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企業在不同目的之下,為了滿足不同要求對同一個會計主體編制了兩套帳,甚至多套帳。這些目的通常有:
(1)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帳:內帳(管理帳)
(2)為了應付稅務機關的帳:外帳(稅務帳)
(3)為了貸款需要的帳:銀行帳
(4)為了海關檢查的帳:海關帳
(5)為了申請高新資格的帳:高新帳
2、兩套帳或多套帳的原理:對於同一會計主體,對於同一個會計期間,對發生的經濟業務,每套帳做不同取捨,使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導致每套帳的會計報表結果不一樣。
3、一般來說:大多數企業是兩套帳——內帳和外帳。
4、企業為什麼需要兩套帳:
中國的稅負環境太惡劣,企業若完全照章納稅,很多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將會有沉重負擔,甚至無法生存,很多企業的原始積累都是靠偷稅漏稅來完成的。企業為了減少稅負,外帳採取少計收入,多記成本費用等的方法來進行會計核算;但是對企業企業管理者,需要財務數據放映企業全面真實的情況,才能夠利用財務數據對企業進行管理。因此,企業編制兩套帳。
做法:
1、內帳目標:內帳的目標是放映實際情況,因此,核算的重點是實質,不是形式。例如:業務員請人洗腳,沒有發票,寫一張紙條經過審批就可以入帳;例如送人一個紅包,寫一張紙條經過審批就可以入帳。
2、外帳目標:符合稅法的要求,重點是發票。
3、兩套帳的程序:先從內帳入手,將內帳的憑證經過增減、變換後為外帳憑證。
(1)複印:對於正常的業務,如收入、成本、費用是有發票的憑證進行複印,原件作為外帳的記帳憑證,複印件作為內帳的記帳憑證。
(2)減少:對不符合稅法要求的憑證,如不開票收入,沒有發票的成本費用,只在內帳核算,不在外帳核算。
(3)增加:為了多記成本費用,如多開的發票,並不是實際發生的,只在外帳核算,不在內帳核算。
(4)變換:如對一些費用,沒有發票,以另一種名義開發票。例如,送人一個紅包,內帳憑一張紙條記到「業務招待費」、甚至記到明細科目「回佣」;然後以一張加油發票代替,外帳記到「汽車費用」。以此類推。
(5)經過複印、減少、增加、變換後,內外帳分別有了自己的原始憑證。
打開微信添加「老三會計」或「laosankj 」 學習更多精彩內容
或摁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