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把一些老廠房舊倉庫改建成文創園區是很流行的做法,在文藝氣息濃厚的 臺北 自然也不例外。與 北京 的798和 上海 的1933相似的,是 臺北 的松山文創園。它的前身是1937年日據時期的「 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這裡曾是 臺灣 的第一座現代化捲菸工廠,為當時的 臺灣 創造了相當高的經濟產值。然而隨著需求量下降等原因,松山煙廠於1998年與 臺北 煙廠合併,這片曾經忙碌的廠區便空置了下來,直到2011年轉型為松山文創園區正式對外開放。
70多年的制煙歲月,留下的不只是迷人的菸草氣味,還有令人驚豔的煙廠古蹟建築。松山菸草工廠在最初規劃時,是按照一個生活機能豐富的工廠大院設計的。因此,相較於 華山 創意園,這裡更多了一些貼近生活的親切感,當年為了消防、通風以及調節水氣等目的而設置的荷花池,如今已經變成了生態池,將城市的喧囂隔絕在外,不僅有著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色植被,還能在池塘邊聽蛙叫聽蟲鳴。
松山煙廠的主體廠房為二層單棟建築,一層為多梁柱設計,用以支撐二層的機械重量。曾經捲菸包煙的廠房,現在則作為文化創意展演空間,分布著許多創意工坊,可以製作手工藝品,還可以購買各種文創商品。一眼望到頭的長長走廊,陽光透過大大的窗欞灑落地面,這樣的午後美好讓人懷念起昔日的學校生活。
中庭是一個精緻的巴 洛克 花園,院中散落著數個裸女雕像,四個角落設置直角三角形水池,中央則是一座小巧的香檳塔式的噴水池,悠閒地仿佛穿梭了七十年光陰回到了煙廠初建的年代。
寬敞挑高的倉庫群成為了重要的跨界展演空間,不定期舉辦各種有趣的文藝展覽和文創展銷;池畔的機械琉璃廠和育嬰房,如今變成了書店和咖啡屋,依舊發揮著配套的功能;唯一的變化,就是倉庫旁拔地而起的 臺北 文創大樓,這座由建築師 伊東 豐雄設計的現代化建築,傳承了松山煙廠的百年特色,既呼應了 臺北 的脈絡,也展現了當今人們生活形態的轉變。
不同形式不同質感的文創理念聚集在松山文創園這片複合式文化空間中,現代喧囂卻又古樸靜謐,有一種各自獨立卻又融合的美感,使得這裡成為了 臺北 甚至整個 臺灣 地區的文化地標。
Tips
地址: 臺北 市 信義 區 光復 南路133號
交通:搭乘捷運板南線到國父紀念館站,由5號口出站
時間:室內區域9:00-18:00;戶外區域 8:00-22:00
門票:免費
M_夢初
旅行媒體人,自由撰稿人,各大旅遊機構籤約達人。
自稱M姑娘,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享受在路上的感覺。
文字原創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商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