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本用工?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

2020-12-27 保標招標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商業模式不斷延伸,一種新的用工模式逐漸成型,並且不斷在發展進化之中。尤其是建築行業,今天保標招標網效標就給大家捋一捋什麼是基本用工?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

什麼是基本用工?

是指完成該項分項工程的主要用工。按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和勞動定額中相應的時間定額進行計算。

基本用工=∑工序工程量(綜合取定的工程量)×時間定額

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

1、含義上的區別

用工單位是指在勞務派遣協議中,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用工單位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連續用工期限。

用人單位是指具有用人權利能力和用人行為能力,運用勞動力組織生產勞動,且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單位。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

2、是否具有勞動關係的區別

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係,是勞務關係。

用人單位是需要籤訂勞動合同,與勞動者是存在勞動關係的。

3、在履行義務上的區別

用工單位: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連續用工地,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人單位:依法告知勞動者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以及被派遣崗位的工作內容、條件、地點、職業危害等事項的義務;不得扣押勞動者證件和財物的義務;按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義務;在與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後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證明,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移交手續的義務。

綜上所述,用工單位是勞動者實際工作的單位,用人單位是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的單位,這個區別主要是在勞務派遣裡出現的,一般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都是一個單位。

相關焦點

  • 事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這100個勞動用工法律問題請收藏!(下)
    Q:什麼是非全日制用工?A: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的用工形式。Q: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區別有哪些?■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 【律師手記】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中的法律風險以及規避
    企業應當如何進行勞動用工的法律風險管理,實際上也就如何將人力成本轉化為人力資本的的重要保障。如何化解用工風險,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這是一個十分現實,十分緊迫,也十分具體的問題,值得我們深究。第一,企業規章制度的法律風險。《勞動合同法》第39條改變了《勞動法》第25條的規定,凸顯了企業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用工單位招用退休返聘人員的法律分析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山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用工單位招用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者已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而發生的爭議,不屬於勞動爭議。
  • 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有什麼不同?哪種用工方式企業成本更低?
    靈活用工和勞務派遣實際上不一個意思,而且有本質的區別。靈活用工實際上指的是非全日制用工,而勞務派遣是全日制用工的一種方式,兩者的不同點有十處之多:(一)全日制用工必須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像勞務派遣勞動合同還比較特殊,必須和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兩年以上。非全日制用工,實際上可以口頭約定勞動合同,不需要那麼麻煩。(二)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必須遵循試用期的有關規定;而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不能約定試用期。
  • 用人單位該如何靈活用工?
    面對疫情防控的新形勢,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如何行使權利義務方面可能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疑惑。為此,《法庭內外》雜誌社特邀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五庭副庭長竇江濤,結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期陸續出臺的規範性文件,解答一些疫情防控期間的勞動法律問題,以期對用人單位的用工管理、勞動者的權益保護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促進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
  • 靈活用工就業浪潮:靈活用工對企業和個人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靈活用工? 現在市場上靈活用工被炒了太多概念,我個人認為從勞動關係的角度來看,只要不是基於勞動合同的勞動關係,都屬靈活用工範疇。比如大家熟知的兼職、實習生,還有近期流行的共享員工,以及善世服務外包在做的勞務派遣、業務流程外包、勞務外包、人事外包等,都是靈活用工的具體表現形式。
  • 超過60歲,與用工單位是構成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係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勞動關係中勞動者的主體資格有二點:一是具備勞動行為能力;二是未達法定退休年齡。
  • 只向用工單位提出辭職 未告知派遣單位違約嗎?
    雖然《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中有相應規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勞動者通知的對象,只能是「用人單位」,可本案的用人單位是勞動派遣單位而非公司。因為本法第五十八條還指出:「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
  • 用人單位和員工籤訂各類合同需注意的原則
    各類合同都有本身的特點和優點,也存在相應的弊端。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就要在把握它們各自利弊的基礎上,結合單位和員工的實際,根據需要選擇勞動合同的種類,做到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防範用工風險,降低用工成本。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普遍使用原則。儘管《勞動合同法》對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有所限制,但它仍然是用人單位普遍使用的勞動合同。
  • 三種用工形式:勞動用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你能分清楚嗎?
    1.三種用工的定義勞動用工: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籤訂勞動合同,使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償勞動。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又稱人才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是指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籤訂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派遣人員到用工單位從事用工單位安排的工作內容,由用工單位對勞動者的勞動過程進行組織、指揮、監督和管理的一種用工形式。
  • 超過60歲與用工單位也構成勞動關係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一、我國《勞動法》中僅規定禁止僱傭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我國法律未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招聘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這表明我國對於公民行使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的年齡下限作出了禁止性規定,而我國法律沒有對勞動者的年齡上限進行限制,只要公民年滿16周歲直至死亡,都具有行使勞動的權利。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㉙:關於單位用工責任的相關裁判...
    本條規定區分了受害人與侵權人的外部求償關係,與用人單位和工作人員的內部追償關係。[1]但在用人單位和工作人員的內部關係中,本條新增規定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3]勞務派遣的這種用工方式明顯有別於傳統的用工模式,因為傳統的用工方式只涉及雙方主體,即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而勞務派遣卻存在三方主體,包括勞務派遣單位即用人單位、實際用工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存在兩個合同關係,即勞務派遣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的勞動合同關係,以及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的勞務派遣合同關係。
  • 靈活用工、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力資源外包的區別,終於懂了!
    勞務派遣,派的是「人」,由力資源公司(即勞務輸出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將人員派駐到用工單位,人員歸用工單位管理。人力資源外包,包的是「人力資源部門職能」,人力資源公司僅按人頭收取管理費,管理費包含代繳社保、人員調換、人員入駐安排等工作,簡單說就是人員租賃,用人單位租了人力資源公司人使用,支付人員工資、社保及管理費。
  • 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有哪些?如何防範用工風險?
    隨著市場化用工深化改革,我國企業主流的用工形式逐漸形成包括合同制用工、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三足鼎立」之勢,其中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作為相對較新的用工形式,隱含著較多的法律風險。 用工企業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係無疑是最直接、最穩定、最可靠的用工形式,但這往往會面臨較高的用工成本與用人單位責任。
  •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社保和稅務淺析
    基本內容1.勞動合同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但建議籤訂書面勞動合同2.工作時間關於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標準為: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
  • 靈活用工權益保障及用工規範新指引
    如在王志傑訴上海溫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案[2]中,法院認為本案中雖然上海溫石公司存在為王志傑繳納社保、公積金的行為,但雙方的關係不具有明顯的人身與財產上的從屬性,也未顯出明確的建立勞動關係的合意,其社保、公積金也系經上海溫石公司建議、王志傑同意後的掛靠式的代繳,相關費用中單位和個人負擔部門均由王志傑承擔,故最終認定雙方之間不存在勞動關係。
  • 對於共享用工相關法律問題的解讀
    對於「借工」,涉及三方權利義務,即借出單位(用人單位)、借用員工(勞動者)以及借用單位。借出單位與借用單位之間籤署民事協議,約定雙方在借工期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借出單位與借用員工的勞動關係不變,只是在一定期間的管理、工作紀律、勞動報酬等發生了變化;對於借用單位而言,在勞動者為其服務期間,有關安全保障、基本勞動條件等,仍應當依法提供。
  • 用人單位不籤勞動合同的法律後果有?用人單位一直不籤勞動合同怎麼辦?
    「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同時,《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根據上述規定,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靈活用工」背後的企業稅負邏輯!
    非全日用工   l 合同類型:企業與自然人依然建立勞動合同。  只是非全日制的勞動合同與全日制勞動合同在時間管理、報酬支付等有一定的區別。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 用人單位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辭退員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法辭退員工更是難上加難,這真有一種「請神容易送神難」的感覺對不對?但其實,用人單位要想合法辭退員工,其實也並非沒有辦法,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用人單位在同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的時候,首先勞動合同本身得符合法律規定,《勞動法》對此也有明確的規定,那麼在這個大的前提之下,用人單位可以依法明確規定哪些情況下可以辭退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