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李娜與姜山一起從華科大新聞系畢業。
李娜和姜山在大學時都住在東五舍宿舍樓。 梁靜/攝
李娜在大學時,曾在華科大青年園前留影。 圖片來源:微博
李娜和姜山曾在華科大西邊網球場練球。梁靜/攝
餘麗橋
在上升時期放下球拍,走入大學校園,李娜的選擇讓人摸不著頭腦。「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李娜,出於自我保護心理,她在沙發上蜷縮起來,又小又黑。進了校園一個月後,她臉上才露出了笑容。」華中科技大學的體育部副主任孫競波認為,校園帶給李娜的不只是知識,還有釋放。
李娜前兩年成績特別好
在華科大,李娜每天最積極的,就是上課。一些大學生認為很無聊的課「法律基礎」、「當代經濟與政治」,在李娜眼裡,都顯得新奇無比。
新聞學院2002級有200多名學生,李娜和姜山幾乎每一堂課,都是最早到的一批。「你知道,大學生都愛遲到,沒人管嘛,可是我每次到課室,我都看到李娜和姜山坐在前面等老師來上課。」黎曉雲是李娜的同班同學,她對李娜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不曠課、不早退、不遲到」。
新聞學院負責教務工作的石老師也對李娜有很深的印象。「李娜第一年的公共課成績特別好,法律基礎89分,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90分,第二年的專業基礎課也不錯,基本在80分以上。」在李娜獲得澳網亞軍以後,石老師特地去翻看了李娜的成績單,他驚訝地發現,這個球星竟然還是個愛讀書的學生。「姜山也一樣,而且他的平均分還比李娜高兩三分。」他說。
今年在澳網,有的記者好奇,李娜兩年的大學生活過得如何?李娜非常自豪地說:「當時,我還是一個好學生。」
愛上英語課還參加補習班
可能是因為有到國外比賽的經歷,李娜和姜山最愛上的一門課就是英語。兩人不僅上學校安排的英語課,就連英文補習班,李娜和姜山都特別熱衷。
當時,兩人的英文水平都不太好,李娜基本上只會一些簡單的單詞,表達不算流利。但是他們兩個很敢說,而且常常和老師、同學分享他倆在國外比賽的故事,班上氣氛相當活躍。「當時我是覺得挺奇怪的,沒想到一個全國冠軍,也會跟我一起上補習班。」黎曉雲笑著說,李娜給她的感覺,非常親切,就不像是那些只能在電視才看一兩眼的球星。「她也非常愛美,經常會染一下發,弄一下髮型,帶一些小配飾,覺得跟普通女孩沒什麼分別。」
除了英語以外,李娜對跆拳道還挺感興趣的。有時候,李娜就跑到跆拳道館,換上運動服,「哼哼哈哈」地踢上幾腳。
背著16個球拍打學生賽
不過遇到了網球,李娜跟普通學生的區別就顯現了:她跟姜山,每天下午都會在學校的西邊網球場,練兩三個小時的網球。
「有報導說李娜在學校根本不想碰網球,實際上根本不是那樣。」體育部的孫競波有時去找李娜和姜山,看到訓練場的鐵絲網上都趴滿了學生。「我想怎麼回事?原來是他們打球太精彩了。」李娜和姜山當時算是中國男女隊最高水平的運動員,兩人在場上對拉,來回三四十板,一個新球就這樣脫毛了。大學生一邊看,一邊「譁譁」地驚叫。
對於熱愛網球的李娜來說,在訓練場上過過手癮還不夠,一時心血來潮,李娜還跑去四川參加了全國大學生網球錦標賽。
這些賽事,上場的一般是業餘的網球愛好者,兩個拍子就足夠他們打一次比賽了。但是專業出身的李娜可不一樣,背著一個塞了16把網球拍的球包參賽。當時帶隊的孫競波非常好奇:「你拿那麼多拍子幹嗎?」李娜有點不屑地說:「跟你說,我們專業就是不一樣。」
到了賽場,已經一年多沒有打比賽的李娜都要打瘋了。在決賽中,李娜把她的進攻武器全部使出來,一個勁地把球往兩個邊線打。最後當然是李娜橫掃對手獲得女單冠軍。在頒獎禮上,李娜的對手氣喘籲籲地說:「娜姐你瘋啦,隨便玩玩就行啦,我又不想贏你!」李娜指了指坐在邊上的孫競波笑著說:「我的領導坐在邊上看呢!」
一同去參賽的姜山有點「衰」,竟然碰上了代表濟南大學出戰的朱本強,最終只能屈居亞軍。因為這個賽事知名度實在太低,結果李娜奪冠,姜山拿銀牌的消息,除了華科大的人以外,幾乎沒有什麼人知道。這也是李娜唯一一次代表華科大出戰網球賽。
往事
英語曾經很蹩腳
除了球技以外,李娜的幽默英語也是大滿貫賽場上的亮點。可在十二年前,李娜闖南走北時,連一句完整的英語都說不出來。
1999年,為了衝擊2000年的奧運女雙項目,餘麗橋教練帶著李婷、李娜到世界各地打巡迴賽。那時,國家經費並不是很充裕,出國團隊只有三人,沒有翻譯、沒有隊醫。
大家的英語都很「蹩腳」,基本上除了「Hello!」「Thankyou!」之外就不會了。李娜、李婷打完比賽就直接挎包走人,有時記者用英語問她們比賽感受,她們也只能用中文回答。
啃著胡蘿蔔衝奧運
不懂英語,加上資金吃緊,三人只能擠一個房間,有時還住到了學校的宿舍。除了住,吃也是一個大問題。「吃飯找不到地方,我們就生啃胡蘿蔔。」餘麗橋說,在一年的時間裡,她帶著李婷、李娜走了10多個國家,她對那些國家的記憶也只停留在「機場賽場機場」。
2000年,李娜和李婷獲得塔什幹站的雙打冠軍,同時也確定她們衝入了2000年的奧運會女雙項目。李娜也獲得了國際網聯的青睞,取得了奧運會女子單打比賽的「外卡」,在這段時間裡,李娜將自己的世界排名從1000名開外提高到了120位左右。
重情義照顧師妹
李娜在賽場上的「狠」勁讓人印象深刻,但私底下她並不愛發脾氣。「場上直率、場下幽默」是師姐孫甜甜對李娜的印象。
除了幽默以外,講情義是隊友對李娜的另一印象。彭珮是李娜啟蒙老師夏溪瑤的女兒,比李娜小五歲。她對李娜的唯一印象,就是李娜送給她的一大堆新衣服。「李娜是個很念舊的人,從1995年以後,李娜的服裝就由耐克贊助,她經常會拿一大堆衣服到我家。」
1999年彭珮進上海隊,她穿著李娜送她的鞋子和衣服訓練的時候,其餘的隊員都挺羨慕的。「彭珮,你這衣服特好看,外面都沒有。你就有了。」「這是李娜姐給我的。」彭珮自豪地說,「我媽是李娜的啟蒙教練。」
當時,李娜已經很有名,結果以後無論訓練還是比賽,隊友碰到彭珮都有點怯了。
(責任編輯: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