滑超40%
    在截至8月的2018財年期內,宜家銷售額雖然增長近5%,但淨利潤從去年的24.7億歐元降至14.7億歐元,同比下降超過40%。Ingka集團是在宜家特許經營協議下擁有並運營宜家銷售渠道的最大集團,是全球最大家居零售商,旗下有三大業務:宜家零售、Ingka投資和Ingka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