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的花樣玩法

2020-12-20 百度經驗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遊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這次我們來看一個跳皮筋的花樣玩法。

1,站在皮筋的一側中間,兩手叉腰或兩臂側平舉。一腳原地跳動一次,另一腳隨之跳起用前腳掌點地。

2.一腿自然彎屈從皮筋這一邊邁過另一邊。

3.正頂,面向皮筋站立,一腿屈膝向上舉,用小腿頂著皮筋;側頂,身體的左(右)側觸皮筋,一腿屈膝向上舉,用小腿內側或外側頂著皮筋。

4.一腿原地或邁過皮筋另一邊,然後小腿由裡向外(由外向裡)繞皮筋,繞幾次不限。

5.繞皮筋轉,一腳原地跳一次,另一腿邁過皮筋,小腿由裡向外(由外向裡)繞皮筋,然後隨轉動跳出皮筋。也可以兩腿均在皮筋的一邊,身體觸著皮筋,兩腳交替地向左(右)轉動。

6.將繞在腿上的皮筋掏出來,向前掏還是向後掏要看繞在腿上皮筋的方向。如右腿從裡向外繞筋就由左腳在右腳後踩住筋,右腳由裡向外掏出來,繞幾次掏幾次。

7.一腿舉起用小腿將筋壓下,然後用前腳掌點地。一腿擺起用腳腕將超過頭高的皮筋勾下。在皮筋的一側站立,一腿擺起用腳將超過頭高的皮筋準確地踩下,也可以一腳原地跳動一次,另一腿邁過皮筋,然後兩腳踩著皮筋或向左右移動。一般在第三高度上做,一腳將皮筋勾下,另一腳邁過皮筋,用腳面把皮筋踢起來。

皮筋的高度。第一高度:兩臂自然下垂拉皮筋。第二高度:將皮筋舉至與肩齊平。第三高度:一臂上舉拉皮筋。

好處:跳橡皮筋運動具有較強的經濟性、適應性和實效性。跳橡皮筋設備簡單,只需一條橡皮筋,況且還可用廢棄的輪胎內帶取而代之。課間學生三五成群輕鬆地跳一陣橡皮筋,可以使疲勞的腦細胞得到積極性休息,促使腦細胞的興奮與抑制轉換,從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節課的學習。另外它不需要多大的場地,不受季節的限制,人數可多可少。它具有花樣多、興趣高等特點,適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對鍛鍊身體確實行之有效。經常跳橡皮筋,不僅有效地增強內臟器官和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增大肺通氣量,促進新陳代謝,而且能夠增強腿部和腰部的靈活性,促進骨盆的生長發育,發展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是提高彈跳力和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體育課上,經常開展跳橡皮筋的遊戲,有針對性地編出各種花樣的跳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其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小學生每天跳橡皮筋五分鐘,並非難事,天長日久反覺有趣,若有音樂伴奏,其效果更佳。

相關焦點

  • 跳皮筋
    「小蘋果,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多麼熟悉的童謠,多麼動聽的聲音,每當想起這些,就想起了童年時的遊戲——跳皮筋。  上世紀70年代,我就讀於民權縣實驗小學,上午三節課,其中一節是體育課,學習內容很少,總覺得課餘時間比上課時間還長。一聽到下課鈴聲,小夥伴們就像射出的箭一樣衝出教室,各自尋找自己的同伴玩遊戲。
  • 幼兒園大班傳統遊戲:跳皮筋
    重點:通過玩皮筋,探究多種玩法及跳皮筋的方式。  難點:掌握跳皮筋多種方式。好,聽要求,比一比誰的玩法多,而且不一樣。  2、自由玩:幼兒自由探索皮筋的玩法。(有的拉繩子、有的在地上擺圖形、有的互相套,還有的跳進去、跳進來等等)  小結:a、雞寶寶展示多種玩法(3—4位雞寶寶展示,給與肯定)  b、集體展示跳著玩。(規則:一個接著一個跳,皮筋在中間,左右前進跳)  c、捉小魚。  3、尋找它的小夥伴:長皮筋。
  • 跳皮筋、丟沙包、翻繩……童年遊戲你還記得多少?
    時光倒退二十年,在那個物質條件不如現在豐富的年代,佔據很多人童年記憶的不是時下風行的一款又一款電子遊戲,而是「找朋友」、跳皮筋、投沙包等一系列簡單卻令人回味無窮的娛樂活動。 比如「翻繩」,一般是兩個人合作:一段細繩系成一個繩圈,套在兩隻手腕或者「架」在手掌上,再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個人用雙手手指靈巧地挑起細繩,將繩圈接過去,又將它翻成另一種花樣。
  • 跳皮筋:遊戲儀式與文化象徵
    訪談內容以跳皮筋遊戲的玩法和歌謠為主, 受訪者的童年生活分布在北京、重慶、新疆、內蒙古、山西、山東、黑龍江、浙江、吉林、重慶、廣東、湖南、四川、甘肅等地, 受訪人群的年齡階段分布見表1。她們首先「手心手背———猜丁克, 丁丁殼」分成兩組, 然後兩組分別選派一個「代表」與另外一組「剪刀—包袱—錘」「抽出一個老大」, 取勝的一組則被確定為「老大」, 作為「老大」的一組先跳, 同時負責選定跳的內容與花樣, 並限定規則。失敗的一組為「老大」組撐筋, 必須遵從並執行「老大」組制定的規則。
  • 漸漸消失的兒時遊戲:跳皮筋
    遊戲名稱:跳皮筋危險程度:**技術難度:****受歡迎人群:女孩風靡年代:60/70/80年代遊戲規則:跳皮筋是女孩的最愛,最簡單的高度只到腳踝,最高的以高舉一臂為準;最窄的時候只有一隻腳寬,最寬的時候扯繩人仿佛在地上寫「
  • 跳皮筋的音拍再也不會響起
    跳皮筋的動作花樣多,分為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單人跳由兩個人用腿繃著一根三四米左右的皮筋,一個人在中間跳或是多人依次輪流跳,這個沒多大意思,我們還是喜歡集體跳,人多,熱鬧。多人跳皮筋得長一些,這倒不是難事,誰家裡還沒有一兩個廢棄的自行車內胎,用剪子一划拉,剪成指頭寬的條,條條相接,可根據參與人數決定長短。
  • 滾鐵環打彈珠、跳皮筋丟沙包鬥雞,還有嗎
    鐵環轉起來如車輪,跑得快鐵環就不會倒,可以比速度賽跑,也可以玩花樣,是城裡的孩子們經常玩的遊戲。二、打彈珠。可能各地的說叫法不同。但是這個遊戲也是流傳的很廣。因為用的道具很簡單,就是玻璃球。價格便宜,體積小,放在書包或口袋裡都可以。所以就算是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也玩過這個遊戲。玻璃球有透明的,也有五顏六色的。
  • 女孩上下翻飛跳皮筋,男孩四處拜訪學唱歌謠
    圓圓和她的幾個好朋友在跳皮筋,圓圓先跳,芳芳和丁丁兩個人撐皮筋。一般情況,無論跳什麼花樣,皮筋高度都基本要從踝關節逐步往上升,升到第七級就跳到頭頂了。圓圓跳到四級就是皮筋升到大腿位置時沒跳過去,丁丁說:「該我了。」圓圓接過皮筋撐起來。丁丁從第一級腳脖開始跳起了,跳到第三級,皮筋在膝蓋的位置失誤了,輪著芳芳跳。
  • 跳皮筋作文(精選三篇)
    篇二:跳皮筋作文  鈴鈴鈴……」下課鈴愉快地響起,聽到鈴聲的同學們,如飛箭般地衝出教室,頓時,教室裡的人屈指可數。  看,走廊上幾個女生正在跳來跳去,她們在幹什麼呢?走進一看,哈哈,原來是咱們班的「皮筋愛好者」在一起跳皮筋呢!  經過石頭剪子布的分配,首先上場的是我、李澤麗和曾桂珍。
  • 【我的童年回憶錄】那些年的遊戲1~跳皮筋
    跳皮筋為什麼會被喜歡呢?第一,它受眾廣泛:少到可以一個人玩多到好幾個人一起玩;第二,跳皮筋花樣繁多:從牽皮筋兒人的腳腕兒開始,順著小腿、膝蓋、大腿、髖關節、腰、胸,到脖子、頭,最後到雙手舉高的手腕處——頂關,難度是越來越大!第三,還有各種歌謠,「馬蘭花」是印象最深的一首: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
  • 童年遊戲回憶 最難忘打彈珠拍洋畫跳皮筋
    跳皮筋它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還可組合跳出若干個花樣來。運動時,由兩人分執皮筋兩端,牽直固定,參加者即可在皮筋上來回踏跳。皮筋的高度一般有種,第一種兩臂自然下垂拉皮筋,第二種將皮筋舉至與肩齊平,第三種一臂上舉拉皮筋。跳皮筋有單人跳、集體跳兩種。
  • 還記得童年跳皮筋念的詞兒嗎?
    #兒童節#無論60後,還是00後,童年的回憶裡,總少不了「跳皮筋一根普普通通的皮筋,卻花樣百出,承載了我們太多的美好時光。跳皮筋時的念白,可以說是遊戲的靈魂。我們那裡,除了一種名為「哆啦A夢」的跳法是比誰跳得高,不念詞,其他都要配合念白的節奏。當年我因為比較菜,一般都充當撐皮筋的角色,但念的那些詞兒,我還是至今記得它們。它們都是順口溜,有些並沒有邏輯,直到現在都無法理解。
  • ·跳皮筋的歌謠永記於心
    昨日,省城一位大三女生蔣同學撥打本報「尋找兒時的老遊戲」活動的熱線電話4249555,暢談自己兒時跳皮筋的美好記憶,稱跳皮筋是童年最難忘的回憶。  今年21歲的蔣同學是個土生土長的合肥女孩,「我小時候住在四合院裡,院裡孩子多,每到放學,我和玩伴便在院子裡的空地上跳皮筋。」
  • 童年遊戲回憶 最難忘打彈珠拍洋畫跳皮筋(五)
    玩法是用鐵勾推動鐵環向前滾動,以鐵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彎。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技術好的孩子能把鐵環從家一路滾到學校,繞過各種障礙,甚至可以過水塘上樓梯。比賽時,一般比誰推得遠、推得快,鐵環倒地為輸。其他玩法,有原地轉圈、拐彎、推上坡等。
  • 翻繩、挑棍、跳皮筋……這個「六一」不一樣!
    滾鐵環、踢毽子、竹蜻蜓、跳皮筋……一下子就喚起了家長們的童年回憶,他們感嘆道:「參加這樣的親子遊戲,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時光,與孩子來了場穿越時光的親密接觸!」「民間傳統遊戲」種類繁多,玩法簡單,幼兒三三兩兩結伴或者自己就可以玩起來,這極大地吸引了孩子的興趣!
  • 《我們戰鬥吧》王凱跳皮筋 王嘉爾念魔性繞口令
    這期男神們將繼續進行成都之旅,騎「戰馬」、射箭、三大炮、畫臉譜、演川劇,體驗各種傳統風俗;不僅如此,還有跳皮筋、繞口令、扳手腕、扎小辮等爆笑環節精彩上演,王凱嫻熟的跳皮筋腳法讓人感嘆不已,超高難度的繞口令被王嘉爾念成魔性rap。
  • 跳皮筋、拍卡片、彈玻璃珠...童年遊戲你還記得多少?
    >跳橡皮筋跳橡皮筋是女學生們的最愛,每次一到下課或者體育課自由活動時間,女生們就會三三兩兩集合在一起,開始分組跳皮筋彈球的玩法很簡單,就是先在地上畫一個大的長方狀,然後在各個方位和中間用尖石塊或小刀挖出五個小土坑。在第一個坑的前方用石塊或粉筆劃出一條界線。無論幾個孩子參與,大家是同時從界線上發球,誰彈得最遠,又不出格,誰就第一個出手,然後依次類推。彈者先將自己的球彈入第一個坑中,再掏起往第二個、第三個繼續。
  • 故事:跳皮筋的小女孩
    笑一會就不笑了,呆滯的看著我們說:「你看見沒手沒腳的小孩在跳皮筋嗎?」 加V信公號jrggs8看多靈異奇趣事件每次見他,他總是笑的上氣不接下氣,然後突然不笑了嚴肅的說:你看見沒腿的小孩在跳皮筋嗎?你看見穿綠棉襖的小孩在跳皮筋嗎?他們都沒有腿沒有胳膊哈哈哈哈哈哈。然後又是一頓狂笑。笑著就走開了。這件事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 細數花樣玩法
    一、單人玩法:1.摸籃筐:人站在籃筐下,通過蹦床面的彈力往上跳去摸籃筐。2.單手灌籃:垂直跳起,單手投籃。3.跳躍灌籃:帶著球跳躍到籃筐下,通過蹦床面的彈力灌籃。4.花樣灌籃:連續跳躍,空中翻轉一周後跳起灌籃。二、PK玩法:1.花式灌籃2.背彈灌籃3.空中接力灌籃更多好玩方法歡迎解鎖!可下方留言嗷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