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橋?工農橋? 瀋陽南京街有座橋該叫什麼橋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南京橋?工農橋? 瀋陽南京街有座橋該叫什麼橋

2015-05-20 16:55: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瀋陽5月20日電(記者 沈殿成)瀋陽南京街上有座橋,原來的名字叫「工農橋」,近來當地有關部門將此橋改為了「南京橋」。

  此橋改名,引起了熱心市民的關注。

  據了解,此橋是一座17孔的連體橋,建於1965年,至今有50年歷史,一橋跨瀋陽的母親河渾河連接著和平區老城區與渾南地區。由於建於上世紀60年代,其原有名字有一點那個時代的「意思」。

  對於此次改名和市民的關注,和平區相關部門向記者作了如下解釋。

  2009年6月,瀋陽市將南京街繼續向南延伸,將和平區長白街延長路段(長白橋延至渾南西路)繼續南延至東陵、蘇家屯兩區交界(白塔堡河小橋)的沈蘇快速路,並統稱為南京街,這樣南京街就成為貫穿城市並橫跨渾河的中軸,工農橋的南北所在街路也都稱為南京街,因此將工農橋改名為南京橋也是南京街規劃改造更名的延續和必然。

  目前連通渾河南北兩岸的共有13座跨河橋,一條地下隧道,且大都採用橋、隧道與所在街路同名的命名方式。以往工農橋就存在讓人混淆,無法準確定位的問題。更名後的南京橋與南京街同名,更容易定位,將給百姓和外來車輛帶來更多的方便,並且不涉及公共服務設施改變。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原工農橋南,象徵「農」的長白、滿融地區也在新一輪的城市規劃中轉變角色,未來該地區將成為和平區打造東北亞高端服務業聚集區的「重頭」,將工農橋更名為南京橋也是順應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城市發展的需要。

  記者在現今的「南京橋」頭,隨意與行人聊起此橋名字的問題,感覺到「工農橋」的名字為人熟知,但改成「南京橋」「順理成章」。(完)

相關焦點

  • 盤點:南京這29座橋,哪一個才是你心目中最美的橋?
    武定橋武定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當時叫嘉瑞浮橋,因其在長樂渡之上,又叫上浮橋,當時長樂渡叫下浮橋。明朝初年,中山王徐達家的後門正對此橋,徐達諡武定,遂改橋名為武寧橋,清道光皇帝叫旻寧,又改為武定橋。大家從此可見封建權貴的等級是何等嚴格。
  • 重慶為什麼叫橋都 重慶有什麼橋
    2005年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重慶是中國唯一的"橋都"。但許多外地人(武漢、上海、南京、天津)表示不服,他們認為:重慶的橋規模不是最大,數量不是最多,不能被稱為「橋都」!  其實,茅以升橋梁專家委員會的評選是按照:橋梁數量、建造規模、技術水平、橋梁多樣化以及影響力等指標上來綜合評定的:  從數量上來講,重慶主城區長江和嘉陵江上共有22座特大型橋,這個數字超出其他競爭對手近一倍。
  • 瀋陽第一橋——378年的永安橋
    清崇德六年(1641)皇太極敕建永安橋清代以前,瀋陽以西有史稱「南北千餘裡、東西二百裡」的「遼澤」。因有遼澤的阻礙,自古以來,從瀋陽經遼西去中原不得不繞道。向南得繞道遼陽,向北得由今天的新民市東北境渡過遼河,然後經法庫、彰武去遼西。
  • 南京歷史上有過「二十四橋」 都在朝天宮西街中段
    南京歷史上有過「二十四橋」 都在朝天宮西街中段 2015-02-12 13:29:46今年是羊年,記者看到,南京的羊地名可不少,有羊市橋、石羊路、石羊新寓、東羊街、白羊山、白羊墩、西羊巷、羊頭山、羊山、羊山北街、羊山北路、羊山南街、羊崗、羊皮巷、羊角山、羊角尖、鳴羊裡、鳴羊街。  朝天宮地區也曾有「二十四橋」  在史志館的地面上,腳踩的是清代朝天宮街巷地圖。這是陳作霖居住在附近的可園時繪製的。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
  • 南京皮魯埃特橋設計方案,橋體形如「芭蕾舞」
    皮魯埃特橋位於中國南京邁皋橋地區的沿河路主題公園內。據史料記載,邁皋橋的「皋」,為水邊高地之意,邁皋橋的字面意思即為水邊高地之橋。項目所在地區統一呈現為一種丘陵地貌,沿河展開的自然的起伏,在為不同的城市功能區域起到劃分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兩側的人流連接。
  • 新聞背後|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是座什麼橋
    長江下遊河段因水深條件好,水上運輸繁忙,航道限制要求苛刻,所以鐵路一直繞道南京,無法用橋梁實現直接跨越。懸索橋雖然具有最強的跨越能力、但結構容易變形,通行高速鐵路國際上沒有成熟經驗,面臨許多技術挑戰。五峰山長江大橋橋位地形符合修建懸索橋的條件,但是規劃預留了60多年,一直沒有能力和足夠的技術把握去付諸實施。
  • 李克強看重的這座「橋」是座什麼橋
    橋,自古以來就是各種文明所珍愛的一個意象。因為它代表著連接與溝通,也常常象徵著前途和希望。沒有一個國家樂意是一座孤島。歷史的周期裡,孤立主義時而會盛行,然而文明的長河終究會有「橋」架起。這大概正暗含如今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中,每每與橋有著不解之緣的緣由吧。
  • 十座「連心橋」 橋橋通民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體育局共同發起的「爭做群眾身邊的好體育人」志願服務行動,我市體彩中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本著「免費無償、立足自身、小型分散、就近就便、注重實效、長久長效」的好體育人活動目的,堅持國家公益彩票回報社會服務民生的宗旨,在今年搭建出十座「連心橋」,將公益與民生緊密聯繫在一起,開展一系列讓群眾摸得著、看得見、有實效的好事和實事,讓更多體彩人成為百姓身邊的好體育人
  • 兩座永福橋
    ,橋名還是叫永福橋;另外一座在塘南的湘漾村,是座石平橋,當然現在也沒有了,換成了水泥橋,其實所有的人都將這橋叫蕭家橋,只是民國《德清縣新志》記載這橋的時候說本名永福橋,鹹豐六年的時候,鬱懷英將這木橋改建成了石橋,俗稱蕭家橋。
  • 在劍橋,哪座橋是劍橋?
    有幸來劍橋的人,看到劍河邊那麼多橋,不禁要問,哪座橋是劍橋。泛舟劍河,在繁華處有幾座橋十分有名。順流而下,穿過銀橋後,便是女王學院著名的數學橋。據說原為牛頓所建,沒用一釘一鐵。後來有位學生表示懷疑,於是把橋拆了下來,結果又裝不上,只好用鐵釘鉚起來, 重造了這座橋。這個傳說很誘人,不過很容易被船夫否定。他們撐船經過的時候,會問乘客喜歡聽哪個版本?
  • 濟南華山華陽宮前的鵲華橋,為啥改叫崇正橋了
    然而細心的遊客發現,華山南側和東側的鵲華橋、煙雨橋,其中的「鵲華橋」卻悄悄地改成了「崇正橋」。這是怎麼回事?據負責開發建設的濟南市城市建設集團的負責人講,公園設計初期,為了恢復鵲華煙雨的舊貌勝景,這兩座橋最初確實擬名「鵲華橋」「煙雨橋」。鵲華橋為三孔,長95米,寬17米。煙雨橋為21孔,長200米,寬14米 。
  • 新月湖橋月底通車!我們航拍了武漢的這11座橋,你pick哪一個?
    知音橋是武漢漢江上的第二座城市公路橋梁,也叫江漢二橋。位於礄口建一路、漢陽郭茨口處,是一座11孔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古田橋是武漢建造的第六座漢江公路橋。該橋為自錨式懸索橋,其中主橋長682米,橋寬44米,雙向八車道,同時設有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
  • 瀋陽家樂福富民橋店關閉!
    7月25日,趁著周末休息,小編來到家樂福富民橋店。這裡將於7月26日正式關閉。據了解,瀋陽家樂福富民橋店於2011年開業,營業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地下一層及門前廣場為停車場,一層為商鋪區,二層和三層為超市賣場。
  • 魯迅故裡三座橋
    紹興魯迅故裡有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祖居、土谷祠、長慶寺、魯迅筆下風情園、紹興魯迅紀念館等一大批與魯迅有關的人文古蹟。全國各地的遊客在遊覽魯迅故裡各個景點後,不知你有否留意觀看這裡的幾座石橋 。
  • 這座橋有一千多年歷史,還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卻沒有什麼遊客
    國內長橋眾多,地圖之一的孝皓是河北省曹縣的潮州橋,孝豪是歷史悠久的潮州橋,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回來參觀潮州橋,小時候我們專門學習了有關潮州橋的課文,但現在不是說趙州橋,這是與趙州橋非常相似的弘濟橋。紅濟橋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潁年縣,又稱"東橋",虹橋和趙州橋在結構上有一個洞,是用雙肩搭建的拱形鐵橋,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只有弘濟橋長48.9米,寬6.82米,而趙州橋長50.82米,寬9.6米,比趙州橋還小,走遍這兩條腿的朋友,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都知道各有特點,除了這座橋以外,遊客人數不同的還有兩條橋,趙州橋是韓國著名的高中,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
  • 二十四橋,從來就不是一座橋
    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  張喬,生卒不詳,池州人,鹹通中進士。黃巢之亂,罷舉,隱九華。  或許有人會較真《戲贈李主薄》中的「揚州第幾橋」,說古代的揚州橋多,名字不夠用,就用數字代替,沒準還真有座叫「第二十四」的橋。真要這麼抬槓,我也無話可說。
  • 瀋陽永安橋 讓你不能不佩服古人智慧
    如果說起瀋陽第一橋,那非永安橋莫屬,永安橋不僅極具歷史文化價值,也是建築史中的瑰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座保存完好的永安橋。位于于洪區馬三家街道永安村內的永安橋,就是一座相當有年代有故事的古石橋,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
  • 世界上最著名的15座橋
    Chengyang Bridge中國China城陽橋(也叫風雨橋)建於1916年,是中國侗族風雨橋中最有名的。這座橋橫跨林夕河,現今仍然使用頻繁。1602年由沙阿阿巴斯一世委任建造,這座橋是磚石砌成的。它長295米,寬13.75米。據說這座橋原先有40個拱,這個數目後來逐漸減到33。7.
  • 古代石橋永安橋:清皇帝東巡曾16次從橋上過(圖)
    在于洪區馬三家子永安橋村,現存一座瀋陽保存完好的古代石橋――永安橋,為清代皇太極崇德六年(1641年)所建。這座石橋雖然只有37米長,可誰會想到,清朝四個皇帝十次東巡時,其中有十六次從這座橋上通過,往返於京師與盛京。這幾個皇帝是:康熙皇帝三次東巡,乾隆皇帝四次,嘉慶皇帝兩次,道光皇帝一次。用今天的審美眼光看,永安橋修建相當不錯,為三孔石拱橋,整個路面寬8.9米,橋身兩側分別立著十九根石欄杆,橋端的石柱上是圓雕的獅子,其他為荷葉狀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