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和「就業難」 日媒解讀日企用人弊端

2021-01-12 中國網

中國網3月1日訊 據日媒2月29日報導,遭遇「用工荒」的日本企業正在逐漸增多,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遇到「就業難」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用工荒」和「就業難」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兩個問題在日本社會愈演愈烈?以下兩點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據日本最大人力資源網站「日本人事部」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半數以上的用人單位表示,人材緊缺問題已經對公司的業務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企業方面應該如何應對這一危機呢?較為傳統的解決思路是加強招聘廣告宣傳力度,繼續進行招聘活動。這樣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應聘,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緩解一些公司人手不足的狀況。但也有不少企業表示,這樣的方法費時費力,而且即便做了也未必能找到合適的人材。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不少長期空缺的職位。反觀應聘者一方,拋開剛畢業的應屆生不說,即使是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求職者也很難找到一個滿意的「下家」。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之間這樣不和諧的局面呢?

要求苛刻

據日本銀行最新發布的《經濟物價形勢展望》顯示,日本用人單位提供的職位數量已經超過了市場上求職者數量,只要求職者不是對行業、崗位有特別要求,基本上都能夠找到工作。但實際情況卻很殘酷,企業尋求的資質與求職者具備的技能之間未能有效對接,使得日本就業率低、失業率高的狀況並未得到改善。

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產業結構的變化。不少傳統產業成為夕陽產業,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正在崛起。但那些逐漸沒落的產業往往有著過剩的從業人員,相反,新興產業則面臨人材緊缺的窘境。如此一來,在進行招聘活動的同時,傳統行業的篩選條件更加嚴格,導致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供大於求;新興行業也會更偏向於豐富經驗者,導致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隨著日本與國際經濟貿易交流的加深,更有日本企業設定了 「有海外工作經驗」、「商務英語水平」、「能管理外國員工」等等條條框框的應聘條件,讓求職者望而生怯。

待遇不高

現在,更多日企希望求得「全方位人材」,不僅對專業知識要求嚴格,還需要員工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以現在流行的大數據分析師職位為例,日本企業想要的人材不僅需要利用大數據對公司業務作出一系列有益的科學分析,還需要利用大數據平臺做網絡市場營銷的工作。而很多日企中,「年功序列制」依然根深蒂固,決定員工工資的並不是他的能力,還是其為公司奉獻的歲月長度。這樣一來,即使有年輕人可以勝任上述大數據分析師這一職位,也很難獲得與技能水平完全匹配的工資待遇。一些工作經驗豐富的人也會因此不敢輕易跳槽。

高校教育與就業市場對接失調

日本的教育水平雖然在國際上飽受好評,但不足之處是教育靈活性太差,不能及時適應勞動市場的需求和變化。雖然大學教育體制的改革需求很迫切,但多年來遲遲沒有大動靜,市場卻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用人單位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往往有很多顧慮,其中最大的擔心便是所學技能與工作內容並不能很好地對接,畢竟這樣也會增加用人單位的負擔。

除了日本,我國國內的就業市場也應保持警惕,力圖解決問題。(王方)

相關焦點

  • 旺季偏逢用工荒!疫情暴露紡企「留人」比「招人」更難
    因為之前的不景氣,工廠給工人們放了長假,如今發現這些工人都已經回鄉就業了! 工廠的一些崗位因此出現了缺口。沒辦法,為了趕上生產進度,只能重新再招工,於是便碰上了「用工荒」的現象。 新興行業在搶人 那麼根據現在的社會情況,什麼工作更具有優勢呢?
  • 靈活用工2.0時代,高燈自由薪成人企商業互聯基礎設施
    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人才短缺,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求職人數從二季度的74.3萬人下降到三季度49.2萬人;用人缺口從二季度的74.6萬人上升到82.4萬人,「人才荒」下,靈活用工成為企業的用人選擇。國家多部委也先後發文支持靈活用工,幫助企業走出疫情困境,同時解決就業這一民生首要問題。
  • 歲末用工荒大學生來幫忙 寒假做兼職謹防用工陷阱
    原標題:歲末用工荒大學生來幫忙 寒假做兼職謹防用工陷阱  1月2日訊(見習記者 樊凱)目前,臨沂大學各學院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期末考試,一些公司也前來「湊熱鬧」,在校園裡張貼招聘兼職廣告。業內人士提醒,學生在選擇兼職時要注意了解公司是否正規,最好籤訂勞動合同,謹防用工陷阱。
  • 港南區:用工不荒 企業達產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劉志寧 樊盼盼貴港市港南區貫徹落實自治區部署,全力奮戰一百天、攻堅二季度,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加強援企穩崗和就業保障。人社部門多措並舉解決企業用工難題,主動對接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制定了一次性吸納勞動力就業補貼、貧困勞動力穩崗補貼,介紹就業服務補助等獎勵措施,極大鼓勵轄區勞動力本地就近就業。4月22日,記者在貴港市嘉龍海傑電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員工們戴著口罩正在流水線上忙著繞線、理線、包防護膠、焊錫、上套等作業,有序地進行電子元件拼裝工作。
  • 「史上最難就業季」解讀珠海人才密碼
    今年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季」。春節前後,歷來是企業聘才用工的旺季,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企業用工節奏,按計劃節後返崗的員工遲遲不能到崗,招聘會計劃也不能如期實施,不少企業陷入「返崗難」「招工難」的困境。
  • 靈活用工就業浪潮:靈活用工對企業和個人有什麼好處?
    用工崗位下降,就業需求創下新高。靈活就業模式無疑給穩就業拓展了無限空間與重要支撐。調研顯示:在2017至2019年間,靈活用工市場複合年均增長率高於22%。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數均增長20%左右。「哪裡就業哪裡去」,不斷湧現的新經濟、新業態撬動就業富礦,令靈活就業人員快速增長。
  • 招人難,用人貴,靈活用工春光乍現?當心倒春寒
    青團社面向企業與從業者做調研,試圖求證疫情下共享員工熱潮是否為靈活用工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得到了上述結論。在鄧建波看來,假設西貝、雲海餚70%~80%都是靈活用工,那就無需擔心疫情下閉店可能帶來的致命衝擊。但另一面,只有相應的運作流程、管理機制到位,企業主親自下場,人們就業觀念轉變,靈活用工才得以大幅推進。
  • 揚州園區企業5萬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或現用工荒
    揚州市園區企業5萬個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今年或出現用工荒  昨日,市勞動部門發布《我市園區企業用工需求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我市企業用工需求量快速增加,部分行業、企業出現了招人難的現象。
  • 【沸點】重慶:「組合拳」緩解復產用工難
    新華網重慶3月5日(王龍博)「工人逐漸返崗有利於儘快恢復產能,完成全球訂單。」 廣達電腦重慶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在受疫情影響停產半個月之後,企業復產以來正在與時間賽跑,「用工是決定最終比賽成績的重要一環。」
  • 「求職難」遭遇「用工荒」,招聘市場到底誰在說謊,這是因為啥?
    現在很多人都在抱怨找不到工作,但是很多工廠卻在大力招人,但是還是出現了「用工荒」,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又是什麼呢?1.工廠「用工荒」的原因大多數企業的用工荒主要是由於自身是工廠的生產線,大學生畢業後不想進廠,社會上的閒散人員也大多懶散,受不了工廠的管理體制,工需要上夜班,而且年輕人認為進廠學習不到技術,還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 為有效緩解「就業難」「用工難」 五邑大學推出「雲招聘」
    僅4月27日當天,五邑大學的線上招聘就放出了德通石墨烯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廣州賽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知名企業的招聘信息,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在五邑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官網的校內宣講會一欄中,「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2020屆校園招聘宣講會」「廣州貝殼科技服務有限公司2020屆校園招聘宣講會」等信息都在一旁醒目地標上了「雲宣講」字樣。
  • 企業出現用工荒的真相:打工的那些人都去哪裡了?這裡有答案
    有一部分勞動者隨著年齡的增長,退出了勞動市場的舞臺,但是隨著國家社保制度完善、就業機會的增多、年輕人不願幹體力的斷層現象,導致了很大一部分的勞動力缺失。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企業沒有做到正確的對待勞動者,只是一味壓榨勞動者,才會出現用工荒的出現。
  • 建築行業用工荒?班組長: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再多錢也招不到人
    建築行業難招到人,這個問題很早之前就已出現,只是最近兩年尤為嚴重;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建築行業的用工量越來越大。工資發放不到位只會造成一種現象的產生,那就是致使長期幹活的工人流失,而這些工人流到市場上就會成為突擊隊伍的一員,突擊隊伍只會造成行業亂象,形成惡性循環,突擊隊伍是可以短期內拿到高工資,但也只能是暫時的,而且還破壞了行業內用工體系,從長期來說不管對於工人本身還是班組來說都是不利的。 使工程行業出現「用工荒」的另一原因是網際網路。
  • 近水解「員」渴 破解用工荒 永康首批311名技師學院師生頂崗助企...
    近水解「員」渴 破解用工荒 永康首批311名技師學院師生頂崗助企復工復產源稿: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04日 16:26:44 編輯:陳其欣「這38名技師學院學生的到來可以讓公司順利啟動兩條原本停滯的總裝線,這真是給我們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 什麼是基本用工?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商業模式不斷延伸,一種新的用工模式逐漸成型,並且不斷在發展進化之中。尤其是建築行業,今天保標招標網效標就給大家捋一捋什麼是基本用工?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什麼是基本用工?是指完成該項分項工程的主要用工。按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和勞動定額中相應的時間定額進行計算。基本用工=∑工序工程量(綜合取定的工程量)×時間定額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
  • 春節在崗7日可領17日加班費!北京:單位可安排錯峰放假
    1月13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總工會、市企聯/企業家協會、市工商聯聯合發布《關於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留京過年期間穩定勞動關係工作的通知》,重點從用心留人、用崗留人、用薪留人、用情留人等四個方面明確了相關要求和措施,確保廣大外來務工人員在京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 淮南市鳳臺縣「五抓五增」助力就業扶持民生工程
    利用新聞媒體、門戶網站、典型示範等方式,大力宣傳公益性崗位、就業見習等政府惠民政策,發放各類宣傳資料7000餘份,統一印製《就業見習辦事流程》、《就業見習協議書》500餘份;並藉助大型招聘會、專門服務窗口和各類集中宣傳活動,持續發布就業扶持政策解讀,形成就業政策宣傳廣覆蓋、全方位、不間斷的長效機制。  抓開發,增強引力。
  • 求職難? 青島用工市場冷熱兩重天
    潘旭業攝  本報記者潘旭業李曉聞  年關臨近,服務性行業和操作性工種出現了嚴重的用工荒,用工企業喊著「缺人」;另一方面,像建築裝飾市場、馬路零工市場卻閒置了大批勞動力無人問津,攬活的民工扎堆。18日,記者調查發現,青島用工市場因為行業不同,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 東莞高埗勞務派遣服務公司協助企業解決招工用工難每天輸送50-200人
    東莞高埗勞務派遣服務公司協助企業解決招工用工難每天輸送50-200人勞務派遣,在人力資源界稱之為人才派遣。即用人單位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向勞務派遣公司提出所用人員的標準條件和工資福利待遇等,公司通過查詢勞務庫資料及各招聘儲備人才中心等手段搜索合格人員,經嚴格篩選,把人員名單送交用人單位,用人單位進行選擇並確定。
  • 央媒點讚我省推動高校畢業生「穩」就業工作
    近日,新華網、光明日報等央媒對此點讚報導,內容如下:新華網9月5日,新華網以《開展培訓增加崗位 山東推動畢業生「穩」就業》為題進行報導。山東省人社廳加大援企穩崗,推出社保費「免減緩降」組合拳,減免企業社保費342.5億元,其中免徵中小微企業繳費272億元,減徵大型企業等繳費70.5億元。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範圍,提高中小微企業、困難企業返還標準,發放穩崗返還32.34億元,惠及26.55萬戶企業,穩定就業崗位878.14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