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氣)虛、腎陰虛、腎精虧損的區別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初步了解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說的虛,包括脾虛、腎虛,腎虛又分腎陽(氣)虛、腎陰虛、腎精虛,那麼這些「虛」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中醫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中醫所說的脾、腎等臟腑,其實都不是我們可以看到、摸到的實體器官。中醫通過幾千年的臨床觀察、經驗摸索,把一系列有關係的病狀歸納起來,定性之後,分別命名為「脾氣虛」或「腎陽虛」,這些病名實際上是一系列臟腑功能失調的症狀概括,而不是指脾臟這個臟器真的虛了。所以,因為外傷而切除脾臟的人,仍舊可以存在「脾虛」的問題;一個因為疾病切除了一側腎,但身體調養得很好的人,未必就是「腎虛」的,因為中醫的「脾虛」與脾臟,「腎虛」與腎臟,並不是等同關係,而是形容一個人整體的身體功能狀態。

  脾虛或脾氣虛和腎虛或腎陽(氣)虛,既然不是部位和實體器官的區別,那麼它們的區別又是什麼呢?與之前的傳統中醫的認識不同,筆者陳小野在相關專業文章中提出新觀點1:這些概念的區別,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程度的區別:脾(氣)虛比腎虛的程度輕,包括肺氣虛、心氣虛也都比腎虛輕,這些虛發展到最後,才會出現腎虛,所謂「久病及腎」。所以肺病患者到最後可以是腎虛,心衰患者到最後也可以是腎虛。前面說的那個通過吃西洋參痴呆狀況就好轉的人,就是典型的脾(氣)虛,他在糊塗加重的同時,總有精神跟不上、疲憊的狀態,那些痴呆程度比他嚴重的人,則多是腎(氣)虛了。

  腎虛裡又包括腎陽(氣)虛、腎陰虛、腎精虛,這三者的區別又在哪裡?中醫說的「氣」,指的是功能,腎陽(氣)虛說的是身體功能的虛弱,這是虛損最開始的情況。逐漸地成了腎陽虛,就是因為功能的減弱而能量不足了。到了「腎陰虛」的時候,就從功能的虛損變成對身體裡「精微物質」的消耗。「精微物質」就包括身體裡的陰液,狹隘地說包括體液、血液的消耗。這個時候人會覺得總是口乾,眼睛因為缺少水液、血液的濡養而乾澀,總之是身體缺水、缺乏營養的表現很明顯。如果這個情況不加以控制,就會對「有形物質」消耗了,包括脂肪、蛋白質等構成身體的「基本材料」。所以,「陰虛」的人肯定比「氣虛」的人要瘦,要乾癟。我們看一個人,到了老年,身體會佝僂、變矮,都是對「有形物質」消耗的結果。為了遏制這種現象,中醫就提倡補腎,而補腎最多用的、廣告上最常見的就是六味地黃丸,它就是補腎陰的。

相關焦點

  • 武漢男科中醫徐長化:腎陰虛腎精虧損頭暈耳鳴中醫怎麼調理?
    武漢男科中醫徐長化:腎陰虛腎精虧損頭暈耳鳴中醫怎麼治療效果好?陰虛分為肝陰虛和腎陰虛,臨床上需辨明腎陰虛與腎陽虛,腎陰虛證主要是由於腎陰不足導致臟腑組織失去滋養、濡潤作用,會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心神不寧、兩頰紅腫、五心煩熱、小便黃、大便乾燥、口乾、喉部發炎等症狀。舌紅少津無苔,脈細數等。
  • 腎陰虛vs腎陽虛,一文看懂如何補
    陰虛陽虛,為什麼虛?中醫理論講究陰陽平衡制約,腎自然也不例外。作為「先天之本」,腎的健康狀況自然和人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腎陽可以溫煦臟腑、推動身體機能,而腎陰則能濡養周身器官。一般情況下腎陰與腎陽能夠動態平衡,相輔相成,但若是一方虛弱或是一方功能太過旺盛,就會導致另一方失去控制,進而出現相關症狀。腎陰虛時,由於腎陰不能制約陽氣,容易導致虛火作祟,引起五心煩熱、口乾咽燥、頭昏眼花等一系列虛火徵象。而陽虛則不同,腎陽不足往往出現在素體陽虛或年老體虧的人身上。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暈目眩、精神萎靡等症狀。
  • 腎陰虛與腎陽虛?可以這樣的來區分,方法很簡單
    腎陰虛與腎陽虛如何區別?提示:這些不良習慣,或容易導致腎虛腎虛可分為腎陰虛與腎陽虛,陰為月,寓意為冷;陽為日,寓意為「熱」;「虛」意識是少。腎陰虛:陰冷之氣少,自然陽氣過旺,也就體熱,對寒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會比較怕熱。臨床表現主要有失眠多夢、潮熱盜汗(就是睡著了,一醒身體有汗)、五心煩熱(就是兩個手心,兩個腳心,心口感覺熱的感覺)。腎陽虛:陽氣過少,而陰氣過盛。
  • 「氣」虛、不固有6大危害,莫忽視
    在中醫學裡,氣是人體內部的一種不斷運動、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因此,氣是物質與功能的辯證統一。腎氣由腎精化生,可分為廣義上的腎氣和狹義上的腎氣。1、廣義的腎氣廣義的腎氣是指腎臟的功能活動,包括了腎陰、腎陽。
  • 一招辨別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吃這幾類食物,才能對症補腎!
    腎虛分腎陰虛和腎陽虛:腎中藏的元陰、元陽本來是和諧共處的狀態,如果過度使用腎精,就會導致陰不制陽,出現陰虛火旺,表現的就是熱,這就是中醫講的「本虛標實」。比如嗓子疼,表現的是實證,但嗓子疼是什麼引起的呢?如果是腎陰不足導致的嗓子疼,這就是虛證引起了實的表現。因此,在補腎時,要區分好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補的不對,就會造成「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的後果。
  • 填補腎精的治病與養生,熟地黃的別樣用法,你很可能還不知道!
    在他們的經驗中,是非常注重腎精的補充,這些中醫家的經驗,當我研究過後,發現現代社會的人腎精虧虛的人很多,一些複雜難以調伏的疾病背後都有腎精不足的影子。腎精,仿佛腎中的混元一氣,化生腎陰腎陽,所以要培養腎中正氣,必要重視腎精的調補。腎精虧虛都有什麼表現呢?
  • 腎陰虛、腎陽虛最簡單的辨別方法,記住2個字就夠了
    腎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納氣、主生殖,主骨生髓,開竅於耳,其華在發。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腎陰虛VS腎陽虛,記住2個字(冷、熱)冷:腎陽虛。熱:腎陰虛。腎陰陽兩虛就是同時有腎陰虛和腎陽虛的表現,有時潮熱盜汗,同時也很怕冷,有時陰虛陽亢,有時陽衰陰盛。中醫理論認為,陰陽相生相濟,陰損及陽,陽損及陰,所以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最後都有可能發展為腎陰陽兩虛。
  • 陰虛陽虛辯證用藥前,先明確你是哪種虛?
    ED和腎虛最主要的區別一個是西醫學名詞,一個是中醫學名詞。ED是西醫學名詞,而腎虛主要是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又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一般對於中醫要進行辨證施治,判斷患者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再進行對症治療,並非所有的ED都是由於腎虛引起。如何分辨自己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
  • 先分清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自測表來輔助判斷
    很多人都知道腎為先天之本,不能虛,都知道要補腎,例如最近你感覺疲乏無力,又沒有什麼大的病,那麼首先想到的就是「虛了」;又比如你最近在那方面力不從心,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腎虛了;還有最近老是掉頭髮,你也可能想到是腎虛了!
  • 備孕期想補虛又怕「上火」怎麼辦?
    中醫認為,體虛是由於體內「氣」出現了虧損,導致各種氣化功能出現了減弱,所以身體中某些機能就出現了退化現象。日常生活中飲食作息習慣不科學、壓力過大、休息不好等等都是導致女人體虛的原因。主要症狀為臉色蒼白、四肢無力、呼吸急促等,相比於平常人來說,體虛的人五臟六腑功能都比較弱。通常來說女人體虛會導致宮寒,宮寒就很有可能影響受孕的機率。
  • 腎陽不足致不孕 女性腎陽不足如何調理
    作者:寶寶知道 知心密友中醫認為,腎陽又稱元陽、真火、真陽,為人體陽氣的根本,對人體各臟腑組織的功能起推動、溫煦作用。女性腎陽不足的症狀表現1、失眠煩躁一旦女性有腎陽不足的情況,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有失眠、煩躁等現象,如果沒有及時解決的話將會導致提前衰老。
  • 十男九虛,男人到底應該怎麼分辨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以上是度娘提供的關於腎陰虛和腎陽虛各自十大臨床症狀的詞條截圖,不看則已,一看好像更困惑。首先陰虛和陽虛有很多症狀重疊的部分,普通人很難分清,比如腰膝酸軟和腰膝酸痛怎麼區別,於誰都是一頭霧水;其次裡邊也有非常多的晦澀難懂的古文或者專業詞彙,一般人也很難徹底領悟;即使你文字水平較高,最後看舌苔、尿色以及脈象之類,沒有一定經驗的中醫都不能精準定性,普通人更是不明就裡。
  • 分不清腎陰虛,腎陽虛,還補什麼腎?這些強腎食物連醫生都搶著吃
    今天咱們主要說的是腎陰虛和腎陽虛!男人就是腎陽虛,女人就是腎陰虛?事實真的不是這樣的,咱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腎陰虛和腎陽虛吧!腎陽虛證腎陽虛證,是指腎臟陽氣虛衰表現的證候。多由素體陽虛,或年高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
  • 專家:腎陰虛患者不宜吃鞭壯陽
    中醫認為,吃鞭確實有補腎壯陽的功效,但是不同的鞭功效有所區別,食用時也要區別對待,不可濫用。此外,腎陰虛者不宜吃鞭壯陽,食用不慎易傷身。   腎虛其實是生命活動的一種損傷性積累,它的存在很普遍,許多中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腎虛症狀,諸如腰膝酸軟、失眠健忘、抗病能力下降、性功能減退等,這一點也不奇怪。
  • 腎陰腎陽雙補的中成藥有哪些
    不過我們知道腎虛是分為腎陰虛,腎陽虛,腎陰陽兩虛。有點中醫知識的人知道補腎陰的是六味地黃丸,補腎陽的是金匱腎氣丸。那麼,如果是腎陰陽兩虛的情況,需要腎陰腎陽雙補,那麼有哪些中成藥呢?今天就來介紹幾種腎陰腎陽雙補的中成藥。龜鹿二仙膠,出自古代醫書《醫便》,由鹿角,魚板,人參,枸杞等藥物組成。它能夠滋陰填精,益氣壯陽,是陰陽氣血同補的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