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和公務員,差距不僅僅是「車補」,老師:何時才能跟上步伐?

2020-09-05 陝西教師招聘

  2020年義務教育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的文件,從上至下一道道的發,包括新聞媒體,這種消息鋪天蓋地的到來,很多的教師並不明白當前義務階段,教師工資的差別和公務員工資的差別,到底在什麼地方?

  其實教師和公務員的基礎工資,他們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有的一些地區甚至超過了公務員的工資,關鍵在於其它的一些補貼,教師和公務員基本上是沒有辦法比的。我們從下面這幾個方面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個就是年終考核績效,公務員的年終獎金和績效考核是相當的高,義務教育教師可以說遠遠不能和公務員相比,有的地方甚至就根本沒有,所以說這一個方面的差距是比較的明顯。

  第二個方面就是車補,公務員都會按職務高低不同,等級通通拿到了車補,而教師是一分錢都沒有,所以說從這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教師和公務員待遇的差距。

  第三個方面就是撫恤金,當公務員去世以後,家屬拿到的撫恤金要比教師家屬拿到的撫恤金多上一倍。

  第四方面就是公務員有很多的優待政策,教師是沒有的。像有些地方公務員年滿50歲以後,就可以拿到內退的全額工資,而教師必須是60歲才能退休,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教師和公務員的這種差距。

  第五個就是公務員的五險一金,他們是足額上交發放的,但教師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問題,包括住房公積金等等差距都是很明顯。

  再一個就是教師,公務員平時從事的一些公務活動。包括餐旅補助,都是教師不能比擬的。可以這樣說公務員每個月的工資,基本上花不到,甚至只能說是較少的開支。但普通教師平時很少參加一些公務的活動,也沒有報銷的權利,因此教師每個月個人的工資,基本上只夠正常的開支,大部分則用在了平時的花銷之中,而公務員則有各種各樣的報銷。

相關焦點

  • 考上公務員和編制內教師,15年後「差距」多大?公務員各方面領跑
    公務員就不用多說了,絕對的穩定性,絕對的保障性,讓其多年位居三大鐵飯碗之首,受到大眾的追捧,2021年國考筆試人數達到了341萬人,出現了一個峰值,這一數據也說明公務員受喜愛程度。公務員和編制內老師都要通過嚴苛的考試才能上崗的,既然兩個都是鐵飯碗,那麼究竟要考哪一個呢?
  • 隨著這些地方鄉鎮事業編車補的發放,鄉鎮教師的車補也就不遠了!
    近期,山東正在逐步落實鄉鎮事業編人員車補發放的政策,已有不少地方已經發放到位,每月500 — 550元不等,加上之前的甘肅,河北等省份,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實施鄉鎮事業編車補發放政策,隨著這些地方鄉鎮事業編車補的發放,鄉鎮教師的車補也就不遠了!
  • 工作15年後,公務員和編制教師「差距」有多大?公務員壓倒性優勢
    公務員就不用多說了,絕對的穩定性,絕對的保障性,讓其多年位居三大鐵飯碗之首,受到大眾的追捧,2021年國考筆試人數達到了341萬人,出現了一個峰值,這一數據也說明公務員受喜愛程度。  公務員和編制內老師都要通過嚴苛的考試才能上崗的,既然兩個都是鐵飯碗,那麼究竟要考哪一個呢?
  • 同樣是國家公職人員,為何公務員有車補,教師卻沒有?
    儘管現在「工資收入方面」已經要求教師與公務員一樣,但教師還是沒有車補。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原因。 教師一般達不到車補條件 公務員的性質就決定了很多公務員都需要出差,而出差的話大多需要自費或者選擇其他交通工具,於是才有了公務員車補。
  • 公務員和老師編制,哪個才是「鐵飯碗」?這4點看出差距
    近些年來,畢業生們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應屆畢業生們都開始了考公務員和教師編制,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這兩個工作都是比較穩定的職位,不過在這兩個行業中,也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因為正式編制和非正式編制的待遇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 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工資差距在哪裡?車補和績效?都將不是問題
    如果有人問,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工資在哪些方面有差別?可能很多人會說是車補,但更多的人可能會想,車補不算什麼,最大的差距是在於績效考核獎。對於績效考核獎,各地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發放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但我們這邊,事業編制人員和公務員的工資差距非常少,主要的差別還是車補。車補最低檔是650元每月,所以差距至少有這麼多。如果山東在鄉鎮和街道實行的車補政策,在我們這邊也實行的話,那麼就沒有工資差距了。我們這邊績效考核獎是怎麼發放的呢?
  • 事業單位車補新政策:這類工作人員發車補!包括老師嗎?
    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在這個公車改革中,車補對於公務員來說是普惠制的。也就是按照不同的級別車補從幾百到上千不等。但是對於龐大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車補是按照實報實銷來進行的。很多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開玩笑:公務員是親生兒子,車補又變相的漲工資了;事業單位就是抱養的兒子,各種福利總是比公務員慢半拍。
  • 同是公職人員,為什麼教師沒有車補和餐補?網友:有「獨特」福利
    車補是什麼?車補是政府部門為公務員發放的補貼,該補貼用於公務員在辦公過程中的所花費的交通成本。國家一直提到要讓教師的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但是從公車改革的情況來看,教師是不可能和公務員一樣有車補的。我們都知道,公務員一直是享有「公車」補助和餐補的。教師和公務員作為國家內部體系的工作者,兩者之間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一樣,差異和統一之間的矛盾,也是教師薪資的爭議點起因。教師屬於事業編制,目前事業編制還沒有發放車補。
  • 為什麼只有教師轉考公務員,沒有公務員去考教師?
    第二,教師雖然節假日也比較多,但是真正的上班時間也是不短的,特別是做班主任,可以說是起早摸黑,比做保姆還要辛苦,生病了還不敢請假,請假了誰來頂替你的工作,落下的課以後還是要補回來的,公務員則不同,你有事請假了,你的工作可以由其他人頂替,我聽說有些公務員病假都可以請半年甚至一年的,回來照樣正常上班沒影響,這就是差距。
  • 公務員有車補,事業單位的車補什麼時候落實?快了
    提到車補,一般人想到的是「體制內有車補750元」(不要糾結具體金額,後面會分析),事業單位想到的是「一個辦公室,同樣的事情,為什麼事業編沒有車補?」。
  • 將教師編納入教育公務員方能提升老師各項地位和待遇
    ,只要提到教師待遇低,老師就能招來很多「黑粉」,他們認為現在老師這份職業真的好安逸啊,作業讓家長批,工資自己拿。「你看那個老師都開的車,肯定收了家長紅包」老師買車是錯嗎?就一定是收了紅包才買得起的嗎?「老師沒師德啊,拿到高額工資卻不用付出多少」,請問你當過老師嗎?知道老師的艱辛嗎?在筆者看來以偏概全詆毀老師是不應該的,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也大多數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和服務家長的好老師,那麼怎麼保障教師地位和待遇呢,有業內人士表示,不難,將老師納入國家公務員體系,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2020年教師工資會漲嗎?不僅僅是漲工資,更是補工資!
    2020年教師工資會漲嗎?不僅僅是漲工資,更是補工資!正如小編前一篇文章所講,工資包含所有的補貼、獎金,無論是車補還是房補,也無論是13個月工資還是績效工資,這些都屬於工資範疇!所以,1986年實施的《義務教育法》和1994年實施的《教師法》,其中規定的教師工資「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基本上就意味著教師的收入不低於公務員收入水平!
  • 2020年教師漲工資不再是「空調」,教師:與公務員還有6個差距
    2、不過還有消息稱,教師工資改革將改變現行的績效工資發放模式,實行以績效工資獎勵金為主的激勵方式。現在一些地區 已經對績效工資方案進行了調整,將績效工資的30%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全部歸還給老師。另外從財政中撥出一部分資金來獎勵優秀教師。一方面提高了教師的工資待遇,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激勵。
  • 老師:參照公務員「車補」!
    筆者聯想到前段時間教育部強調2020年將會是「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的政策落實之年,想到了把教師的「教齡津貼」與公務員的相關津貼相聯繫!在幾經思考之後,發現公務員的「車補」標準,無論是在執行標準,還是在劃分檔次方面,都值得「教齡津貼」進行參照! 首先,「教齡津貼」與「車補」一樣,工齡越高,標準越高!
  • 公務員與教師差距大,想提高教師地位與待遇,那必須成為公務員
    有人提議,將教師的編制改成公務員的編制,當老師成了公務員,是不是一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呢?公務員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薪資待遇都遠遠高於教師,以往經常喊「讓教師的待遇不能低於公務員」的口號也成了空話,雖然國家現在已經實施了很多政策來持平公務員與教師之間的差距,但還是有很多地區一樣差距懸殊大。想要讓教師和公務員平等對待,真正處於同一水平,那麼還是要讓教師正在成為公務員才能得以實現。
  • 公務員和老師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反正不是待遇和寒暑假
    同為體制內的兩大群體,教師和公務員也常常被進行比較。很多教師羨慕公務員的地位和待遇,很多公務員也羨慕老師的寒暑假。那麼公務員和老師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是待遇嗎?是寒暑假嗎?實際根本不是這些。教師與公務員最大的區別是職業前景發展空間和職業成就感。第一:職業前景和發展空間。
  • 公務員有油補和餐補,教師有……
    200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這部法律頒布十幾年了,公務員工資和教師的工資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
  • 公務員編制和教師編制,哪一個才最穩定?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為了尋求一個穩定了工作,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考公務員或者是老師,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兩個工作都是老一輩說的「鐵飯碗」,但其實兩者還有很大的差別。  正式編制的公務員和老師究竟哪一個是「鐵飯碗」?兩者有四點差距。
  • 體制內的公務員和教師,到底哪個有前景,這4個方面看出差距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相信很多家在三四線小城市的人們都有共同的感慨,三四線可以找的好工作不多,可以選擇的範圍很小,體面穩定的工作也就那麼幾種,教師,公務員,醫生等,所以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有意讓自己的孩子填報容易就業的專業,畢業以後直接參加公務員或者教師考試,教師和公務員都是工作穩定且待遇較好的工作,那麼體制內的公務員和教師
  • 教師工資上漲落實情況,真的超過公務員了嗎?這些方面還是有差距
    也有很多老教師表示,這句話聽了好多年,但一直都是「空調」。如今2020年已經結束,教師工資上漲落實得怎麼樣了呢?基本工資確實比公務員略高2020年下旬,已經有多個地區發布公告,表示「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已經落實到位,其中基本工資部分,教師確實普遍要高於公務員。但是重點來了,只有基本工資部分高於公務員,基本工資有多少呢?一般在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