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趁手兵器對於一名上戰場殺敵的軍人來說,地位不亞於自己所愛的人,因為它不但可以幫助自己殺敵,而且有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命。
我們的國家歷來有「十八般兵器」一說,許多歷史上有名的將軍也有他趁手兵器。比如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鬥勝佛的如意金箍棒,呂布的方天畫戟,劉備的雌雄雙股劍等等,每一把都被賦予了名字,可見主人對它的重視。
但是能夠擁有一把趁手的殺傷力又大又強,一直是每一個戰士夢想的事情。古時候這麼現代也是一樣。《我的哥哥叫順溜》是一部電視劇,劇中的主角順溜拿到了一把屬於他自己的狙擊槍,我們可以看到他臉上非常激動的表情。
現在很多人在玩遊戲的時候,面對自己操縱的角色也是希望它能擁有一把超級武器,所以趁手的武器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戰士都非常想要,對它們的感覺也是非同尋常的。例如抗美援朝老禿山戰役中殲敵165人的老兵金珍彪,在軍事博物館看到陪伴自己多年的那支機槍,都不禁淚流滿面。
金珍彪,作為一名志願軍,在奔赴朝鮮戰場時,曾許諾一定要為國家爭光,結果他最終也做到了。所有的戰爭都很殘酷,抗美援朝戰爭也不例外,那時我們的裝備還不如現在的美軍,所以每一次戰役都異常艱苦,其中1953年3月的「老禿山戰役」就顯得特別突出。
實際上,老禿山並沒有叫這個名字,只是因為當時有很多的戰火,使這座原本翠綠的小山變成寸草不生的「禿山」,老禿山因此而得名,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戰爭的激烈。老禿山那時還被敵人佔領著,1953年3月23日晚上,金珍彪和他的戰友奉命進攻老禿山,經過一場激戰,我軍把紅旗插到老禿山主峰上。
但這一舉動也激怒了對方,他們開始向我軍進行反攻,當時金珍彪扛著自己心愛的機槍掃射敵人,雖然打死了不少敵人,但自己的腿也中了幾彈。
當他爬出戰壕時,發現許多戰友犧牲了,本來他也準備逃跑,但此時對面來了不少敵人,沒辦法金珍彪只好再次拿著機槍掃射,混亂中他把機槍抱到了旁邊的一個小山溝裡,同時自己也被敵人扔來的燃燒彈燒焦了全身,當他再次醒來時,自己已經在後方的戰地醫院躺著了。
後來經統計,金珍彪在那次戰役中共殲敵165人,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個殲敵。在資金的鼓勵下,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一級功臣,二級戰鬥英雄的稱號。要是金珍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在翻來覆去地翻來覆去,他的機關槍到處亂竄。
在戰地醫院康復後,金珍彪返回祖國,受到了人民的熱烈歡迎。那時在丹東有十萬軍民夾道歡迎他,他的事跡也被報紙廣泛報導,一時成了舉國上下赤手空拳的大人物。回到桂林不久,他就當上了桂林軍校的軍事教官,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軍人。戰地退伍的金珍彪幹起事業老也是順理成章的,作為一名教官他很平易近人,在嚴格要求學員學習的同時,也很關心學員的生活,所以學員之間也很喜歡他。
不但如此,那時的百姓都非常敬重他,他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大英雄給他們帶來的方便。但金珍彪的英雄豪傑一生並不長久,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回到湘西老家後,在這一特殊時期,由於金德彪本人是土匪出身,又被挖了出來,他的生活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逃避這種迫害,他被迫逃到山林中隱居,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但即使這樣也逃不過當時的主流大環境,總有人要找他來挑釁,在這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況下,金珍彪心裡始終保持著一種熱切的心情,知道黑暗的時代終將過去,黎明總會來臨。不久,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等著自己的曙光,金珍彪也走出山林,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中。
再一次有人提起他的英雄事跡,再一次把他的獎章功勞還給了他,雖然這位飽受磨難的老兵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只是午夜夢回的時候還會想起同歸於盡的戰友們,還有他那救了自己的機槍。
隨後,他又碰巧來到北京軍事博物館參觀,無意中看見了一把機槍,心中各種感情湧上心頭,不由得老淚縱橫,他哭著對周圍的人說:「這是我的槍!」那種機關槍的樣式,出產年份還有機關槍身上的金珍彪他都能記得很清楚,而且一一說了出來,可見這機關槍在他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