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跳皮筋的小女孩

2021-02-20 恐怖故事365天

點擊上方,關注我哈

在我出生前,鎮裡唯一的中學蓋了一棟四層高的教學樓,之前炸毀的平房教室也翻新了,校宿舍由平房改為二層小樓。這在當時,成了鎮裡唯一的高建築物。

教學樓裡涵蓋了初中和高中,隨著後來的九年義務教育改革,一棟教學樓已經負擔不起更龐大的生源,於是政府出資在中學的旁邊,也就是那片青草依依的小湖泊那裡有開墾出一片地,蓋起了高中的校園和教學樓。 

九年義務教育改革那會兒我剛剛上小學。所以對高中蓋樓的事情記憶很深刻,因為是縣裡的大事嘛。。多多少少是有所耳聞的。

媽媽說,那個小湖泊曾經是日本兵弄的萬人坑,之所以會挖出炮彈估計跟這個也有關。政府在開墾那個小湖泊時,也挖出過一些人體的殘骸。。但更多的都在湖底,估計早就泡沒了化成一譚的爛泥。由於萬人坑這件事縣裡的老人眾所周知,剛好建個學校壓壓這裡的怨氣。

不成想,怪事也是接踵而來。

那時候蓋樓還得用火藥炸地基。縣裡也是從外地請了高僧什麼的來看過風水,算過時間,確定沒事時再實施炸地基。不成想,在炸地基時,不慎炸死了六個小孩。我不知道為什麼破土動工時那麼多大人竟然沒看見有六個小孩在施工現場。

這是工人的失誤還是靈異?迫使在場的人竟沒一個人發覺有六個小孩在,就實施了炸地基?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但這六個兒童確實是在那時被炸死的。因為其中一個孩子的媽媽是我媽媽的麻友。

由於工地的失誤,不得不延期施工,政府需要調整,還要打官司,付清這幾個孩子的賠償金。所以這地基就這樣涼了足足兩三年之久。


再一次動工時,也請了看風水的先生,多方表示無誤後,才蓋起了教學樓。
教學樓蓋的很快,一年的時間就蓋完了四層樓,連窗戶玻璃都安裝好了。但不知道為什麼,一夜之間,工人全走了,教學樓眼看要完工的時候,就又被無端擱置了。


就這樣被擱置了好多年,直到我上了初中,一次我和姐姐去奶奶家,走路路過那棟擱置的高中教學樓,姐姐看了一眼教學樓突然對我說:藍藍,你看那樓頂的倒梯形像不像棺材蓋。

藍藍,你看那樓頂的倒梯形像不像棺材蓋。
像不像棺材蓋。

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想幽靈一樣揮之不去。。我姐姐平時很開朗大大咧咧的怎麼會說出這麼可怕的話呢。於是我每次路過那棟教學樓時都不敢看那樓頂的倒梯形。越看越覺得像。

教學樓的對面是一望無垠的大地,夏天那裡有像海一樣的苞米田,葵花田和白菜田。相對來講這裡算是人煙稀少,更是給這個教學樓增添了幾分陰氣。

直到有一天,在教學樓附近出了一件事,又一次轟動了整個縣城。又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對那晚的暴雨記憶非常清楚,那是多少年都少見的狂風暴雨,在那天晚上死了兩個人。

一個是狂風把樓頂的鐵皮吹了下來正好被砸到了,另一個死在高中院裡。

被鐵皮砸死這個應該真的是巧合,每當有這樣的狂暴天氣,總有些運氣不好的人會被折斷的樹枝啊房頂的鐵皮砸死或砸傷。

但死在高中裡這個人,確實鬧得人心惶惶了好久。

死的是個老頭。警方為了不排除他殺的可能做了很多工作,我二姑夫當時就是接手這個案子的警員,警方調查了老頭和老頭的家人,老頭只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兒子和自己相依為命,兒子沒結過婚,因為家裡窮,父子倆常年在街上做點小買賣,冬天賣糖葫蘆,夏天賣炒瓜子。
可是老頭死後,兒子卻瘋了。

我也是在二姑夫和家裡人聊起這個案子是偷聽到的。

有燒烤店的老闆證言說當晚這爺倆在他那裡喝酒,倆人都喝多了,還說要去大地裡偷白菜之類的,然後倆人就打著一把傘往大地的方向去了。話說要到達白菜地,從燒烤店出發是必須要經過高中的操場,再穿過教學樓的。


後來警方也排除了他殺的可能,是老頭心臟病突發,心梗去世的。


但為什麼當晚他兒子沒救他父親 自己卻瘋了呢。

媽媽說,這兒子是被嚇瘋的,老頭也是被嚇死的。去聽聽他兒子的瘋話就能知道個大概了。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老頭的兒子被政府收留在了救助站裡,由專人看管。。直到有親戚來認領,把他接了出來養在親戚家裡。


老頭兒子確實瘋了,因為鎮裡沒多少人口,大概街上有幾個瘋傻人士大家還是很清楚的。如今多了一個每天破衣爛衫的在大街上閒逛,冬天也不穿鞋,腳凍得青紫只套個塑膠袋在雪地裡滑刺溜。夏天也穿著他那常年不換的棉大衣和棉褲。餓了就在垃圾箱裡撿吃的。個子不高,很瘦很瘦,目光還很呆滯,確總是笑呵呵的。

那時我還在上初中,有時和幾個好夥伴在路邊看見他在垃圾堆裡撿東西,我們總是很可憐他,哪怕兜裡沒什麼錢,也儘量見著他一次給他買兩個熱乎包子吃,我們看著他吃完,他還衝我們笑。

笑一會就不笑了,呆滯的看著我們說:「你看見沒手沒腳的小孩在跳皮筋嗎?」 

加V信公號jrggs8看多靈異奇趣事件

每次見他,他總是笑的上氣不接下氣,然後突然不笑了嚴肅的說:你看見沒腿的小孩在跳皮筋嗎?你看見穿綠棉襖的小孩在跳皮筋嗎?他們都沒有腿沒有胳膊哈哈哈哈哈哈。然後又是一頓狂笑。笑著就走開了。

這件事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我不能去想像這句話呈現出的畫面。在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父子經過高中的操場。看見一群穿了紅紅綠綠棉襖的小孩在跳皮筋,他們都沒腿沒有手臂。老頭嚇死了。兒子嚇瘋了。

也就在第二年。我上了初三,高中的教學樓又開始動工了。操場上也開始做各種各樣的體育器材和美化設施。越來越有個學校的樣子了。

我們這一屆是很悲催的一屆。竟然是第一批進入這陰森了多年的高中教學樓的高一學生。


上高一後。整棟教學樓就只有我們高一一屆和高二的幾個班。。高三要備戰高考,所以沒有搬到高中部還是繼續留在初中部的老樓裡。

於是就在我上高一的這一年。又出事了。 

我覺得自己上高中了,心智應該成熟些,漸漸的也就不在去向老頭和兒子的事情,專心學習。


我是高一7班,12345班都是英語班,67是俄語班,按照順序排列的教室,出事的是3班。

3班有個女孩叫蔣麗麗,人漂亮,學習也好,跟我在初中也玩過一段時間,交情不錯。我的7班挨著衛生間,但衛生間的廁所間確實鎖著的,只有半廳的洗漱間,其實也不算是洗漱間,充其量就是洗個手,涮個拖布希麼的地方,重點是沒有燈。

因為我們搬進來上課不久,很多設施都不全面,沒有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就在這半廳沒有燈的洗漱間裡,蔣麗麗瘋了。

我們每人知道蔣麗麗在洗漱間裡看到了什麼。很多謠傳說蔣麗麗看到了白裙子的女人吊在房梁上。還有人說看到小孩,貓之類的。

總是蔣麗麗瘋了。被連夜送去了北安的精神病醫院。

學校和警方沒有對此所作出任何回應,但同學們心中的恐懼誰來給個解釋呢。於是高一全體學生聯名學校一致要求搬回初中的老教學樓。


聯名生效了,學校為了息事寧人,不得不把高三的學生跟我們高一的換。


後來的日子,平平安安的挺到了畢業。

鬼哥的 新漫畫號 開通了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原文,關注,更多精彩等你哦!!

相關焦點

  • 女孩上下翻飛跳皮筋,男孩四處拜訪學唱歌謠
    皮筋都是集上買鬆緊帶做的,女孩幾乎一人一根,跳法種類繁多,單人、雙人、多人都可以。毽子就比較難找到了,一般都是父母自己做的,如果損壞了就不容易補充。圓圓和她的幾個好朋友在跳皮筋,圓圓先跳,芳芳和丁丁兩個人撐皮筋。一般情況,無論跳什麼花樣,皮筋高度都基本要從踝關節逐步往上升,升到第七級就跳到頭頂了。
  • ·跳皮筋的歌謠永記於心
    昨日,省城一位大三女生蔣同學撥打本報「尋找兒時的老遊戲」活動的熱線電話4249555,暢談自己兒時跳皮筋的美好記憶,稱跳皮筋是童年最難忘的回憶。  今年21歲的蔣同學是個土生土長的合肥女孩,「我小時候住在四合院裡,院裡孩子多,每到放學,我和玩伴便在院子裡的空地上跳皮筋。」
  • 跳皮筋
    「小蘋果,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多麼熟悉的童謠,多麼動聽的聲音,每當想起這些,就想起了童年時的遊戲——跳皮筋。  上世紀70年代,我就讀於民權縣實驗小學,上午三節課,其中一節是體育課,學習內容很少,總覺得課餘時間比上課時間還長。一聽到下課鈴聲,小夥伴們就像射出的箭一樣衝出教室,各自尋找自己的同伴玩遊戲。
  • 跳皮筋:遊戲儀式與文化象徵
    在遊戲分組時, 若出現單數的情況則會出現一個「小麵包」, 「小麵包」的角色一般由技能水平較高的人來擔當, 它不需要撐筋, 兩邊倒, 主要擔任「救人」的工作, 需要較好的身體素質與技能水平, 在救人時全力以赴, 不能偏袒任何一組。
  • 80年代老照片:微笑的運煤工人,圖四女孩在跳皮筋!
    80年代老照片:微笑的運煤工人,圖四女孩在跳皮筋!那個時候的電器沒有那麼發達,很多家庭都還在用蜂窩煤,此時有幾名男士騎著三輪板車拉著蜂窩煤騎過天安門,這個時候的雖然累但是依然笑著面對,這或許就是累並快樂著。
  • 漸漸消失的兒時遊戲:跳皮筋
    遊戲名稱:跳皮筋危險程度:**技術難度:****受歡迎人群:女孩風靡年代:60/70/80年代遊戲規則:跳皮筋是女孩的最愛,最簡單的高度只到腳踝,最高的以高舉一臂為準;最窄的時候只有一隻腳寬,最寬的時候扯繩人仿佛在地上寫「
  • 1980年代城市記憶 跳皮筋的女孩日前病逝
    照片中跳皮筋的女孩是第一代獨生子女;日前在西安舉行的某大型國際攝影展,照片中的孩子們均在邀請之列。本計劃大家在這幅參展圖片前合影留念,但開幕式前三天女孩因病去世。願天堂上的你跳著皮筋一路走好···本組圖片由著名攝影師趙利文拍攝於八十年代的西安。
  • 幼兒園大班傳統遊戲:跳皮筋
    重點:通過玩皮筋,探究多種玩法及跳皮筋的方式。  難點:掌握跳皮筋多種方式。(在路上,帶領雞寶寶練習雙腳跳、單腳跳、踩跳、勾勾腳)  4、探究跳皮筋的方法:  (1)集體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和規則。  雞媽媽:雞寶寶們,剛才表現很棒,媽媽還準備了更長的皮筋,這是媽媽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是跳皮筋。請兩位小朋友來撐皮筋。(a:撐繩的小朋友鬆緊有度;b:跳繩要一個一個輪起來。)
  • 小學男老師大秀跳皮筋技術,女孩們秒變迷妹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重慶新聞頻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跳皮筋這個遊戲,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不過,等到長大以後還能撿起童心、再跳皮筋兒的人,並不多見。近日,重慶一個「小學男老師跳皮筋,把鞋都跳掉」的視頻出現在網絡上後,頓時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 童年遊戲回憶 最難忘打彈珠拍洋畫跳皮筋
    跳皮筋女孩遊戲,跳橡皮筋是在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它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還可組合跳出若干個花樣來。
  • 跳皮筋作文(精選三篇)
    篇二:跳皮筋作文  鈴鈴鈴……」下課鈴愉快地響起,聽到鈴聲的同學們,如飛箭般地衝出教室,頓時,教室裡的人屈指可數。  看,走廊上幾個女生正在跳來跳去,她們在幹什麼呢?走進一看,哈哈,原來是咱們班的「皮筋愛好者」在一起跳皮筋呢!  經過石頭剪子布的分配,首先上場的是我、李澤麗和曾桂珍。
  • 跳皮筋的音拍再也不會響起
    跳皮筋的動作花樣多,分為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單人跳由兩個人用腿繃著一根三四米左右的皮筋,一個人在中間跳或是多人依次輪流跳,這個沒多大意思,我們還是喜歡集體跳,人多,熱鬧。多人跳皮筋得長一些,這倒不是難事,誰家裡還沒有一兩個廢棄的自行車內胎,用剪子一划拉,剪成指頭寬的條,條條相接,可根據參與人數決定長短。
  • 小男孩跟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一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頭,小女孩有很多糖。小男孩想用很多的石頭跟小女孩的糖做交換,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把最大的和最好看的石頭藏起來了,把剩下的給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則像她允諾的一樣,把所有的糖果給了小男孩。
  • 睡前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他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聖誕節的夜晚死去了。熊貓先生在心裡想著:「怎樣才能讓故事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呢?」「對了!女巫姐姐的魔法屋!」熊貓先生冒著風雪,踉踉蹌蹌走到小女孩身邊。一座熊熊燃燒著的壁爐從天而降,周圍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壁爐下延伸出地板,牆壁和房頂從四面八方飛來,煙囪裡冒出了白色的煙。小女孩驚訝地發現,自己站在房間的地毯上。「你……你是?」小女孩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呆了。
  • 還記得童年跳皮筋念的詞兒嗎?
    #兒童節#無論60後,還是00後,童年的回憶裡,總少不了「跳皮筋跳皮筋時的念白,可以說是遊戲的靈魂。我們那裡,除了一種名為「哆啦A夢」的跳法是比誰跳得高,不念詞,其他都要配合念白的節奏。當年我因為比較菜,一般都充當撐皮筋的角色,但念的那些詞兒,我還是至今記得它們。它們都是順口溜,有些並沒有邏輯,直到現在都無法理解。可就在這一句句的順口溜中,我們的童年被添上了繽紛的色彩。
  • 老照片:70、80年代的校園童趣時光,「跳皮筋」你還記得嗎?
    反正小編我是不會害羞的!這該是遇上義工大掃除了,個個肩上扛著清掃工具,但似乎他們都很開心,臉上洋溢著笑容,都以做義工而感到光榮。「爬欄杆」雖然是一種比較危險的行為,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樂趣。那時候的男生女生似乎都會「跳皮筋」,看圖中的兩個小女孩跳的可真高,這是否勾起了你的回憶?
  • 一個小女孩和小王子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母親,希望女兒能夠去精英小學上學,讓小女孩背學校面試問題的答案。可惜的是,在面試的時候,老師問的題和往年的問題不一樣,加上小女孩太過於緊張,沒有聽清題,腦子裡只想著答案,後來說到一半就暈倒了。然後,她的母親為她在學習區買了旁邊有個樹屋的房子。
  • 跳皮筋的花樣玩法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遊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
  • 傅菁帶火箭少女回老家 捉泥鰍跳皮筋重拾童年時光
    成員們紛紛腦洞大開,將小木屋內各處角落掘地三尺,勢要找出零食的藏身之處。同款童年零食的曝光也讓成員們回憶起和家人之間的相處。在隨後安排的跳皮筋和「過杆遊戲」環節中,各地不同的跳皮筋「風俗」大亂燉,讓現場笑點不斷,傅菁的標準跳皮筋法和火箭少女的口號高度適配,而Sunnee的「秧歌式」跳皮筋則成功讓大家爆笑,賴美雲和李紫婷跳皮筋時左和右傻傻分不清楚,狀況不斷的跳皮筋環節頻頻讓人捧腹。
  • 《蝴蝶》,一個小女孩和老爺爺的故事,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小女孩:請你給我講一個故事吧。老爺爺:我不會講故事。小女孩:不會講故事算什麼老人。老爺爺:……小女孩:那你編一個吧。影片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癖好收集蝴蝶標本的老人家朱利安,無意中帶著鄰居的女兒,小女孩麗莎去阿爾卑斯山尋找罕見的伊莎貝爾蝴蝶的故事。什麼是故事?編劇大師麥基曾經在所著《故事》中說過:故事是生活的比喻,它引導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