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溜達君跟大家來聊聊四川省境內最牛的一座橋——寶盛橋,它曾經歷強震、飛石及爆破衝擊波,至今仍屹立不倒,也被人稱為是「橋堅強」。
寶盛橋位於四川蘆山縣的東北部,是寶盛鄉通往大川鎮的咽喉,建成於1986年。寶盛橋看上去像是座非鋼筋混凝土的拱橋,這座橋在四川的蘆山地震之後在當地變得非常有名。
因為這座橋曾先後經歷過汶川地震、蘆山地震、以及蘆山震後滾落的百噸巨石,並且承受住了巨石爆破後的衝擊波,至今仍屹立在四川災區。一座看似脆弱的橋,卻如此堅強,是什麼原因呢?
據調查,發現寶盛鄉的人們把寶盛石橋經受兩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歸功於鄧明星,鄧明星是雅安地區最有名的石匠。從1968年開始,他先後承建了雅安地區的絕大部分石橋,他的徒弟程德清是寶盛橋的監工。
在監工過程中,他要求建橋要精益求精,不能偷工減料,認為在大自然風化面前,石頭要比水泥經久耐用,還有就是一點一點完工,保證質量,不突擊加工。想必這也是寶盛橋能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在蘆山地震中,當地的一些橋梁並沒有在地震中被摧毀,對實施救援工作有重大幫助,寶盛橋便是這些橋梁之一,它不僅承受住了08年汶川地震的考驗,在這次蘆山震中還承受住了從天而降的重大250噸的巨石。
寶盛橋如此堅強的最重要原因是它很像我國著名的趙州橋,拱橋結構能將整個橋面上的重量分散開來,兩座橋在外觀上如出一轍。不過寶盛橋的跨度更長,且比趙州橋兩端各多了2個小拱,這體現了中國建橋技術的傳承和發展。
我國的橋梁工程技術已經達到了一流的水準,但還是有很多橋梁的使用年限達不到標準,那麼,要造一座寶盛橋這樣堅強的橋,除了需要有先進技術之外還需要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