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有多少人嗎?大約是400萬!
這相當於平均每一天就有1萬多人被確診,而每分鐘就有7.5人被確診!
癌症已經不再是一種少見、罕見病,它就是一種常見、高發、惡性的慢性疾病。
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布文章稱,在中國每年有100萬人,原本可以完全避免因癌而死亡。
但卻偏偏就患上了癌症,最終因器官衰竭、併發症而離開了人世。而這一數據,佔據了中國癌症患者總死亡數據的45%左右!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癌症發展的過程中,遺傳基因僅僅只是一部分因素。更多的則與後天慢性病、飲食、環境、不良習慣等多方面有關。
比如我國較為高發的第二大類消化道惡性腫瘤「大腸癌」,就是一種可以預防、早發現的癌症!
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幾點,腸道健康會常駐你身邊:
1、預防便秘:就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長期存在慢性便秘的人群,患大腸癌風險會有所升高,但是慢性便秘和腸癌之間並沒有直接關聯。
而是因為便秘會增加自身患結直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的病發率,而腺瘤性息肉恰恰就是腸癌出現的主要危險因素。
越是中老年人群長期存在便秘問題,後期腸癌風險也就會越高。
所以,在生活中大家應預防便秘出現,積極配合體育鍛鍊、多飲水、改善飲食習慣很有必要;
2、少吃紅肉、加工肉:有大量的臨床研究都指出,長期攝入紅肉、加工肉類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且世衛組織也在2016年將加工肉製品列入了致癌物中。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紅肉經過高溫烹飪後,容易產生造成DNA損傷的有害物雜環胺,同時其所含的膳食纖維較少,也容易發展為便秘問題,讓致癌物長期和腸道黏膜產生接觸。
除此外,加工肉製品中不但可能存在雜環胺,同時還可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苯並芘等有害物質,對腸道健康不利;
3、平衡膳食:除了上文中單獨列出的紅肉、加工肉類之外,其他不健康的食物大家也應減少食用,比如含亞硝胺的醃製食物、含丙烯醯胺的油炸食物、含多環芳烴類的煙燻燒烤等,都會對腸道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我們日常飲食應該以清淡、均衡類為主,同時還可適當多吃一些含纖維的食物,比如粗糧、蔬果等,這既能夠增強腸胃蠕動能力,還能預防便秘出現;
4、定期體檢:除了要做好以上三點外,定期體檢的意義也非常重要。由於腸癌表現出了傾向中老年人、家族聚集等特點;
所以對於有腸癌家族史、腺瘤性息肉家族史、45歲以上中老年人來說,定期進行腸道防癌篩查很有必要,這包括了肛門指檢、腸鏡檢查等。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在我國大腸癌患者中,有超過80%都是從腸道息肉發展而來的。
所以,我們在預防的同時,還應警惕其他慢性腸道疾病出現。一旦發現腺瘤性息肉、癌變率較高的息肉,及時進行切除、定期複查腸道健康情況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