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10月26日,在國際金融家論壇股權投資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年度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屠光紹表示,全球經濟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一是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中國也不例外;二是保護主義風險;三是全球債務高企,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四是全球金融市場動蕩。
在此背景下,屠光紹指出,新興產業發展是中國經濟的亮點,傳統產業依然發揮作用,但動能不斷遞減,更多需要新興產業發展。
他還闡述了金融服務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痛點,包括五大方面:一是在總量規模上,存在龐大的金融規模和新興產業金融供給不足的矛盾;二是在風險偏好上,存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體系與新興產業特性的矛盾;三是在期限匹配上,存在資金供給的期限和階段性與資金需求的矛盾(包括短期資金供給與企業長期資金的需求,以及資金的階段性選擇與企業成本不同階段的需求);四是在股債結構上,存在債權性資金供給多與新興產業企業資金本需求多的矛盾;五是在股債結構上,存在股權投資基金的模式與新興產業發展契合度不夠的矛盾。
關於第五個矛盾,具體來說,表現在於:第一,投資新興產業的企業數量少,特別是往前期的數量少;第二,投資新興產業期限短;第三,股權投資企業不可能參與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參與企業的價值創造。
「因為你因短而短,短期就要賺很多錢,沒有長期投資,所以形不成你的特長,也無法和企業一塊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從而帶來企業價值的提升。」屠光紹坦言。
那麼,金融改革創新支持創新型產業發展的重點在哪裡呢?
屠光紹提出,第一,加快發展直接融資;第二,要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提升資本市場對新興產業企業的接納度,增強市場層次與新興產業企業的匹配度;第三,切實提高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第四,推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盈利方式和模式轉型;第五,注重金融業務及產品的創新,包括智慧財產權信用、投貸聯動機制、供應鏈金融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最後則是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