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真如某些人說的那樣難讀難懂嗎?

2020-12-20 禪心慈語

佛教的大小乘經典,非常之多,而佛經是大規模的文字結集記載,是在佛滅度後數百年間的事兒。初期的佛經,多半是靠口頭傳誦的,由於印度自古以來,對於聖書都是靠師徒口傳,所以養成了印度民族,強記的習慣與能力,一個學者熟背數十萬頌,乃是平常的事。

因此,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對於佛經應該具有極崇高的虔誠。流行於現世,確有史實可考都值得人們去信受奉行,因為各種典籍的主要思想都是正確的,對一般人來說,不得懷疑佛經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佛教主張人人皆可直接去理解佛法,如若遇到理解不透的所在,最好請教有素養的法師,斷不可自行妄斷佛經義理;因為有許多屬於境界上的名詞及觀念,如果不通過多看佛經是不容易看通透的。

佛教典籍真如某些人說的那樣難讀難懂嗎?其實不然。

佛教經典很多,中國翻譯了一千年,也不能確知究竟譯出幾萬卷。而現在的一般學佛者,由於他們看的佛書太少,同時也沒有看到大部的佛經,比如《大般若經》,《大涅槃經》,《華嚴經》,《法華經》,他們可能從未見過,至於《阿含經》看的人就更少了。

其實,如果真想看佛經,應該先從《阿含經》看起,接著看《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般若經》,由淺及深,又不會覺得佛經晦澀難懂。

佛經是以故事題材的文學筆觸,寫出佛教的思想與境界,善於用形象的描寫即比喻來表達抽象的境界。佛經重在傳真,重在正確,而不重在辭藻文採;重讀者易解,而不重在古雅。故譯經大師,以不加文飾,令易曉,不失本意相勉勵。

鳩摩羅什譯出的經,最重要的是《大品般若》,而最流行又最有文學影響的卻是《金剛經》,《法華經》,《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在文學界與美術界影響極大,因為它屬於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

《法華經》雖不是小說,卻是一部富有文學趣味的書,其中有幾個寓言,可算是世界文學中最美的寓言,在中國文學上也曾產生不小的影響。

《佛說行贊經》是佛教偉大詩人馬鳴的傑作,用韻文講述了佛陀一生的故事。

《華嚴經》末篇《入法界品》,佔全書的1/4以上,寫了善財童子求法的事,過了一個城又一個城,見了一位大師又一位大師,宛如演繹了一部長篇小說的劇情。

另一方面,如果讀到大小乘諸家的論點,那就真的要使你大傷腦筋了,特別是大小有宗的論著,那些陌生的名詞,那些精密的結構,那些深邃的思想,若非有了相當高的佛學素養,看了也仿佛是在看天書一般,縱然是學佛數十年的老修行,如果不曾有過哲學思考及科學方法的訓練,也只能望書興嘆而已。

誠然佛教典籍,是具有思想的佛學論著,是用來研究用的而不是通俗的,從傳播方式上來說,佛教是絕對贊成文藝化和通俗化的。

每一個修行者與佛法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緣分,不管在修行上遇到多少困難,只要堅定不動搖,保有一顆虔誠的心,法法皆通涅槃城。淺的是深的基礎,深是淺的進展。當然對於出進佛門或是將進佛門的人來說,還需要與佛的願力相應,這樣用智慧修學佛法,才能漸修圓滿。

相關焦點

  • 佛教:何為真如?有何現實啟示|讀佛典
    「因果」和「十二因緣」說的是有相世事的真實本面。即,佛教認為,有相世事都是一種因緣聚合體,因緣到了就出現,因緣散盡就消失,大到宇宙天體,小到一粒微塵,無不如此。「緣起無我」和「四諦」說得是人生的究竟真實(或本來面目)。
  • 《正信的佛教》第16講丨佛經真的很難讀懂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順序讀經?
    - 佛教的典籍真是難懂難讀的嗎? - 這個問題應當分做兩面來講:一面是否定的,一面又是肯定的。現在的一般年輕人,都在詛咒佛教典籍的難懂難讀,那是由於他們看的佛書太少,同時也沒有看到大部的佛經;比如《大般若經》《大涅槃經》《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他們可能從未見過,至於《阿含經》,看的人就更加少了。
  • 北島的詩真的那麼難懂嗎?為什麼有的人說讀不懂?
    難懂,真的難懂。如果有人說北島不難懂的我懷疑他是否有完整地了解過北島的詩。八十年代後期的北島逐漸從早期的朦朧詩走入一種更加艱深的意象詩,向象徵派的進一步靠攏導致他的詩中出現大量神秘的意象。有人說北島的詩沒有變化,我很懷疑說這句話的人是否懂詩,毫無疑問北島在他後期的詩中無論是詩的技巧還是對詩學命題的理解都比他的「通行證墓志銘」之流高了不少。北島的詩難懂嗎?其實也不難。相比起其他幾位我最喜歡的詩人,北島的詩並不算太突出。我們覺得難,往往是因為我們並不明白怎麼讀這樣的詩。
  • 六祖壇經,真如在佛教裡是個非常重要的名詞,六祖慧能,壇經
    認識別的或許還難,自己認識自己還有什麼障隔,還有什麼難的呢?這裡當下即見:為什麼不可以頓悟呢?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頓漸只是假名,頓悟都是多事了。不悟是你,悟了那個還是你,這個「自己」,可是不增不減的,所以不要在法上執著有什麼頓,有什麼漸,只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就絕對錯不了。真如在佛教裡是個非常重要的名詞,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真如。
  • 經典著作難讀難懂 教授支招克服障礙
    比如,馬克思運用唯物辯證法把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史抽象為三個階段:自然經濟與人對人的依附關係、商品經濟與人對物的依賴關係、產品經濟與自由人的聯合體。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從人類文明史高度將文明劃分為三種形態:古代氏族公社文明、資本主義時代的文明和未來社會文明;並預言只有到共產主義社會,人類才能真正實現自由平等博愛。
  • 佛教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真如自性誤解為空性
    佛教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真如自性誤解為空性。在佛教上千年來,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空性」是佛教的核心,錯誤的把空性當做了佛陀所說的真如自性。佛教的核心是真如自性,不是空性。空性只是真如自性的一部分。所以認為空性是佛教的核心,就等於是以偏概全。真如自性是如來藏三藏真如自性。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這三藏合稱真如自性。這也就意味著諸法的實相是真如自性,而不單純是空性。真如自性是無相的,和老子所說的『道』一樣,包含了可以形成宇宙萬物的一切能量和虛空空間。
  • 自身即佛,無法即法,真如佛性,如同金篦刮眼,豁然開朗
    佛教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逐步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佛教作為一種外來的宗教,它傳入中土後,吸收和借鑑中土文化,特別是中土本地的道教。禪師的足跡遍布江南地區,苦苦追尋得不正是佛法的大義嗎?參禪求佛之道,難道又不是這樣嗎?
  • 真如禪寺5月將舉辦大型公益佛教音樂會
    真如禪寺(圖片來源:資料圖)中國江蘇網4月27日訊 昨日上午,市真如禪寺舉行了「真如自性、聖壽慈光」梵音清韻大型公益佛教音樂會暨真如禪寺開光周年慶典新聞發布會真如禪寺始建於元大德年間,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2001年開始重建,2013年5月完成重建,並於5月29日舉行了開光盛典。真如禪寺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弘揚佛法的同時,倡導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真如禪寺定於5月16日19時至22時在市文體館舉辦「真如自性,聖壽慈光」梵音清韻大型公益佛教音樂會,由上海玉佛寺梵唄音樂團法師主演。
  • 佛教與文學:「日本金剛寺佛教典籍調查研究」成果報告國際學術研討...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與日本大型科研項目「金剛寺所藏典籍的調查與研究」研究團體共同舉辦的「佛教與文學—日本金剛寺佛教典籍調查研究」成果報告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學館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佛教典籍與中日佛教文學」。首日的中心議題為「日本金剛寺佛教典籍調查研究」成果公開報告,以學術報告的形式對其研究團隊十餘年來所從事的金剛寺所藏佛教典籍研究的豐碩成果進行了展示。
  • 雲居山真如禪寺成為全國佛教領袖「搖籃」
    九江日報訊:記者從廬山西海風景區管委會了解到,今年2月剛剛當選為全國佛教協會會長的傳印法師曾在雲居山真如禪寺出家,並在此修行生活了25年。這樣算來,新中國成立以來,五任全國佛教協會會長有四任和雲居山真如禪寺有很深的「佛緣」,雲居山真如禪寺已經成為全國佛教領袖的「搖籃」。     雲居山真如禪寺乃全國漢傳佛教三大叢林之一,為佛教曹洞宗發祥地。
  • 《三國演義》歷史上的劉禪真如演義中說的那樣昏聵不堪嗎?
    在《三國演義》中,劉禪給人的感覺就是昏庸、無能的代名詞,從登基到退位,他似乎都沒有為蜀國辦成一件正事,亡國之後,在魏國「樂不思蜀」的表現徹底證實了這一點。那麼歷史上的劉禪真如演義中說的那樣昏聵不堪嗎?
  • 大乘佛教「真如」觀念的現代詮釋——傅新毅
    二關於「真如」的基本內涵,呂澄先生曾有過一段極為精彩的論述:「如性」這個概念來自《奧義書》,並非佛家所獨創,表示「就是那樣」,只能用直觀來體認。……所謂「如性」即「如實在那樣」,而現實的事物常是以「不如實在那樣」地被理解,因而這一概念就有否定的意思:否定不如實在的那一部分。
  • 學佛使人消極?「佛系」是真正的佛教精神嗎?六祖說…(學壇經)
    人在沒有見到「清淨自性」時是凡人,見到後就是「佛」了。可見,人之自心具足一切佛法。既然如此,解脫煩惱之道就應該是,面向自心,力求頓見自心中那個恆常不變的清淨本體(真如本性),這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而切不可盲目向外追求 。
  • 楞嚴漫談|《楞嚴經》究竟有多難懂,難在何處?
    按照世間話來講:論辭飾、論思辨、論境界,可以說《楞嚴經》都達到了文學和哲學的巔峰,卻為何不被文學界和哲學界所熟知和重視呢?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楞嚴經》首先是一部佛教著作。出了佛道修行這個圈子,知道它的人並不多,知道它的人又往往以其為宗教神學著作而等閒視之。第二個原因,《楞嚴經》太難讀了!《楞嚴經》有多難讀呢?
  • 佛教典籍《趙城金藏》將現身北戴河昊天美術館
    「榮名為寶·共鑑經典」第二屆聯展——《古籍善本及唐宋重要佛教典籍大展》海報。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楠)由榮寶齋、金陵博物館、北戴河昊天美術館、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北戴河新區管理委員會旅遊文化廣電體育局、好萊塢魔法城承辦,敦煌文化網協辦的「榮名為寶·共鑑經典」第二屆聯展——《古籍善本及唐宋重要佛教典籍大展》將於12月12日起在北戴河昊天美術館(北戴河新區濱海新大道與撫南連接線交叉口好萊塢魔法城內)正式開幕(預約觀展熱線:0335
  • 真如禪寺純聞方丈訪談
    原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真如禪寺退居方丈一誠老和尚;現任佛教協會會長傳印老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老和尚;已故佛門泰鬥、原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尚等一大批大師都曾接受虛雲老和尚的諄諄教誨,並受到老和尚的堅定信念的感染,從而為當代中國佛教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老和尚的這種精神,以及他的詩詞很鼓舞人心,讓人很受感動,這是出家的因緣之二。再次,我跟一誠老和尚的因緣也很殊勝。
  • 你的實際人緣真如表面的那樣好嗎?第9題真相了
    【導語】你實際人緣真如表面的好嗎?在人脈當道的社會當下,掌握的人緣越好越多就越有優勢,不管在生活還是工作,很多時候單憑一個人的力量遠遠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他人的幫助。可表面上即便是經常有人圍繞在自己的身邊,也不見得是真的人緣好,有時是因為貌美,有時因為有錢等因素的吸引。
  • 不買老家的樓房,跑大城市買40平小戶型房,真如朋友說的那樣傻嗎
    不買老家的樓房,跑大城市買40平小戶型房,真如朋友說的那樣傻嗎?從工作的時候就到了大城市工作,雖然在城市當中的工作是比較好,讓我也擁有著比較好的待遇,奈何城市當中的房價也是特別高,這樣讓我無法承擔高昂的房價,只好選擇一個小戶型的房。
  • 中國難懂的3種方言:老外學不會,當地人都難聽懂,是你家鄉嗎?
    經常有人會問到,歐洲和中國有什麼區別,我覺得,最直接的區別就歐洲人隨便學上幾種方言就能在整個歐洲到處跑了,而在中國,這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你根本聽不懂全國不同地方的方言,雖然現在普通話普及了,但是真正要是去與不同地方的人去語言交流,還是難免會在某些時候「不知所云」。
  • 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
    若人解了如斯意,大地眾生無不徹。大師主要闡述了「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的佛老思想。佛教自傳入中土以來,在與中土文化的融合、碰撞中前行。經過隋唐兩代的高速發展,佛教尤其是禪宗受到士大夫的推崇。這一主旨的提出,極大地拉近了佛教與廣大民眾、特別是士大夫階層的距離。